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修行的秘诀,就藏在这一个字里!

道教五术 2023-09-16 20:35:51

道教教化的核心便是“”。“善”不仅能引导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还能提升个体道德文明水平,激发人们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01自古以来道教都在倡导劝善,目的便是使人们可以通过点滴的善心和善行改进生存状态。所谓“圆融”,融的是每一份利济群生的方式、方法,合的是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爱与关怀。只有先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实现爱的共享,由此才可以体会到“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的妙处。在劝善与行善的过程中,凡是对我们的生活有益的思想,都是值得被吸收、被接纳、被传播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挑剔,而是去继承并发扬。
02当人们将祖师经典中的善行融入日常生活时,劝善书中的善行才真正被认可。然而,什么是真正的善呢?《太上感应篇》告诉我们,“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这部经典不仅规定了善的数量,还详细描述了善行的具体内容。

阅读《感应篇》,我们会发现太上道祖所教导的善行,其实就是生活中微小的点滴。真正的善,并非只包括救苦扶伤、放生赦罪等功德行为,而是指那些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心念和行动。


03心怀善念,不分大小;行善之事,不计功多。不同劝善经典皆强调一点:善心为本。若心存善念,微小行为也具崇高意义。若日常处处以“善”为准则,生活即修行。道教修行,追求的不是世间荣华富贵的成功,也不是求得来生果报和善因缘,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清静身心,以一颗明白心来过好现世的生活。道祖言,修行要“明白四达”。04道教虽然强调度人,却也秉持着“宁劝十人还俗,不度一人出家”的理念。因为世间的真善美,是存在于我们最普通平常生活中的,并非是对红尘的远离。能够从尘中悟出非尘,才是修行的大境界。善,一方面强调对他人的主动施予,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对自己心性的修缮。修行是善,是安分守己,是不做出僭越之事,更不放纵感官上的欲求。《感应篇》中提到的种种善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是种种戒持。只有戒除掉种种不善之事,回到混元天性,这便可得大善。0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教以道为教,既要告诉人们从最普通的生活去完成一生为人的使命,又要叮嘱每一个修行客切莫贪恋红尘光影。
一切本虚无,从有中求有、无中求无都是执念一场。虽然“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但作为一个梦中人,好好地去经营这一场人生过往,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修行。当落脚点再次回归于“善”,便会发现原来生活本身就是善,我们举手之劳的行动就有可能改变他人一生的轨迹。劝善,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不论何时都要保持对生命美好的珍爱。行善,不是为了求得诸神护佑,而是为了能够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获得心安。

南怀瑾:《金刚经》精华就在这三个字,在红尘修心的不二法门!

《金刚经》是佛家一部重要典籍,蕴含着最高深也最平实的修行法门。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有一部书,叫《金刚经说什么》,专解这部经典。南师认为《金刚经》的精华就是三个字:善护念。

什么叫“善护念”?所谓“念”,按照佛家的定义,人的一呼一吸之间,就叫“一念”。人的一念之间,就有八万四千烦恼,可见人生烦恼何其多!但真正的烦恼,只产生于我们的念头,产生于我们对所发生之事的看法。因为我们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永不停息,所以随之而来的烦恼也是持续不断。

有的时候,我们能明确知道,自己的烦恼是怎么来的,是什么事引起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烦恼来自哪里,只是觉得莫名的心烦意乱,这也叫“无明烦恼”。

“善护念”的意思,就是你要照顾好自己的思想,安抚好自己的念头,要对自己的念头和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方法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而得来的,你练习得越多,也就越擅长这个。换句话说,你就成了一个“善护念”的人。

一旦你成为一个“善护念”的人,会有很多明显的益处。最明显的,就是你不太容易被自己的念头所困扰了。你知道自己的念头不是实相,你知道很多烦恼都是被你自己的头脑制造出来的。对于念头的来来去去,你会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成为一个观察者,而你观察得越多,你的内在就越有力量,这其实正是一切修行的根本。《金刚经》佛说“善护念诸菩萨”,你和菩萨修的是同一法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虽然“善护念”未必会使你成为一个烦恼绝缘体,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那些假想出来的烦恼已经越来越少了。剩下你要处理的,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你身上的那些麻烦事儿。当然,修行的功夫到了之后,就连处理这些麻烦事的时候,你也可以不生烦恼心了。你会成为一个非常平和、通透、超脱的人。

好了,既然“善护念”这么重要,益处这么多,那么我们怎么开始进行这个练习呢?

