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150万大军南下,敌军60万人缴械投降被带走,5年后只剩一半

洞察军事 2023-09-17 00:07: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随着欧洲战场大局已定,苏联腾出手来对付日本,并迅速召集150万大军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关东军发起攻击。面对来势汹汹的苏军,日军压根就没有准备好,连抵抗的勇气也鼓不起来,很多士兵在首轮冲击就投降了,很快苏联就成功赢得胜利,俘虏近乎60万名日本人。

按照理论上来说,根据优待俘虏的条约,苏联应该将他们好吃好吃的供起来,但情况完全相反,苏联直接将这些人带走,押送到西伯利亚去挖土豆,充当免费的劳动力。一众日军本来还很顽强抵抗,还十分有原则的执行武士道精神,但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眼里只剩下恐惧。

对于他们来说,活下去才是真理,因此士兵都极其疯狂的工作,即便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也不敢偷懒。苏联硬生生的将他们的尊严给践踏在地上,短短几年时间近乎一半人阵亡,幸存下来的要么是拥有顽强信念的,要么是投机取巧活下来的,所有人眼里对苏联士兵都带走敬畏之心。

日本投降之后,强烈谴责苏联的行为,要求其将这些人送回来,苏联完全不想理会,后来美国施压,才让苏联放人。只不过日本需要自己来带走,他们不负责运送,并且限期让日本全部带走,否则见一个就杀害一个。对于苏联如此强硬的态度,日本丝毫不敢怠慢,以最快的方式将这些俘虏运回国。

由此可见,日本这个民族是个崇拜强者的民族,将他们打怕打服,他们才会敬重你,要是一直忍让,他们就会觉得你怕事,做出更加得寸进尺的事情。可以说苏联给全世界好好上了一课,全世界半数国家对日本人的态度都差不多。

战国著名长平之战,赵国20万大军缴械投降,为何一夜之间全被活埋?

题主的问题是:长平之战中,赵国20万大军已经缴械投降,为何一夜之间全部被坑杀?长平之战结束的时候,赵军还有大量幸存者,但是幸存的人数应该不会太多,毕竟这场战争也让秦军伤亡过半。

所以,四十几万赵军最多也就剩20万。

按照当时秦国的惯例,这些俘虏既不会被放回去也不会被杀掉。

因为,如果把20万赵军放回去,对秦国来讲无异于是放虎归山,这场仗就等于白打了。

秦国也不会把他们杀掉,因为当时秦国正在大力开发巴蜀地区,巴蜀地区人烟稀少,而且当时李冰父子并没有修建都江堰。

长平之战结束于公元前260年,李冰到巴蜀地区做官要到公元前256年,还差4年。

为了开垦土地,种植粮食,秦国爱当地需要投入无数人力、物力,所以秦国经常将从六国俘虏的军人发配到巴蜀一带搞建设。

况且,如果4年之后李冰想要在巴蜀地区修建都江堰,也需要大量劳动力来完成这件事,20万年轻力壮的赵国人对秦国来讲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更不要说在战国时期,各国很少会出现杀俘虏的事儿。

就像白起自杀前所说,他坑杀了赵军,已经等于犯下了死罪!!

可见,白起坑杀赵军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

那么问题来了,白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虽然白起的做法看上去不符合当时秦国的主流价值观,但是作为名将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做一件事,一定会考虑到了当时秦国的利益。

我觉得当时白起这么做,主要有一下方面的考虑。

长平之战结束之后白起希望乘胜追击灭掉赵国,赵国灭亡之后,秦国可以南下顺利灭亡韩国和魏国,北上轻松消灭燕国。

但是,打起仗来如果军中有20万赵军俘虏,这些人的安置问题就无法解决了,这20万人虽然刚刚经历交战失败,但是如果没有大批秦军看守,万一他们发动暴动,对秦国远征邯郸的军队势必造成非常大的不利影响。

而且,当时秦国也伤亡过半,真正能够调动用来攻打邯郸的军队势必捉襟见肘。

同时,20万赵国军队俘虏也要消耗大量粮草,这对秦国接下来对赵国的战争非常不利。

那么,接下来就是2选1的问题了,秦军是优先安置20万赵国俘虏,还是趁赵国上下惊恐之机一举将其灭掉呢?

显然,白起选择了第2条路,那就是迅速集结军队向赵国发动攻击。

个人认为,白起急于灭掉赵国,原因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白起在长平之战取得胜利之后,赵国已经在短时间内难以集结大批军队应对秦国的攻击。

所以,白起非常希望利用这次窗口期,一劳永逸的解决和赵国的战争。

如果秦国没有趁势灭掉赵国,那么当赵国从惊恐中恢复过来,调集兵马在邯郸和秦军决战,秦军势必会陷入和赵国的苦战,很可能会失败。

因为,当时赵国还有一支有生力量,只要这支军队奉命回援,秦军想取胜就难了。

这支军队就是驻守在雁门郡防备匈奴的兵团。

在雁门郡驻守的赵军数量不菲,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后来就曾经出任雁门郡的将领,他在和匈奴作战的时候,曾经一次性就集中了1300辆战车,13,000匹战马和步兵15万人,总兵力将近20万。

如果赵国调雁门郡的20万赵军南下,已经在长平之战中伤亡过半的秦军就没有机会乘胜攻打邯郸了,这可能是白起最担心的。

所以,他不能在赵国俘虏身上耽误时间,于是采用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将幸存的赵军全部坑杀,只留下了240名少年回国报信。

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在白起想要乘胜攻打邯郸灭掉赵国的时候。

赵王派出使节前往秦国说服了当时秦国的丞相范雎,丞相范雎向秦王进言:秦国士兵太劳累了,应该允许韩国和赵国各地讲和,让士兵休整一下!

秦王听取了这个意见,终止了和赵国的继续战争,于是白起坑杀20万赵军的做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秦国失去了20万劳动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87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