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传统典籍 >> 道学八大支柱 >> 道学支柱之宗教道学

中国宗教基础知识简介

大道家园 2019-12-24 21:20:20

中国四大宗教基础知识简介

(一)中国宗教知识概况:

1、宗教的产生: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认为在自然现象中,有一种超脱万物的力量,并将其人格化,作为神灵崇拜,辅以一定的仪式形成了宗教。
经历了一神到多神的转化。
2、 中国宗教的特点:
中国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特点:
第一,必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
第二,必须有显著的民族性。
第三,汉族主要受到了儒家思想影响,注定中国宗教具有务实性。



(二)中国的佛教:


一、佛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
佛教大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者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生活年代大概与孔子同时期。
为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尼泊尔南部)的净饭王太子,其母亲叫摩耶夫人。



佛祖四大胜地——
A  佛祖诞生于蓝毗尼花园。公元前565年4月8日,后来成为“浴佛节”
29岁出家苦修6年,35岁发现苦修不是解脱的道路
B  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
终于大彻大悟,得道。
C  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法。
D  80岁时在拘尸那迦圆寂



印度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
要点提示:3个600年
(1)初600年(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原始佛教时期(200年);部派佛教时期(400年):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改革后的教派)。
(2)中600年(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大乘佛教时期;
(3)后600年(公元7世纪——12世纪):密乘佛教时期。



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传佛教的主要区别:
(1)小乘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佛(释迦牟尼),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教义重自我解脱;
(2)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教义弘扬菩萨和“菩萨行”,最终目的在于成佛。
罗汉(不再轮回)——菩萨(帮助众生)——佛(自觉到圆满)
(3)密乘佛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传授,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世俗信仰为特征。
注意:密宗自称受佛祖秘密传授,而其他教派称为显宗。


佛教的 传播:
(1)以教义划分: 大乘佛教(为主)、小乘佛教(为主)、密乘佛教(为主);
(2)以传播路线划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3)以经典语言划分: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
(4)传播国家或地区:A、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密乘佛教主要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传播;B、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在斯里兰卡、缅 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以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传播;C、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主要在中国(藏、蒙、裕固、纳西等民族地区) 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俄罗斯(布里亚特地区)传播;


汉族地区佛教传播: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开始传入中国,史称“伊存授经”。到2008年,传入中国佛教已经2010年。
(1)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译传阶段:
(2)隋唐两代: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开宗立派:
A: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最早)、华严宗(《华严经》)(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唐僧创立:西安大雁塔翻译经书)、律宗、净土宗(民间影响最大,形式最简单)、禅宗(流传最广——顿悟,心即佛)、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禅密];
B:小乘佛教——云南地区。
C: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讲究神秘性、萨迦派——红白黑三色,所以称花教、噶举派——白教—— 一切皆空、格鲁派——黄教(15世纪宗喀巴创立——势力最大),苯教——黑教。
藏传佛教四个特点:咒术性,对喇嘛异常尊崇,活佛传世,宗教政治合一。
活佛转世——活佛不结婚,圆寂后,灵童转世,程序——金瓶撤签。顺治康熙分别于1653年册封达赖,1713年册封班禅尔德尼,从此继续下来。目前,达赖14世,班禅11世。
(3)宋元明清四朝:与中国文化全面融合分阶段,元明清三代精英佛教停滞衰退,大众佛教长足发展;
(4)近代:以禅宗为主,且禅净双修


二、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四圣谛);
A、苦谛: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
八苦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
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
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
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
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
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
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五生因之苦。
B、集谛:《苦谛经》以“到处不断地追求快乐的渴爱”为苦的原因;无名,渴爱引起的贪。贪嗔痴。

十二因缘——
1)无明(人与生俱来的蒙昧无知)。
2)行(由无知而引起的各种欲望和意志)。
3)识(由欲望和意志引起的人的精神统一体)。
4)名色(由识引起的人的精神和肉体)。
5)六处(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即心)。
6)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
7)受(通过接触而引起的苦乐感觉)。
8)爱(由感觉而引起的对乐的事物产生的贪爱之心)。
9)取(由贪爱而产生的追求和执着之意)。
10)有(因追求和执着而造成的生死环境)。
11)生(有了生的环境就有生命的产生)。
12)老死(有生就必有衰老和死亡)。
六道轮回——“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轮回的六个去处: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修罗。
C、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磐nirvana也较圆寂,灭度。超脱生死,不再轮回。

