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明末,叛贼李自成曾主动提出3个条件议和,为何崇祯最终没答应

样雨慕初 2023-09-17 01:16:07

纵观整个明朝,除了前期的几个皇帝还算正常之外,几乎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尤其是在中后期,皇帝不上朝已然成为常态,因为他们都要干自己喜欢的事。

不过,末代皇帝崇祯却是个例外,纵观崇祯在位的17年,他一直都兢兢业业、每天休息的时间很短。所以即使他刚愎自用、滥杀大将,民间百姓还是认为他是个好皇帝。

其实,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城的半月前,事情仍然有转机,当年李自成曾派出使者来到北京,提出三个条件,只要崇祯答应,他便退军。

崇祯十七年三月,对于明王朝来说,这无疑是个悲惨的日子。在这一个年里,明朝内外交困,北京作为首都,不仅受到辽东女真人的威胁,内部大顺军还从关中打了过来,一路势如破竹。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李自成在攻陷北京城之前,曾派出太监杜勋进城与崇祯谈判。他提出了三个要求,“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

如果崇祯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李自成可以这样回报他,“受封后,愿为朝廷内遏群贼,外制辽沈,但不奉召入觐。”简单来说,就是帮崇祯剿灭各地叛贼,在朝廷征伐辽东女真的时候,大顺军也能帮点忙。

不过李自成可不奉召入京。其实李自成所提出的条件并不过分,事实上,西北一带不管崇祯答应不答应,已经在李自成的统治之下,另外李自成并不是要称帝,只是想要封王。至于最后一个条件,百万银两虽然崇祯拿不出来,但只要答应了前面两个条件,此事肯定是可以磋商的。

最关键的是,山海关的吴三桂已经带兵火速赶回京城,只要崇祯假意答应李自成,争取时间,明朝根本不会灭亡。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崇祯拒绝了呢?

这么大的事,崇祯一个人自然不敢决断,于是他把内阁首辅魏德藻找来问计。但谁也没想到,魏德藻的态度竟然是一问三不知。“藻德默然,曲躬俯首。时上忧惑,于坐后倚立,再四以询。藻德终无语。”

最后崇祯没办法了,于是便自己拿了主意,“朕即定计,有旨约封。”崇祯准备册封李自成了,结果魏德藻却跳出来表示强烈反对,他还带动朝堂上的很多大臣一起死谏崇祯。

最终,崇祯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北京被攻破后,崇祯自缢而亡,魏德藻则是卖主求荣,投靠了李自成,后来还把女儿献了出来。恶人有恶报,最终魏德藻大顺军处以极刑。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89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