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教授 孟乃昌
张三丰问题, 为海内外武术界和学术界所瞩目。不久前, 美国哥仑比亚大学安纳· 西德尔发表了有份量的研究论文。笔者对此颇感兴趣, 有关张三丰资料收集有年, 且作过若干实际调查, 拟做考据文章以奉和之。全稿完成,尚侯时日。目前这篇文章, 只是先把问题提出来, 而不拟展示太多的资抖。听杨振铎老师回忆说, 他父亲杨澄甫在世的时候, 家中供奉张三丰画象, 蓬年过节, 焚香供果云云。按中国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祖师爷。儒生的是孔子, 商业的是陶朱公范鑫、梨园行是翼宿星君, 木匠的是公输般( 鲁班)… … 。各家祖师的情况并不一律, 有的显然是虚构人物, 有的却实有其人。随随便便打掉人家的祖师爷, 人家会高兴吗? 但是作为学术研究和历史研究, 却是不能随声附合? 无论否定或肯定都要言之有据, 慎而又慎。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物的问题, 倒也罢了。这涉及到继承和发展, 耐故而知新等等问题。
各行各业也都有这个问题,有类似的争论。比如,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源于我国,但西汉就有纸, 还是东汉才有纸? 争论很热烈, 表面上象是东汉黄门蔡伦是不是纸的发明人? 实质上内容远为丰富。中国火药也是一大发明,后来西传阿拉伯和欧洲, 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是火药发现于什么年代? 是汉代还是晋代? 是南北朝、唐代还是五代? 诸家意见也不相同。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内,问题以这样形式提了出来: 究竟是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还是劳动人民发现了火药? 瓷器也是中国的重要发明, 瓷器最初出现的年代问题, 也争论得很厉害。这些争论中, 各家均有依据, 都有实物以及测试结果。但经过一段时间放冷以后才发现, 讨论双方的标准并不相同。比如说, 什么叫“ 纸” ,这个定义就先得统一才能讨论。什么叫“ 火药” ? 是指成分还是指性能? 什么叫“ 瓷器” ? 有没有“ 原始瓷器”? 等等。这可能倒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这些讨论的经验来看,太极拳源流的研究中,实际上也走过同样的路, 也就是说, 张三丰问题是一个有共性的问题。
张三丰问题,也还涉及到认识论和武术创作思路与方法,武术的地位,武术与气功的关系等等有启发的问题。
张三丰问题,一言以蔽之,对于其人和对太极拳的贡献,或日有,或曰无,或曰有人无拳。曰有,则有张三丰; 曰无, 则张三丰为虚构, 或虽有也是政治上轰动一时但并不会武的人物。主“ 有” 的一派, 不仅有张三丰, 还有许宣平, 程灵洗, 李道子, 宗仲殊, 张松溪等等; 主“ 无” 的一派, 不仅否认张, 也否认许, 否认程…, 认为他们练的都不是太极拳, 以及宋仲殊、宋远桥、宋书铭这一支派传下来的虽然是太极拳, 但手挥琵琶、揽雀尾分明是由杨氏太极拳而来, 等等。主“ 无” 派的正面论题是: 太极拳始自明末清初陈王廷, 在他以前没有太极拳, 他创造了这个新拳种, 流传到今, 衍生出杨、吴、武、孙氏太极拳, 等等, 并且经过一九六四年有人一提, 现在的情况成为, 陈王廷不再是威镇边关的巡按御史、监军御史, 竟是温县本县的乡兵守备, 相当于县武装部长或县民兵团长。