D、道谛:达到涅磐的修行方法——八正道: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包含了12因缘和业报轮回)


三、佛教经典与标记

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
南传佛教:《大藏经》;
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


《大藏经》(《三藏经》)的组成部分及各藏主要内容;
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
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
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

标记万字符


四、供奉的对象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汉地佛寺三佛同殿的合称、常见布局及表法意义;
A、三身佛:其组合布局为:应身佛 法身佛 报身佛
(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
表法意义:体现天台宗佛有三身教义;
B、三方佛:组合布局:西方极乐世界 娑婆世界 东方净琉璃世界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
表法意义:体现净土信仰;
C、三世佛:组合布局:
未来世                   现在世                         过去世
弥勒佛                     释迦牟尼佛                      燃灯佛
弥勒佛                     释迦牟尼佛                      迦叶佛
表法意义: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
(“大肚弥勒”名契比,相传为五代梁朝时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两耳垂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但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 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贞明二年(916年),在岳林寺圆寂静时口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处不识。”这时人们才醒司其为弥勒 的化身。他的表法意义为:学佛者要生平等心,要呈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要欢欢喜喜,平平静静,不跟任何人计较,具备这样的条件,才有资格入佛 门。)
汉地佛寺常见一佛二菩萨组合的合称、布局及其所教化世界:
合称                                        组合布局                        所教化世界
释家三尊                             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             娑婆世界
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              华藏世界
东方三圣[药师三尊]                        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        东方净琉璃世界
西方三圣[(阿)弥陀三尊]             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西方极乐世界

三方佛一菩萨布局
西方极乐世界                           娑婆世界                                       东方净琉璃世界
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                 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
[西方三圣]                              [释家三佛]                                     [东方三圣]
菩萨
自觉觉他者

“三大士”、“四大士”、“五大士”:
三大士: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管阳间;
四大士: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管阴间;
五大士: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


四大菩萨的别号、手持法器、坐骑及其道场:
文殊菩萨:别号(大智菩萨);手持法器(宝剑);坐骑(狮子);道场(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别号(大行菩萨);手持法器(如意棒);坐骑(六牙大象);道场(四川峨眉山);
观世音菩萨:别号(大悲菩萨);手持法器(净瓶、杨柳枝);道场(浙江普陀山);
地藏菩萨:别号(大愿菩萨);手持法器(锡杖、如意珠);道场(安徽九华山);
千手千眼观音
每只手和眼睛有二十五种功能(二十五有),相乘后得千手千眼。

罗汉
自觉者
16、18、500

护法神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其表法意义、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
东方持国天王:服色(白色);表法意义(代表尽职尽力主持国家事务);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琵琶:代表做事要合乎中道、恰到好处);
南方增长天王:服色(青色);表法意义(代表“天天进步”);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慧剑:代表斩断烦恼);
西方广目天王:服色(红色);表法意义(代表“多看”);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龙(蛇):象征世上一切人和事变化无常;);
北方多闻天王:服色(绿色);表法意义(代表“多听”);手持法器及其表法意义:(宝伞:代表遮挡世上的种种污染);
南方——风,东——调,西——雨,北——顺
韦驼:
与观音称为对面夫妻。置于天王殿大肚米勒像后面,脸朝大雄宝殿。
韦驮有“三洲感应”之称的原因及根据其造像判断该寺院是接待寺还是非接待寺的方法。
韦驮曾亲受佛祖法旨,周统东、西、南三洲巡游护法事宜,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故称“三洲感应”(佛经称北俱卢洲人不信佛教)。
韦驮像如为双手合十将金刚杵搁于肘间,表该寺为十方丛林,接待寺;如以杵拄地,表该寺为非接待寺。
二王尊:
“二王尊”指伽蓝守护神密迹金刚和那罗延天,专司把守佛寺山门。密迹金刚是释迦牟尼五百执金刚(即金刚杵)卫队的卫队长,其形象开口、持杵那罗延天是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其形象合口、持棒。民间根据他们“合口”和“开口”的形象特征,俗称为“哼合二将”。

