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合校
王明编,北京中华书局,第一版
前言
后汉太平经,现存的只有明朝道藏的一个本子。原书一百七十卷,今本残存仅五十七卷。编者根据太平经钞及其它二十七种引书加以校、(在凡例和本文里标写
〔并〕字)补、附、存,基本上恢复一百七十卷的面貌,并将和此经有关的几个问题,略加考订和说明。全书的大义代表中国道教初期的经典。值得注意的,其中有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因素,又有反对剥削阶级聚敛财货等思想。它是中国哲学史和道教思想史上有价值的数据。
一 太平经这部书的来历及其重要思想
范晔后汉书襄楷传里襄楷疏称于吉(于一作干)所得神书,号太平清领书,这就是道教相传的太平经。此经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一十七卷,全书共
一百七十卷。明英宗正统九年(公元一四四四年)修的道藏所收的太平经,是现存的唯一的本子。可是它残缺不全,仅存五十七卷。甲乙辛壬癸五部完全遗失了,其
它几部各亡佚若干卷。道藏里有太平经钞,是唐人节录太平经而成甲乙丙丁等十部,每部一卷,共十卷。这是现今可以校补太平经的卷帙较多的唯一别本。其它道经
类书及古书注间有征引太平经文,现经搜集起来,约计二十七种。有的可为部分校勘经文之用,有的无法对勘的,就附存于合校本适当的位置里。
各家著录的书,大概都称太平经书一百七十卷。太平经卷九十八男女反形诀说:「天师前所赐予愚生本文。」太平经复文序说,干吉初受太平本文,因易为百七十卷。仙苑编珠说,帛和授以素书二卷,于吉受之,乃太平经也,后演此经成一百七十卷。所谓「素书」、「
本文」,虽则含有神书传受的玄谈,然而这的确透露了太平经一百七十卷不是一时一人所作。东西两汉的著述,一书多至一百七十卷的,实在太少见了。所以我相
信太平经先有「本文」若干卷,后来崇道的人继续扩增,逐渐成为一百七十卷。不能简单地说这书就是于吉、宫崇或帛和个人所著作。现存的经书里,固然不免有后
人改写增窜,可是大体说来,它还保存着东汉中晚期的著作的本来面目。
太平经的基本内容,后汉书里襄楷疏说它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
本。范晔说:「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远的说,上承老子的遗教;近的说,受当代图谶、神仙方术的影响。它的进步的思想部分,下对张角、张鲁
辈也有所启发。这部书的大部分篇幅是宣扬有神论、宗教唯心论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的,但其中一些篇章里也反映了当时的进步思想和正确的观点。它的全部
思想内容是很庞杂的,这里不能逐项做详细的叙述,只能选择几个重点做粗略的介绍,特别着重那些有价值的方面。
太平经里有朴素唯物
主义的观点。它认为天地万物是由元气组成的,元气是原初的极细微的物质。如太平经卷六十七六罪十治诀说:「夫物始于元气」。由元气而后生天、生地、生人、
生万物。太平经钞戊部第十叶说:「元气怳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按上下文义,本句「一」与「天」字当互换);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
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
或者有人要问:既然太平经书承认元气是世界万物生成的根源,那末它的思想体系该是唯物主义的
吧?这还要具体分析。因为太平经宣扬道教教义,主张有神论和因果报应,就这一点说,不能说是。至于就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而论,在某些论点上,可以说是唯物主
义的。如经卷四十二四行本末诀说:「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这首先承认了精神和气(即物质)是不可
分离的。至于到底先有气而后有神,还是先有神而后有气呢?如果就「人有气则有神」说,那应该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如果就「有神则有气」说,那应该承认精神
是第一性的。所以这几句话还没有明白地表达出那是第一性,那是第二性。可是到太平经钞丙部第八叶里说:「故人有气即有神,气绝即神亡。」这就表述物质是第
一性的了。再看太平经钞癸部第九叶说:「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用「水绝鱼亡」譬喻「气绝神精散」,说精神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犹
如鱼不能离开水而生存,这把精神依附于物质的关系用形象鲜明地说出来了。又有太平经圣君秘旨也是从太平经辑录来的,它说:「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
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气和精是物质,神明就是精神。从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的说法,逻辑上也就说明了先有物质
而后有精神的基本理论。这样的基本观点,不能不说是唯物主义的。不过就太平经的全部理论体系说,有宗教唯心论,也有朴素唯物论。它的内容是杂糅而不纯粹
的。
太平经里有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它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是由于对立物的统一。经卷一百十九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说:「
夫生者皆反其本,阴阳相与合乃能生。」「天地未分,初起之时,乃无有上下日月三光,上下洞冥,洞冥无有分理。虽无分理,其中内自有上下左右表里阴阳,具
俱相持而不分别。」阴与阳是代表两个对立物,这两个对立物一面互相排斥,一面互相联结。经卷一百十七天乐得善人文付火君诀也说:「天地之生凡物也,两为一
合。今是上天与是下地为合。」「天虽上行无极,亦自有阴阳,两两为合。」「地亦自行何极,亦自有阴阳,两两为合。」所谓「合」,所谓「俱相持而不分别」,
都是指互相联结互相依存而言。太平经钞丁部第十四叶说:「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一阳不施生,一阴并虚空,无可养也;一阴不受化,一
阳无可施生统也。」凡百事物的相生相养都由于对立物的相依存而发生变化。钞癸部第九叶更进一步说:「阴气阳气更相摩砺,乃能相生。」「摩砺」就是事物的矛
盾运动的一种状态。凡百事物都是由于对立物自身运动而变生其它的东西。
对立物的互相联结或互相依存,这是统一物内部的一种情形。
又一种情形是对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太平经卷一百十八烧下田草诀说:「阴极反生阳。」阴变为阳,或阳变为
阴,这就是转化。所以能够转到自己相反的一面去,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经中所说的「极」,就是指达到了转化的条件。如果达不到「极」,就不能转化,正如扬
雄所谓「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牙。」(太玄玄攡篇)太平经卷三十六守三实法说:「夫阳极者能生阴,阴极者能生阳。此两者相传,比若寒尽反热,热尽
反寒,自然之术也。故能长相生也。」又经卷四十二四行本末诀说:「极上者当反下,极外者当反内。故阳极当反阴,极于下者当反上;故阴极反阳,极于末者当反
