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1773年,俄国农民普加乔夫起义
2. 公元1826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出生
3. 公元1894年,甲午海战,邓世昌英勇殉国
4. 公元1905年,慈禧派五大臣出国考察
5. 公元1926年,冯玉祥五原誓师
6. 公元1945年,爱国作家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
7. 公元1949年,杨虎城被蒋介石秘密杀害
8. 公元1978年,戴维营协议签署
9. 公元2011年,美国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
甲午海战算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古老封建王朝的一场海战,而最终以资本主义的胜利结束。在现在的历史书上还有对当时甲午海战的描写 ,其中笔墨最重的就是当时邓世昌选择撞向日本的军舰。但是被鱼雷所击中没有成功,尽管如此我们现在仍然被邓世昌舍生忘死的气概所折服。
但不可否认的是,邓世昌的身上一直背负着一个争议,英国的报纸在海战之后就对邓世昌的行为发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邓世昌的行为是缺少智慧的。
因为按照当时情况,既然致远号的船身已经被击中,并且有了大幅度的倾斜,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开足马力去撞上日本军舰,所以邓世昌这样过去就是一个必死的结果。
后来这个质疑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很多朋友就很疑惑,当时的邓世昌应该是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撞沉日舰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因为鲁莽么?
我们知道邓世昌是一个出色的军官,他有很多海战经验,而且从前面的黄海大战来看,邓世昌的指挥和领导能力都是非常强的,所以他绝对不可能是一时的鲁莽,就做出了那样的错误判断。
还有一种说法,说邓世昌是为了开近一点,然后开炮射击,并不是想撞沉吉野号。但是致远号当时已经没有炮弹了,船侧的格林炮也根本不足以击毁船体。
一切的议论一直到致远号被打捞起来之后,所有的真相才被还原。原来致远号的鱼雷管中已经装上了鱼雷。这说明邓世昌是想要发射鱼雷,而不是想去撞沉日本军舰。
鱼雷是一个稳定性比较差的武器,只有近距离的时候才会装进鱼雷管进行发射。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邓世昌想到了这个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近日军,然后发射鱼雷。
但不幸的是,致远号被日军的鱼雷击中,邓世昌和舰上的200多名官兵 最终英勇殉国。
▼
点击“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79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原创为什么民国极力鼓吹太平天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