五、佛塔
楼阁式塔——陕西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木塔、河南开封祜国寺铁塔;
密檐式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京天宁寺塔、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
覆钵式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北京北海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
金刚宝座塔——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

六、称谓:
在家男女二众:优婆塞(信士,居十)和优婆夷(信女,女居士);
出家男女二众: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
四众弟子:优婆塞(信士,居十)和优婆夷(信女,女居士),比丘(俗称“和尚”)和比丘尼(俗称“尼姑”);
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俗称“小和尚”)和沙弥尼(小尼姑);
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学戒尼);


七、佛教礼仪;常见佛事活动
合掌
绕佛——顺时针
五体投地
八、常见的佛事活动:
水路法会
众姓道场
增幅延寿道场
焰口施食
忏法



(三)   道教:


一、道教的创立:
东汉末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后一,倡导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



二、道教派系 :
(1)全真道:创建时间:金末;主要经典有:(道经)《道德经》、(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儒经)《孝经》(主张道、佛、儒三合一);主要特征: 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箫,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戒规: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传播地区:全国 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
(2)正一道:形成时间:元代;主要经典:《正一经》;主要特征:以行符箫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戒规: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传播地区: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三、道教的基本教义:
(1)宣扬“道”是“万物之母”:A、“道”是“万物之母”/“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B、“德”是道的显现/“德”是道的行动;
(2)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A、内养——气功;B、外养——炼丹服丹;C、房中术——禁欲;

四、供奉的主要对象
“三清”
系道教最高层神团。
三清主要指:A、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
B、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
C、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

“四御”;
指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
玉皇大帝——总执天道A、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B、勾陈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后土皇地祗——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
三官
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                           水官——解厄

神仙:
“真武大帝”
原为星宿神,指黄道圈上北方七宿玄武,呈龟蛇形象。宋代成为道教大神。传真武为净东国太子,后在武当山修炼,得道飞升,威镇北方。为北方最高神,又是水神 (有有防止火灾之威力)。元世祖国统一忽必烈营建大都、与南宋对抗时,传西直门外有龟蛇显现;明代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向南京进攻时,传真武曾显像助威。 故元明以来真武大帝受到皇家特别尊崇,各地纷纷建真武庙。其祖庭在湖北武当山。

文昌帝君和魁星
道教称文昌帝君掌管人世功名利禄,魁星主文运。故古代备受读书人崇拜。文昌帝君的祖庙为四川梓潼七曲山文昌宫(梓潼大庙)。

八仙
唐代开始,到明代定型。


妈祖(天妃、天后)
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传她生而神异,救助过不少海上遇难渔民和般只,后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羽化升天当地渔民在岛上盖庙祭祀。道教继 承民间传说,把妈祖列为道教女神(海上保护神)。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湄洲岛妈祖庙为妈祖庙的祖庭。

(四)   伊斯兰教:

一、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斗岛。创始人为穆罕默德。
47、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及两条路线;
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651年)传入中国。传入中国的路线有两条:
(1)丝绸之路(陆路:从阿拉伯,经波斯,过天山南北,穿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
(2)香料之路(海路:从阿拉伯经印度洋到东南沿海广州和泉州等地);
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以是否承认阿里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位标志,是的就是逊尼,不是的就是什叶派。
二、伊斯兰教的教义:
1、六大信仰:信安拉(即真主)为惟一的主宰、信天使、信使者、信经典、信前定、信后世;
2、五功:念功: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礼功:一日五次礼拜,必须面向沙特的省城麦加,即中国的西方
斋功: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斋戒,白天禁止饮食,房事。
课功:缴纳一定的课税
朝功:有条件的话,一生中要去一次麦加。
3、善行
三、经典和标志
古兰经和圣训