大家都知道, 陈氏太极拳是一种完善成熟的拳种, 它缠绕细腻, 刚柔相济, 疾徐有变,蓄发互用。从陈氏太极拳史料的明确记载看,三百多年来,在氏族流传中主要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中间并无技术方向上的改变和技术水平上的异峰突起, 却有老架、新架、大架、小架的衍化。这也就是说, 如果陈王廷创造了太极拳,那么它是定型化的太极拳,它的水平应不低于或不高于现在的实际水平。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 这样成熟程度的拳种,是一个人或一代人能够创造出来的吗? 他或他们的凭借又是什么? 陈氏家族第十四代传人,算得上家族里的书生和才子的陈鑫说:“ 太极理循环, 相传不计年”,并无陈家所创的意思。武禹襄也说: “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未经研究不轻下断语。但陈、武二位的潜台词却都是,太极拳发端早得很。李亦舍的抄本之一作:“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历史常常说的一个概念是“ 前史”; 如果承认陈王廷创造的确实是陈氏太极拳,这也涉及到有没有太极拳前史(Prehistory of TaijI Boxing or History of Proto Taiji Boxing)的问题。张三丰的贡献正是对陈氏太极拳前史的贡献。从前史的一般意义上讲,没有张三丰的贡献,也就不会有陈氏太极拳的创造。我们平常都爱说的历史主义,说的不要割弄历史,说的继承和发展,正是这个意思。具体说来,张三丰的贡献是“十三势”。这样说有根据吗?有的。它就是大家极为熟悉的“十三势”拳论:“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棚撅挤按,采捌肘靠,此入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棚握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朔肘靠, 即哭震兑灵, 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 即木金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 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 非徒作技艺之末也。”这个传本的来源, 由杨氏所出,为吴氏、武氏、孙氏所共用,但归根结底,仍在陈氏。
由上引文看, 十三势就是八种手法和五种步法的总和, 接认为是张三丰提出来的, 所以他创造的不是( 陈氏) 太极拳, 而是“ 十三势” 。但这个十三势非同小可, 而是太极拳创造的基本依据, 并且是尔后历来所多次承认的这个依据。杨氏太极拳家藏拳谱抄本, 把杨氏套路名称顺序,标题叫“十三势”,李亦舍抄本武氏太极拳套路名称顺序, 也叫“十三势”。换言之, 到了后来, 十三势即太极拳, 太极拳即十三势。这当然不是绝对一雷同, 而是辩证统一,讲究朴素辩证法的太极拳时时是这样认识的(比如“打手即是走架, 走架即是打手” ,并非二者同一)。此外两种太极剑套路都叫太极十三剑,两种太极刀套路都叫太极十三刀,抢或杆子的套路叫太极十三枪, 戟的套路叫太极十三戟… … 。有的流派, 要领也是十三个。太极拳以自己民族传统的认识, 五行加八卦,处处强调十三( 中国颇有一些十三数字的事物, 如儒家有十三经, 中医分十三科戏剧曲艺音韵用十三辙,五代有十三太保)。以上这些器械也都联系着十三势, 而十三势联系着张三丰的名字。
为什么说十三势是基本的出发点,是造拳的依据呢? 原来各派拳架各式,分解开来无非是八种劲别、五种步法。“ 十三势”拳论告诉我们, 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阶段,把符合太极拳要领( 虚领顶劲, 仑胸拔背, 沉肩坠肘, 气沉丹田, 松腰吊档… …) 的动作分解开来, 提炼出要素式的“十三势” 。这篇拳论虽短,却非常好,非常重要。它是符合人类认识的正确途径的。
有了这个分解的要素,再综合起来,就变化万千了。张松溪等的内功拳,陈王廷的太极拳都可以说是由此出发的。即使不是由这些“砖瓦”或“子制件”直接建造大厦,也是要用这个标准件来衡量原有的套路的动作,加以选择、淘洗、改制, 成为太极拳。比如陈氏太极拳,有人提出是由少林拳转化过来的,或者吸收了少林拳的内容。如果可以成立,也有一个前提,就是用“十三势” 来作尺度逐一检验过。“ 十三势”就是武术套路和动作中符合太极拳要领要求的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要素。陈氏太极拳正是这些要素。陈氏太极拳正是这些要素的发展、生长和运动。