本。」无论阳极反阴,阴极反阳,上极反下,下极反上,都是说明对立物依照一定的条件(所谓「极」)向它的相反一面转化。
依以上所
述,太平经的说法大致符合这样一个矛盾同一性的原理的,就是:两个对立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统一起来,又能够互相转化。可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
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八00页)太平经的理论,只承认对立物的互相依存的同一性,却没有理会
到对立物的相互排斥的斗争性。这个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是被忽略了。这是重要的一点。再一点,太平经主张循环变化论。如经卷六十五断金兵法说:「天道比
若循环,周者复反始。」钞戊部第十一叶:「周者反始环无端。」经卷一百十七天乐得善人文付火君诀:「无极之政,周者反始,无有穷已也。」事物的变化,只是
像春夏秋冬一样不断地重复着过去的阶段,这是没有发展观念的循环变化论。以上两点,必须加以分析批判。
在社会思想方面,太平经里
有一些篇章表示反对剥削,反对统治阶级的聚敛财物,主张自食其力和救穷周急;反对有强力的人欺凌弱者,主张扶养弱者;反对后生的人欺凌老者,主张敬养老
人;反对智识多的人欺侮智识少的人,主张有智识、道德的人应该相教。这些,反映了当时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的痛苦以及对于一般贫苦人民和弱者的深厚同情。
太平经卷六十七六罪十治诀说:「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积财亿万,是由于少数富豪采用各种苛刻的手
段剥夺来的,使得广大的人们不能普遍得到人人必需的财物,所以要反对。它又说:「或有遇得善富地,并得天地中和之财,积之乃亿亿万种,珍物金银亿万,反封
藏逃匿于幽室,令皆腐涂。见人穷困往求,骂詈不予;既予不即许,必求取增倍也。而或但一增,或四五乃止。赐予富人,绝去贫子。令使其饥寒而死,不以道理,
反就笑之。与天为怨,与地为咎,与人为大仇,百神憎之。所以然者,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处,比若仓中之鼠,常独足食,此大仓
之粟,本非独鼠有也。少内(按少当作小)之钱财,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愚人无知,以为终古独当有之;不知乃万户之委输,皆当得衣
食于是也。」这段话,表示反对剥削者聚敛大量的财货,反对他们放高利借贷,在朴素的文辞里,刻画出富人一副恶诈贪狠的脸嘴。它又表示反对他们独占那天地中
和所有的用以共养人的财物,把这些富人比做仓中的老鼠独占大仓的米粟。同时认为封建皇帝库藏的私财,也不应归皇帝一人所有。这些言论,遗留的虽则不多,就
现有的材料看,对于封建剥削残酷情形的揭发是动人的、大胆的。正面的主张:「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衣食者。」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也说:「夫
人各自衣食其力。」这就是说,人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如果已经积累了钱财亿万,那应该多方面救穷周急。所谓「见人穷厄,假贷与之,不责费息。」
(经卷一百十四为父母不易诀)认为「人有财相通」(钞戊部第十二叶)是人们正当的道理。这些都反映了对于广大贫苦人们的同情,和对于少数家财亿万富翁的仇
恨。上述思想,对于后汉末黄巾农民大起义是发生相当影响的。后汉书襄楷传载:「张角颇有其书」,可证。
太平经钞辛部第十四叶说:
「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强反欺弱者,或后生反欺老者,皆为逆。」因为「智者当苞养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强当养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后生者当养老
者,反欺之,三逆也。」慢说智者欺侮愚者是犯了罪逆,即使那些人「积道无极,不肯教人开蒙求生」和「积德无极,不肯力教人守德养性为谨」,他们的罪也是不
能免除的啊。(见六罪十治诀)总的说来,人们应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彼此互相帮助和互相亲爱。经卷一百十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说:「诸神相爱,有知相教,有奇
文异策相与见,空缺相荐相保,有小有异言相谏正,有珍奇相遗。」互助相爱,可以说是被压迫人民的道德的本色。
在太平经的另一些篇
章里,还表现着如下的思想。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里,反对用各种残忍手段杀伤被压迫的女子。认为男人继承天统,女人继承地统,现今杀伤女子,就是「断绝地
统」、「灭人类」(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因而提出严重的儆诫。汉代皇帝和贵族们为了显示生前和死后的豪华,大兴土木,营造奢丽的殿宇和陵墓,「竭资财
为送终之具」,(参见经卷三十六事死不得过生法、经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大大地劳民伤财,它也表示反对。
以上所介绍的只是几项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思想(有价值的当然不止这些),远不是太平经的全部内容。如前所述,它的全部内容多而且杂,杂而不纯,就有许多自相矛盾的言论。略举几个重要方面来说吧。
在宇宙观方面,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相对立的,有宗教唯心论和有神论,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在认识论方面,既然主张人们生来原是无知的,太平经卷六十七第十五叶:「此诸贤异士,本皆无知,但由力学而致也。」因而肯定说:「学辄日贤,耕辄有收」
(经卷四十九第十叶)。这个论点,与王充论衡实知篇所谓「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说法同样是光辉的。但是在太平经卷八十八第六叶却说:「夫人天
性自知之,其上也;不能自知之,力问,亦其次也。」这就承认有生而知之了,显然是两种矛盾的论点。
在社会思想方面,既然反对残酷
的封建剥削,同情一般贫苦的人民,如上所述;但又承认农民是「为王者主修田野治生」,(经卷六十五第五叶)又说:「小人无道多自轻,共作反逆,犯天文地
理,起为盗贼相贼伤,犯王法,为君子重忧,」(经卷六十七第四叶)坚决地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此其一。既然主张人们应该各自食其力,如前所述,那末凡
民、奴婢辛辛苦苦从事耕种劳作,都是自食其力的,应该受相当的尊重;但是太平经卷四十二九天消先王灾法里把他们列在最下等,经卷六十九天谶支干相配法更
说:「病气之后囚气者,百姓万民之象也;囚气之后死气者;奴婢之象也。」把囚气当作百姓万民的象征,把死气当作奴婢的象征,这样站在统治阶级立场贱视万民
奴婢,当然就是鄙视自食其力的人了。此其二。既然主张人间的财物是天地所有,用以共养人的,不能像仓中的老鼠把大仓的粟独占为己有,如前所述;但是太平经
卷五十五知盛衰还年寿法说:「凡事不得其人,不可强行;非其有,不可强取;非其土地,不可强种,种之不生。」前者谴责富人霸占财富,后者却告诫人民不可
「强取」,「强种」了。此其三。
