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历史上着名的布衣出身的皇帝,我们在历史书上都学过,他在位期间,严惩贪官污吏,但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都格杀勿论。
史书中还记载一位叫曾秉正的清官因为告老还乡时,实在是没有钱了,便用女儿换了盘缠,朱元璋听闻此事,派人将其处以宫刑,可见朱元璋的眼睛里,当真是容不得半点沙子。而且朱元璋改禁卫军为锦衣卫,直接掌管法庭和监狱,开发出了各种酷刑。
朱元璋会这么做,也是和消失后的成长经历有莫大的关系。1328年,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又叫朱重八。都说农民自己种地辛苦,朱元璋家里是穷得连地都没有,依附于一个叫刘德的地主生活。若要划分等级,那就是最低的雇农了,衣食温饱全靠地主家赏赐。
偏偏这个叫刘德的地主也不是什么仁慈之辈,朱元璋8岁起给刘德家放牛,受的最多的就是打骂,偶尔能吃上一顿剩饭剩菜,对于朱元璋来说那是天大的事情。毕竟家中要是碰上收成好,还能有点盼头,但要是赶上差年头,朱元璋还得自己想办法挖野菜,打野兔果腹。
1343年,朱元璋的家乡濠州发生旱灾,还没等朱元璋的家喘过气儿来,第二年当地又爆发了蝗灾和瘟疫。来本就揭不开锅的家里接连遭受打击,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接连去世。朱元璋家里一穷二白,连给家人安葬的地都没有。
只有15岁的朱元璋和她的二哥跑到地主刘德家里,跪求刘德能够给父母一处安葬之所。刘德哪里肯,在当时,每天这样死去的人多的去了。刘德早已麻木,要是每一个人求他,他都帮忙,那他自己也早就活不下来了。
这个地主刘德早年也是从一个贫农奋斗上来的,他辛勤劳作,勤俭节约,一点一点地攒钱买地,最后成为了一个地主。所以即使当了地主,吃得肥头大耳的,他也对外人抠抠搜搜的。在他看来,自己能成地主就是因为勤奋,所以他还看不起那些贫穷却还不会勤俭的人,也不想回到那种农民的苦日子。
朱元璋求他不得,只好和二哥两人跪在家门口痛哭。邻居刘继祖看到这一幕,心生怜悯,便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但是刘继祖家也穷,置办不起棺材。朱元璋和二哥兄弟二人就找了破布衣服裹了父母的尸体,把他们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这之后,朱元璋和二哥就各自分散逃荒去了。这一路上,朱元璋当过乞丐、和尚,受尽官府的欺压,后于1353年和朋友一起加入起义军。朱元璋的入伍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个作战天才,起义军在他的带领下一路高歌,而且朱元璋礼贤儒士,他跟着儒生学会了不少治国的道理。
最终,朱元璋的军队摘得最后胜利的果实,于1368年建立了明朝。当了皇帝,自然是要回到家乡走一遭的。朱元璋还乡,一眼就瞧见了在相迎人群之中的刘德,于是便要人将刘德带来。
刘德吓得浑身发软,只管跪倒在地大喊饶命。朱元璋身披黄袍,感慨良多,只道:“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也。”刘德听闻此话,感激涕零。朱元璋又问恩人刘继祖的下落,得知他已逝世已久,只好哀叹。
最后朱元璋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庇佑其后人,还赏赐了刘德30亩良田,不收赋税。本来已经免于一死的刘德又得到了赏赐,那当真是高兴得不行,世人也大赞朱元璋的气度。
也许正是从小经历了苦难,受到了官府的欺凌,所以才让朱元璋嫉恶如仇,他对臣子们的态度是不能容忍一根刺,但是对于百姓们却是特别宽容。他在位期间十分勤政廉政,虽然对他的非议颇多,但也算得上是一代霸君。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183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