我们今天要逞新太极拳式子, 就不一定只在陈、杨、吴、武、孙一脉相承的拳式中徘徊, 可以放开来去, 更自觉地走前人走过的这种造拳之路。器械的套路, 亦作如是观。就以“ 棚” 来说,在全身放松的情况, 就有了棚劲, 木身就是棚。棚就是架, 它是人类徒手进攻和防御的最优动作。这里决无夸大之词。当人在受力情况下, 包括对抗和进击会主动、不自觉地选取了棚的态势。当防御来击时, 就有了棚。各项运动员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一刹那,从太极拳观点看,也是棚一一肢体放长, 完整一气。重点外向。太极拳有意识地、自觉地总结出“ 棚” 来, 并且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到套路和推手中去。“ 太极是棚劲, 动作走螺旋”,这十个字说得何等好啊。八种劲别或手法, 其实都有“棚”。这十个字也有点多余, 棚木身就带自螺旋, 就是动态的, 也是静态的。“十三势” 势势如此。五种步法中那个“中定” 尤其值得玩味。居十三之末, 却为十三之首, 统领其他十二势。此处不加多说。
这自然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十三势”是“白手起家”从竞技、劳动等力学受力状态和动作直接抽取出来的吗? 这当然也有可能, 但那大为艰巨, 而且也不一定一下子就很全而。这就是说在它之前, 已经有了一些太极拳动作、散手或小套路。这决不是猜测,太极拳源流史料已经向我们提供出有宋氏太极拳三十七式,程灵说小九天, 殷利亨后天法等。这些是十三协所由产生的依据, 用科技史术语来说,是原大极拳, 或原始太极拳。其中式名,表面上和现在五大派太极拳式名大都不同, 但它们应是符台太极拳诸要领的动作和式子。这些人大都不是大名人, 很没有必要去托名他们来增光添彩, 这层嫌疑是没有了。总之, 否定张三丰也否定了宋、程、殷,承认张三丰,才能承认末、程、殷, 这是很长一段的太极拳前史。这里是客观逻辑的归纳演绎的环节, 而不是陈年流水账。
宋、程、殷氏套路(仅存名)的不同式名, 曾被用来否定它们是太极拳, 而有的相同式名一也接当作否定的依据了。那就是宋氏太极里的“ 手挥琵琶” , 说者似为这是杨氏太极,因为后者有此式, 陈氏太极无此名。我的看法是, 这倒证明太极拳是唐代就有了萌芽的, 杨氏太极命名不是清代时自订的, 而是陈氏口头相传给杨露禅未著文字的( 这也不是推测, 而有陈氏别支通背拳的手挥琵琶小套手可证陈氏原有),现在有了宋氏太极名目就提供了一种自古就有的证据。因为关键不是名字, 而是实质。手挥琵琶一式, 左手前冽, 右手后采的虚步式, 不是明清和现代琵琶的拿法, 而是唐代琵琶的拿法( 据敦煌壁画创作的《丝路花雨》还有反弹琵琶)。如果清代杨氏据形定名, 怎么也不会用考古的眼光给这个式子定成手挥琵琶。还有一个“ 揽雀尾” ( 相当于陈氏太极的懒扎衣, 陈鑫叫揽擦衣, 通背拳叫揽插衣) ,杨、吴太极中的这个式名, 曾受垢病, 指为杨露禅“目不识丁” 的妄定。由于陈氏内部即有不同写法, 我曾考虑是否为河南温县与河北永年县地方方言读音的差异,如“ 心意拳” , 依山西中部读音就是“ 形意拳” , 心、形二字音近)。现在据末氏太极和程氏太极都有“ 揽雀尾” , 应该说也是有早期依据的。
由于张三丰问题不是孤立的, 因和其他事物联系, 而有相容性与不相容性在内, 上述讨论就有意义了。陈氏太极是否为陈王廷独创这件事, 就有意义了。八卦掌这一大拳种也有类似问题。董海川是八卦掌的创始人, 还是开宗立派、光大门户的承前启后人物, 也有争论。非董系八卦掌套路的发现, 为董海川是一代宗师而非创始人提供了铁证。独立的宋氏太极拳在清末民初, 以宋书铭为代表人物的出现, 也为陈王廷非太极拳创始人,而为一代宗师提供了证明。说者以为宋氏太极拳实即杨氏太极拳, 这实在无需多加反证。试想当时的太极拳大师纪子修( 杨露禅弟子)、许禹生、吴鉴泉、刘思缓、刘采臣、姜殿臣,“动行皆冠于时” , 在往竭宋书铭时与之推手,“皆随其所指奔腾腕下,莫能自持”,败于宗手, 因而诸师均拜于宋门下,执弟子礼。说者以为宋氏太极即杨氏太极。若真如此, 杨氏开基,仅有数传, 学自杨露禅, 还是杨班侯、杨健侯、杨澄甫,岂能为纪子修、吴鉴泉等所不知,真是“ 彰彰之迹, 岂容假借”。
张三丰的“十三势”不仅是尔后陈氏太极拳创作的依据, 也可以是其他同性质拳种创作
