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同样是一个小伙伴提的问题,他问道,早期的子弹都是单打一,但为啥后来步枪弹开始使用竖仓以及弹匣,而霰弹枪至今为止还是以管式弹仓为主呢?
其实这个问题可由分三块来说,第一个就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霰弹太大了...
上头是目测是9mm、.40 S&W、.45ACP、5.7mm、5.56mm、.300WM、12号霰弹 2 1/4型,12号霰弹 2 3/4型。可以看到霰弹就是比手枪弹步枪弹直径粗的多,12号霰弹口径18.5mm,加上壳体的话直径20mm,这尺寸要塞弹匣就显得很不划算了。但不是说没有
比方说Saiga 12、莫斯博格590M,甚至还有95的海外兄弟LA-K12也是弹匣式无托霰弹枪,我们就管他叫95喷子吧...
然而95喷用这个看起来很标准的弹匣容量只有5发,Saiga 12用那么大的一个弹匣才8发。
所以说它的弹丸直径限制了它放在弹匣中的弹容量,不合适。
但如果放在管式但仓里就没啥问题了,好比说12号霰弹最流行的尺寸是 2 ¾寸,换成公制单位就是70mm长,这和一枚7.62x51mm全威力步枪弹全长类似。这种不夸张的长度就适合放在管式弹仓里了。
当然,霰弹靠突出的底缘定位,又是直筒弹,所以长度比较随意。短弹可以多塞几枚,长弹就少点。
第二个原因,我刚说到霰弹靠底缘定位,这也是早期子弹的通用定位方法。而步枪们随着弹仓弹匣的采用而开始使用无缘弹(因为竖仓内带凸缘的子弹得按照顺序排列,否则容易卡缘)
(上图是.32ACP弹,它是一种半凸缘弹,虽然不像凸缘那么容易卡缘,但塞入弹匣时最好还是得注意排列)
(上边这个图显示了有缘弹在排列时也容易增加弹匣弯曲度,而 Rimmed B这个排列方式如果是向上供弹的话,极易造成卡缘。)
所以说,霰弹这种有缘弹并不适合弹匣装填,而管式弹仓对凸缘没问题。
然后还有人会问,为啥不把霰弹设计成无缘呢?
这里看有个历史惯性问题,霰弹枪直到现在为止都多是管式弹仓或者泵动,压根就没有造无缘弹的需求。而且步枪之所以采用无缘是因为竖仓的需求,霰弹枪用竖仓没意义,所以无缘霰弹这玩意...只有少数一些二愣子厂家会尝试
最后,霰弹枪的弹容量其实意义不是很大。要知道对步枪、手枪而言,推动他们弹容量上升的是战争。而霰弹枪在战场上露脸机会真不多,拿一二战来说,也就只有美国人拿着喷子上战场,虽然起到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实战效用不如冲锋枪,所以现代沦为万能钥匙。
而民用的话,打猎自卫对弹容量需求还真不大。但霰弹有个很重要的特性,弹种非常丰富,由于它是滑膛枪,它能把一切塞得进去的东西都喷出去。
所以除了最常见的鹿弹、鸟弹、独头弹之外,它还有五香麻辣弹
总之我的意思是,霰弹枪经常会按需换上一枚你想用的弹种。比方说你本来打算猎鸟,里头放的是鸟弹,这时候看到了一头白尾鹿,那你就得换上鹿弹不是?而泵动管仓霰弹枪只需要拉开唧筒就能塞一发,弹匣式的虽然也能拉开枪机塞,但好歹不如管仓方便不是?