新月
四、伊斯兰教主要节日的名称及内涵:
(1)开斋节(新疆称肉孜节):教历9月内斋戒。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见月的次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其节日内涵为:在斋月,每天从日出至日落要禁食,并禁房事;
(2)宰牲节(又名古尔邦节):教历12月10日;节日内涵:在中国,是穆斯林最大的节日。据传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命他杀儿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 忠诚。当易卜拉欣遵命执行时,安拉又命以羊代替,遂产生宰牲节。穆斯林每逢此日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并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
(3)圣纪节(又称圣忌日):教历3月12日;节日内涵:相传为穆罕默德诞生和恨真(逝世)的日子。那天举行圣会,诵读《古兰经》,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业绩等。
五、我国传统式风格清真寺的主要特点:
1)分几进四合院,有明显中轴线。
2)礼拜正殿和殿内壁龛(圣龛)必须背向麦加(在中国为背向西方),以示跪拜朝向。
3)建筑内部不得设偶像,也不以动物形象作装饰,多以阿拉伯文经文和花草为饰。
4)主要建筑有大殿、经堂、浴堂、(作大、小净用)、望月楼(斋月观察新月用)、宣礼楼(又名“邦克楼”,是宣礼员按时登高召唤穆斯林进行每日五次礼拜的地方)。
六、习俗:
1、进礼拜堂,必须作大小净,脱鞋。
2、不吃自己死的动物,血液,猪肉,还忌讳吃驴、骡狗肉和外型丑陋的东西,不喝酒。牛羊要阿訇宰杀才可食用。
3、妇女戴面纱,盖头。
4、一律用右手待人接物,不用左手。

(五)基督教:

一、基督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
忌讳13和星期五
二、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两次大分裂及形成的三大教派。
原始基督教——于公元11世纪中叶:1)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
2)天主教——公元16世纪:天主教分离出抗罗宗,中国称为新教,也就是基督教。
三、基督教四传中国情况;
基督教一传中国:指流行于中亚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海豹(景教)从波斯来华传教,时逢唐朝“贞观之治”。后在唐武宗崇道毁佛的风云中遭到厄运。
基督教二传中国:指景教在元朝的复兴和罗马天主教来华传教。随时着元朝的灭亡,其传播也迅即消失。
基督教三传中国:指明清之际以天主教耶稣会士为首的西方传教士在华展开的文泛面深入的传教活动。后因“中国礼仪之争”,康熙遂宣布禁教、驱逐传教士。
基督教四传中国:指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各派传教士蜂拥来华,在不平等条约保护下强行传教,并取得成功。
四、教义 :
上帝创世纪
原罪救赎
天堂地狱和炼狱(基督教没有)

五、经典标志和偶像
《圣经》——旧约和新约
十字架
圣父圣子圣灵一体。

六、称谓
天主教: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修士修女。
新教: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牧师——修士修女。
东正教:教皇——牧首——都主教——大主教——神父——修士修女。

