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其民族语言为毛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的侗水语支,汉语使用广泛。
毛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咸安山区,贵州平塘县与独山县交界处的卡普河、刘冬河谷,其余散居在环江县的水原、木伦、船山、罗阳、思恩等乡镇,以及周边的贵州河池、南丹、宜山、都安、惠水等县(市)。
关于毛南族的起源,史书记载很少,方志碑刻的族谱记载也不详。一般认为毛南族与布依族、仫佬族、仡佬族等南方民族有亲缘关系,均由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
据《毛南族谭氏族谱》记载,先祖谭于明代嘉靖年间(16世纪中叶)从湖南常德武陵县迁至毛南族土家苗地,与当地人民通婚,繁衍生息,形成民族共同体。
1956年7月,经过国家认定,毛南族被正式确定为单一民族,称为“祖茂"。1986年6月,根据全国意见,国务院批准改为“祖茂”。贵州毛南族自称“嘿”、“quot燕子",";燕子”等等,太“本地人了”、“quot自己”的意思。别人叫他们”。罗”或“假装”等说法,这才被官方确认为“1990年7月27日。祖茂”。
毛人信仰许多神。明末以前,毛南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清初,正一派道教传入毛南族聚居区。后来,在毛南族文化的合流中,道教占据了主要地位,形成了以祭神、跳舞(许愿)为主的所谓“武学”,以斋戒、临终为主的所谓“文教”,以及两群人合作的水陆道场。
毛南族妇女穿青色或蓝色的对襟上衣。女装最大的特点是左排扣上衣和三根黑色鞋带的裤子。衣服多为青色或蓝色面料,配以银饰和顶卡花,端庄美观,简约大方。姑娘们还系了一个长方形的小腰,上面绣着美丽的图案。配银手镯,蓝白撞色。
“龙舟节”是广西毛南族最大的民间节日,在农历五月举行。在20世纪初以前,人们每年都聚集在寺庙内外进行节日庆祝,因此也被称为“庙会”或“五月庙会”。节日的日期因村而异,以铁坳为界。上南和中南乡定在农历夏至的第一天,下南村定在农历夏至的第一天。
毛人根据自己的气象经验和宗教观念,认为每年夏至后的第一天左右,降雨量有显著差异。之前雨水均匀正常,但后来有时下雨有时干燥,容易出现干旱。这是天空中“龙”的雨水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要保证一年风调雨顺,六畜平安,就要祭神祭祖。在端午节期间,男人、女人和孩子必须穿上节日服装。家家户户都会蒸彩色糯米和蒸猪肉,有的还会烤香猪。将柳枝折回插在中堂,将五色糯米揉成小球,厚厚地贴在柳枝上,以示果实累累,祈求丰收。
在三界寺举行祭祀神和祖先的活动。全村男女、已婚妇女和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都来参加,隆重而热烈。有时他们还跳毛南族傩舞,这是一种集歌、舞、戏、面具于一体的舞蹈。人们戴着木头脸,随着打击乐跳舞。目前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民间文体活动,如唱歌、踢毽子、爬杆、登顶、拼斗等。
毛南族正月初一不能骂人,不能骂人。家里有病人时,在门口叉两根棍子,外人不得入内;你不能踩炉子。烧木头的时候,一定要先把粗的一端送进炉子。切忌把桐油摆上神坛,否则会被认为冒犯祖先和家族神灵;不要往炉子上吐痰或踩炉子,不要在炉子上放桐油、衣服和鞋子;外人和小孩不能进谷仓,雨天不能带雨帽进屋;宝宝出生后三天不看天,奶奶只能在宝宝满月的时候去探望。
另外,出去做生意,最忌讳别人坐在自己家门口,以为这是“挡”生意的方式;如果在路上遇到丧事,被认为不吉利;如果你想出去走很长一段路,如果你没有做好饭或在离开前打碎碗,你就不能去,这被认为是受伤或被抢劫的不祥之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6/32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侗族蜡染非遗
下一篇: 古代人御寒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