这些自相矛盾的言论,表现在好几个主要方面,当然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为什么有这许多杂糅不纯、
自相矛盾的言论呢?我认为太平经书卷帙繁巨,本来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它的内容杂糅、思想矛盾是不足为怪的。假使说这部书只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而在好些主要
问题上会有这样自相矛盾,那倒是令人难以理解了。
如果把太平经里全部内容当做整体来考察,这些进步的合理的思想与落后的反动的思
想杂糅起来,自相矛盾,是否可以说二水均流、平分秋色呢?原来的太平经书缺佚太多了,依现存的残本看来,其中社会思想大多数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哲
学观点方面,基本上还是宗教唯心论占主导地位。尽管如此,我认为把太平经整理出版,还是有意义的。我们除了可以批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以外,太平经一书对于
我们研究东汉中叶以后的社会情况和道教的历史也是重要的。而且,这部书只有道藏一个本子,流传极少,整理出来,可以为有关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个比较方便的资
料。
太平经的文章特点之一,是不多引用前人的陈言。间有遣词造句,采摘古人的成语(例如经卷一0二第三叶、经卷一0三第二叶、钞丁部第十叶都有引道德经的话),也不明白指陈出处,这样更显出它自成一家的体裁了。
二 关于太平经钞
与太平经有密切关系的两种道书是太平经钞和太平经圣君秘旨。对这两种书的应用,应该跟太平经文同样看待。这里先介绍太平经钞,其中有些问题还需要考证才搞得明白的。
道藏中太平经钞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一卷,系节录太平经文而成。太平经甲部已经亡失了。现存的太平经钞,以甲部的字数为最少,疑钞甲部是后
人所伪补。钞甲部的文字来源,以灵书紫文为主,上清后圣道君列纪并为其采取的材料。案太平经援引古经旧义,都不着明出处。只有钞甲部乃说:「青童匍匐而
前,请受灵书紫文口口传诀在经者二十有四。」现存灵书紫文上经卷首所说,与太平经钞甲部所载,其文字也是大同小异。从此可以证明太平经钞甲部是从灵书紫文
来的。再者,太平经里并无外丹的说法,钞甲部「服华丹」、「食镮刚」云云,跟全书的内容不相协调,也是从灵书紫文抄来的。此外,钞甲部所用道教、佛教的术
语,也与太平经其它各部不相类似。道教的名辞如「种民」,佛教的名辞如「本起」、「三界」、「受记」等,都是仅见于钞甲部;就时代说,这些名辞也是比较太
平经为晚出的。
太平经钞编纂的人,据今所考,是唐末的闾丘方远。可是一些道书纪载,多称闾丘方远铨(或作诠)太平经。南唐沈汾续
仙传说:闾丘方远,舒州宿松人,幼而辩慧,年十六,通经史,学易于庐山陈元晤;二十九,问大丹于香林左元泽;「三十四岁,受法箓于天台山玉霄宫叶藏质,真
文秘诀,尽蒙付授。而方远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群书。每披卷,必一览之,不遗于心。常自言葛稚川陶贞白,吾之师友也。铨太平经为三十篇,备尽枢要。其声
名愈播于江淮间。唐昭宗景福二年,钱塘彭城王钱镠深慕方远道德,访于余杭大涤洞,筑室宇以安之。」至「天复二年二月十四沐浴焚香,端拱而坐,俟停午而
化。」这里所谓「铨太平经为三十篇」,云笈七签卷一百十三下续仙传也作「铨」。按「铨」字当有选择而编次的意思。
宋贾善翔犹龙传卷四授干吉太平经条说,今于正经外,「又有太平钞十卷(钞上疑脱「经」字——明),不着撰人名氏,大略发明本经篇目」,下文又说:
「至大唐之季,有闾丘方远者,宿松人,通经史,颇辩慧,尝师香林左元泽。……食气炼形之外,尤精此太平经。因诠为三十篇,而尽枢要也。」
这里的「诠」是和「铨」通用,也就是诠次的意思。
查载闾丘方远与太平经的关系,最早莫如南唐沈汾续仙传。据明代道藏本的续仙传,仅载闾丘氏「铨太平经为三十篇」一事。宋贾善翔作犹龙传,忽分太平钞十卷
与诠太平经三十篇为二事。以为太平钞十卷,不着撰人姓名。另有闾丘方远,诠太平经为三十篇。这把一事分为两事了。从此道俗经传,纷纷沿称闾丘方远诠太平
经。如元代张天雨的玄品录卷五闾丘方远诠太平经为三十篇;清代陈鳣的续唐书也载,太平经三十篇,吴道士闾丘方远诠。到底闾丘方远与太平经钞的关系怎样,还
是暧昧不清。
宋邓牧洞霄图志卷五闾丘元同先生条却说:
「闾丘方远,字大方,舒州人,生州之天柱山下。二十九岁,师香林左元泽。既得道已,乃遍寻名山,至余杭天柱,异而止焉。……先是太平青领书,自汉于真人传授,卷帙浩繁,复文隐秘。先生钞为二十卷,文约旨博,学者便之。」
这是邓牧明明白白说闾丘方远钞太平经了。为什么要钞呢?因为太平青领书一百七十卷,卷帙浩繁,复文隐晦而奥秘。学道的人,每苦不知枢要。一经选钞,文约旨博,所以学者就感到方便了。
钞太平经何以称为铨或诠太平经呢?因为太平经钞事实上是「钞」的体裁,不过这里的「钞」不是依样葫芦的照钞,而是有选择和编次的意义。闾丘方远不但钞了
太平经,道藏衣字号下(第一八五册)还有他的太上洞玄灵宝大纲钞,也是属于「钞」的体裁。说闾丘方远钞太平经也罢,铨或诠太平经也罢,总之,太平经钞是闾
丘方远编纂的。
至于太平经钞的卷数或篇数,各书记载不一。续仙传、玄品录都称三十篇;犹龙传称三十篇外,又称钞十卷;洞霄图志称
二十卷。原来经文分甲乙丙丁等十部,每部一十七卷。闾丘方远钞太平经,盖按部节钞,大概不是按卷分的,每部节钞上中下三篇,十部故得三十篇。或者三十篇是
三十卷之误,而「二」为「三」之讹,这就是洞霄图志所谓二十卷了。所谓十卷的,大概指每部为一卷。所谓二十卷的,或因每部钞文字数繁多,又分为上下二卷,
所以说二十卷。或「二」为「一」之讹,也未可知。古书著录的卷数,往往错乱不一,不只太平经钞是这样,所以未足深怪了。
太平经钞
的成书,它的精确的年月不得而知。续仙传说:「铨太平经为三十篇,备尽枢要。其声名愈播于江淮间。唐昭宗景福二年,钱塘彭城王钱镠深慕方远道德,访于余杭
大涤洞,筑室宇以安之。」探索传中文义,闾丘方远未钞太平经以前,已稍稍知名当地。及钞太平经以后,他的声名更传播于江淮流域。彭城王钱镠在昭宗景福二年
(公元八九三年),还亲自去拜访他。那末,太平经钞的成书,当在景福二年以前,下距天复二年(公元九0二年)闾丘方远的死,至少已经有十多年了。
三 关于太平经圣君秘旨
太平经圣君秘旨在正统道藏入字号下册,计七叶。题「传上相青童君」,不说谁撰谁传。它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类论述精、神、气的关系,其文略见于太平
经钞癸部第十叶令人寿治平法;一类述说真道九首,从第一元气无为至第九家先,统见于太平经卷七十一真道九首得失文诀中;一类缕述守一之法,如在太平经钞乙
部第五叶守一明法及太平经卷九十六守一入室知神戒里可以见到。其它不能查明落处的,都是太平经的佚文。据以上所述,可以知道太平经圣君秘旨原出于太平经,
有重点地选辑了这三部分的东西。
我们自然要问:谁选辑了太平经圣君秘旨呢?我怀疑还是闾丘方远。续仙传说:「方远守一行气之暇,
笃好子史群书。」闾丘方远是治守一行气之术的,现存太平经圣君秘旨里辑存守一之法甚多,这是可注意的一点。又宋史艺文志四著录闾丘方远太上经秘旨一卷,疑
此就是太平经圣君秘旨。犹龙传卷四也称太平秘旨一卷。同一古书,它的名称往往歧出。如果这个揣测不错的话,那末闾丘方远真是唐代一位出色的太平经传师了。
四 最后几句说明和声明
现在我简单地说明为什么用校、补、附、存四种体例来整理这部书的理由。首先注意
到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形:太平经书由于文字讹脱、篇章残缺过多,而太平经钞又只是一个节钞的本子,加上一些从各书辑得的太平经引文,要想恢复它的全貌,事实
上是不可能的了。正是由于这个情形,要想把它整理成为一部比较可读的书,就得采用多种的办法。
首先是校勘,它的必要性,这里不用
