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医同源。中医来自于上古巫术,繁体的“医”字,原来下半部分就是个“巫”字,清楚地说明了巫和医的关系。当然,后来人们发现酒也有医药功能,于是“酉”替代了“巫”,医的繁体字才变成了“醫”。上古的大神,身兼部落首领和祭司两个角色,基本都懂一些医术。例如在女娲补天的传说中,女娲用炉灰补天,用来止住大洪水。实际暗喻了女性生产之后大出血,用炉灰止血的医治过程。上古神农氏更是中医药的始祖。不过后来医巫分家,巫术治病的方法就保留在祝由科之中了。
什么是祝由科呢?祝者,咒也;由者,病由也。顾名思义,祝由就是口咒病由之意。《黄帝内经》上说,“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病入膏肓、医药无能为力的时候,只好施用祝由术了。祝由术的出处,一般认为出自黄帝的大臣祝由。
黄帝有两个医术高明的大臣,一个名为歧伯,一个就是祝由。歧伯治病按脉,能知人士十二经。据此用药,疗效显著。歧伯和黄帝关于医学的对话辑录成《黄帝内经》一书,成为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发展的源头,当在歧伯。而祝由则是祝由术的发明者。每当祝由治病时,并不用任何药物,只用清水一碗足矣。
治病时,祝由手捏剑诀,敇敇书符水面。让病人喝这样施过咒的符水,效果也非常灵验。据说祝由是湖南沅陵一带的人。沅陵古称辰州,“辰州符”一直非常有名。辰州的符箓和祝由术在道教中独具特色,大约是得自祝由的亲传。
祝由科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元、明时期还得到国家的承认。那时候皇家太医院共设十三科。祝由科为其中之一。就连一代大国医李时珍,也对祝由术颇有研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保留了很多祝由科的内容。其中“咒枣治疟”的方法还完整保存在书中:“执枣一枚,咒曰‘吾有枣一枚,一心归大道,忧他或优降,或劈火烧之。念七遍,吹枣上,与病人食之,即愈。’”通过对着枣子念诵咒语,就可以治虐病。这种疗法的效果,现代人只怕不会相信。但李时珍郑重地写上“即愈”两字,显然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怕是有所依据吧?一代名医都认可祝由术的效果,证明祝由术确实有其独特价值。
祝由科是以咒术为本的,核心奥秘就在咒语上。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加进了书符、捏诀之类的道法,使得祝由术也复杂了起来。各地巫医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因此祝由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号称会祝由术的人多,但真得到秘传的少之又少。没有真本领的人去施行祝由术,效果当然就非常一般。
就现代眼光来看,祝由科以咒术治病,也有科学的因素。现代医学面对很多大的疾病,也只能说“偶尔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祝由科用咒术治病,带给人的心理安慰,最起码能够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这样也可以加快病人的痊愈。何况,真正的祝由术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挖掘。现在对于祝由术,只能姑妄言之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27/18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