七、基督教的节日:
1、圣诞节(Christmas)
——亦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为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多数教会皆举行。《圣经》中无耶稣当生日起的记载。公元4世纪,西方教会规定于每年12 月25日守此节。东正教和其它东方教会由于历法不同,其节日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基督徒在此节日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古罗马人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房 屋,并向儿童和穷人赠送礼物。条顿人各部落又融入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宗教礼仪,于是有张挂树枝、团聚欢宴、燃烧柴木、品尝糕饼、走亲访友等庆祝活动。英美 国家在家中放圣诞树,唱圣诞歌。火和彩灯的装饰象征温暖和长寿;常青树象征不断进取、奋斗生存。
2, 复活节(Easter)
——亦称“耶稣复活瞻礼”、“主复活节”。重要节日之一,多数教派都举行。尼西亚公会议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3月21至4月25之间)为 “复活节”。16世纪西欧各国改用格列历后,东正教仍沿用儒略历,故东正教以及某些其他东方教会的复活节在具体日期上常比天主教和新教迟两个星期。据《圣 经•新约全书》载: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根据公元325年尼西亚公会议规定,复活节在每年春分后第一个圆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一般在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基督教多数教派都纪念这个节日.庆祝活动的具体内容各地不一,最流行的是吃复活节蛋,以象征复活和生命.每逢圣诞节前后几 日,上海各教堂都举行丰富的礼拜活动,参加人数也极多,气氛热烈.
3,受难节:受难节是纪念耶稣受难的节日.据《圣经•新约全书》:耶稣于复活节前三天被钉在十字架而死.这天在犹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规定复活节前二天星期五为受难节.基督教多数教派都纪念这一节日.
4,圣灵降临节:圣灵降临节,亦称五旬节.据《圣经•新约全书》载:耶稣复活后第50天差遣圣灵降临,门徒领受圣灵后开始向世界各地传布福音.教会规定每年复活节后第50天为圣灵降临节.基督教多数教派不守此节.
5,感恩节:感恩节为美国基督教的习俗节日,起源于1621年,初为迁居美洲的清教徒庆祝丰收的活动,后经美国总统华盛顿,林肯等定此节为全国性节日.具 体日期多经更改,1941年起定为11月第四个星期四举行,教堂在这一天举行感恩礼拜,家庭也举行聚会,通常共食火鸡等.中国基督教部分教派守此节,并举 行感恩礼拜.
6、情人节:即圣瓦伦丁节.在每年的2月14日,这是一个情侣们的节日,富有浪漫色彩.充满了友谊和快乐.年轻的恋人一起到郊外旅游或去参加舞会.有的俱 乐部还为年轻的朋友举行非常有趣味的化装舞会.恋人们互赠有纪念意义的礼品或精美别致的贺卡,印有象征爱情的图案.礼品的装饰大多是心形的糖盒,香水或饰 物.也有的送系着红丝带的玫瑰花或郁金香花束.有的老年夫妇在这天也互赠鲜花.以表达他们持久的爱情.
7、主日(Lord'sDay)
——亦称“礼拜日”。基督教对星期日的别称。《新约圣经》中:耶稣在安息日前一天(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于安息日后一日“复活”,即为主日,“主的日子”
8、本堂节日(AltarHolidays)
——为纪念基督教史上各种重大事件、圣母和圣徒而建造教堂及其祭坛的节日。形成于各地正式接受基督教并开始建造教堂的时期。其教堂往往用某个被视为本堂区 教徒保护者的圣徒来命名,为纪念圣徒而规定的节日即称为“本堂节”或“教堂节”。这种节日因此颇具地方特色,为当地居民所重视。其纪念活动亦极为隆重,有 时会持续数天。主要在农村流行,成为其民间传统。
9、降临节(Advent)
——亦称“将临节”。自圣诞节前的四个星期的星期日起,至圣诞节止,为迎接耶稣的诞生和他将来的复临这段时期。
西方教会年历以降临节开始。 其中第一个周日被称为“降临节主日”(adventsunday),而最后那个周日被称为“降临节第四主日”。在这四个周日期间内,人们通常可以看到所制 作的“降临节花冠”,由木制或金属制架上的四根蜡烛组成。在降临节的每一个周日会点燃其中的一根蜡烛。某些教会的教牧人员在这段时间内会穿象征忏悔的紫色 服装。
5世纪末始于法国的一些教区,7世纪传到西方各地教会。12世纪末规定该节期为四个星期,沿袭至今,惟有原定节期的大小斋已免。
10、显现节(Epiphany)
