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道学原传的天道承负观

荆十三 2023-10-11 16:36:30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其特点是前辈后辈相承负。但对于“承负”的论述,《太平经》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其二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其一说的是善恶承负,其二则是说天道循环。

  由此可见,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特别重视并相信现世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也为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则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应行善积德,使精神与天通,乃可至长生成仙。

  道教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对后世有非常重要影响。《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在天地间有司过之神,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乃至成仙。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鼓励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还融会了轮回报应学说,修道行善则可升入仙国,犯过作恶则将会在地狱受到刑罚。凡人死后,家人当信道行善,诵经祈祷太乙救苦天尊救度。

当我们把大道比喻为永恒的家园的时候,大道家园的最中央,就是终极净土——是成道者居住的神洲;而大道家园的周边,则是各种其他的在修行路上但是没有功德圆满的生灵的住地。这些生命的功德,还没有修证可以回归神洲净土的层次,他们回归到大道家园的周边,这个时候,生命是怎么演化的呢?他们会受到善恶承负的天网的制约。这张天网的全部规律,不但适用于生命回归到大道家园之后,也适于现实的世界——这就是道学原传的天道承负观。天道承负完美的解释了生命演化的命题。天道承负在《周易》里面就初见端倪,汉朝的《太平经》有明确的文字说法。天道承负包含了至少四大方面,一是广义因果观,二是广义的轮回观,三是广义的周期律,四是全面的整体观。天道承负认识的因果,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线的因果,他把个人与家族、与社会乃至于地球当成一个整体来认识,个人要为家族善恶之果而承负,《周易》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是也。甚至人也要为其他人的行为去承负,而自己的行为,波及社会及自然界之后,产生的反作用力最终也会返还给自己。生命在什么样的时空点,选择什么样的父母,决定的一生命运的大概,而人为什么在某个时空点会选择这样的父母?与过往的行为有极大的关系,所有的行为最终化为看不见的德——就是阴德,阴德决定了他会选择在什么样的时空与家庭出生,进而决定了他的命运。

对待生死观,天道承负观更是建立在严谨的易学、医学原理及观测事实之上,认为人(包括万物)创生、成长、壮盛、衰老、死亡的过程,无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人死亡的过程,先是断气,这是三归二,然后是肉体腐烂消亡——这是二归一,最后剩下纯阴的元神,纯阴的元神属于坤卦,必然会被属于乾卦的先天一炁——道炁吸引,阴阳相吸是大自然的铁律,人的临终也逃不离这个铁律。元神被道炁吸引回归大道家园之后,则根据自己的功德而决定所处的位置了。没有功德圆满的生命,只能够处于周边的位置,修证层次越高,位置越靠中心,只有成道者才可以回归大道家园之中央——神洲净土。

“天道承负”是人类世界观之最高峰——没有建立在悟透生死基础之上的悟道,都是空中楼阁。大道家园无为法课堂上详细讲授人类世界观之最高峰“天道承负”,指明生命从何而来、到哪里去的人类终极问题,并剖析出中间的曲折历程。导师运用先天易,推演出更细微的十二承负,将宇宙之全景图以波澜壮阔的形式展示在学者面前,深刻的解答了个体命运差异背后的根本原因,阐明命运演化的第一动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5/611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