多说。其次是补,经文残缺的地方,钞文可以补的就尽量有多少补多少。如果不加补苴,阅读起来,便不知上下文的来龙去脉。例如经卷三十九有解师策书诀,但是
缺佚师策书本文,幸而在钞丙部二十二叶保存了师策文一篇,只有把它补在适当的位置里,才能了解上下文整个的意义。又如经卷一百九四吉四凶诀里,原来脱漏了
四大吉二大凶及续命符一大段,读起来不知所云,也赖钞庚部第七叶至第八叶把它补上。想把太平经书补得齐全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因此说,反正补不齐全,不如经
与钞各自独立,保存原来样子。我想那样的编校工作固然省事些,可是读者就增加困难了。又其次是附,由于本书的校勘,不是一个完整的甲本对另一个完整的乙本
来雠校,而是不得已以钞校经。钞文从经文选录,并非都是按整章整节整句的选钞,所以遇有文字出入较多的地方,合校本只得以经文为母,钞文为子,写附于相对
的经文之后。这在凡例里已有说明,这部分工作也是必要的。第四是存,凡是无法校订的太平经的佚文,本书把它们分别存于三种地方:知道卷数的,存于卷末;仅
知道帙数的(每部十七卷为一帙),存于帙末;如果卷和帙都不清楚的,就存于全书之末。以上校、补、附、存四种体例,乍看起来,似乎觉得繁杂,但针对着太平
经这部书的特殊情形来说,这样的编纂工作,我们认为不可少的。
最后要声明的,这书是旧稿重编。前蒙北京大学教授汤用彤先生帮助最多,近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陆式熏同志等代绘东壁图、西壁图、乘云驾龙图三幅,在这里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书原来卷帙繁巨,现存本的篇章残缺和文字讹脱之处太多,文辞又是俚俗支蔓,有的不可卒读。编者个人限于水平,在编校、标点等工作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的地方,敬希读者随时指正。 一九五九年二月王明识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太平经合校凡例
(一)合校本以明正统道藏太平经为主,太平经钞及他书所载经文为辅。
(二)太平经合校因诸书文字参差不齐,分四例编订之:
一曰并 凡经及钞文字出入少者,以经文为主,钞之异文则作为校勘记,并随文起讫,加〈起〉〈止〉以记之。
二曰附 凡经及钞文字出入多者,以经文为母,以钞文为子,低三格写附于经文之后。并于相对之经文起讫处,加﹝起﹞﹝止﹞以标明之。
三曰补 凡经所无而钞有者,则补入相当之地位。
四曰存 按太平经圣君秘旨及他书中往往引有太平经之佚文,凡知其在经卷之地位者,则分别依上三例校订之。其地位失考而知其卷数者,则附存卷末。仅知其帙数者(每部十七卷为一帙),则附存帙末。若卷帙均不知者,则附存全书之末。
(三)合校本随文于书眉上标明经及钞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本叶数行数,并依校例,分别标出「并」「附」「补」「存」四字。
(四)凡经文有脱误,而钞或他书所载经文,确可补正者,合校本用钞或他书引文,而以经之异文列入校勘记中。但经中文字,虽知有错落而无文证者,悉依其旧,不加改窜;间或于校勘记中指明错文。
(五)原书间有分段,以及文字脱落空白处而无他书引文可补者,悉仍其旧。
(六)为编校上便利起见,于书中所加标之字,均加括号以区别之。
(七)合校时,凡遇正俗或古今通用之字无关于文义者,校勘记中不予注明。例如:
气 ? 乃乃 珍 总摠 灾 ? 怜怜 杀● 侯 污污
无 ? 盖 裹褁 效 ? 冢冢 筭算 废癈 欢欢 并并
(八)合校本所用书名之简称,举例如下:
「经」……太平经(正统道藏受、傅、训、入四字号)
「钞」……太平经钞(道藏外字号)
「秘」……太平经圣君秘旨(道藏入字号)
「囊」……三洞珠囊(道藏怀字号)
「云」……云笈七签(道藏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十二字号)
「列纪」……上清后圣道君列纪(道藏有字号)
「仙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道藏咸、河、淡、鳞、潜五字号)
「紫文」……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道藏伤字号)
「襄传注」……后汉书襄楷传章怀太子贤注(据百衲本校)
(九)读合校本时,如欲知经之原状,只需依书眉所标经文卷、叶、行、字数,顺次寻之即得。如欲知钞之原状,只需依书眉所标钞文(
并、附、补、存等)卷、叶、行、字数,顺次读之即得。在相当于书眉所标经文或补存的钞文之卷数叶数行数字数的合校本上的位置处,特于其字旁加「」符号,以便稽对。惟因经钞错简、或为编订便利而略加改动诸处,则读时须于校勘记中寻得之。
(十)合校本书眉上所标的卷、叶、行、字数目,悉据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道藏本。每叶分上下二面。凡列举卷叶几行几字时,依序用点号间隔,卷叶等字
从略。如经三五 ? 一上 ? 二 ? 四即谓太平经卷三十五第一叶之第一面第二行第四字。又钞每部只一卷,故不标明卷数。如钞丙一上 ? 二
? 一即谓太平经钞丙部第一叶之第一面第二行第一字。
太平经合校引用书目
太平经钞 明正统道藏外字号 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本(以下同)第七四六——七四七册。
太平经圣君秘旨 道藏入字号 第七五五册
范晔后汉书襄楷传李贤注 百衲本
三洞珠囊 唐王悬河 道藏怀字号 第七八0——七八二册
上清道类事相 唐王悬河 道藏姑字号 第七六五册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唐史崇等 道藏仪字号 第七六0册
道德真经广圣义 唐杜光庭 道藏羔字号至行字号第四四0——四四八册
初学记
白帖
三洞神符记 道藏张字号 第三六册
黄庭内景玉经梁丘子注 道藏推字号 第一九0册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 道藏有字号 第一九八册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道藏伤字号 第三四二册
云笈七签 宋张君房编 道藏学字号至棠字号 第六七七——七0二册
道枢 宋曾慥 道藏笃字号至美字号 第六四一——六四八册
道教义枢 梁孟安排 道藏诸字号 第七六二——七六三册
道典论 道藏姑字号 第七六四册
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道藏满字号 第八七五册
要修科仪戒律钞 道藏唐字号至吊字号 第二0四——二0七册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道藏肆字号 第九九一册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道藏咸字号至潜字号 第一三九——一四八册
大道论 周固朴 道藏去字号 第七0四册
三论元旨 道藏去字号 第七0四册
存神固气论 道藏大字号 第三二一册
金锁流珠引 道藏思字号至辞字号 第六三一——六三六册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道藏孝字号 第五五六册
太平御览
敦煌经卷
太平经合校卷一至十七甲部不分卷
太平经钞甲部
太平金阙帝晨后圣帝君师辅历纪岁次平气去来兆候贤圣功行种民定法本起
问曰:「三统转轮,有去有来,民必有主,姓字可得知乎?」「善哉!子何为复问此乎?」「明师难遭,良时易过,不胜喁喁,愿欲请闻,愚闇冒昧,过厚惧
深。」「噫!非过也,天使子问,以开后人,今悟者识正,去伪得真。吾欲不言,恐天悒悒,乱不时平。行安坐,当为子道之。自当了然,无有疑也。昔之天地与今
天地,有始有终,同无异矣。初善后恶,中间兴衰,一成一败。阳九百六,六九乃周,周则大坏。天地混 ?
