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曾经最会玩儿机枪的民族现在混成了啥样,联邦德国现代机枪那点事

疯而不狗 2023-09-17 02:18:18

我们总是津津乐道的去谈论二战乃至二战前德军的机枪科技树多么黑科技,但很少有人去谈现代德国机枪。也确实,联邦肥仔们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吃老本,MG42的战后改造型MG3一直到现在都还是德军的主力机枪,但前一整子也有小伙伴希望我聊聊德军现在的MG4和MG5,所以这篇和大家简单聊聊联邦德军的机枪这点事

咱们得先知道,德国算是最晚小口径化的发达国家,没有之一。其原因主要是从70年代开始,他们就一直把精力投入在5mm口径以内的无壳弹上。

但不管是70年代末的北约第二次小口径选型还是80年代的ACR计划,德国的G11步枪以及相配套的无壳弹都没没能上位。再到了90年代,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德国人一下子没了装备G11这种超概念无壳步枪的动力。

这回头一看,德国人发现他们自己手上拿的还是G3+MG3这两全威力步枪弹搭档,虽然看起来很猛男,也很德意志,但这一点都不科学啊~所以90年代,公关大佬H&K公司给丫联邦德军开发了G36小口径枪族,不过联邦德只接受了G36步枪,但对同枪族的MG36兴趣不大

(没错,MG36就是一冷宫娘)

那么班机咋办?德国人一方面是把MG3下班凑数,毕竟通用机枪本来就能客串轻机枪,至于弹药通用这个问题就不管他了,反正联邦德也不是为了打仗。

或者干脆就给G36步枪丢个两脚架混充轻机枪,至于火力持续性这个问题就不管他了,反正联邦的也不是为了打仗。我寻思之前德军老吐槽G36过热导致热偏热散现象就是一群肥宅拿着G36突突玩儿。

但时间长了吧总觉的不是那么回事儿,MG3作为一种退管式机枪,后坐大,结构也老,丢在载具上倒是没啥问题,但步兵拎着总不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到了2000年后,H&K又给出了一款小口径弹链供弹的MG4,这枪看着就和比利时家的minimi(M249)挺像的,其实内部结构也类似,都是长活塞导气+转栓,无非是MG4多了一些在膛指示器、折叠拉机柄、抛壳口方向之类的细节优化。

FN Minimi

MG4

讲真的,你把这两把枪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就会觉得H&K公司一点诚意都没有...毫无特色(相较Minimi而言)的轻机枪。

轻机枪至少是有了,咱们再说MG5。光从尺寸上来看就知道,MG5是为了取代MG3的,发射的也是7.62x51mm北约标准全威力步枪弹。

咱们这么想,MG3的结构传承自MG42,虽然在二战时期这种冲压机匣、快速换管、后坐加速机的自动武器妥妥是个黑科技,但毕竟老了。而且枪管短后坐的自动原理让他后坐冲量也降不下来,再加上MG3自打冷战就开始装备了,现有的这票MG3都已经修修补补好多年了,处于半报废状态,没有维修价值。所以推出新的通用机枪来取代MG3是必要的。

只不过MG5的结构很大程度参考了MG4,甚至可以说就是简单的放大版,有些零件都可以通用那种。MG5和MG4的关系就类似于FN Mimini和FN Maximi的关系。

不过MG5的特色在于模块化,不同长度的枪管,不同的枪托,不同的握把和发射机以及各式样的瞄具可以让它在重机枪、轻机枪、车顶机枪、直升机舱门枪、坦克同轴机枪等不同应用场景下切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机枪”概念

但话说回来,MG4和MG5都属于没啥特点那种。想想现在轻武器的天花板也已经摸到头了,至少在无壳弹或者说电磁取代火药动力之前,轻武器应该也玩不出啥太多花样。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0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