《金刚经》给出了答案。对真正修行佛法的人来说,他们的“善护念”有一个终极目标,即达到如来的境界,“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 但是对于还做不到远离红尘的芸芸众生来说,没必要想那么远,我们只要知道怎么开始就可以了。

这里请记住一句经文 “一念初起,无有初相,是真护念。”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通俗的解释,就是当一个念头刚起来的时候,你心里要知道,我有一个念头起来了,但你的心不要跟着这个念头走。如果把我们头脑里的思维比喻成大海,那么这个念头就像是海里闪现的一朵小小水花,扑哧一声,就消失了。你的思维不要追着这个念头走,让它过去,下一个念头很快就会过来,你只要能清楚地分辨,它们只是一些虚幻的念头罢了,不要做出这个念头对或者错、应不应该的判断,只需要让它们过去的同时,刻意让自己在两个念头之间保持内心平静。

练习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会发现在两个念头之间,这种平静的时间越来越长。你整个人都变得更平和了,虽然偶尔也有一些烦心的念头,但是你已经成为了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你也就掌控了自己的命运。

这就是《金刚经》的精髓“善护念”,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它达到内心的平静,减少无谓的烦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心平气和烦恼少,你准备好了吗?欢迎评论、转发。

净宗的修行方法

净土宗修行方法有四种:第一持名,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无论闲忙,皆不放松,接接续续,一直这样做。第二是观像,对着阿弥陀佛圣像观看,看到开眼闭眼阿弥陀佛皆在眼前就成,这都是方便法。第三是观想,按照十六观经所说,一步一步修观,观至西方三圣,然后观自己,观久了,随处坐下,境界就变,神识定于这种境界。第四是实相,这项不容易修,实相理体就是三如来藏,就是般若。
修的时候,须观照万法皆空,须一步步次第做。这四种任选一种都可以,前三种是事,后一种属理。比较最究竟的,是实相,但是等于金刚经,做不到,所以佛特设善巧方便。什么善巧方便呢?实相念佛做不到,所以教你以心观心。以心观心再不行,教你观像。观像环境不允许,古人有主张持名带观想的。明莲池大师改为专修持名,因为观像不是随便观的,必须按照经上所说,切实去观才可,否则就是邪观。所以他教人采取径中径又径所示修法。四法之中,在家人所能做者,只持名一法。持名的功效,就是成就‘一心不乱’,所谓一心,意思是使千心万心,变为一心,起念就是阿弥陀佛;不乱,是任何事不能扰乱。有一辈子做不到的,快的七天就可成就。这叫难信之法,惟佛与佛,乃能究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若只是念,不懂般若的道理,叫懂事不懂理。不懂理,在修功课时,叫做事上修行。得了事一心不乱,可以伏惑。若懂了理用功夫,可得理一心不乱,可断见思惑。成罗汉须经天上人间七番生死,才证成理一心,这里七天就证罗汉果。

禅修|行禅,这种修行需要一生来寻觅

? ? 最近一直在写一些禅修方面的修行体悟。而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我的修行方式。它适合这世上所有的人,而且对于身心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好处,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可以进行,那就是---行禅。

? ? 而关于行禅,最喜欢的莫过于慢行禅练习了。当然也许这与我的慢性子有关,生来都不是什么急性子的人。所以,我建议不必要去为了练习某种行禅来强迫自己去做改变。当自己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喜欢什么、反感什么、那就率性的凭着自己的感觉去选择吧。在我看来,修行本来就是修心,如果出发点都违心了,那么相信效果不会很高,也许会着魔。
? 晨钟暮鼓,响彻方圆十里;空山鸟鸣,引领阵阵梵音。

