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存在着正史、野史和演义三种对历史的呈现方式。当然正史是最直接的历史,因为有专门的人去记录的历史;而野史则是散落在民间的各种流传,也是属于历史的一部分,因为这些是口口相传的民间传闻,是不是真实存在,其真实性一般都有待考证;而演义则是一种小说的题材!
在我们接触到的历史中,最容易混淆的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其实也比较好区分,因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以《三国志》为蓝本而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不过,正因为《三国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于三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演义中的人物角色是经过修饰的,当然不能作为正史去判断!就拿演义中的诸葛亮和周瑜来说,其实里面更多的是在周瑜和诸葛亮的对比中,体现了诸葛亮更加优秀!不仅如此,《三国演义》里面还有很多被黑或者是被矮化了的角色,接下来我一起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来从蜀国说起,魏延就是被黑的一位猛将。
历史上的魏延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魏延是一位非常忠诚的名将,因此也深受刘备的喜欢。他不仅做过镇远将军,还做过汉中太守,是蜀汉政权中少有的能独镇一方的大将;刘备登基后,魏延被任命为镇北将军,并且一度随诸葛亮北伐,也曾因为用兵问题遭到诸葛亮的反对。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则被刻画成一名比较中庸的臣将,虽然多次随着诸葛亮出征,但是一路上是不被重用,甚至还被猜疑,无论是北伐还是征讨孟获的时候,魏延的真正的才能是完全没有被写出来的,而是以臣将的无能来刻画诸葛丞相的聪明!
其次要说的是曹魏阵营的人,这里面有两位,一位是曹真,一位是郭淮
我们先来说说曹真,曹真和曹操同姓不同源,他是曹魏阵营的一位名将,正史中的他力大勇猛,早年参与过镇压黄巾起义,是曹操的左膀右臂;曹丕袭位后,他负责了西北的边境事宜,并且还被封侯,并且还是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曹丕死后他成为了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即位后封其为大将军!在魏蜀的交战中,曾多次打败诸葛亮的北伐军队。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则完全不一样,仿佛诸葛亮就是曹真的克星,几乎每次交战曹真必败,最后还死于诸葛亮的一封书信,以此来渲染曹真的度量小!
接下来看看郭淮,郭淮是雁门太守郭缊的儿子,定军山战败后他迅速收拾残局,并力推张郃为主将,魏国成立以后,他奉命阻挡诸葛亮的北伐,并且屡战屡胜,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诸葛亮北伐军队的锐气。
郭淮自夏侯渊时期开始就一直在西线战区和蜀汉作战,在曹魏雍凉军中根基很深,是蜀汉的劲敌之一,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更是成为蜀汉的主要对手之一。特别是诸葛亮死后,他成为了姜维最强的敌手之一。
可是在《三国演义》中,居然郭淮是死于姜维之手的,这完全不符合历史的记录,只能是看看罢了,可想而知,郭淮这位名将被黑得太深了!
最后来聊聊东吴的三位,他们分别是:东吴三人:周瑜、鲁肃、吕蒙
在文章的前部分也讲到了周瑜的情况,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可以算得上是文武全才,就火烧赤壁这一战其实就是周瑜主导的,但是《三国演义》中将这一功劳变成了诸葛亮主导,而且最后有真正的戏剧性的一幕——三气周瑜,说的就是周瑜度量很小,“既生瑜,何生亮”就能刻画出周瑜的内心活动,被写成了是气死的。
第二位是鲁肃,历史上的鲁肃不仅是一位战略家,而且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从他频繁和蜀汉互动,对于连蜀抗曹方面出了不少的点子,但是依然被写得很平庸,仿佛就是一位游说人物,两边走好就可以了!如果不是鲁肃的聪明,孙权小小年纪是很难掌控局面的!
鲁肃死后,吕蒙被任命驻守陆口,最后袭击了荆州,并且还打败关羽,孙权任命其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建安二十四年,只有42岁的吕蒙因病逝世。《三国演义》中的吕蒙最终在宴会上被关羽附体,最后七窍流血了死亡!
当然,在这里要说的是,演义是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要对这方面有所了解,否则会很尴尬的!
你怎么看呢?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76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