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汉高祖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仔细一看,秦、汉的建立者只相差三岁而已,两个人在相同的时代共生了整整47年。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邯郸,13岁时即王位,22岁除掉吕不韦、嫪毐亲政,39岁时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奠定了中国最基本的版图。那么,同一时期的刘邦在干些什么呢?
汉高祖刘邦生生于沛丰邑(徐州丰县),属于战国时期楚国人,刘邦的前30年生活在战国时代。但楚国的庶族不可能得到重用,于是刘邦就去学习了。《史记·卢绾传》【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这里的“学书”可能是某项专业技能,不是简单的读书。一般人认为刘邦是个大老粗,其实不然,从后来张良与刘邦的谈话一大堆典故来看,没有大量的知识不可能全懂的。
此外刘邦传世诗歌两首,《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冀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更能证明刘邦的文化休养很深。等到刘邦学成想做一个游侠,就去魏国做了张耳的门客。张耳曾是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后来张耳娶了一位富婆,也学着招揽门客,刘邦只做了几个月的门客,魏国就被秦国灭掉了,张耳成了通缉犯,刘邦只能回家乡去了。
刘邦不喜欢种地,常被父亲训斥,说他不如二哥刘仲能干。后来刘邦做皇帝为父亲祝寿,还拿出这个梗开玩笑:您看我和二哥,谁创下的基业大?刘邦后来做了秦朝沛县泗水的亭长,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碰到秦始皇出巡,秦始皇坐在装饰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刘邦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秦始皇死后农民起义爆发,刘邦起兵反秦。
对于刘邦的前半生大抵只有这些了,一方面他学习知识,做亭长后结交沛县的官吏,笼络了最初的反秦班底。刘邦47岁起兵,54岁灭项羽登基称帝,算是统一天下用时较短的开国皇帝了。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张耳做了常山王,被陈馀击败后投奔了自己曾经的门客汉王刘邦,刘邦建立汉朝后封张耳为赵王,刘邦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算是有始有终了。不过刘邦剿灭异姓王的时候,张敖也被废除了王位。
文|飞鱼说史
秦朝疆域已成,汉朝民族已定。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上,秦汉两朝是基础,在这两个朝代之后,封建王朝一直在壮大发展,但都没能跳出这两个王朝所设定的基本框框。
不过汉朝的制度基本又承袭了秦制,所以秦朝无可争议的可以被称为超级无敌强悍的第一帝国。
开创秦帝国的秦始皇嬴政自然也是千古帝王,虽然他在后世中被冠以暴君的称号,但他的功绩又怎是时间可以抹掉的?
而贴在他身上这些坏的又几乎成为定论的标签,汉朝的史学家们功不可没,为了讨好现有的主子,极力否定前朝的功绩,这好似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连在后世中以公正著称的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都不能免俗,更何况其他人。
所以,我们后世之人始终欠秦朝一个公正的总结,也欠秦始皇一个客观的评价。
秦朝很短命,汉朝却很长寿,而开创汉帝国的刘邦,自然也是成为了名留青史的汉高祖,但正是因为秦汉是两个不同的朝代,让很多人觉得秦始皇和汉高祖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
毕竟在秦始皇一扫六合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刘邦的影子,毕竟在秦始皇坐在帝王宝座上的时候,我们依然看不到刘邦的影子。
其实嬴政只比刘邦大3岁,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同代人,放到现在来说,如果嬴政是女的,还能嫁给刘邦,毕竟女大三抱金砖嘛。
可惜嬴政是男的,不过他给刘邦的不只是一块金砖,而是整个天下。
