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介布衣,却能在短短的八年时间,推翻暴秦,统一天下,靠的就是会用人,懂时局。首先他能在天下大乱之后揭竿而起,随后他又网络了一大批谋臣猛将,成功统一天下。就在刘邦统一西汉以后,在一次宴会上说:我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是因为我谋有张良,武有韩信,后勤有萧何。然而他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文武兼备的大功臣陈平!
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他从小喜欢读书,心存大志,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后人纷纷起事复国。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了魏王。然而魏王不识人才,陈平并没有得到重用。于是陈平弃魏王,转投项羽。陈平投奔项羽后,跟随项羽灭掉了秦国,他也被封爵。等到楚汉之争后,陈平在鸿门宴上见到刘邦以后,觉得刘邦将来必能成大事,于是就有了投奔刘邦的打算。
公元前206年,项羽设计把刘邦困在咸阳城,准备借机杀掉刘邦。此时天下第一谋士张良也无计可施。恰在此时,他们想到了陈平,于是张良就把所有希望放到了陈平身上。最后在陈平的建议下,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策略,让刘邦借口回故乡沛县省亲之机逃离咸阳,为刘邦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这也是陈平第一次救了刘邦一命!
公元205年,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陈平不仅受到项羽的责备,而且项羽也不再重要他了。陈平担心自己有一天被项羽杀掉,于是就在好友魏无知的引荐下,投奔了刘邦。陈平刚投刘邦的时候,因为他多次易主,所以刘邦军中的将领都看不起他,但是刘邦却不顾众人反对,坚持重用陈平。从此陈平“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元前203年5月,楚汉之争到了最关键时刻,刘邦被项羽围困到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很快就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刘邦多次向项羽求和,项羽都不答应,此时陈平献计,首先买通楚军将领,然后散步谣言离间项羽部下最厉害的军事范增和大家钟离眜。果然项羽中计,对范增和钟离眛产生怀疑。范增最后被气死,钟离眛被赶出军营。刘邦趁机从荥阳西门突围,向关中逃去。这也是陈平第二次救了刘邦一命!
公元前2013年11月,刘邦和项羽之战陷入胶着状态,而在此时,韩信却在齐地节节胜利,军威大振,于是他派使者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为此大怒,破口大骂使者,陈平见状,在岸桌下踢了刘邦一下,刘邦立刻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连忙改口,封韩信为齐王。试想一下,如果刘邦不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在齐地自立为王,天下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状态,刘邦便又多一个敌人,想统一天下就更难了。如果韩信投奔项羽,估计刘邦很快就会被灭掉。所以陈平这一脚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等到西汉建立后,陈平又兵不血刃的帮刘邦除掉了韩信,又立一大功!
刘邦晚年,汉朝由于忙于安抚国内,无暇顾及塞外,这时长城北面匈奴趁机南下,于是刘邦亲率32万骑兵讨伐匈奴。然而等到刘邦到平城时,被匈奴包围在白登山,危在旦夕。就在刘邦被围第七天,陈平又出一计,派人行贿匈奴单于夫人阏氏,使匈奴退兵,使刘邦逃出重围,一场大难消于无形之中。!这也是陈平第三次救了刘邦一命!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陈平因反对吕后擅权被剥夺丞相之位。吕后死后,陈平联合周勃,铲除了吕氏集团,迎接千古一帝汉文帝为王,保住了刘邦创建的西汉江山,也为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汉文帝二年,陈平死后谥献侯!
