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班禅驻锡皇寺期间,拍摄于寺院后楼的照片
每一年的九·一八,对于沈城人民来说,都是一个颇为沉重的日子。于中华民族而言,亦复如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北大营的炮声成为东北父老心中永远的痛。这一年,正是九世班禅大师在沈阳皇寺驻锡的最后一年。
在东北沦陷之后,班禅大师随即前往南京发表爱国演说,又屡赴蒙藏地区号召当地佛子,团结一心共御外辱,同日本侵略者抗战到底。夜半时分,班禅大师脑海中还会浮现出皇寺驻锡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里,他与张学良将军和皇寺僧俗弟子常常畅谈到深夜,由佛法修证,说到五族共和的民族事业;由经论三藏,说到家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总而言之,沈阳皇寺在九世班禅的弘法生涯中,是不可忘却的一页。
当时的东三省,并未屈服于日军的铁蹄和刺刀之下,关外的白山黑水之间纷纷兴起了抗日义勇军,东北军将领王铁汉并未服从不抵抗政策,毅然率部还击;驻守于黑龙江省的马占山将军,在江桥战役中的勇猛果敢,令日军闻风丧胆。一时间,《九一八小调》成为当时东北抗战的真实写照:“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九月十八又来临,东北各地起了义勇军;铲除卖国贼,打倒日本兵,攻城夺路杀敌人。游击抵抗真英勇,日本的军队有好几十万,消灭不了铁的义勇军。”
九世班禅大师在皇寺驻锡期间的珍贵影响
前线的将士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班禅大师在此期间,从未停止过为前线将士的祈祷。他在蒙藏地区鼓励寺僧,为阵亡将士们的英灵超度,为受伤的战士捐款捐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为抗战事业奔走的班禅大师,在青海玉树地区设立行辕,并发表《告西陲同胞书》。班禅大师动员当地僧俗及有为之士,要为家国抗战踊跃捐款,佛门释子要积极慰劳前线将士,救济负伤官兵及安顿无家可归的难民。仅10月28日当天,大师就捐赠医药费用三万元,砥砺将士英勇杀敌。同年12月,班禅大师终因积劳成疾,于玉树寺告拉加颇章圆寂。
爱国爱教,是皇寺一以贯之的不朽宗风
在抗日战争中,九世班禅的爱国足迹,遍及祖国的东北、西北、蒙藏、四川等地,每到一处,必号召寺僧营建坛城,虔诵靖国消灾大经,为抗日志士祝祷,为捐躯英灵超荐,自己亦晨夕默诵,未曾稍懈。九世班禅高尚的爱国情操,为皇寺塑铸了爱国护国的不朽宗风,今天的皇寺僧伽,始终把这一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作为新时代僧人的道德屡践。
皇寺后楼建筑群落内的藏经楼,是九世班禅大师诵经清修,为民祈福,为国祈愿的历史见证。九世班禅“五族人民同心合力如兄弟、如手足”,共建国家;“五族团结,共保国运昌隆”的爱国爱教口号,曾在沈阳皇寺藏经楼中发出,皇寺藏经楼铭记着九世班禅的爱国事迹和其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理想,同样镌铸着皇寺爱国爱教的不朽宗风。
皇寺礼祀有当代高僧召乌力吉大师的五彩舍利,此珍宝是砥砺皇寺佛子爱国爱教,为众生服务的圣品
皇寺法楼一楼,供养有古今三位高僧的舍利,即明清交际时崇祀玛哈噶喇金佛的沙尔巴呼图克图舍利,携玛哈噶喇金佛来到盛京沈阳的墨尔根喇嘛舍利,以及当代高僧召乌力吉大师的五彩舍利。召乌力吉大师的五彩舍利在舍利之中属于稀有的圣物,其中蕴含着召乌力吉大师对这座寺院和这片土地的吉祥护佑。召乌力吉大师俗姓白,是一位蒙古族的大德高僧,他的名字在蒙语中有吉祥百致的含义。
召乌力吉大师于1915年 12月 23日出身在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乡一个崇信佛教的家庭。 1922年,时年七岁的召乌力吉在阜新瑞应寺出家为僧。大师精通蒙、藏两种语言,精研藏传佛教的高深义理,并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曾获取了格西学位。 1978年,召乌力吉大师来到实胜寺担任经师,为皇寺僧伽传经授业,道之以德。
1993年初,七十八岁的召乌力吉大师有感于无常将至,遂深切地告诫弟子学僧,要恪守戒法,精进闻思,服务社会,悲度众生。同年 5月 7日清晨,召乌力吉大师安详舍报,据弟子回忆,大师圆寂之时,面如平日,身体轻柔,是修行大成的瑞相。 5月 9日,大师肉身经荼毗火化之后,呈现出数十粒五彩舍利。皇寺全体寺僧,将召乌力吉大师的舍利珍藏供养,以便四众弟子对此瞻礼积福,坚定爱国爱教的正信正念。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84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不忘历史,铭记“九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