既然两人是同代人,那么问题就来了,嬴政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刘邦在干嘛,嬴政一扫六合开创大帝国的时候,刘邦又在干嘛?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就一起以时间的横轴展开来看。
秦始皇:我活着的时候从来不知道有一个人叫刘邦相比较现在的娃娃们,嬴政的童年不是一般的惨,当其他小朋友都在快乐地玩泥巴的时候,嬴政只能被别的小朋友往身上扔泥巴。
因为他在赵国出生。
那一年是公元前259年,他爹是秦人放在赵国的人质,本来就矮人三分,如果秦赵关系出现大的变故,人质就要掉脑袋。
可偏偏不巧的是,这个时间段,秦赵刚进行了长平大决战,而秦昭襄王更不在乎在赵国当人质的嬴异人,发起了对赵国邯郸的围攻,嬴政一家在赵国担惊受怕,即便是在襁褓中的嬴政也根本看不到父母亲脸上的笑容。
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邯郸更加猛烈,为了躲避杀身之祸,吕不韦带着嬴异人逃回了秦国,而嬴政和赵姬只能在邯郸和赵王打游击战。
而就在嬴政和赵姬两人在赵国躲躲藏藏了一年之后,即公元前256年(另一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47年,有争议,暂不论),沛郡丰邑中阳里一个男婴出生了,父母都叫他为刘季,而我们后世人则更习惯叫他为刘邦。
公元前251年,八岁的嬴政回到了秦国,结束了他在赵国历经折磨的人质生涯,而这一年刘邦是五岁。
当嬴政在赵国当8年人质的时候,这五年里刘邦应该家里玩泥巴,至少他的小日子比嬴政要过得好太多了。
而等到13岁的嬴政成为了秦国的王之后,刘邦还在被他老爹训斥着不会种地和整日里一副无赖样(《史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嬴政在轰轰烈烈干事业的时候,刘邦还在浑浑噩噩过日子。
汉高祖:嬴政曾经坏了我混吃混喝的大计从公元前231年开始,嬴政正式向山东六国中的韩国伸出刀子并要了它的命,之后的十年便是嬴政的高光时刻,直到公元前221年,灭亡了最后的齐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在嬴政打响灭国之战的时候,刘邦也已经25岁了,这个年纪的刘邦觉得也不能总是这样,他就想着找点事情做做,而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投进信陵君的门下。
于是刘邦便西行去了大梁,可是等他到大梁的时候才知道信陵君已经去世多年了,好在信陵君的门客张耳还在招纳门客,刘邦就投到了张耳门下,两人十分合得来。
等到秦国灭了魏国之后,张耳也成为了秦国的通缉犯,刘邦见势不妙,自然就离开了张耳,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沛县。
所以在这时候,刘邦应该是恨秦始皇的,如果不是他灭了魏国,说不准,刘邦还能继续在张耳的门下混吃混喝。
嬴政要一统华夏,沛县自然也不能幸免,不过在秦军攻占了沛县之后,刘邦还成为了秦的一员小吏——泗水亭的亭长。
而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后来会成为大汉朝的开国皇帝,至少秦始皇嬴政没有想到。
吕雉:我嫁了一个比我大15岁的男人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了华夏,刘邦也算端起了秦帝国的铁饭碗,有那么一次,已经35岁的刘邦作为亭长要向咸阳押送服役的人,刚好碰到了出巡的秦始皇。
这或许是两人这一生唯一的一次照面,只不过嬴政根本没在意这个小角色,嬴政威风八面坐在华丽的车上,刘邦衣着破烂两眼羡慕。
等到嬴政过去的时候,刘邦脱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不过在这一年,刘邦还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那就是他被吕公给看上了。
巧的是,吕公的长女吕雉已经20岁了,这在古代来说,已经算是晚婚了,吕公不管自己的女儿愿不愿意,就将她嫁给了大她15岁的刘邦。
从后来吕雉的活动轨迹来看,吕雉那么晚才嫁人并不是因为她嫁不出去,而是因为她眼界极高,一般的男人,她根本就瞧不上眼。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的途中去世了,这一年,刘邦已经46岁了。
对于刘邦来说,活着这么多年,还是一事无成,着实是一件惭愧的事情,而刘邦也想着,他的一生或许就这么完了。
但是在刘邦47岁的时候,天下大乱了,萧何和曹参当时为沛县吏,他们就劝沛县县令起兵响应,县令觉得有理,就让樊哙去请刘邦一起干大事。
说到这,或许就有人说了,这县令为何对刘邦那么客气,还得去让人请?
