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桂北灌阳县唐景崇慧眼识人才

探秘桂北 2023-09-17 01:34:16

在清朝晚期,流传一个唐景崇慧眼识梁启超的故事。

唐景崇(1844年-1914年),字春卿。广西灌阳新街镇江口村人。

新街镇江口村风光迷人

唐景崧之胞弟,晚清翰林、官员。进士,授编修,由侍读四迁至内阁学士。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各部侍郎,出督浙江、江苏学政,学部尚书、学务大臣兼弼德院顾问大臣等。

唐景崇

梁启超(1873—1929年),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光绪八年(1884年),梁启超是年12岁,到广州应童子试,中秀才,少年登第,这对梁家来说,确实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父亲期望儿子能学优登仕,光宗耀祖,因此对他管教十分严格。安排他潜心钻研八股文。光绪十五年(1889年),梁启超在广州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八。

梁启超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梁启超赴京师参加会试,不中。同年秋认识了康有为。曾以布衣上书、力倡变法的康有为在当时名声很大。梁启超对他的独到见解和大胆举动十分钦佩,以至“一见大服,遂执业为弟子” 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梁启超和老师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 。

光绪二十年(1894)唐景崇授广东乡试正考官,次年任会试考官参与主持全国会试,此时他是会试四考官之一,另外三位是主考官徐桐,副考官启秀、李文田。1895年,中国刚经历甲午战败,国家处在内忧外患之中。这一年的会试吸引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大批极具革新思想,且怀揣报国理想的考生参加。第一场考试开始,考生们打开考卷,一看题目,很多人怎么看不懂,更不要说答题了。

唐景崇为全州蒋氏重要发源地之一大岗支蒋氏族谱题写书名

原来是李文田出的题,内容为西北地理学,取自《西游记》(非小说《西游记》,乃同名地理书),相当多的考生不知道这道题的出处。可是梁启超胸有成竹,从容地将试卷答的满满的。考官李文田审阅试卷时,发现梁启超答得很好,非常满意,想要录取他,却因自己手里的录取名额已满,很为难。根据惯例,每位会试考官手中平均掌握录取名额,但也留有几个名额作为公用机动的。于是,李文田便将梁启超的文章拿给唐景崇审阅,唐景崇看后大加称赞,与李文田一起去见主考官徐桐,要求拨调一机动名额取录梁启超。

徐桐

徐桐没有立即同意,只答复:“等考完第二场后再说”。第二场考经义,梁启超的卷子引起了考官们的争议。主考官徐桐看后不同意梁启超文章中一些看法,因此,便不肯拨调公用名额录取梁启超。李文田是副考官不敢与主考官争论。唐景崇惜才,于是大胆提议:“那就从我的录取名额中裁去一人,录取梁启超,难道这样的人才你们不希望取录吗?”没有办法,徐桐只能答应了。但是等到第二天,天色将亮的时候,唐景崇收到徐桐写的一封信,信中用词非常严厉,认为梁启超的答卷“偏离主题”,还说:“梁启超是广东人,李文田也是广东人,你怎么知道他没有袒护同乡的嫌疑呢?”这样一来,唐景崇再怎么赏识梁启超,也无可奈何。这次会试,梁启超最终因名额有限、四名会试总裁之间存在分歧而名落孙山,而他的老师康有为考中。这件事梁启超名声大噪,其才华亦为世人所知。

后梁启超成为清末优秀的学者,获得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人物的赞誉,这也证实了唐景崇当年识才的独到眼力!

唐章正原创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89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