? ? 初次接触禅修,是在有次与朋友去寺庙参加活动。从那时起,第一次认识了禅修,也第一次接触了行禅,也许那时候的我觉得这和散步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那也是第一次在有人指导下完成了较为短暂的行禅练习。那时候感觉这更是另外一种放松形式的散步,只是在教我们学会如何去放松自己,如何悠闲的散步,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心态。而在这么一个宁静、陌生的环境下,我初步接触了行禅。

?? 喧嚣嚷嚷,印证繁华都市;一步一念,觉醒纯净心灵。

? ? 行禅的秘诀不在于行,而在于捕捉其中的禅意。前方并没有目标需要到达,每一个脚步都能让心平静下来,与自己的呼吸相切合,把主力已聚集在此刻,让自己的感官达到极致,抛却万物,感受着一个脚步带给我们的体验。从踏出、抵地、触碰、震动,这是一个美妙的过程。而这些细微的感受,只有当你沉静在行禅之中,你猜能体会。因为当你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迈步的时候,你的注意力是在前方,而不是当下。

 一步一莲花,也许我们达不到佛的境界,但是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意。

 行禅便是学习回归于安然悠闲地走路。其目的就是行本身,而非到达什么目的地。每一步都是生命,每一步都是平和与欢乐,这就是为何我们无须急忙匆促的原因,这就是为何我们要放慢脚步的原因。师傅说,经过几个星期的实践,你将能手和舒适地踏出一步步坚实稳重的步伐。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学习的过程是像银幕快进一样,匆忙而过。随着一天天学习,会发些全身的状态都在改变。人变得精神、专注、气息也变得平稳。与之前大相径庭,看起来不像我自己了。这一系列的改变,让自己的洞察力也提高了很多,发现了自己平时忽略的问题,也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更明白自己的心了。

 缘起缘灭,也许不是当初的一个决定,让我接触到行禅,也不会有后续的发展。希望后续能够与更多的师兄一起分享我的修行体悟。分享一个公众号(ymzzfo),目前很多师兄都会聚集在这里一起修行,当然不仅仅是行禅,阿弥陀佛!

修行者到底是什么?

修仙、修真或是修道那只是玄幻和仙侠小说中的产物,通过修炼而强化精神、魂魄和肉体自身,觅求长生的修炼者,通常称之为修真者,其实真正称呼应该叫修士,修士之间互称为道友。修真只是存在于现代都市修真的小说中叫法,而修仙则是传统古典仙侠文学中的叫法。

提供修真(修仙)小说的基础知识,包罗万象,吃水不忘挖井人,供写小说的作者参考,祛除修仙(修真)小说中鱼目混杂、良莠不齐的修炼体系,帮助东方玄幻的修仙文学树立一个正统的、正确的体系标准并发扬光大:


一、修真(修仙)的等阶,比较成熟和正统的修真(修仙)等级体系划分应该是:
练气期(吸纳天地灵气,入体化为元力,寿元可达至百来岁;丹田为气状,初步掌握灵气术法运用,已具备神识,不能辟谷,体内元气并不能支撑太久的御剑飞行)、
筑基期(丹田为液态状,可辟谷,神识倍增,寿元可达两百余岁,不能遁光飞行,能长时间御剑飞行)、
金丹期(丹田内有规则的圆形固态丹元,已辟谷,寿元可达五百载,可驾遁光飞行)、
元婴期(破丹成婴,寿元可达千年岁月,遁光飞行,破体元婴可瞬移)、
化神期(体内元婴倍增,元婴向元神过渡,寿元可超两千余年,掌握元力领域,可破元婴瞬移)、
炼虚期(寿元可达近五千岁,体内元婴化为元神,返虚出本体,化为分身或众多分身)、
合体期(分身与本体合二为一,达到返朴归真,初掌神通,可破炼虚万千化身,寿元可达上万年载)、
大乘期(寿元可达两万余年,熟练使用或自创功法神通,法力肉身已具备飞升上界的条件,堪为修士大能)、
渡劫期(凡人向仙人过渡的境界,修士飞升上界以后,初掌天地法则,体内元力逐步向仙元力或仙灵力转换,会引来仙劫,失败未身殒则为渡劫修士,随岁月而消亡;转换成功,融会贯通天地法则的运用,可与天地同寿,是为仙)