——亦译“主显节”。源于希腊文Epiphania,意指“耶稣曾三次向世人显示其神性”。第一次诞生时,大星引领东方三博士前来朝拜,显示出他是基督; 第二次为开始传道受洗时,“圣灵”如鸽子降临在他头上,显示出他是上帝的儿子;第三次在参加迦拿城的婚宴时,将水变为酒,显示出他的荣耀。教会规定1月6 日为此节日。天主教中是第一次显现,故又称“三王来朝节”;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重视第二次显现,故又称“主领洗节”,因历法不同,其节日相当于公历1月 18或19日。
11、忏悔节(ShroveTuesday)
——基督徒思罪忏悔的节日。大斋节首日(圣灰节)之前的星期二举行,以表示谢肉节的结束,人们应准备封斋。也称“忏悔火曜日”(MardiGras)。在英国习惯称为“煎饼星期二”(PancakeTuesday),人们在这一天要将斋戒节期间禁止食用的肉、油用完。
12、大斋节(Lent)
——亦称“封斋节”。基督教的斋戒节期。《新约圣经》载,耶稣于开始传教前在旷野守斋祈祷40昼夜。始于圣灰节,终于复活节前一天(共46天)。教徒在此 期间守40天斋戒,一般于星期五守大斋和小斋,周日不守(所谓斋戒是少量摄食,以鱼代肉)。节期内教堂祭台上不供花,教徒也不举行婚配,停止娱乐。新教多 数宗派不守此节日。
大斋节最后一周被称作“神圣周”,始于棕枝主日,终于复活节前一天。
13、圣灰节(AshWednesday)
复活节前七周(即前第40个周日)。在圣灰节,人们会洒灰于头顶或衣服上,以表明悔改或懊悔。
14、主显圣容节(Transfiguration)
——亦译“耶稣显圣容日”或“仪容显光日”。《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带领彼得、雅各和约翰到高山祈祷时变了相貌,“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忽然有 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教会规定8月6日为此节。东正教和其它东方教会因历法不同,8月6日相当于公历的8月18或19日。
15、棕枝主日(PalmSunday)
——亦译“圣枝主日”或“主进圣城节”。《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受难”前不久,骑驴最后一次进耶路撒冷城。据称,当时群众手执棕枝踊跃欢迎耶稣。为表纪念,此日教堂多以棕枝为装饰,有时教徒也手持棕枝绕教堂一周。教会规定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日举行。
16、濯足节(MaundyThursday)
——基督教纪念耶稣建立圣体圣血之圣餐礼的节日。因礼仪中有濯足礼而命名。源出于拉丁文mandatum,原意指授权、委托。因在复活节前的星期四举行, 又称“圣周四”(HolyThursday)。根据耶稣在受难前夕最后的晚餐上为十二门徒洗脚所做出的榜样而定为节日。教会规定在该日举行濯足节,一追随 耶稣谦卑、仁爱之举来完成其授权的事业,实现其新约。天主教纪念仪式包括在上午的弥撒中祝圣圣油,以供全年之用;下午4时至9时举行弥撒和濯足礼,然后列 队恭奉圣体在教堂内游行到一特别祭台,教徒可在此朝拜圣体直至受难节纪念礼仪的开始。
17、神圣周六(HolySaturday)
即复活节前夜,教徒们会在这一夜守夜。
18、耶稣升天节(Ascension)
——亦译“耶稣升天瞻礼”或“主升天节”。《新约圣经》记载,耶稣于复活后第四十天升天。教会规定复活节后第四十日(5月1日到4月6日)为此节。传说起 源于耶路撒冷教会,约4世纪时开始举行。由于历法不同,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仍沿用旧历,节期迟于公历13、14天。
19、圣灵降临节(pentecost)
——一译“圣灵降临瞻礼”。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复活后第40天升天,第50天差遣圣灵降临,门徒领受圣灵后开始传教。教会规定每年复活节后第50天为圣 灵降临节,又称“五旬节”。约在三世纪末开始举行,4世纪在基督教文献中有耶路撒冷教会欢庆此节日的记述。由于历法不同,东方教会在具体日期上比天主教、 新教迟13、14天。
20、三一节(TrinitySunday)
五旬节后的那个周日。是为庆祝上帝三位一体。
21、基督圣体节(CorpusChristi)
——又称“基督圣体瞻礼”。天主教规定恭敬“耶稣圣体”的节日。弥撒时,供“耶稣圣体”于祭台上称为圣体发光的器皿中。教徒手持烛火或彩旗花束,唱赞美诗 或者朗诵经文,在教堂附近巡游一周。始于13世纪比利时的一些教区,后渐渐推行至各地的天主教会。1311年教皇克雷芒五世定于三一主日后的星期四举行。
22、圣家节(FeastoftheHolyFamily)
——又称“圣家族节”。天主教纪念耶稣、玛丽亚以及约瑟所组成的神圣家族的节日。视之为家庭的楷模和圣洁及美德之所在。17世纪开始有此节日,1921年教皇本笃十五世定为正式节日。原在显现节后第一个星期日,1969年起改为圣诞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72/6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