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铜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击乐器之一,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由青铜制成,经常用唢呐、皮鼓、大钹、铙钹和锣棒击打演奏。基本保留了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具有布依族的民族特色。
丰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布依族自治州东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400多个布依族聚居的自然村。布依族没有文字,“十二铜鼓”以家族的方式传承,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布依族先民就开始铸造铜鼓。相传铜鼓是布依族的始祖,古百乐“罗月”所作之一。因此,布依族把它视为传家宝,是氏族和宗教团结的象征。他们敬神,年年祭祀,年年朝拜。布依族铜鼓十二调流传于扁担山、丁琪、大山、城关、刘妈、沙子、田亮、木雍等布依族聚居区,并辐射到关岭自治县、六枝特区、普定县等周边布依族地区,形成了一个覆盖多个县的布依族民间铜鼓文化圈。
铜鼓是布依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布依族人称之为安妮。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铜鼓的社会功能是不断变化的。早期的铜鼓主要用作乐器,也用作炊具。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鼓成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器物,一种仪式工具,一种社会财富和权威的象征,甚至是一种埋葬工具。鼓身由铜制成,呈圆墩形。鼓面圆扁,下部与鼓身连接,连接处微凸,腰曲,中间空和圆敞底,两边有耳。
鼓面主体多为太阳纹,由中心向外辐射,周围有多个同心带,由宽度不等的花纹组成,称为晕。装饰图案众多,色彩斑斓,都表现了布依族的山川环境风貌,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这些图案与布依族的原始崇拜有关,描绘了人们所信仰、崇拜和欣赏的东西。云雷纹、水波纹、圆点纹、牛角纹等太阳纹与布依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太阳纹源于火崇拜,水波纹和漩涡与水崇拜有关,云雷纹源于天崇拜和雷崇拜,牙纹与山崇拜有关,三角纹和菱形纹源于鱼崇拜,由鱼的不同部位演化而来。
布依族地区几乎每个村落都有一面铜鼓到几面铜鼓,有的是家族共有,有的是几个姓氏共有,一般由长辈或有名望的家族保管。老陈忠恒是这个寨子里为数不多的鼓手。"铜鼓是布依族的宝贵财富。它非常珍贵。铜鼓是我们民族的象征,象征着全民族的团结。这个鼓是我们陈家老一辈传下来的。据老人说,这是当时的战鼓,打仗用的。当我们把部队从北方调到南方时,我们是先头部队。"
铜鼓作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与布依族的生活和文化风格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古老的乐器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了,但布依族地区的铜鼓音乐文化却传承并保存至今。青铜十二调是丰富的古乐作品和古乐信息的宝库。
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人们的审美方式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流传至今的布依族铜鼓曲调,鲜为人知,几乎引不起年轻人的兴趣。铜鼓曲调的传承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和保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6/34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侗族大歌琵琶歌
下一篇: 湘西特色民族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