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如果我处在当时安禄山的处境,也有安禄山的实力,我也会造反。
首先,安禄山自己兼任卢龙、范阳、河东三个节度使,手下的军队二十多万人,自己的三个节度使辖区内的军事、行政和财政都能够控制,说他是当时唐朝实力最强的节度使也没问题。有这实力,自然会有野心,这是人之常情。
第二,当时唐朝能够控制的军队中,能够抗衡安禄山的,实际上只有朔方节度使手下的军队,但朔方节度使并不完全被唐玄宗所信任,要说起来,唐玄宗对安禄山的信任程度还超过对朔方的信任。
第三,安禄山和朝廷的很多大臣关系密切,对朝廷的真实底细非常清楚,知道这时候朝廷实际上就是个花架子,并没有多少实力,真正战斗力比较强的军队都在各个节度使手里,除了朔方军和陇右军近一点,其它的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第四,唐玄宗对自己的帝王权术非常自信,觉得自己的布置万无一失,安禄山不敢造反,朔方军也不敢造反,是把安禄山当作棋子玩儿,安禄山心里当然是很不满意的。自己有实力,凭什么要给别人当棋子?
第五,唐玄宗中期任用李林甫为相,李林甫权术手腕高超,把安禄山玩弄于股掌之中,好几次安禄山差点就要被李林甫搞死了。虽然后来换成杨国忠,安禄山把杨国忠哄得挺开心,但谁知道唐玄宗会不会哪天再找来一个李林甫。
第六,唐玄宗老了,年龄大了,安禄山虽然一直讨好、巴结唐玄宗、杨国忠、杨贵妃,还算是成功,但如果唐玄宗驾崩,安禄山就会是新上来的皇帝要拿来开刀树立权威的最佳对象,所以他必须先下手为强。
第七,从当时的形势来说,如果安禄山的冒险比较顺利,也就是从河北一带起兵,长驱直入,直奔长安,就可以迅速控制华北和关中地区,同时切断江淮财赋和朝廷之间的交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只是没想到在河南就陷入了苦战,被朝廷调集的军队缠住了。
所以,综合来说,以安禄山当时的处境来说,本身就已经比较危险了,要么是被唐玄宗玩儿死,要么是等着被新皇帝杀了立威,与其如此,不如铤而走险,赌一把,赢了开基立业当皇帝,输了大不了是个死,反正横竖都是死,说不定还能有个活路。
回答之前我们应该先知道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以及安禄山造反前是什么现状。安禄山之所以选择造反是因为不得不反,准确来说安禄山造反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
史料中记载的安禄山其实是一个很会拍马屁的人,但是也和现在的阿谀奉承不大一样,当时的安禄山,可以说将这一套应用到了极致,而唐玄宗和杨贵妃更是吃这一套,所以才能连连晋升,成为当代皇帝的眼中的红人。安禄山能在唐玄宗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壮大,不仅仅在逢迎媚上功夫出众,而且他在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中也是游刃有余,他和朝中大臣多数都十分交好,即使有人弹劾安禄山,有很多的大臣是为安禄山辩护。在为人处事上安禄山无疑是很成功,正是这些作为前提安禄山才能够日益壮大威胁到朝廷。以下几点便是安禄山为何能造反因由:
其一安禄山兼任卢龙、范阳、河东三个节度使,手下的戎行二十多万人,自己的三个节度使辖区内的军事、行政和财政都能够操控,他拥有造反的前提条件,所谓树大招风这些在朝廷中不知道被人弹劾多少回,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唐玄宗能容得下他,不见得未来的皇帝不拿他开刀!其实就算安禄山尽了愚忠交了兵权不做这枭雄,他也难独善其身,还有就是他舍得么,他的属下舍得么,安禄山不反会有人代替安禄山继续造反,这就是藩镇割据的弊端。
其二当时唐朝能够操控的戎行中,能够抗衡安禄山的实际上只要朔方手下的戎行,但朔方节度使并不彻底被唐玄宗所信赖,唐玄宗对安禄山的信赖水平还逾越对朔方的信赖。安禄山就缺少了一个羁绊自己的对手,朝廷就缺少了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
其三安禄山和朝廷的许多人臣关系密切,对朝廷的实力、结构、兵力分布了如指掌。安禄山知道朝廷实际并没有多少实力,真实战斗力比较强的戎行都不在可操控的范围内,除了朔方军和陇右军近一点。其他的都排不上用场。安禄山做到知己知彼,于是才会造反大行其道!
其四唐玄宗对自己的帝王权术十分的自信,觉得自己乾刚独断无人能反。尤其觉得是安禄山不会反,也反不了。
其五唐玄宗中期委任李林甫为相,把主角玩弄于股掌之中,安禄山对李林甫尚有忌惮之心。但是换为后来以裙带关系成为宰相杨国忠,安禄山很会对付,杨国忠只是知道安禄山一方独大很危险,但是束手无策,朝中没有人能牵制安禄山,无可奈何之下杨国忠选择硬来,事实自己没那本事!
安禄山就目前现状有点骑虎难下,安禄山是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只要这股势力威胁到了朝廷势必不会被容忍。既然无法独善其身,那就只能率先反抗或有胜算。或许安禄山真的不想造反,身在其位或者身不由己!