这是因为在沛县,刘邦的朋友很多,只要刘邦参加起义,起义这事就好办,可是刘邦还没请来的时候,县令却反悔了,并且想着把萧何和曹参都给抓起来以向秦王朝表忠心。
没成想,消息走漏了,这两个人也逃跑去找刘邦了,刘邦本来就看不惯县令,随即带着他的一帮狐朋狗友,杀了县令,自己当起了沛公,举起了反秦的大旗,之后更是打败了楚霸王,开创了大汉帝国。
所以,刘邦的事情也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
鄙人认为汉臣三杰和刘邦在秦始皇一统六国时,可能在干这些事 :
1、韩信初生,贫家子女
韩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是刘邦的股肱之臣,但是个人年纪而言,韩信要比刘邦小的很多,因为大名鼎鼎秦始皇,29岁那年(公元前231)攻灭堂堂劲韩,而这一年,韩信还个还在穿着纸尿裤的小宝宝。
而后的9年间,秦军纵横捭阖,一统六国,那么10岁的韩信。早已成了亡国奴多年了,更不用说自己只是个贫家子女。所以秦军一统六国,韩信的日子实在不好过。
2、战争难民、基层官僚
而众所周知,刘邦其实较之嬴政(BC259-BC210),只小3岁。而这也就是说,秦汉传承,刘邦(BC256-BC195)是嬴政事实意义上?皇太弟?。而当29岁的嬴政在一统六国时,26岁的刘邦,恐怕还是在楚地的难民,或者是在中阳里这个小村庄里当人见人憎的地痞。
再说萧何(BC257-BC195),这个刘邦的股肱大臣,从年岁上看他就比刘邦大一岁。也就是比秦始皇小两岁而已,也就是说当29岁的秦始皇,逐渐步入人生辉煌的时候,萧何没准也是个战争难民,或者是楚国的基层公务员。
3、平民落魄,等待时机
最后,说起张良,他是个韩国过期贵族,尽管他是韩国相门之后,但是待到他要踏着父祖的脚印进入韩国庙堂时,韩国已经灭了,而这也就是公元前230年,张良已经出生,或者刚成年,那么到公元前221年,九年时间张良恐怕也是战争难民。最少他也被风起云涌统一战争,给弄的不得不做秦国子民了。
嬴政和刘邦都是两个王朝的开国之君,一个是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始皇帝,一个是建立大汉王朝,创立四百年基业的汉高祖。
两人虽然是两个王朝的开国之君,但是他们的岁数却差不多大。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秦始皇要比刘邦年长很多,其实,刘邦仅仅比嬴政小三岁而已。
那么,你知道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在同一时间他们各自都在做什么吗?
公元前259年,嬴政在赵国邯郸出生。
公元前256年,刘邦在楚国沛县出生。
刘邦出生后,此时的嬴政已经3岁了,但他还在赵国当人质。沛县到邯郸的距离不到500公里,两人的生活其实也相差不了多少,嬴政虽然贵为王孙子弟,但在赵国备受欺负。而刘邦虽然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但总算有吃有喝,不会被饿死。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成为秦王。
而此时的刘邦已有10岁,但生性贪玩,好吃懒做,平日里不下地劳作,和村里的小孩打架斗殴,经常被父亲打骂。13岁的嬴政已经开始为国分忧,准备干一番大事业,刘邦还在田地里玩泥巴。
公元前237年,23岁的嬴政罢免吕不韦的相位 ,真正的坐上了秦王的位置。
20岁的刘邦还在打架斗殴,但是刘邦心里还是想干一番事业,而且刘邦非常崇拜魏国的信陵君,便前往魏国投靠他。没想到等他到了魏国的时候,信陵君已经死了,于是刘邦就转投信陵君生前的门客张耳门下。
公元前228年,32岁的嬴政灭了赵国。
这时候29岁的刘邦已经在张耳门下当了几年门客,两人结成知己。刘邦就在张耳家里混吃混喝,过得好生快活,每天吃喝不愁。
公元前225年,35岁的嬴政灭了魏国。
魏国被灭后,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收拾行李逃回老家沛县。此时刘邦可能还抱怨嬴政,包吃包住的工作都被嬴政毁了,这个梁子结下了。
公元前223年,37岁的嬴政灭了楚国。
这时候刘邦已经逃回了老家沛县,还趁机 做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 ,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混吃混喝这么多年,34岁的刘邦终于当官了,并开始在当地积累关系。
公元前221年,39岁的嬴政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 ,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了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这时候的刘邦在泗水亭干得有声有色,算是在为嬴政打工了。不过,刘邦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娶了小自己15岁的吕雉。
公元前219年,嬴政在泰山封禅。
38岁的刘邦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的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公元前210年,嬴政 开始了他的第五次东巡,结果 在沙丘宫死了,享年50岁。
没想到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趁此机会也跟着起义。 48岁的刘邦 终于决定干一番大事业, 在沛县设祭坛,立赤旗,自称赤帝子 ,领导大家起事。
7年后,55岁的刘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刘邦是统一天下用时最短的皇帝了吧。嬴政和刘邦这两个同时期的人物,一个书写了前半生,一个书写了后半生,你们觉得他们的半生 历史 谁更牛呢?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69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