,人物糜溃。唯积善者免之,长为种民。种民智识,尚有差降,未同浃一,犹须师君。君圣师明,教化不死,积炼成圣,故号种民。种民,圣贤长生之类也。长生大
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姓李,是高上太之冑,玉皇虚无之胤,玄元帝君时太皇十五年,太岁丙子兆气,皇平元年甲申成形,上和七年
庚寅九月三日甲子卯时,刑德相制,直合之辰,育于北玄玉国、天冈灵境、人鸟阁蓬莱山中、李谷之间,有上玄虚生之母,九玄之房,处在谷阴。玄虚母之始孕,梦
玄云日月缠其形,六气之电动其神,乃冥感阳道,遂怀胎真人。既诞之旦,有三日出东方。既育之后,有九龙吐神水。故因灵谷而氏族,用曜景为名字。厥年三岁,
体道凝真,言成金华。〈起〉五岁,常仰日欣初,对月叹终。上观阳气之焕赫,下睹阴道以亏残。于是敛魂和魄,守胎宝神,录精填血,固液凝筋。七岁,乃学吞光
服霞,咀嚼日根。行年二七,而有金姿玉颜,弃俗离情,〈止〉拥化救世,精感太素,受教三元,习以三洞,业以九方。三七之岁,以孤栖挫锐。四七之岁,以伉会
和光。五七之岁,流布玄津,功德遐畅。六七之岁,受书为后圣帝君,与前天得道为帝君者,同无异也。受记在今,故号后圣。前圣后圣,其道一焉。上升上清之
殿,中游太极之宫,下治十方之天,封掌亿万兆庶,鉴察诸天河海、地源山林,无不仰从,总领九重十迭,故号九玄也。七十之岁,定无极之寿,适隐显之宜,删不
死之术,撰长生之方。宝经符图,三古妙法,秘之玉函,侍以神吏,传受有科,行藏有候,垂 ?
立典,施之种民。不能行者,非种民也。今天地开辟,淳风稍远,皇平气隐,灾厉横流。上皇之后,三五以来,兵疫水火,更互竞兴,皆由亿兆,心邪形伪,破坏五
德,争任六情,肆凶逞暴,更相侵凌,尊卑长少,贵贱乱离。致二仪失序,七曜违经,三才变异,妖讹纷纶。神鬼交伤,人物凋丧,眚祸荐至,不悟不悛,万毒恣
行,不可胜数。大恶有四:兵、病、水、火。阳九一周,阴孤盛则水溢。百六一匝,阳偏兴则火起。自尧以前,不复须述。从唐以后,今略陈之。宜谛忆识,急营防
避。尧水之后,汤火为灾,此后遍地小小水火,罪重随招,非大阳九大百六也。大九六中,必有大小甲申。甲申为期,鬼对人也。灾有重轻,罪福厚薄,年地既异,
推移不同。中人之中,依期自至。中之上下,可上可下,上下进退,升降无定。为恶则促,为善则延。未能精进,不能得道。正可申期,随功多少。是以百六阳九,
或先或后,常数大历,准拟浅深。计唐时丁亥后,又四十有六。前后中间,甲申之岁,是小甲申,兵病及火,更互为灾,未大水也。小水遍冲,年地稍甚。又五十
五,丁亥,前后中间,有甲申之年。是大甲申三灾俱行,又大水荡之也。凡大小甲申之至也,除凶民,度善人。善人为种民,凶民为混 ?
。未至少时,众妖纵横互起,疫毒冲其上,兵火绕其下,洪水出无定方,凶恶以次沉没。此时十五年中,远至三十年内,岁灾剧,贤圣隐沦。大道神人更遣真仙上士
出经行化,委曲导之。劝上励下,从者为种民,不从者沉没,沉没成混 ?
。凶恶皆荡尽。种民上善,十分余一。中下善者,天灭半余,余半滋长日兴,须圣君明师,大臣于是降现。小甲申之后,壬申之前,小甲申之君圣贤,严明仁慈,无
害理乱,延年长寿,精学可得神仙,不能深学太平之经,不能久行太平之事。太平少时姓名,不可定也。行之司命注青录,不可司录记黑文。黑文者死,青录者生。
生死名簿,在天明堂。天道无亲,唯善是与。善者修行太平,成太平也。成小太平,与大太平君合德。大太平君定姓名者,李君也。以壬辰之年三月六日,显然出
世,乘三素景舆,从飞軿万龙。举善者为种民,学者为仙官。设科立典,奖善杜恶,防遏罪根,督进福业之人,不怠而精进,得成神真,与帝合德;懈退陷恶,恶相
日籍,充后 ?