的依据,因为十三势只是最基本的素材。现在已经又找到了一个这种类型的改功拳: 武当太
|
乙五行拳, 亦称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据当代传人金子强介绍:
他在“ 1 9 2 9 年秋上武当, 居紫霄宫七月有余。从李合林道长习此拳。李称此拳系明弘治年间( 2 4 8 8一1 5 0 4年)由本宫龙门第八代宗师张守性,根据武当丹士张三丰‘ 太极十三式’.并上溯汉末名医华陀‘五禽戏’及道门流派中吐纳、导引、技击等,融炼而成。”(金子驶演授, 武汉一市武协武当武术整理小组编写:《武当太乙五行拳》,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金老先生无意附合太极拳( 否则在套路动作就这样做了),也不是为研究太极拳源流而这样说的, 但是他提供的李合林道长的话,与本文上述论述是若合符契的。张守性时代上距张三丰鼎盛时代只有几十年至百年,较为可信。而且可贵的是, 不是说张三丰传授,而是以张三丰的贡献为基础编编成的,而这个贡献又正是“十三势”。
明代的张松溪、王征南等人的内家拳法,不论名目如何与陈氏太极拳不同,也也应从十三势和要领来理解“太极一家”的历史门庭。
写到这里,自然还会有问题。这一切只是说明“十三势”在太极拳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并不等于证明了张三丰就是十三势的总结者。且听下面的缕述。
凡工作必有人做,才能完成。我们不能给古人吃“大锅饭”,来个“集体创作”十三势。如果不是张三丰,也必然有一个王三丰、李三丰、赵三丰来做这个工作。四川灌县都江堰王二庙里的二郎神不是就有李二郎、杨二郎、赵二郎三位二郎的说法以至塑象吗?这并不是反常现象,而是久远历史的“题中应有之义”。现在太极拳史只有一个张三丰,而且说他创造了“十三势”,倒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有什么理由和根据非要说他没有创造十三势不可呢?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否定张三丰的工作,做的是认真的考证工作,不是胡闹。但无非认为张三丰名气太大了(实际上在历史长河中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是永乐皇帝朱棣为寻找或许流亡的建文蛊帝朱允:攻而打出寻找.张三丰的幌子(三十年代的工作是把《明史》张三丰传和胡饺传合看,把传统的有割裂趋向的纪传体合成纪事本末体,由此得出结论是对的),但这并不是以构成否定张三丰擅内功、总结十三势的理由,难道永乐下诏寻找张三丰。他就不能在太极拳方面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了吗?既然当幌子,就有他的名气,这名气只可能来源于内功水平。后面看到自然包括了拳法。三十年代的工作,今天检查是有成绩也有缺点的。其中否定张三丰,也否定明显可以达到的太极功夫,甚至也否定含胸拔背、气贴脊背、气沉丹田等今夭已为广大群众所普及掌握的东西。这说明在三十年代武术中神秘主义较为流行,而相对缺少科学精神。原来,科技史、文艺史乃至武术史都会出现过与不及的情况,也就是认识论上的“左”和右吧。对传统事物、历史遗留,承认得太多、太深、太远,评价过高,容易流入神秘主社承认得太少、太浅、太近,评价过低,甚至以为“不合科学”、“不合道理”而加以排斥和否定,容易成为虚无主义。有点神秘或有点虚无,也不要紧,只要实事求是去探讨,总是愈辩愈清,真理之光是决掩不住的。
现在的问题是《明史•张三丰传》以及某几种《太和山志》提到张三丰都不说他会武术。这个情况倒比较简单。因为“十三势”拳论也说了,武术不过是那时候的末技:“技艺之末”。治史修志诸众都是封建社会的文人学士,对于一切技艺一般地采取漠视态度,尤其是真正的技艺,个别地方还流露出沾到技艺赶紧缩回去手的心情记述,可见确有清规戒律在。我们可以反问一句:正史和官修志味又写过几个武艺精通的人物,或几个人物的精湛武艺呢(不是指军事指挥)?试看:即使《太极拳秘谱》或《太极拳宗谱》里的张三丰传,也只是在传记的末尾提一笔太极拳,因为这也是文士之笔写成或修订的。这种写法不是更强的证明吗?封建文人对技艺实际也分了个三六九等,对医卜星相、对内功(内丹气功)要重视一些,武术确实被当作“技艺之末”,因为前者毕竟属于劳心,后者毕竟属于劳力。现在就说内功。这一点所谓“武当丹士”、所谓张三丰擅内功,记载是较普遍的。有的不仅说到内丹,还说到外丹,点铁成金,张三丰的徒弟沈万三,靠外丹术致富,助修南京城等(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五卷三分卷英文原著引用及此,并予告在医学分卷中讨论张三丰和太极拳)。