陈平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三次帮刘邦度过生死危机,临死还帮助刘邦保住了西汉江山,虽没有被称作西汉第一功臣,但是以他的功绩,丝毫不弱于张良,萧何,韩信之辈!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他刚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十里泗水亭长,在老家人的眼中,他只是一个地痞无赖,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地痞无赖,最终统一了国家,创立了大汉王朝,使得大汉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没有刘邦就没有大汉王朝的建立。
他的人品经常被后世的人所唾弃,但是人们看到的只是他普通的一面,他也是有帝王之相和帝王之才的,一个有本事的帝王必须要有驾驭权臣的魄力和胆量。刘邦下面就有很多的文臣武将,这些人是陪他们一起打下天下的人才,没有他们,大汉王朝的成立最起码还要往后几十年,所以这些人的地位举足轻重。刘邦之下有很多的能臣,比如萧何,韩信,张良。
这三个人里面有运筹帷幄的文臣,也有武功高强的武将,张良被称为子房,他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军师,他的军事谋略比较超前,也是他的存在才能使汉朝能够很快的创立,有了运筹帷幄的文臣就必须有决胜千里的武将,韩信大家都知道,他年轻的时候受过胯下之辱,正是因为这个胯下之辱让他能够很快的成为一个军事将领,可以说汉朝的大部分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他本来可以封王,如果没有韩信的话,大汉的天下没有那么大,韩信刚开始的时候被封了齐王,但是在开国之后被封为了淮阴侯,最终被高祖杀了。
但是这个是帝王之道,治天下的时候不需要功高盖主的臣子,所以他死得其所,他们都是汉高祖的得力助手,所以都是最大的功臣。
刘邦的功臣,封侯的大多安然无恙,但前后分封的八位异姓王就没那么幸运了。
太祖高皇帝刘邦一统天下后,大封功臣,异姓诸侯王前后共有八位,而封侯者多达145人(仅有6位是亲属)。当时汉承秦制,天下共有三十六郡,除去诸侯王的封地后,仅剩下十五郡,其中还包含很多列候的食邑。
列土封疆,异姓王的存在对刘邦来说,始终是个不小的威胁。刘邦当初跟项羽分庭抗礼,兵戎相见,不得不拉拢收买一部分诸侯王。而这些诸侯王虽然奉刘邦为主,但他们拥兵自重,不服政令,尾大不掉。
燕王臧荼、卢绾的结局
刘邦在击灭项羽后不久,便开始了剪灭异姓王的军事行动,燕王臧荼便成为他的首选目标。臧荼原本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韩信在井陉之战俘斩代王陈馀,臧荼畏惧韩信,因此投降刘邦。楚汉战争时,臧荼没怎么出力,事后又听闻刘邦铲除项羽旧部,害怕自己被清算,于是在公元前202年农历七月反叛,结果刘邦亲征,三个月内便俘斩臧荼。
太尉卢绾是刘邦的发小,二人交情甚笃,平定臧荼叛乱后,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而卢绾看到此时异姓王,仅剩下他和长沙王吴芮,便担心刘邦会对他下手,于是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并包庇保护张胜的家人。结果事情败露,刘邦派兵北伐,卢绾带领部下投奔匈奴,并最终客死异乡。
刘邦
汉初三大名将的下场
韩信灭魏、破赵、胁燕、定齐,立下赫赫战功,向刘邦请命希望代理齐王。刘邦虽然气得直跳脚,但在陈平的劝说下,为了安抚韩信便封他为齐王。之后,刘邦在固陵被项羽击败时,韩信、彭越、英布都没有出兵支援。张良劝说刘邦增加异姓诸侯王的封地,所以韩信等人才率兵跟刘邦会合,因此刘邦对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深恨不已。韩信、彭越先后被刘邦、吕后处决,而英布举兵起事过于仓促,兵败被杀。
逼反韩王信
韩王信跟韩信同名,为区分二人,便称其为韩王信。他是战国时代韩国君主韩襄王的孙子,曾跟张良拥立韩王成反秦起义,之后韩王信和张良又跟随刘邦入关,这期间韩王信还曾担任刘邦的汉王太尉。但韩王成被项羽所害,刘邦支持韩王信领兵回到韩地,消灭支持项羽的新韩王郑昌,刘邦因此封他的支持者太尉韩信为韩王。
韩王信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但刘邦对他还是不信任。前201年匈奴入侵,韩王信写信求援,但刘邦怀疑韩王信勾结匈奴,便派使者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自己的安危,被刘邦逼反,于是勾结匈奴。刘邦亲征韩王信,重创他的军队,但在追击到平城时,被匈奴团团围住,史称白登之围。