混也。至士高士,智慧明达,了然无疑,勤加精进,存习帝训,忆识大神君之辅相,皆无敢忘。圣君明辅,灵官佑人,自得不死,永为种民。升为仙真之官,遂登后
圣之位矣。
〈起〉后圣李君太师姓彭,君学道在李君前,位为太微左真,人皇时保皇道君并常命封授兆民,为李君太师,治在太微北塘宫灵上光台,二千五百年转易名字,展转太虚,周旋八冥。上至无上,下至无下,真官希有得见其光颜者矣。
后圣李君上相方诸宫青童君。
后圣李君上保太丹宫南极元君。
后圣李君上傅白山宫太素真君。
后圣李君上宰西城宫总真王君。〈止〉
右五人,一师四辅。〈起〉辅者,父也,扶也。〈止〉尊之如父,持之得行,总号为辅。分而别之,左辅右弼,前疑后承。承者,发言举事,拾遗充足,制断宣
扬,即是宰也。疑者,向思未得,启发成明,即是傅也。弼者,必定犹预,即是保也。扶君顺师,周匝入道,即是相也。四五占候,俱详可否,赞弘正化,总曰辅
师。闲居之时,前向有疑,问之傅。后顾虑遗,问之承。右有所昧,问之弼。左有未明,问之辅。咨询四辅,相保傅宰,成功在师,不可阙也。圣帝垂范,使后遵
行。入有保,保用事也。阴属右,静宝真也。出有师,师用事也。阳属左,动归寂也。至此最难,故略辅相而言师也。望有傅,傅在前,敷说议趣也。顾有宰,宰在
后,决断是非也。其余公卿有司仙真圣品大夫官等三百六十一,从属三万六千人,部领三十六万,人民则十百千万亿倍也。常使二十四真人密教有心之子,皆隶方诸
上相,不可具说。但谛存其大,自究其小也。」「善哉!今日问疑,更闻命矣。」
问曰:「李君何所常行,而得此高真,太师四辅学业可
闻乎?」「善哉!子为愚者,迷不信道,学不坚固,进退失常,堕卑贱苦,故勤勤问之乎?今为子说之。夫无始中来,积行久久,一善一恶,不可具言,言之无益。
今取近所行,得成高贵者灵书紫文为要。〈起〉东华玉保高晨师青童大君,大君清斋寒灵丹殿,黄房之内,三年,上诣上清金阙。金阙有四天帝,太平道君处其左
右。居〈起〉太空琼台洞真之殿,平玉之房,金华之内,侍女众真〈止〉五万人,毒龙电虎,玃天之狩,罗毒作态,备门抱关,巨蚪千寻,卫于墙 ?
。飞龙奔雀,溟鹏异鸟,叩啄奋爪,陈于广庭。天威焕赫,流光八朗,风鼓玄旌,回舞旄盖;玉树激音,琳枝自籁;众吹灵歌,凤鸣玄泰;神妃合唱,麟舞鸾迈;天
钧八响,九和百会。青童匍匐而前,〈止〉请受灵书紫文、口口传诀在经者二十有四:一者真记谛,冥谙忆;二者仙忌详存无忘;三者〈起〉采飞根,吞日精;四者
服开明灵符;五者服月华;六者服阴生符;七者拘三魂;八者制七魄;九者佩皇象符;十者服华丹;十一者服黄水;十二者服回水;十三者食镮刚;十四者食凤脑;
十五者食松梨;十六者食李枣;十七者服水汤;十八者镇白银紫金;十九者服云腴;二十者作白银紫金;二十一者作镇;二十二者食竹笋;二十三者食鸿脯;二十四
者佩五神符。备此二十四,变化无穷,超凌三界之外,游浪六合之中。〈止〉灾害不能伤,魔邪不敢难。皆自降伏,位极道宗,恩流一切,幽显荷赖。不信不从,不
知不见,自是任闇,永与道乖。涂炭凶毒,烦恼混 ?
。大慈悲念,不可奈何。哀哉,有志之士,早计早计,无负今言。」曰:「善哉,善哉!今日问疑,更闻命矣。」
〔存〕甲部第一云:「学士习用其书,寻得其根,根之本宗,三一为主。」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及云笈七签卷六四辅引。
〔存〕甲部第一又云:「诵吾书,灾害不起,此古贤圣所以候得失之文也。」又云:「书有三等,一曰神道书,二曰核事文,三曰浮华记。神道书者,精一不离,
实守本根,与阴阳合,与神同门。核事文者,核事异同,疑误不失。浮华记者,离本已远,错乱不可常用,时时可记,故名浮华记也。」又云:「澄清大乱,功高德
正,故号太平。若此法流行,即是太平之时。故此经云,应感而现,事已即藏。」又云:「圣主为治,谨用兹文;凡君在位,轻忽斯典。」云笈七签卷六四辅引。书
有三等,并见太平经钞癸部,据敦煌目录,应作甲部。
〔存〕太平部卷第八老子传授经戒仪注诀云:「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
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 ? 所住,常 ? 不在。不在之在,在乎 ? 极。 ?
极之极,极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极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应十方。敷有 ? 之妙,应接 ?
穷,不可称述。近出世化,生乎周初,降迹和光,诞于庶类,示明胎育,可以学真,虽居下贱, ? 累得道。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
?