军用霰弹枪又称战斗霰弹枪,是一种在近距离上以发射霰弹为主杀伤有生目标的单人滑膛武器。
霰弹枪作为军用武器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起初枪械是无膛线的鸟铳,虽有膛线的早期前装散装弹药的步枪精度较好,但每次重新装弹都比滑膛枪慢,所以军队仍然是以滑膛枪为主力。
但到了18世纪后膛步枪和十九世纪定装弹药的出现,所以不论有无膛线对装弹也没有关系。滑膛枪才退出制式武器列装,而专用来发射霰弹的霰弹枪才出现,而且只限于用来射击快速移动空中目标,如鸟类和定向飞行泥碟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手动步枪比同期的手枪射速太慢而不太适合堑壕战,军队需要一种可以手持着冲锋或防御阵地的枪械,其必需要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抛多个弹头,于是霰弹枪成为了一战的单兵常用武器之一。
当中泵动式设计的M1917便被美军大派用场,并且因为其胜利使美国一次大战结束后,推迟了接受汤普森冲锋枪的计划,而改为装备了M12。至于同期的自动步枪因为过于笨重,多用作支援进攻或阵地防御并用作轻机枪用途。
在近距离以弹头计算,霰弹枪能一次射出多个弹头,以一般作战用的鹿弹每个有9至12个直径7至8毫米级的弹丸,每个弹丸的能量相当于普通的手枪子弹。即使是发射率计算,当时的泵动式霰弹枪因为只需要前后拉推动作,比使用旋转后拉式枪机的手动步枪作战射速仍然高很多。
但霰弹枪先天不适射击单个目标,远距离的精度较差,所以在一次大战后有较多国家接受冲锋枪,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更出现了突击步枪并被各国广泛采用,且火力及压制能力都比霰弹枪为高,于是大部分国家也减小了霰弹枪的服役数量。
二次大战后各国警队需要可压制武力的武器,于是霰弹枪便成为各国警察的制式装备之一。
霰弹枪的大口径可以用来发射各种非致命性弹药,包括鸟弹、木棍弹、豆袋弹、催泪弹等,并能产生极大的枪口动能,亦可发射低初速极大的口径的高能量实心弹头,可用来破坏整道门、窗、木版或较薄的墙壁,使警员可以快速进入匪徒巢穴或劫持人质场所,因此成为特警队甚至军中的特种部队重要的破门工具。
20世纪60年代,因为开发了可容易退壳和重装的塑料和纸制霰弹壳,一些型号亦改为类似半自动步枪及左轮手枪的供弹方式,部分甚至在具有连射能力下仍保持泵动机构以适应不同弹药,还有些使用无托结构或有可折叠或伸缩的枪托。
到80年代更推出外型与突击步枪相似、采用可拆式弹匣的全自动霰弹枪,其后亦有新式的弹药如集束箭形弹和钨合金弹丸问世,大大提高了霰弹枪的精度和贯穿能力。近年的新设计是仿效传统步枪下挂榴弹发射器方式,使到霰弹枪和突击步枪合一。
霰弹枪之所以被现代军队抛弃,原因很简单。首先就是滑膛枪的射程不够,对于现代军队来说,粗略的瞄准没有意义。而是击穿防弹衣造成伤害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其次就是霰弹枪虽然能够发射多种弹药,但是对于军队来说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毕竟如果要发射信号弹,直接用40毫米的榴弹发射器更加实惠和核算。而且士兵也不需要单独携带一型枪支。其实目前仍然在使用的就是下挂式的霰弹枪。这种武器挂在正常步枪的下方,主要是破门使用,当然正儿八经打人也是有效果的。
其实所谓的破门弹就是铁粉压成的子弹,这种子弹在击中例如门锁之类的目标之后,只会将动能传递给门锁,将其破坏。而本身则会碎成铁屑,从而保证不会伤害到使用者和周边的人。当然例如以色列的那种破门弹就不是这么用的了,在使用空包弹发射的时候,后坐力也是非常恐怖的。而威力足以将门炸的灰飞烟灭。就像在绝地求生中一样,敌人在房间内,你可以用枪将门打碎。也可以选择上去开门。由于以色列的那种破门弹存在恐怖的杀伤范围,再加上动静实在是太大。所以没有多少国家使用。
回到霰弹枪为什么被军队淘汰的原因,首先我们看看军队对武器有什么需求。首先就是子弹需要通用,而且方便容易携带。其次就是穿透力强,能够穿透敌人的防弹衣。最后就是足够轻便,而且射程足够远。首先子弹通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代很多霰弹枪并不是采用弹匣供弹,而是采用弹筒供弹。这种供弹方式让霰弹枪装子弹和换子弹都非常麻烦。好多霰弹枪虽然有快速换弹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而且在战争中那种环境,能否成功的使用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
