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陈赓大将逝世,开国中将大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陈赓

历史明鉴 2023-09-17 03:20:56

1961年3月16日8时45分,陈赓大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位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最终敌不过岁月的无情以及病魔的残酷,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陈赓的一生都在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他释放了自己的全部能量,因而过于匆忙地陨落了。陈赓大将逝世后,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开国中将匆忙赶到上海,趴在他的遗体上大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陈赓!

陈赓大将

这位开国中将就是郭化若,1925年进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众所周知,陈赓大将是黄埔一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人才济济的黄埔一期中,陈赓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可见其才能。

虽然他后来没有接受蒋介石的高官厚禄,毅然选择脱离国民党阵营,坚守自己的革命信念,但是他的声名和地位在黄埔中不可动摇。

郭化若将军合影

郭化若黄埔四期毕业,在黄埔军校中肯定也听说过陈赓的大名,也许在那时已经对这位学长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也对共产主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因此也追随陈赓的步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埔军校毕业后,郭化若留校任炮兵第二队代理队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后,郭化若担任该校炮兵大队第二队队长。

黄埔军校旧址

1927年7月,郭化若随教导团东进,准备参加南昌起义。8月初到九江,教导团被扣留,他为了心中的信念,寻隙单身赴南昌。历经千辛万苦,郭化若于9月下旬到三河坝赶上起义军。

起义军南下失败后,他被派赴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2年后回国,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

南昌起义

1931年,郭化若由于出色的军事才能,逐步升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代理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秘书长、参谋长。

然而革命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32年7月,郭化若被左倾路线领导人解除一切领导职务,转到江西瑞金红军学校任教员。中央红军长征前夕,他被分配到干部团,负责保护董必武、徐特立等老同志随军北上。

红军干部团

在干部团中,郭化若得到了团长陈赓的提携与帮助,让他在人生的低谷中看到了希望,也使他对陈赓的敬重更上一层楼。郭化若对陈赓有这样一段回忆:有人说“长征全靠两条腿”,我的腿也靠不住了,只能是“长征全靠一片心”。

倘使当年便战死或者掉了队,那真是“一生真伪有谁知?”郭化若所说的这“一片心”,其中就包含着陈赓对他的信任。

陈赓大将及其家人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溘然长逝,远在南京的开国中将郭化若,闻讯当天下午就赶到了上海。一进丁香园就哭喊:“陈赓同志,我来晚了!”当他步入灵堂后,立即趴在陈赓大将的遗体上大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陈赓啊!”闻着无不怆然而泪下。在艰难困苦中,浓厚的情谊以及他人的信任,往往是支撑一个人走下去的不竭动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2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