为,莫不毕究。文王之时,仕为守藏史。或云,处世二百余载。至平王四十三年,太岁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为关令尹喜说五千文也。」三洞珠囊卷九老子为帝师
品引。按此叙老子事迹或出于太平经卷八,然云笈七签卷四十说戒引太玄部卷第八老君传授经戒仪注诀云云,二经所引卷数书名相同,则太平太玄,必有一误,姑存
俟考。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乙部不分卷
太平经钞乙部
合阴阳顺道法
还年
不老,大道将还,人年皆将候验。瞑目还自视,正白彬彬。若且向旦时,身为安着席。若居温蒸中,于此时筋骨不欲见动,口不欲言语。每屈伸者益快意,心中忻
忻,有混润之意,鼻中通风,口中生甘,是其候也。故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其王日兴。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
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详思此意,与道合同。
录身正神法
天之使道生人也,且受一法一身,七纵
横阴阳,半阴半阳,乃能相成。故上者象阳,下者法阴,左法阳,右法阴。阳者好生,阴者好杀。阳者为道,阴者为刑。阳者为善,阳神助之;阴者为恶,阴神助
之。积善不止,道福起,令人日吉。阳处首,阴处足。故君贵道德,下刑罚,取法于此。小人反下道德,上刑罚,亦取法于此。故人乃道之根柄,神之长也。当知其
意,善自持养之,可得寿老。不善养身,为诸神所咎。神叛人去,身安得善乎?为善不敢失绳缠,不敢自欺。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非为他神,乃身中神
也。夫言语自从心腹中出,傍人反得知之,是身中神告也。故端神靖身,乃治之本也,寿之征也。无为之事,从是兴也。先学其身,以知吉凶。是故贤圣明者,但学
其身,不学他人,深思道意,故能太平也。君子得之以兴,小人行之以倾。
修一却邪法
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
之元也。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烦,举事不得,灾并来也。此非人过也,失根基也。离本求末,祸不治,故当深思之。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
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当欲知其实,在中央为根,命之府也。故当深知之,归仁归贤使之行。人之根处内,枝叶在外,令守一皆使还其外,急使治其内,追
其远,治其近。守一者,天神助之。守二者,地神助之。守三者,人鬼助之。四五者,物佑助之。故守一者延命,二者与凶为期。三者为乱治,守四五者祸日来。深
思其意,谓之知道。故头之一者,顶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脐也。脉之一者,气也。五藏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
之一者,肠胃也。能坚守,知其道意,得道者令人仁,失道者令人贪。
以乐却灾法
以乐治身守形顺念致思却
灾。夫乐于道何为者也?乐乃可和合阴阳,凡事默作也,使人得道本也。故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
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蚑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人乐则不愁易心肠,鬼神乐即利帝王。故乐者,天地之善气精为之,以致神明,故静以生光
明,光明所以候神也。能通神明,有以道为邻,且得长生久存。夫求道常苦,不能还其心念,今移风易俗,趋其心指,谁复与之争者?太平乐乃从宫中出邪?固以清
靖国,安身入道,夷狄却,神瑞应来。悬象还,凶神往。夫人神乃生内,返游于外,游不以时,还为身害,即能追之以还,自治不败也。追之如何,使空室内傍无
人,画象随其藏色,与四时气相应,悬之窗光之中而思之。上有藏象,下有十乡,卧即念以近悬象,思之不止,五藏神能报二十四时气,五行神且来救助之,万疾皆
愈。男思男,女思女,皆以一尺为法,随四时转移。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四季,黄童子十二。二十五神人真人共是道德,
正行法,阳变于阴,阴变于阳,阴阳相得,道乃可行。天须地乃有所生,地须天乃有所成。春夏须秋冬,昼须夜,君须臣,乃能成治。臣须君,乃能行其事。故甲须
乙,子须丑,皆相成。作道治正当如天行,不与人相应,皆为逆天道。比若东海居下而好水,百川皆归之。因得其道,鲸鱼出其中,明月珠生焉,是其得道之效也。
道人聚者,必得延年奇方出,大瑞应之。众贤聚致治平,众文聚则治小乱,五兵聚其治大败。君宜守道,臣宜守德,道之与德,若衣之表里。天不广,不能包含万
物。万物皆半好半恶,皆令忍之,人君象之,次皇后后宫之象也。此二者,慈爱父母之法也。故父母养子,善者爱之,恶者怜之,然后能和调家道。日象人君,月象
大臣,星象百官,众贤共照,万物和生。故清者着天,浊者着地,中和着人。
调神灵法
吾欲使天下万神和亲,
不复妄行害人,天地长悦,百神皆喜,令人无所苦。帝王得天之力,举事有福,岂可间哉?〈起〉故圣人能守道,清静之时旦食,诸神皆呼与语言,比若今人呼客
耳。〈止〉百神自言为天吏为天使,群精为地吏为地使,百鬼为中和使。此三者,阴阳中和之使也。助天地为理,共兴利帝王。
守一明法
〈起〉守一明之法,长寿之根也。万神可祖,出光明之门。守一精明之时,若火始生时,急守之勿失。始正赤,终正白,久久正青。洞明绝远复远,还以治一,内
无不明也。百病除去,守之无懈,可谓万岁之术也。守一明之法,明有日出之光,日中之明,〈止〉此第一善得天之寿也。安居闲处,万世无失。守一时之法,行道
优劣。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故元气无形,以制有形,以舒元
气,不缘道而生。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天行道,昼夜不懈,疾于风雨,尚恐失道意,况王者乎?三光行
道不懈,故着于天而照八极,失道光灭矣。王者百官万物相应,众生同居,五星察其过失。王者复德,德星往守之。行武,武星往守之。行柔,柔星往守之。行强,
强星往守之。行信,信星往守之。相去远,应之近。天人一体,可不慎哉?
行道有优劣法
春王当温,夏王当
暑,秋王当凉,冬王当寒,是王德也。夫王气与帝王气相通,相气与宰辅相应,微气与小吏相应,休气与后宫相同,废气与民相应,刑死囚气与狱罪人相应,以类遥
相感动。其道也王气不来,王恩不得施也。古者圣王以是思道,故得失之象,详察其意。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夫王者静思道德,行道安身,求
长生自养。和合夫妇之道,阴阳俱得其所,天地为安。天与帝王相去万万余里,反与道相应,岂不神哉?
名为神诀书
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六合八方悦喜,则善应矣;不悦喜,则恶应矣。状类景象其形、响和其声也。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
故当深知之。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三气以悦喜,共为太和,乃应并出也。但聚众贤,唯思长寿之道,乃安其上,为国宝器。能养
其性,即能养其民。夫天无私佑,佑之有信。夫神无私亲,善人为效。一身之中,能为贤,能为神,能为不肖,其何故也,误也,神灵露也。故守一之道,养其性,
在学之也。众中多瑞应者,信人也。无瑞应者,行误人也。占而是非即可知矣。夫斤两所察,人情也。天之照人,与镜无异。审详此意,与天同愿,与真神为其安得
不吉哉?成事□□,不失铢分,欲得天地中和意。故天地调则万物安,县官平则万民治。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
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
和三气兴帝王法
通天地中和谭,
顺大业,和三气游,王者使无事,贤人悉出,辅兴帝王,天大喜。真人问神人曰:「吾欲使帝王立致太平,岂可闻邪?」神人言:「〈起〉但大顺天地,不失铢分,
立致太平,瑞应并兴。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
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止〉故男者象天,故心念在女也,
