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华服国风

古代人喜欢穿什么颜色的服饰?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衣食住行是自古以来人们最关心的话题。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让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同时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开放,穿衣自由成为新社会的一个标志。


秦汉时期的礼服是黑色的,而唐代的礼服则是多变多彩的,明清时期的礼服则更为多彩。比如《红楼梦》里提到了几十种不同的红。那么,在合成染料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代服饰是如何染色的呢?当时的衣服是各种颜色的吗?古人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说到服装,就不得不提“染”字。在古代汉语中,“染”通常指布、棉、丝等的着色。其实通过拆解这个汉字,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染色工艺的一些基本原理。三分水的偏旁表示这件作品需要大量的水,而木底表示染色工艺以植物为基础。作为最传统的染料,植物染色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东汉《说文解字》提到了39种不同植物染色的名称,明代《天工吴凯》列出了20多种植物染料的来源和固色方法。清代曹雪芹写的《红楼梦》,甚至可以说是一部考证严谨的清代服饰全集。


曹雪芹出身于江宁编织的曹家。《红楼梦》中描写的贾家,很可能是曹雪芹根据自己创造的。江宁织造实际上是清廷在江南地区设立的一个织造宫廷丝绸的部门。曹雪芹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熟悉了服饰文化。《红楼梦》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清代服饰“百科全书”。


“双色金蝶大红箭袖”、“银红纱衫”、“血点红裤”、“粉妆缎狐罗纹褶”...这些对各种红色服饰的描述,都出自《红楼梦》,能做出这么多“五彩缤纷”的红色。不难猜测,当时的染色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


红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据考证,古代红色的来源主要来自“茜草”这种植物。茜草在西汉时期被种植用于植物染色。《史记》记载:“十亩茜草,……千户等。”据说西汉时期种十亩茜草,收入相当于千家万户。将茜草切碎,放入水中煮沸,加入不同剂量的明矾,得到深红色、绛红色、鲜红色等红色调。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寿绣袍”,是以茜草为染料制成的红色丝绸布料。



西汉时期,另一种更有价值的染色植物红花传入内地。这种红花是一种夏季开红色和黄色小花的草本植物,可用于各种纤维的直接染色,其红色色度是所有红色植物染料中最亮的。可直接染织真红或猩红色,“红花之色藏千花,猩猩之血不加”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红花染的色彩特点。蜀锦,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以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图案对称著称,其中蜀锦一绝,这也归功于红花的植物染色。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本岛有苏坊国,其地产为坊。”据考证,苏芳应为常绿乔木植物苏木,生长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早在西晋时期,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就用它来染色。将苏木粉碎煮沸,根据固色剂的不同,可以染出不同种类的“苏木红”,从浅红、红褐色,甚至深红、紫色、褐色。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其红色全部归功于苏木。


其实历代对服饰色彩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周朝,皇帝的威严必须以红色显示。在秦朝,黑色被视为荣誉的象征;汉末,黄色逐渐取代黑色成为贵族的新宠;隋文帝后正式确立黄色为皇家专用色;清代服饰色彩与身份地位密切相关。比如皇帝只能用红黄,太子只能用金黄色,其他人只能用赏赐“穿黄”。比如电视剧里经常演的“黄夹克”,是皇家的礼物,普通人穿黄色会被打死。



服饰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物质和文化的反映。从服装的款式和颜色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现状以及普通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汉代黑色典雅的服饰,魏晋浪漫典雅的服饰,唐代风格多样、五彩缤纷的服饰,清代的民族融合创新,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从大自然中获得的花草树木、树叶中赋予服饰多彩的色彩,将自然的色彩带入人们的生活,留在了史册。具有历史意义的服装款式和图案以及与中国文化传统意识相匹配的色彩也反过来促进了社会历史和人文的发展。


古装文化虽然在款式和色彩上把人分为三六类,但它的瑕疵总是隐藏着。每个朝代的服饰文化都促进了后来服饰文化的发展,古代服饰文化所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技艺风格和人文精神至今仍令人神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6/32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