公元755年的时候,唐玄宗再次召安禄山进谏,这一次安禄山以患病为名,没有来上朝。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就在范阳起兵造反了,这一次的造反就是被称为安史之乱的唐朝最大的叛乱了。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安禄山造反原因,一起来看看。
安禄山造反原因 首先安禄山本来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这是安禄山自己个人的原因。历史上有很多身处高位的人不为帝位所动,尽心尽力辅佐皇帝,但是却有更多的人帝位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希望更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都不够,还是要坐上更高的位置。最有代表性的就应该是王莽了,对权力的渴望是人性的弱点。所以已经是三个节度使官位加身的安禄山,又掌握着兵权,想当皇帝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外就是当时政治因素,唐玄宗统治后期,沉醉于杨贵妃的美色,过着糜烂的生活,对政事都不理不问。阶级问题严重,许多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外奸臣当道也是当时唐朝政治局势的一个特点,当时口服迷奸的奸相李林甫长期把持着朝政,官场一片混乱,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非常的深。
而且当时中央和地方的军阀之间的矛盾也非常的深,也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至于安禄山和史思明只是地方军阀的代表,他们也是趁了地方军阀的对抗情绪的东风,才能够发起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
其实在那个情况之下,很多人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且朝代更替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唐玄宗后期昏庸,奸臣当道,根本就没有能力管理好国家,出现叛乱也是正常的事情。至于符不符合礼法,只要能坐上皇位,礼法什么的都是后话,哪次朝代更替不是血流成河的灾难。
安禄山怎么死的 安禄山称帝两年之后就死了,而且安禄山的死因也常常被人称道,大家都说安禄山是被自己儿子给杀死了,所以安禄山的死是很有人都有所疑问的地方。
安禄山称帝之后,性格乖戾,喜怒无常,常常对人非打即骂。安禄山的视力也越来越差,而且身体肥胖三百多斤重的安禄山身体上长了毒疮,身体上的病痛也让安禄山更加的案遭,对自己的大臣严庄也都是鞭打相加。于是严庄就和安庆绪两个人密谋要把安禄山给杀了。严庄让安庆绪站在门卫为自己把风,自己带着刀和李猪儿就进到安禄山的营帐里了。
这个李猪儿就是安禄山身边的宦官,为人狡黠,也深受安禄山的器重。安禄山瞎了之后就是李猪儿在一旁侍奉安禄山穿衣服的。当时唐玄宗赐安禄山在清华台沐浴,还准许李猪儿可以进入服侍安禄山。
李猪儿挥起大刀就砍安禄山的腹部砍去。安禄山双目失明,于是床头经常挂着一把刀防身,等他发觉刺客时已经难得起身,床头上的刀又拿不到手,于是只能摇着帐幔大喊道:?这人是我的家贼呀!?喊罢就断气了。安禄山死了之后,他们就在床底下挖了一个好几尺深的大洞,用毛毯裹了裹安禄山就把尸体给埋葬了,什么礼节上的仪式都没有。
之后严庄就对外宣布安禄山死了,说安禄山把皇位传给了晋王安庆绪,安庆绪也就继位自立为帝了。
历史上的安禄山不仅仅是唐玄宗面前的大红人,更是杨贵妃的干儿子,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开了挂的精彩生活。然而如此备受恩宠的他竟然在玄宗晚年起兵造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安禄山唐安史之乱的祸首。营州柳城杂胡。本名轧荦山,据说姓康。母突厥人。禄山少孤,因母改嫁安延偃,遂冒姓安氏,改名禄山。安禄山通晓边境若干少数族语言,初为互市牙郎。幽州节度使张守□以其骁勇多机智,令为捉生将,并收为养子。
开元二十八年禄山为平卢兵马使,以贿赂交结唐廷派往河北的使臣,博得唐玄宗李隆基的称许。二十九年,擢为营州都督;天宝元年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兼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十载,又兼河东节度使,掌握了今河北、辽宁西部、山西一带的军事、民政及财政大权。
安禄山权势的取得,除了手段狡诈,善于谄媚逢迎,骗得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宠信和支持外,还因为河北一带民族杂居,情况复杂,而他熟悉当地情况;另外,当时奚族和契丹族势力较强,不时进扰河北,他以征战或欺诈手法镇压两族立功,被玄宗倚为安边长城。
玄宗统治晚年,朝政腐败,禁军虚弱。安禄山洞悉内情,有轻朝廷之心。他又与权臣杨国忠不和,遂阴谋叛唐。他豢养同罗、奚、契丹降人八千为假子,称曳落河,皆骁勇善战;又畜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分遣胡商至各处经商致财。
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自范阳起兵,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攻陷洛阳。
次年正月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同年六月,遣军陷长安。从此,唐朝的半壁江山陷于长期战乱之中。至德二载正月,为其子安庆绪所杀。
综上所述,安禄山发现晚年的唐玄宗已经沉浸于懈怠朝政、骄奢淫逸的生活。而与此同时呢,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又与自己多番争执,于是他不再犹豫,毅然起兵造反。从此,安史之乱爆发。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75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