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什么是坐忘

荆十三 2023-10-11 15:30:01

什么是坐忘

“坐忘”首先是一种境界,“坐”表示一种清心净性的状态,“忘”是一种排除杂念,自然而然而不是刻意而为乃能悟道的境界。

“坐忘”一词虽然语出《庄子·大宗师》,却是庄子借儒家颜回之口说出来的,其原文如下: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颜回所谓“忘仁义”、“忘礼乐”,就是说颜回不刻意讲仁义、讲礼乐,而仁义、礼乐之道已了然于心、融汇贯通矣,所以颜回自感自己在学问上已有所进益了。孔子肯定颜回的这种益进,但认为还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于是说:“可矣,犹未也。”后来颜回说他自己可以“坐忘”了,孔子一定很惊奇,蹴然而问“何为坐忘”,于是引出了道家所特别遵奉的“坐忘”概念。这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其中“堕肢体”就是指“坐”,是一种放松身心的状态。其中“黜聪明,离形去知”就是指“忘”,即去除自己的耳目感觉,忘掉自己的形体,忘掉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那么“同于大通”就是坐忘所应达到的效果和境界。孔子对颜回所谓的“坐忘”很感兴趣,同时也未免有点疑问,于是说:“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然而孔子晚年自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境界实际已超越了“坐忘”的境界,因为“坐忘”境界只有在“坐”下来,心平气静的状态下才能达到,而孔子晚年是“从心所欲”就能“不逾矩”,其道德修养已进入“自由王国”的境界。

庄子的一切道术,包括心斋、坐忘,皆以“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为核心内涵。大道家园传授的至道修炼功法中,可证得此境界。

 

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对于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只要放下行恶的念头便是超脱;而对于一个有心修道的人,放下自己对于俗世的执着,便是道心。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中,“道”是至高的一个概念,也是人生修行的最后之境。

修道,修的就是让自己放下的过程,放下自己的执着,放下自己的刻意,放下自己对于琐事中所有的主观思想,这就是修道的过程。

由外及内,一层层打通内心的各种屏障,忘掉仁义礼乐,忘掉执念,忘掉刻意追逐的心。

内在修的是道,外在摆脱的自然是烦恼。

古人曾作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就是说在世界上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愁云惨淡,在不安和烦恼中度过,但是烦恼真的是外界的问题吗?其实只是内心的道心不够。

认知“道”之后,外在通达,内心彻悟,可以感受对于人生不同的感悟与理想境界,也有着非同一般认知突破。

就如同《道德经》中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别人都精明审查,而我独自懵懂,别人刻意追求,而我无知无欲,这就是道。

对于道的真正认识和感悟,并非是执着于外物的所有形式,而是从内心达到一种无欲无求,没有执念。不以个人的喜为喜,不以个人的悲为悲,这就是“坐忘”的功夫。

抛却的不光是俗念,也是刻意求道的心,只有不刻意求道,才能无限的接近于道,这是超越世俗之后的一个更高层的境界和认知。

有人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于是就拼命的找“岸”,可是在你拼命追逐岸,刻意逃离苦海的时候,本身又是一个苦海,因为有了主观区别心。

道的懵懂,也在俗世之中的无求无知之上。

在这个俗世间,我们会面对各种沟沟坎坎,很多时候世界不会按我们的主观意识去进行,包括我们修道的心与路程。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面对那些嘈杂和不太如意,然而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只要不过分执着,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想法,就会有一个不同的认知,而这其中抛缺的就是主观的思想。

世间总有人在大苦大悲之后,便有了道心,就是因为在苦与悲之前内心总有束缚,总有执念,当经历了痛彻心扉的苦与悲之后,便也放下了,也看淡了,这个时候就有了道心。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

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常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歌舞娱乐兴味正浓的时候,便毫不留恋的拂衣离去,真羡慕这些心胸豁达的人;能够临近悬崖而放手,在夜深露残时,还有人不停的奔走忙碌,这些繁俗的人在苦海中挣扎,真是可笑。

越是执着,离道越远,心越是繁琐和嘈杂,想要达到身轻心安,只要不过分执着,无论身居何处,都有一份从容与坦然,不刻意追求,便是放下,这便是“坐忘”。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ddjy_5/611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