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孤胆守高地只身战强敌——记志愿军老战士杨树柏

新华社 2023-09-16 23:00:06

新华社天津9月17日电题:孤胆守高地 只身战强敌——记志愿军老战士杨树柏

新华社记者李兵峰

“就算扑上来再多、再凶猛的敌人,拼尽全力我也要打退他们,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占领高地。”95岁的杨树柏,回忆起69年前的那场战斗,仍然血性十足。

端坐在天津市北辰区的农家小院,这名身材消瘦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精神矍铄、和蔼可亲。

杨树柏1925年出生于天津,1948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他随所在的原66军197师591团,投入到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中。

“横城阻击战中德高山战斗时自己一人曾掩护全排安全转移……”在他珍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上,这行简短文字,记载了他的一段传奇战事。

1951年2月中旬,杨树柏随部队参加横城阻击战。抢山头、打反击,他们历经20多个昼夜浴血奋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战斗持续到3月的一天,在夜幕掩护下,他所在排执行阻击任务,抢占了德高山的一处高地。敌人疯狂反扑,地面冲锋、天上轰炸不断。

经过数番恶战,完成阻击任务后,部队接到撤退命令。为了掩护全排安全撤离,杨树柏主动请缨留守阵地。

“我清楚留守意味着什么。”谈起当时情景,他说:“革命军人就是不怕敌人、不怕牺牲,我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

“不过和敌人战斗,要讲勇猛,也要动脑子。”当时为迷惑敌人,杨树柏把机枪、冲锋枪、步枪以及手榴弹等武器,摆放在不同位置。战斗一打响,就从不同地方,对敌人进行反击。

“嗒嗒、嗒嗒……”“轰、轰……”敌人不断冲锋中,杨树柏一会冲锋枪扫射,一会手榴弹轰炸,给敌人造成人多势众的假象。敌人看到志愿军阵地火力齐全,以为主力仍在,不敢轻举妄动。

敌人见进攻难以奏效,就先用大炮轰击,再从地面冲锋。杨树柏早就摸透这个套路,炮轰时,就找个坚固掩体藏起来。等敌人冲上来,他又马上钻出来,进行有力打击。

趁敌人喘息间隙,他抓紧时间给各个点位补充枪支弹药,不时往嘴里塞口干粮,吃一口雪,保持好体力。

敌人的枪林弹雨,把高地打得“体无完肤”。杨树柏的脸上、手上、身上,也被划出一道道伤口,所幸没伤到要害。

就这样,杨树柏挡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圆满完成掩护全排撤退任务。

天色暗下来,阵地也将弹尽粮绝。杨树柏抓住敌人稍事休整的时机,带上几件还能使用的武器,悄无声息撤离阵地追赶部队。

后撤时,他在一块岩石背后,发现一名负伤的志愿军战友。

“当时他怕拖累我,让我别管,赶紧走。”杨树柏说,“冰天雪地里,还有敌人搜索,我绝不会放弃战友,必须带他一起走。”

月色中,他架着战友、背着武器,一路上躲冰窟窿、藏废墟中,最后排除千难万险,找到后方部队。

不仅从敌群中活着回来,还救回一个伤员、带回几件武器,神勇的杨树柏,被战友称赞为“孤胆英雄”,被荣记大功一次。

战火平息,回国后杨树柏于1954年退伍。他深藏军功章,默默投身地方建设,之后又响应支援农村号召,回到农村当了一名农民。他从没因个人和家庭需求,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父亲每次看关于抗美援朝影视剧,总会默默流泪,说想念牺牲的战友。”杨树柏的儿子杨立生说,“他说活下来就是幸福,不能再给组织添麻烦。”

杨勇从小听爷爷杨树柏讲朝鲜战场的故事,立下从军报国的理想。

“到部队要听党话、跟党走,练就过硬本领,完成好每项任务。”2001年入伍时,爷爷杨树柏的这句嘱托,让杨勇时刻铭记在心。

他刻苦训练,在上级比武中数次摘金夺银,多次参加完成重大任务,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

“爷爷的亲身经历教育我,革命军人就要听党指挥,服从国家和部队的需要。”杨勇说。(完)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85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