公元前196年,这位诱反陈豨,多次联合匈奴南下攻汉的韩王信,在参合城被棘蒲侯柴武击败擒斩。
兵仙韩信
女婿也不放过
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娶了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但刘邦总是看不起他。公元前200年,刘邦在路过赵国的外黄时,无端责难赵王张敖,张敖的部下贯高等人对此不满,打算派刺客谋害刘邦。不久事情败露,赵王张敖被牵扯其中,虽然查实此时张敖并不知情,但他还是被贬爵为宣平侯。
幸存的异姓诸侯王
而长沙王吴芮,他虽然是淮南王英布的岳丈,但在关键时刻跟英布划清界限。而且在楚汉相争时,吴芮率部主动投奔刘邦,并没有像韩信、彭越、英布那样要挟刘邦。刘邦对吴芮的第一印象比较好,而且吴芮发展经济,百姓对其赞颂有加。刘邦多次试探吴芮,但吴芮在张良的指点下,都能应付自如。吴芮为了让刘邦安心,将他封国内富庶的郡县都让给刘邦的子女当封地,自己部下的精兵,也都分给刘邦的堂兄荆王刘贾,吴芮的举动让刘邦和吕后安心放心,所以八个异姓王仅有吴芮一人得以保全。
刘邦和功臣们
总结:
异姓诸侯王的封国跨州连郡,他们盘根错节,手握重兵,威胁了西汉王朝的稳定,让汉高祖刘邦寝食难安,所以刘邦在消灭项羽后,开始着手剪灭异姓诸侯王。而那些被封侯的145位功臣,他们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手中并无兵权,所以刘邦只向威胁皇权的异姓诸侯王开刀,没对封侯的功臣下手。
因为张良多次帮助刘邦成功脱险,就拿鸿门宴来说,要是没有张良出计谋,估计就没有后来的刘邦了,还有在帝王的继承人上面,也是多亏了张良的帮忙,才没有引起国家的动摇了,所以说他的功劳最大了。
鸿门宴
刘邦跟项羽吃饭的时候,项羽就有想法要杀刘邦的,但是刘邦有张良的应对之策,硬生生把杀机重重的鸿门宴化解了,要知道在危机的时候,张良知道项羽喜欢性情中人,就让刘邦装成这样,给项羽一个错觉,以为刘邦其实是无害的。就不知道要不要杀他的犹豫中。
从而给刘邦争取时间,刘邦接着尿遁就来个胜利大逃亡,而张良就留下来应对项羽,最后也帮刘邦逃过了鸿门宴这一劫了。所以说张良的功劳是非常大了,如果没有他的计谋,估计就没有后来的刘邦了。
商山四皓出山的妙计
刘邦成功上位之后,到了后面他喜欢上了戚夫人,连带戚夫人生的小孩都喜欢,就越来越看不顺眼吕后了,也想把太子废了,好让他心爱的人得到最好的。就在群臣都没有办法阻止刘邦废太子的时候,张良给吕后出了一个主意了,让吕后去请出商山四皓,只要这商山四皓肯出山帮助太子,那么刘备自然就不废太子了。
张良看似对帝王的继承人毫不插手,实际上,他却是最大功臣,这也是他为人的智慧之处:“不做出头事,不引帝王疑,不抢头等功”,这样做总归是没错的。《史记》、《汉书》对张良帮助萧何筹谋划策多不记载,但亦无妨张良后期的功绩。
果然刘邦看到自己都请不到有才之人,归顺了太子,就知道这个太子动不得,以后再也没有提过废太子了。所以说张良的功劳是非常大了。
我觉得刘邦最需要感谢的就是萧何,他对刘邦夺得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刘邦曾经亲自夸奖过他说,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他不如萧何。
1、萧何帮助刘邦打天下
在秦朝灭亡之际,萧何得到了秦朝的很多资料。他本来只是秦朝的一个小官吏,在咸阳被人打下来之后,萧何提前下手,得到了秦丞相和御史府里面的图书律令,所以他掌握了全国各地的山川险要地方以及各个郡县户口,这给刘邦最后夺得天下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
我们都知道在楚汉争霸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对山川地势的掌握。因为这样才能够占尽先机,在与敌方部队作战的时候,如果能够提前知道地势的状况的话,那么很容易就能做好部署。所以说萧何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2、萧何才能突出
在刘邦的势力稳定了之后,萧何就负责起了粮草的供应,还有内政的部署。这些事情萧何都办得井井有条,我们都知道萧何的内政才能是非常的好的。在刘邦与项羽的作战中,他能够保证刘邦的军队不缺少粮草。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因为萧何在后方作出了相当大的支援,刘邦才能够在前线征讨项羽。
综上所述,我觉得刘邦最需要感谢的是萧何。因为这个人的才能很突出,并且与刘邦是互补的。刘邦能够把天下打出来,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萧何对他的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76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