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她的服饰以简约、实用、美观著称,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她的服饰是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少有人穿民族服装,导致民族服装逐渐没落。目前,也有一些活动呼吁人民保护民族服装,以便他们能够传承下去。让我们来看看多姿多彩的畲族服饰文化。
畲族服饰文化史
明清时期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地的畲族服饰基本相同。男女穿麻衣无冷热,周杰:《静宁县志》卷十二,附畲族,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不穿鞋》,明朝万历永春县志第三卷,风俗,还是绑腿。“他的手下没有一个围头巾戴帽子的,短衫宽袖,背脊全是发髻。”巴丽:重刊《汀州府志》卷四十五,丛谈附本,同治六年(1867年)。
“你一个工作也完成不了,但是不要打扮。”周杰:《静宁县志》卷十二,畲族所附,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女子“宽领小袖”,《卫兰:畲族风俗》,光绪三十二年(1860)。“短衣布带,裙不盖膝”,傅恒:《大清进贡》卷三,清十六年(1751年)...《没有缠足的习惯》,余少松:《龙游县志》下册,地理考5关。
发型因地域不同而明显不同,无论结婚与否,还是“高髻垂缨”。鲁:《后关县志》卷五,人,或曰“布包”。巴丽:汀州府志。或“断竹为冠,布盖,斑斑点点,饰珠,皆是彩椒珠”,周杰:《静宁县志》……吴宜瑶《福建永定三要曲》盛赞畲族妇女色彩丰富:“家家新草珠轻,其花圈满妆。不惯人间妆,眼白齿白是自然”,引自杨澜:《林挺惠考》卷三,关考5畲族附》。
畲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畲族男女服饰与汉族基本相似。而人口相对集中的福建、浙江等地的畲族服饰仍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福建畲族妇女的特色,因地域和婚姻状况而多姿多彩。闽东北畲族妇女的发式叫“凤髻”。16岁以前,女生用红丝绒编头发,额头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尼头”。
畲族已婚妇女的发型被称为“山哈那头”,各地区略有不同。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宁德南路飞鸾等地流行的发型称为“风头记”。流行于福安、宁德一带的发型称为“沈峰记”,流行于福鼎、霞浦西路的发型称为“凤尾式”。
闽南、闽西畲族村寨妇女的发型也与当地汉族不同。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的畲族妇女的发型都是“龙舟髻”。闽北畲族妇女将数百个银簪子用红绳和珠子扎成一个“扇子髻”。浙西南畲族妇女佩戴“伊”发饰。
畲族服饰文化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畲族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大多数畲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穿带有鲜明民族标志的民族服饰,而是穿各种流行服饰。只有在畲族旅游景点或表演舞台以及畲族婚礼庆典上,才能看到身着民族服饰的畲族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畲族人白天穿畲族服饰,晚上大多换回时装。更多情况下,畲族服饰成为畲族在节庆活动或民族旅游开发中接待游客时使用的礼仪服饰。畲族服饰的物质文化基础发生了动摇,使得畲族服饰文化走向衰落。
畲族服饰文化弱势的原因
1.畲族服饰制作技术的衰落。
畲族自古就有“荆轲”之称。“织单板,染水果,五颜六色的衣服...五颜六色的衣服”是他们最深的印象。从很久以前,他们就开始种植苎麻和其他可以用来做衣服的作物。霞浦毗邻以生产丝线闻名的浙江苍南、平阳。这些丝线也成为畲族制作服饰的重要材料。
新中国成立前,畲族人穿的布料一半以上是自己织的,瞬间畲族村可谓“家家种苎麻,户户织”,苎麻种植面积比例较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梭织布、化纤布、涤纶、人造丝等新面料进入霞浦畲族聚居区市场,逐渐取代原有的自种、自纺、自织棉布,成为畲族服装的主要面料来源。
畲族的衣服还是青蓝色或青黑色,历史上用作染料的植物是靛蓝。顾的《国之利于天下之书》载:“蓝湖(靛青)。蓝色有两种,叶子大的叫马兰,叶子小的叫半兰。县城里有很多班兰树,霜后砍下,浸在巨桶里,然后倒伏越来越多,但它们的枝干都发了芽,被灰病搅动,浸桶略白,久而久之逐渐变绿。
气泡、湖花和灰烬都被清除了,但是很清晰。如果你把它储存起来,把它的水排掉,这个湖就可以过滤,过滤。明清时期的畲族大多以自己种植的靛蓝植物为染料给织物上色,但制作染料的过程复杂,费时费力,且有脱色现象。民国以后,畲族大多使用进口的化学染料,放弃了植物染料。
80年代以后,传统的服装染料基本被抛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便宜、易染、难脱色的化学染料。畲族制作传统服饰的染色技艺失传,加速了文化多样性的流失。畲族长期生活在山野,一直过着“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上世纪80年代以前,霞浦的很多畲族人还有纺车、纺车、衣架、绕线轮、梭子、经编窗帘、织布机等纺织工具。
这套工具由竹子和杉木制成,经久耐用,可以使用数百年。从苎麻收割到编织,要经过苎麻丝的断丝、捻丝、吐丝、拉丝、编织的过程。在传统社会中,畲族妇女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制麻和织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畲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传统的纺织工具已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畲族的制衣工具逐渐消失。
2.古装艺术家后继乏人。
要制作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风味的畲族服饰,需要特殊的技艺,编织、蜡染、织丝带、刺绣等复杂的工艺流程。编花带是畲族妇女的基本功。畲族姑娘编织的花带五颜六色,有蓝底红花、绿底白花、白底黑子等多种款式。
畲族服饰的另一个特点是刺绣色泽鲜艳,图案精美。从事刺绣的多为男性,他们会在女性的衣服、床单、鞋面、烟袋等上面绣出精美的创意图案。如今,随着商品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霞浦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存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实行了“引导性社会变革”。在此期间,畲族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源自西方模式的全球现代化全面启动;另一方面,其他发达国家的主流文化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