说道家内功气功,就自然联系到动功太极拳(不是指自发功太极拳)。太极拳从它的要领(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看,是气功,由于它作外形运动,所以是动功。这里就有了动功和静功的关系,练太极拳要不要练气功等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道家内丹术看,第一阶段都要“筑基炼己”,然后才能炼内丹(静功)。动功是静功的基础,也是练功夫的入门正路。第一步就是做到体柔,也就是太极拳说的全身放松(放松不是放空,不是松弛、松懈)。通过动功打下基础,一旦上坐去练静功,顺理成章,那真可保证所谓限期次第达到各阶段的园满功夫。这个动功可以是太极拳或别的动功,其实并不需要太极拳那样复杂的动作,五禽戏、八段锦或释家的易筋经都可以。但都不应该只是“空架子”,而应该有拳势呼吸,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只要张三丰擅内功静功(这一点是历史文献所肯定的),他就走过初步功夫动功这一步,也就有了创造或总结太极拳十三势的可能。十三势只是比五禽戏、八段锦更倾向于武术,但其形式和实质都是典型道家的(任自然,主虚静,返扑归真的练法和指导思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太极拳这种道家功夫拳,可以由没有道教宗教信仰的以及也不研究道家学术思想的武术家所掌握,但拳种本身必有其道家内在根源,二者并无矛盾,是无可置疑的。另外,道家和释家都有自己的武术传统,这也应考虑进去。张三丰所以成为不大不小的名人,所以够得上充当威镇四海的永乐所表面上追寻的目标(《道藏》中刊有西道加盖“广运之宝”的敬邀勅书),是以张三丰道行亦即内功水平而不是道教理论说教为基础的。他的功夫高于同时代人的其他人,才使他当时名气最大,也使他成为总结内功基础功夫:十三势”最适合的人(我们也可试想一下,他只是一个不懂内功而念经比别人念得好的道士,这可能吗?)明中叶至清初内家武术和太极拳功夫已经显于世了,元末明初的张三丰总结了“十三势”成为出发的依据和判断的标尺,时期上也是不早不晚正合适的。太极拳史并没有把“十三势”的总结推到汉、唐,表明是忠实于历史的。张三丰因为明初的夺权政治而不期出了些名,托名于他的古迹和故事不少,这也是事实。
应该一提的是,太极拳功夫不仅是练套路,重要的还在于名家所介练的各式单练、八门手法的单练,这在宋氏太极拳论中有叙述,看来也是张三丰十三势原系单练的遗迹,并且是一种练法上的好形式。因为同样作为内功拳的形意拳,十二形和五行的单练就比较明显。形意拳历史追溯它起源于北宋末,定型于明末清初,和太极拳定型年代相近,说明近代传习的拳由单练到成套在这个历史时期完成的条件己经成熟了,而并非偶然。还要指出“十三势”与五禽戏、八段锦(后二可也有各家各派不同套路)作为内功的基础是相同的,但向武术方向发展这一点上是不同的,“十三势”与武术结合就产生了太极拳、武当太乙五行拳等。历史上直到近现代,许多大武术家也是大气功家,少林、武当,内家、外家各个拳种在高级功夫上有殊途同归的趋势。许多中医学家,包括针灸、正骨推拿、伤科和外科名家,大都擅于气功和动功,有的也是大武术家。我们练习太极拳,走走空架子,总是有益于健康,是无所谓了,结合拳势呼吸才能提高;而真正当功夫来练,单练太极一种,功夫愈深愈容易(不是必然而是很容易)出偏差。许禹生、顾留馨、周潜川等名家均流露过这种担心。这倒不是太极一个拳种问题。气功是不可少的功夫。一般练功当然不一定如此,也是应加说明的。
