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双修是的端,冥冥杳杳又玄玄。
谁知本体无生死,死死生生孰使添。
人性之善也,此言天命之性。性相近也,此言气质之性。天命之性,论其本源;气质之性,论其禀受。天命之性无不善,气质之性有不善。程子日:在天为命,在人为性。故却性然后能尽性,尽性然后能了命。性命不二,谓之双修。
世界万物本一神也,神本至灵,道本至无,易在其中矣。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物居中,自融自化,气在其中矣。中天地而夹命,禀虚灵以成性,立性立命,神在其中矣。命系乎气,性系乎神,潜神于心,聚气于身,道在其中矣。
道者,神之主,神者,气之主;气者,形之主,形者,生之主。无生则形住,形住则气住,气住则神住,神住则性珠明矣,命实凝矣,元神灵矣,胎仙成矣,性命双修之道毕矣。
丹田喻日,心中元性喻月。日光自返照月,盖交会之后实体乃生金也。月受日气,故初三生一阳者,丹既居鼎,觉一点灵光自心常照而无昼夜。一阳生于月之八日而二阳产矣。二阳者,丹之金气少旺,而元性又少现。自二阳生之于望而三阳纯矣,三阳纯者是所谓元性尽现而如月之圆矣。十六而一阴生,一阴者,性归于命之始也。自一阴生至于月之二十三而二阴产矣。二阴者,乃性归于命三之二也。自二阴生于月之三十日而三阴全矣。三阴金,乃性尽归于命也。方其始也,以命而取性。性全矣,又以性而安命。
此是性命双修大机括处。
“性命双修”指身心全面修炼。是中国道教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养生的基本理论。
在华夏数千年的养生史上,一直存在着“修性、修命”何者为先、为次、为重的争论。
吕纯阳真人云: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
吕祖的话充分说明养生须修“命功”的重要性。
“性”指人的心性、灵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
“命”指人的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气质等。
《性命圭旨》曰:
“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
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
又曰:
“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
陈撄宁云:
“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
不管道家的何门何派,都以“性命双修”为依归,并经常引用吕祖的这段话作为论据,虽然不同门派有重性与重命的不同,但“性命双修”则是道家的共识。
张伯端云:
“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详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详言性而略言命。”
张氏所言之道释两家在对待性、命问题上的差别,在道家内部其实也存在,最突出的对比就是南宗与北宗的差别,南宗重命功而北宗则重性功,因为北宗受释家的影响比较大。
为什么要“性命双修”呢?
中华养生第一书的《黄帝内经》将此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虽然《黄帝内经》里并没有“性命双修”这样的字眼,却将为什么要“性命双修”讲得非常透彻。内经讲的是“性命一体”,性可以影响命,命也可以影响性。
《素问?举痛论》曰: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心灵(情绪)气不二,心灵(情绪)动则气动,情绪的波动会引起体内气机的变化,情绪妄动(即大幅度波动)则会引起气机失调,而长时间的气机失调或气机失调超过一定的阈值,则会引起身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变。
不管什么原因引起身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都会带来心性的变化,如肝病者多怒,脾病者多思,肺病者易忧,肾病者胆小。这样的个案比比皆是……
当我们通过某种治疗手段,改善或治愈了身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那么由此而引起的负面情绪也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此即《性命圭旨》所说的“性不离命,命不离性”的实证。
心性修得好,情绪不妄动,则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体内的气机按照其事先设定好的规律运作,身体不会被气机的妄动所伤,在此意义上,性功即是命功。
命功修得好,则经络畅通,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体内的气机亦按照其事先设定好的规律运作,气机不会妄动则负面情绪无由生起,在此意义上,命功即性功。
张三丰真人云:
“炁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炁,则曰真命。”
虽然性命一体,互相影响,即性可以改变命,命也可以改变性,但是,通过性改变命比较难,而通过命改变性则要容易得多。一个身体已经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的人,通过心性的调整,固然可以减少情绪的妄动带来的伤害,但要将已经造成的伤害修复好,恐怕不太容易做到。而且,天天内观自己的情绪,也不太容易做到,甚至还会加重心理的紧张与焦虑,产生新的情绪问题。
因此,从性功入手,或偏重于性功,不但有空言心性,纸上谈兵之弊,而且往往可能产生不但心性没调好,身体也百病丛生的后果。而从命功着手,只要得法,不但可以修复已经受伤的身体,而且还有让心性不调自调的功效——更重要的是,此法几乎对所有的人都有效,并且每一步都可以得到验证。
综上所述,在“性命双修”的问题上,从命功入手,兼济性功并举。最后达到身体健康、心性平和、阴平阳秘的状态,是性命双修应该重视的问题。
无戒学堂日更第八天
双修是指什么意思
男女一起修炼,为了达到性命同源、心灵相通的境界。
性命双修的介绍
《性命圭旨》有言:“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道家前辈陈撄宁也解释过性命之说:“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
双修派是内丹功法类别
性指的是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
命指人的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
性命双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达到至高完美境界,心身全面修炼。
综上所述,性命双修片面一点来说,就是对身心两方面的修炼,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两个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双重融合,人们通常说要身心健康,亏其一即残缺不全。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两大要素。因此修炼性命,就是身心全面修炼,以达到至高完美的境界。
性命双修的修炼
性命双修讲究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并且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修炼。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性命双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普通人注意饮食作息,加强锻炼,参与社会活动,积累功德,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性命双修的理论,只不过无法与真正的道家修行者相比罢了
体弱者当“先命后性”,从命功入手,炼精化气,去病健身,然后心神安定,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提高精神境界。
心理脆弱者,“先性后命”,先从性功入手,炼己筑基,排除私心杂念,调整平衡,提高追求层次,开拓心胸情怀,然后配合服药和炼气,提升身体素质。
可参考的典记载和提及性命双修的典籍较多,下面列出几本以供参考
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所著,道教经典之一,全书托易象而论金丹,其内外丹理论对性命双修之说亦有涉及。
《悟真篇》,北宋张伯端所著,四大内丹专著之一。
《性命圭旨》,全名《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相传出於尹真人高弟之手,《性命圭旨》为总结性书籍,主张破除三教门户之见,宗罗三教历代精义,一出世就广泛流传。
补充
所谓双修,亦无其神秘之可言,以佛法视之,此乃为多欲众生,谋一修持出离之方便道也。苟为大智利根者,屠刀放下,立地成佛,又何须多此累赘哉!如据理而言,所谓双修者,岂乃徒指男女之形式!盖即表示宇宙之法则,一阴一阳之为道也。后世流为纵欲之口实,使求出离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之方便法门,反成为沉堕于三界之果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610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性命圭旨05.邪正说修炼详解
下一篇: 性命圭旨04.死生说修炼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