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很多人出现了颈肩疼痛的症状,严重影响健康。
背驼了,眼睛也花了,脾气也糟了,未老先衰,没有足够的阳刚之气。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缓解这一系列慢性疾病呢?
老祖宗的智慧总是无穷的,人体穴位这种天然烙印,在治疗我们自身的疾病不仅操作便利、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称得上“绿色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有个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的作用, 古代多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的诊疗。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它在治疗痛症立竿见影,疗效显著。
这个号称颈腰疼痛的“克星”的穴位就是后溪穴。
作为八脉交会穴,后溪穴可以和人体的其它血脉沟通:
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古医书记载后溪穴主要用于治疗肩肘臂痛、目赤痛、胁肋痛、腿疼、伤寒头痛病证、上下牙两颊疼痛、肾虚头痛等。
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落枕、肩肘臂痛、头痛、咽喉肿痛、急性腰扭伤、足跟痛、胸胁痛、眶上神经痛等病证,且多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针灸大成》中引用了后溪治病之《西江月》词一首:“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癲,头疼脸肿目链链,腿膝背腰痛遍,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由此可见,后溪穴对多种疾病都有显著疗效。
2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
“后”,与“前”相对,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为后背督脉之部。
“溪”,穴内气血流行的道路。
“后溪”名意指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的督脉之部。
取穴方法: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3既然后溪穴位能够治疗各种疼痛,那么该如何应用此穴呢?
1、刺激后溪,调节督脉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故有散风寒、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
与此同时,后溪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是治疗头项疼的要穴,主治头项、颈肩部疼痛,肘臂、小指拘急疼痛等。
2、掐按后溪,缓解急性腰痛
有时突然扭伤腰部,或者不小心闪了腰,或者夜间睡觉腰部受凉,都会引起急性腰痛,疼痛起来翻身困难,直不起腰来,非常痛苦。
有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可以很快缓解急性腰痛。
就是用力掐按后溪穴,并慢慢转动腰部,你会发现,腰居然能活动了,而且还不怎么疼了。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通于督脉,所以可以治疗腰痛,是治疗急性腰痛的特效穴。
3、滚揉后溪穴,背部直起来了
对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的朋友,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
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
这个动作不需要有意识的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这样做下来,肯定会缓解腰酸脖子累的情况。
坚持下来甚至对成年人的驼背有改善作用。
这是因为,背上气机不畅,经脉阻滞,才出现驼背的迹象的,一旦这个气机通畅了,背自然就直起来了。
4、调节心经之气,清心安神
后溪穴有疏散风热、聪耳利咽之功,用于治疗耳聋、耳鸣、目眩、咽痛等症。
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
操作方法:
端坐仰掌,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拇指指尖掐按后溪穴,力度以能耐受为度,酸痛感明显,注意不要掐破皮肤。
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1~2分钟,左右手交替。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68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菜根谭》: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
下一篇: 属鼠起名宜用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