仙人较正统的划分体系,仅供参考,大致是:天仙境、真仙境(太乙真仙)、玄仙境(大至玄仙)、金仙境(大罗金仙)、仙君境、仙尊境、仙帝境


二、修士武器或法宝,从攻击和防御的种类上划分,归纳起来有二十八字,主要有:
枪斧刀剑针环钉 琴箭锤盾伞幡印 绳索珠图斗扇旗 钟鼎塔壶瓶葫镜
按等阶划分为:法器(下品、中品、上品、极品),灵器(分下品、中品、上品、极品)、法宝(上品、中品、上品、极品)、灵宝(灵宝内有灵器,分后天灵宝、先天灵宝)、上古灵宝(上古遗留的古宝)、玄天灵宝(上界遗落下界的玄宝)。


三、修士职业划分,有修仙百艺之称,主要有如下几种:
符篆师(制作符篆的职业)、灵植师(培养和种植各种灵植、灵草、灵药的修仙职业)、炼丹师(炼制丹药的修士职业)、炼器师(炼制法器和神兵利器的修士职业)、阵法师(善长刻制禁制和布置阵法的修士职业)、驭兽师(培养和驯化妖兽为灵兽的修士职业)、傀儡师(制作通过神识控制的傀儡法宝的修士职业)等等。


四、修真(修仙)心法,归纳起来,六个字:经典诀 功法谱
经:不死不灭经、混沌经...
典:五行宝典、盘古圣典...
诀:长青诀、大长生诀...
功:先天神功、八九玄功...
法:天龙大法、灭日心法...
谱:化神卦谱、天衍神谱...


五、修真(或修仙)门派,相对于修真世家和王朝权势,更具凝聚力;与世俗的江湖帮派比起来,修仙门派的起名,更具仙风缥缈和气势,结合起来就是十六个字:
宗门教派 宫殿楼阁 轩府寺观 山谷洞庄
宗:天衍宗、玄天剑宗、万佛宗、天魔宗等
门:神意门、风清门、灵兽门、神农门等
教:玄阴教、天师教、云烟教、玄冥教等
派:合欢派、仙霞派、隐神派、天心派等
...
宫:玉女宫、缥缈宫、无极宫、天道宫等
殿:凌云殿、诛神殿、天煞殿、潜龙殿等
楼:衔月楼、心意楼、归一楼、玄武楼等
阁:玄宝阁、无心阁、鉴宝阁、天涯阁等
...
轩:碧云轩、灵宝轩、紫金轩、凤仪轩等
府:赤血府、浩天府、镇魔府、天策府等
寺:灵门寺、金顶寺、法华寺、天恩寺等
观:伏龙观、凌霄观、白云观、清风道观等
...
山:龙虎山、剑侍山、灵剑山、照阳山等
谷:黄枫谷、万妖谷、落日谷、寒风谷等
洞:灵寂洞、九黎洞、丹霞洞、神隐洞等
庄:百花山庄、风云庄、傲剑山庄、碧霞庄等
...
宗门教派的管理架构:
太上长老、宗主(掌门)、长老、护法、执事
核心弟子(亲传弟子)、内门弟子、外门弟子
...
最早提出修真或修仙的境界等级构想的小说是《缥缈之旅》,但那时候非常不成熟且不严谨,后来经过众多网络修真小说的大咖作者的完善,就形成了较正统和成熟的修仙体系。网络上比较权威、修炼体系也比较正统的早期修真(修仙)小说,比如《百炼成仙》、《仙逆》、《最强弃少》、《凡人修仙传》、《紫府仙缘》、《修真世界》、《修仙狂徒》等。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82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