是天使人之明效也。臣者为地通谭,地者常欲上行,与天合心。故万物生出地,即上向而不止,云气靡天而成雨。故忠臣忧常在上,汲汲不忘其君,此地使之明效
也。民者主为中和谭,中和者,主调和万物者也。中和为赤子,子者乃因父母而生,其命属父,其统在上,托生于母,故冤则想君父也。此三乃夫妇父子之象也。宜
当相通辞语,并力共忧,则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
民和调,王治太平。人君,天也,其恩施不下,至物无由生,人不得延年。人君之心不畅达,天心不得通于下,妻子不得君父之敕,为逆家也。臣气不得达,地气不
得成,忠臣何从得助明王为治哉?伤地之心,寡妇在室,常苦悲伤,良臣无从得前也。民气不上达,和气何从得兴?中和乃当和帝王治,调万物者各当得治。今三气
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
安乐王者法
君者当以道德化万物,令各得其所也。不能变化万物,不能称君也。
比若一夫一妇,共生一子,则称为人父母。亦一家之象,无可生子,何名为父母乎?故不能化生万物者,不得称为人父母也。故火能化四行自与五,故得称君象也。
本性和而专,得火而散成灰。金性坚刚,得火而柔。土性大柔,得火而坚成瓦。水性寒,得火而温。火自与五行同,又能变化无常,其性动而上行。阴顺于阳,臣顺
于君,又得照察明彻,分别是非,故得称君,其余不能也。土者不即化,久久即化,故称后土。三者佐职,臣象也。道无所不能化,故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
地,无柱而立,万物无动类而生,遂及其后世相传,言有类也。比若地上生草木,岂有类也。是元气守道而生如此矣。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天守道而
行,即称神而无方。上象人君父,无所不能制化,实得道意。地守道而行,五方合中央,万物归焉。三光守道而行,即无所不照察。雷电守道而行,故能感动天下,
乘气而往来。四时五行守道而行,故能变化万物,使其有常也。阴阳雌雄守道而行,故能世相传。凡事无大无小,皆守道而行,故无凶。今日失道,即致大乱。故阳
安即万物自生,阴安即万物自成。阴阳治道,教及其臣,化流其民,受命于天,受体于地,受教于师,乃闻天下要道,守根者王,守茎者相,守浮华者善则乱而无
常。帝王,天之子也。皇后,地之子也,是天地第一神气也。天地常欲使乐,不得愁苦,怜之如此,天地之心意气第一者也。故王者愁苦,四时五行气乖错,杀生无
常也。
悬象还神法
夫神生于内,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四季,黄童子十二。此男子藏神也,女神亦如此数。男思男,女思女,皆以一尺为法。画使好,令人爱之。不能乐禁,即魂神速还。
解承负诀
天地开辟已来,凶气不绝,绝者而后复起,何也?夫寿命,天之重宝也。所以私有德,不可伪致。欲知其宝,乃天地六合八远万物,都得无所冤结,悉大喜,乃得
增寿也。一事不悦,辄有伤死亡者。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因自言为贤者非也。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
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畜大功,来流及此人也。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
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厌,囹圄其先人流恶承负之灾,中世灭绝无后,诚冤哉。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
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今能法此,以天上皇治而断绝,深思之而勿忘。凡人有三寿,应三气,太阳太阴中和之命也。上寿一百二十,中寿八十,下寿六
十。百二十者应天,大历一岁竟终天地界也。八十者应阴阳,分别八偶等应地,分别应地,分别万物,死者去,生者留。六十者应中和气,得六月遁卦。遁者,逃亡
也,故主死生之会也。如行善不止,过此寿谓之度世。行恶不止,不及三寿,皆夭也。胞胎及未成人而死者,谓之无辜承负先人之过。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多足
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者,是五行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聋盲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多病愦乱者,万物失所也。
多病鬼物者,天地神灵怒也。多病温而死者,太阳气杀也。多病寒死者,太阴气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气太急也。多病气胀或少气者,八节乖错也。今天地阴阳,内
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帝王其治不和,水旱无常,盗贼数起,反更急其刑罚,或增之重益纷纷,连结不解,民皆上呼天,县官治乖乱,失节无常,万物失伤,上
感动苍天,三光勃乱多变,列星乱行;故与至道可以救之者也。吾知天意不欺子也。天威一发,不可禁也。获罪于天,令人夭死。初天地开辟,自太圣人各通达于一
面,诚真知之,不复有疑也。故能各作一大业,令后世修之,无有过误也。故圣人尚各长于一大业,不能必知天道,故各异其德。比若天,而况及人乎?天地各长于
一,故天长于高而清明,地长于下而重浊,中和长养万物也。犹不能兼,而况凡人乎?亥为天地西北极也,巳为天地东南极也,亥寒不以时收闭,来年巳反伤。子乃
天地之北极也,午为天地之南极也,子今冬不善顺藏,午反承负而亡也。丑乃天地东北极也,未乃天地西南极也,丑不以时且生,六月反被其刑。天地性运,皆如此
矣。今帝王居百里之内,其用道德,仁善万里,百姓蒙其恩。父为慈,子为孝,家足人给,不为邪恶。帝王居内,失其道德,万里之外,民臣失其职,是皆相去远万
万里,其由一也。习善言,不若习行于身也。
阙题
真人问神人:「吾生不知可谓何等而常喜乎?」神人言:
「子犹观昔者博大真人邪?所以先生而后老者,以其废邪?人而独好真道,真道常保而邪者消。凡人尽困穷,而我独长存,即是常喜也。」「昭昭独乐,何忿之哉?
卒为不能长生,当奈何?」神人言:「积习近成,思善近生。夫道者,乃无极之经也。前古神人治之,以真人为臣,以治其民,故民不知上之有天子也,而以道自然
无为自治。其次真人为治,以仙人为臣,不见其民时将知有天子也,闻其教敕而尊其主也。其次仙人为治,以道人为臣,其治学微有刑被法令彰也,而民心动而有畏
惧,巧诈将生也。其次霸治,不详择其臣,民多冤而乱生焉,去治渐远,去乱渐近,不可复制也。是故思神致神,思真致真,思仙致仙,思道致道,思智致智。圣人
之精思贤人,致贤人之神来佑之;思邪,致愚人之鬼来惑之。人可思念,皆有可致,在可思者优劣而已。故上士为君,乃思神真;中士为君,乃心通而多智;下士为
君,无可能思,随命可为。」
阙题
真人问:「何以知帝王思善思恶邪?」神人言:「易言邪?帝王思仁善者,
瑞应独为其出,图书独为其生。帝王仁明生于木火,武智生于金水,柔和生土。天之垂象,无误者也。」真人问:「古者特生之图奇方,谁当得者乎?」「其吏民得
之献王者。帝王者时气即为和良,政治益明,道术贤哲出为辅弼之,帝王之道,日强盛矣。夷狄灭息,垂拱而治,刑罚自绝,民无兵革,帝王思善之证,可不知哉?
不睹其人,已知之矣。」真人问:「神人何以能知此乎?」神人言:「以无声致之。君欲仁好生,象天道也;臣欲柔而顺好养,法地道也,即善应出矣。故天地不语
而长存,其治独神,神灵不语而长仙,皆以内明而外闇,故为万道之端。夫神灵出入,无有穴窠,清静而无声,安枕而卧,神光自生;安得不吉乐之哉?夫用口多者
竭其精,用力多者苦其形,用武多者贼其身,此者凶祸所生也。子慎吾之言,不可妄思。思之善或有德,思之恶还自贼,安危之间,相错若发髻,子戒之无杂思也。
夫人失道命即绝,审知道意命可活,勉养子精,无自煎也。学得明师事之,祸乱不得发也。」真人不敢失神人之辞也。神人言:「
夫学者
各为其身,不为他人也。故当各自爱而自亲,学道积久,成神真也,与众绝殊,是其言也。」真人问:「何以知道效乎?」神人曰:「决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72/6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哲学和宗教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