在外部压力(国家引导)和内部动力(自然发展)的作用下,畲族发生了深刻的社会转型,包括社会基本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心理、道德价值观和信仰的变化。除了社会转型的深层次原因外,个人需求的变化也加剧了畲族服饰文化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畲族尤其是青壮年为了改变生活状况,纷纷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适应社会,寻求个人发展,他们不再穿自己的服装。而且他们回家探亲,想到的是给父母、亲戚、朋友带一两套时髦的衣服。
所以在留守妇女中,除了老年人偶尔能看到她们穿着极其朴素的凤凰服饰,中年妇女很难看到她们穿着民族服饰。在60年代和70年代,富裕的畲族家庭结婚时通常会要求服装制造商量身定制几套凤凰服装。30多年过去了,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些衣服穿破了,有些人把这些衣服转让给他人或者压在箱底,作为死后的葬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增加新衣服,凤凰衣服总量逐年减少。
有的女性认为穿凤凰裙就要梳凤凰髻,梳凤凰髻要花很多时间。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不再穿凤凰装了。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畲族不愿意在染织刺绣等没有需求的民间工艺的学习和制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畲族传统服饰逐渐失去了市场。王滩的服装师钟师傅告诉我,“偶尔有一两个老板想做凤衣,但有刺绣图案的面料和五色丝线无处可买,只好作罢。”随着老艺人越来越老,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参与进来,畲族服装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畲族服饰的保护
畲族传统工艺技术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瑰宝。它需要人们精心保护、研究和整理,就像世界上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一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这成为摆在畲族人面前的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课题。
事实上,解放后,霞浦博物馆、民宗局等有关部门在收集和展示畲族服饰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们对霞浦的畲族文物进行了多次普查,从民间收集了大量的畲族服饰作为博物馆展品。此外,他们还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展览馆合作,收集畲族服饰展品,用于区域文化交流。
但是,作为人们的日常用品,大量精美的衣服还留在民间,以至于人们看不到。仅崖城一楼一个村就有上百种畲族服饰。近年来,一种自发的民间收藏氛围正在形成,西南半月里村成立了收藏博物馆。这家民间收藏馆由于地域限制,无法为游客提供霞浦五彩斑斓的畲族服饰全貌,而且由于参观人数少,博物馆除节假日外也很少向公众展示。
因此,不可再生的畲族服饰的数量正日益减少。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畲族服饰进行技术记录,包括工艺流程,并对现存的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进行采访,使这项工艺技术得到保护。近年来,一些民族文化研究者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努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方法。
周文重、邓启耀等人主持的“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保护和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与当地各民族真诚、持续的合作,增强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提高传承、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能力。
他们认为民族文化的保存必须建立在民族自觉的内在意志上,而不是依靠这种内在的限制或外来的开垦,应该强调自动言说(进化)。这种自我传递和保护的方法,其实是一种外力自我救赎的过程。
在自我传递和自我保护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学校教育往往与传统思维冲突,所以学校成为服装文化最先退出的地方。
建议:在一些民族学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接受本民族的审美传统,将自我传承和保护引入课堂,让课堂成为培养传统技艺的基地。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让学生从小热爱,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自我传递和保护也要注意与经济利益的关系。让学习者在自我传递中获得收益,反过来成为一种良性的自觉保护,也并非不可能。比如景宁有一家服装企业,在畲族服饰的原有基础上吸收其他服饰的现代语言,大规模生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企业在做从文化输入到文化吸收,再到文化输出的过程。民族民间服饰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他们的文化理解和情感投入,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显得苍白粗糙。
今天,民族的日常服装已经成为一种欣赏和礼仪服装。如今,节日集会和舞台表演已成为畲族服饰展示的主要场所。霞浦畲族女裁缝雷英在传统风格和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宁德市首届“金衣银装大赛”中获得“畲族服装设计特等奖”。她将畲族服饰的民族性、时代性、流行性紧密结合,使古老的畲族服饰焕发出时代气息,深受畲族人民的喜爱。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传承与保护人才的培养。有了优秀的人才,畲族服饰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有了高素质的人才,畲族服饰才能继续发展和发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6/33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畲族编织工艺——特色与工艺技法
下一篇: 传统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