而且对于霰弹枪来说,虽然能够发射多种弹药,但是在正常的部队使用状态下是没有必要装备那么多弹药的。只需要把敌人打死就行了。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小事,霰弹枪做的其实并不够好。因为霰弹枪的本质是滑膛枪,而滑膛枪有两个缺点,一个是威力不够大,一个是精度不够高。威力不够大很好理解,因为滑膛枪对于枪管的密封不是很到位,而且使用的都是霰弹。遇到等级稍微高一点的防弹衣就打不穿了。而精度不够高也是因为没有膛线。如果枪管是线膛的,那么弹丸会在空中进行旋转。然后成功的击中目标。但是霰弹枪即便是发射独头弹,精度依旧比步枪低。所以这在解救人质的时候非常棘手。
有,一般的泵动式霰弹枪都是在枪管底下设计一根管状弹匣,以便推拉式上膛。像M37和M3(可选半自动)都是这样的
也有用盒状弹匣的霰弹枪(忘了那些了),这样的火线太高,而且自动装置容易出故障(霰弹的自动装置相当复杂),所以不多。
比较特殊的是破坏者霰弹枪,它采用圆盘式弹匣,可以装16发霰弹(12号鹿弹)
SPAS-15霰弹枪
SPAS-15(Special Purpose Automatic Shotgun,意为“特殊用途自动型霰弹枪”)是一款由意大利枪械制造商路易吉·弗兰基所设计和生产的可半自动可泵动式弹匣供弹霰弹枪(战斗霰弹枪),发射12铅径霰弹。
规格
重量
标准型:
空枪:3.9千克
上弹:4.1公斤
长度
枪托缩折:750毫米
枪托伸展:1,000毫米
枪管长度:450毫米
子弹:12号铅径霰弹
枪管:1根,滑膛,内膛镀铬,外围由隔热罩所包覆,枪口具有螺纹以装上喉缩
射速
半自动射击:4发/秒(24—30发/分钟)
供弹方式
3、6、8发可拆卸式单排弹匣
研发历史
弗兰基SPAS-15的开发设计不仅是应意大利军队的要求,也是为了参加1982年美国三军轻武器规划委员会(JSSAP)提出的近战突击武器系统(CAWS)的轻武器项目而研发,美军要求使用弹匣供弹以提高其装弹速度。
自2000年开始,路易吉·弗兰基决定由SPAS-15把销量大幅下跌的SPAS-12取代。由于SPAS-15的概念和SPAS-12相反,只会给各个执法和军事机构使用,从此以后SPAS-15就是路易吉·弗兰基对于执法和军事机构的主力产品。
设计细节
该武器是基于军用霰弹枪SPAS-12改进而成,所以SPAS-15也具有类似的半自动/泵动射击模式。
SPAS-15具有两个操作模式的系统。
第一个设置是半自动操作,在这个模式下,在SPAS-15的枪管隔热罩以下的前护木在较前的位置,气动式系统会被锁定并利用发射后的气体来进行重新装填,而且SPAS-15可以以大约每秒4发的射速射击,当然第一发仍要拉扳机。
第二个设置是泵动式操作,在这个模式下,在SPAS-15的枪管隔热罩下的前护木在较后的位置,必须每次射击后手动用力来回拉动护木以排出弹壳和从管式弹仓装载了新一发霰弹。此模式适合用来发射各种低压弹药和非致命性弹药。然而其泵动式操作与传统泵动式操作霰弹枪相比是相当缓慢和笨拙的,这是因为由于SPAS-15内部复杂的模式转换机构和前护木与枪管隔热罩之间的摩擦力较大。
射击模式间的切换是需要按前护木上方的一个按钮,根据当时情况,可把前护木滑动,稍微向前或向后,直到它进入点击位置。当泵动前护木处在泵动位置,前护木前面露出红色的“PUMP”标记;当泵动前护木处在半自动位置,前护木后面露出红色的“AUTO”标记。枪管内衬镀铬和使用枪口螺纹以装上喉缩。
除了用力来回拉动前护木,藏在提把内的拉机柄也可协助拉动枪机。提把上并装有机械瞄具,使其外型上更接近突击步枪。
供弹方式
和SPAS-12以至很多管式弹仓供弹霰弹枪的供弹方式相反,SPAS-15的方式是可拆式的3、6、8发盒状弹匣供弹,弹匣是由塑料制成的。
枪托
早期型的SPAS-15可以选择装上一个固定式塑料制枪托或是向左折叠的金属制枪托,之后亦有向左折叠的塑料制枪托。
保险
扳机护环前方左手方的手动安全保险和扳机护环下方的握把式保险(位于扳机护环下方,必需按压才可发射),可以大大减低走火的机会。
空仓挂机
SPAS-15有空枪挂机功能,发射弹匣内最后一发霰弹后,枪机会自动后退并且保持开放状态。只要插入新弹匣,就会自动解除挂机并且上膛。其主要功能是为了警告射手弹匣内的霰弹耗尽,在紧急的情况之下可以大大提高的射击和换弹匣的速度。这是传统管状弹仓泵动式或半自动霰弹枪所没有的功能。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77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