这么一篇几乎不加引证,而只提结论并加说理的文章到此已经不短了,还有一件事非说一下不可。就是乡兵守备和陈王廷的身份并不协调,和他的“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的气派和感慨并不协调,和太极拳本身的风格气派和如此精深独到并不协调。从一种实况和传说中颇能透露一点消息。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北京的走街串巷的理发匠(民间称为“剃头的”)的扁担挑子,一头是一个坐凳,一头园桶形器具中有炭火,上面放一园底宽沿的铜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红漆油饰的全付器具中,铜盆这一头的园形围带上前后有两个带阴阳鱼的太极图!据老年人说:直到清末”铜盆这一头的杆子上还挂着“奉旨剃头)的布制旗带,说那园铜盆是军盔(确实很象),那招揽生意铤铤作响的大铁铗,原是军士武器的报废品改制的,这些从事理发业的都是俘虏的闯王兵担任而流传下来的。这事确是有些蹊跷。“奉旨剌头”是指清初统治者入关后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强制男子剃发留辫子的事情,但那从业者是不是由闯王兵开始担任是有疑的。据山西大学历史系郝树侯教授在《太原史话》一书所说,抗日战争以前,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理发业休假一天,叫“躲闯”日。这就奇了,同样的剃头挑子(形制一样),怎么在北京是由闯王兵担任的,在太原是“躲闯”的人担任的呢?一查《太原府志》、《太原县志》等地方志书就明白了,六月十六日不是清军入太原的日子(郝先生释“躲闯”为“躲清”),而确是在李自成军占领太原的那一段时间内。因此“躲闯”是真的,是躲避闯王的某一次行动,那么主语是谁?只能是明军,被俘的明军,在清代命令从业前就“躲”过,可见是集体从业。由此再看过去北京流传的传说,只有一点不对,就是理发从业者不是俘虏的闯兵而是俘虏的明军,或投降的明军(当然不包括吴三桂的汉奸队伍)。流传了三百年的传说为什么颠倒了这一层关系?和清统治者染指了这一传说有关,因为清统治者入关建立新王朝的舆论基调是,进关是为明王朝报仇,政权是从闯王起义军手中得到的(如乾隆五十年御笔“谒明陵八韵有序”说到“况得之‘贼’手,立统正而仇复前朝”,碑在明十三陵长陵),所以表面上尊崇明朝的。这样当然会把明军说成是闯兵。写上述一段的意思是因为这是个新提出的问题,不得不说得细一点。
总之,明军虽改业理发,但仍标出那太极图(有点象陈鑫所说的“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而且旧时代理发匠都会伤科正骨,分明也是军事性的遗迹),也就是说他们平日的军事训练就是太极拳,就是戚继光《拳经》里那一套内容(这些内容也被陈氏太极另一支派洪洞通背所继承),也就是退隐的陈王廷据以发展和总结的内容。换言之,明代后期已在当时全军推广了原始太极拳为实质的武术,并且已经亮出了“太极”的标志。陈家沟太极拳保存和发展了这一武术(包括推手、擒拿、器械)。本文作者关于这些另有详文论述。于是戏剧性情节发生了,当清代王公贵人、贝勒具子向杨露禅学拳执弟子礼的时候,原来竟是胜利者的后裔向复没的对方中的一个隐居家族的僮仆请益;以及:铁马金戈的军事鏖战却又植根于深山幽谷中道家内功生活。前一情节,太极拳家是都承认的了,后一情节幸好还有一件事与它交相映辉: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原也出自道家山居隐秘的炼丹实经,道家炼丹家把这一成果献给了军事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对肇始人曾认为是孙思邈(药王),可能是一种误会,但又有不同意见产生,然而后来哪个炼丹家献给军事家就还没有弄清,材料太少了。太极拳也有个由道家而军事而民间的之字形路,'这个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拳种,对其有阶段性贡献的人物一一张三丰,材料相对较多,我们的研究工作千万取慎重态度为好。别辜负了这一份遗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16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灵修和性命双修
下一篇: 中原神话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