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流浪农耕民族,是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单一少数民族。在畲族,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手艺,不逊于机器。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去畲族文化看看畲族的编织工艺吧。
1.丝带:
丝带是花带,也叫手巾带。缎带是畲族文化的活“文物”,其编织工艺的传承完全依靠口头传授,现已濒临失传。
丝带主要是用丝线织成的,也有用棉纱或苎麻织成的。没有专门的织带机来织丝带,室内室外甚至山野都可以织。
色带的两面都没有图案。线有红色、绿色、黄色、紫色和白色,线的数量随宽度而变化。有三对、五对、十三对、十六对、二十二对、三十二对、五十五对和双跟式(即双排式)。一般五对十三线比较常见。许多经线是宽的,而少数经线是窄的。宽的两寸多,窄的不到半寸。纬线基本是白色的。不考虑腰带的宽度,梭织花纹在中间的七根线上,其余都是织平花边。
彩带图案丰富多彩,主要图案有十三行、水击花、五字带、铜钱帮、万字花、生肖、鸢尾、蜻蜓、蝙蝠等。织宽幅复杂花纹(如“双跟”花纹)的缎带需要精心设计,耗费大量劳动力,可作为装饰性的装饰品。如果用作腰围裙的腰带,常用七根经线;13片可用于捆绑衣服或制作行李带。
2、竹编是必备:
帽子由许多不同的图案编织而成,如帽燕、顶四方形、三层楼房、云头、燕子口、虎牙、帽星等。
畲族花帽是畲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编织最具民族特色。上水村村民编织的畲族花帽,历史悠久,做工精细,图案精美,外观典雅,在闽东畲族竹编工艺中独树一帜。
帽子的编织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手工编织过程,涉及近40道制造工序。从选材、材质、编织等。,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没有偷工减料的余地。比如在第一次选材过程中,需要选择一种上水特有的竹子,竹距长,纤维含量高,柔软性强。当地俗称“卷竹”,其他竹子也可以随便替代,比如碎竹、拉丝、绘画等等。制作一顶花帽至少需要6到7天。
成品花帽直径约40厘米,由上下两层竹条组成,中间夹着独特的“竹叶”。竹条细如发丝,粗细均匀,颜色多样。仅上层就有220到240根细竹条之多。帽子的外边有两个边和三个边。外观帽子,有很多不同的设计,如帽子燕子,顶部,四方形,三檐,云头,燕子口,虎牙和顶部的帽子星。
再看内层的帽子,除了外层上的所有雷同外,还点缀着彩色珠子、红黄丝带等装饰,将帽子点缀得优雅高贵。整个帽子由五颜六色的九重细条组成,色彩斑斓,光彩夺目。在编织过程中还采用了畲族特有的桐油等防漏技术,精致轻巧,不漏水,堪称畲族特有的竹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6/33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浅谈畲族服饰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