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吕洞宾形迹考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冯广宏

吕洞宾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宋史》及许多北宋文献资料均述及其人。椐近年发现的墓志资料,推测其生年在唐元和年间(约819年),曾与李后主、陈抟、丁谓、张洎、王安石等交往,至北宋中期仍有形迹,年寿甚长。其学术功绩,在于系统建立修炼学说,成为教南北二宗的共祖。

一、史迹证真

吕洞宾是世人最熟悉的“八仙”之一,他的仙迹记载,车载斗量。正因为众说纷绘,难免真伪莫辨,有些考据家或定其为子虚乌有的神话人物。

不过,正史中有其姓名。《宋史·隐逸·陈抟传》记陈抟在武当山、华山居留,服气辟谷,精通睡功。他所交往的异人中,有“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咸异之。”这段材料依据北宋末江少虞《皇宋事实类苑》卷四十一:“关中吕洞宾者,有剑术,年百余岁,貌如婴儿,行步轻疾;皆尝至抟斋中。”北宋张方平《乐全集·华山重修云台观记》亦云:“关中逸人吕洞宾,有剑术,虽数百里,顷刻辄至”;并谓“此皆旧史之文也”。南宋初年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神仙鬼怪》也指出,当时《国史》上已有此记。那么,北宋初年有吕洞宾其人,就不是虚构的了。

《全唐诗》收有吕洞宾诗四卷,中有《赠陈处士》七律:“金榜因何无姓字,玉都必是有仙名”;“深谢宋朝明圣主,解书丹诏诏先生”;这显然是赠陈抟的作品。又有《哭陈先生》七律,当是公元989年陈抟羽化时所作:“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据此可证实吕、陈交往的可靠性。

北宋杨亿《杨文公谈薮》载有吕洞宾访问过的人:“吕洞宾者,多游人间,颇有见之者。丁谓通判饶州日,洞宾往见之。” “张滔家居,忽有一隐士通谒,乃洞宾名姓,滔倒屣见之。洞宾自言吕渭之后。渭四子:温、恭、伧、让;让终海州刺史,洞宾系出海州房。让所任官,《唐书》不载。” 杨亿(9741020)曾参修《太宗实录》、《册府元龟》,是严肃的史家。所记的丁谓(9661037),淳化三年(992)通判饶州;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参知政事;张洎(933997)太平兴国四年(979)出知相、贝两州,淳化年间参知政事,与寇准同列。这些人都是一品大员,不可能胡编瞎说。

新、旧《唐书》中皆有《吕渭传》。史称吕渭(734 800) “河中人”;“贞元(785805)中,累迁礼部侍郎。” “四子:温、恭、俭、让。”《旧唐书》说“恭、俭皆至侍御史;让至太子右庶子;皆有美才。自后(李)吉甫再入中书,长庆以后李德裕党盛,吕氏诸子无至达官者。”吕让即吕洞宾之父,“牛李党争”在810850年,吕家卷入政治漩涡,功名方面受挫。据近年发现的《吕让墓志》知,吕让(792 855)为吕渭58岁所生,墓志云“七岁失怙恃”,与吕渭卒年相合;吕让元和十年(815)中进士,时23岁;若推测吕让27岁时生季子洞宾,则比较合理,故洞宾约生于元和十四年(819),世传“贞元十四年(798)”,恐有笔误。

《能改斋漫录》卷十八载岳州民间石刻有洞宾自述材料,时在北宋中期:“吾乃京兆人。唐末累举进士不第,因游华山,遇钟离传授金丹大药之方。”“尝游两浙、汗京、谯郡。尝着白襕角带,左眼下有一痣,如人间使者箸头大。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也。”

禅宗文献《五灯会元》卷二十二记洞宾与诲机超慧禅师有所交往,乾宁二年(895),禅师首创鄂州龙寺。这一资料引自北宋《景德传灯录》:“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川人也。唐末,三举不第。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此资料说吕洞宾曾收诲机超慧禅师为徒弟。

由此种种可见,吕洞宾一生经历唐末、五代直至北宋,因修习而得长生久视,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元赵一《历世真仙体通鉴》卷四十五载:“先生吕喦,字洞宾,号纯阳子,世传以为东平人,一云西京河南府蒲坂县永乐镇人,即今河东河中府也。”《唐书》吕渭籍贯“河中”,即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是为祖籍;宋朝《国史》所称“关中”,凡函谷关以西皆可称;亦即《宋史》所谓“关西”。“东平”地在山东,为吕氏郡望;吕温《裴氏海昏集序》、《陈先生墓表》等均自题“东平吕某述”可证。碑记所称“京兆”、“京川”,乃泛指长安一带之地;《吕让墓志》言葬洛阳邙山清风原大茔;故京兆应为其寄籍。

二、仙迹证趣

从唐末到北宋,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吕洞宾传说,有可靠记载者有如下几条:

北宋初陶谷(903970)《清异录》卷下《含春王》载:“唐末,冯翊城酒家门额书云:‘飞空却回顾,谢此含春王。’于‘王’字末大书‘酒也’。体散逸,非世俗书,人谓是吕洞宾题。”此事应在907年以前。

北宋末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九载:“唐吕仙人故家岳阳,今其地名仙人村,吕姓尚多。艺祖初受禅,仙人自后苑中出,留语良久,解赭袍衣之,忽不见。今岳阳仙人像,羽服下着赭袍云。”艺祖即赵匡胤(927-976),在960袍加身,建立宋朝。

北宋陈师10531101)《后山集》卷二十《谈丛》载有两段信息:“世传吕先生像,张目奋须、捉腕而市墨者,乃庸人也。南唐后主使工访别本而图之,久而不得。他日,有人过之,自言得吕翁真本,约工图其像而后授之。” “者吕翁如金陵,过王荆公,而公知之,伏拜请。翁曰:‘子障重,不可。’公又勤请。曰:‘我能去障,则为子去之矣。’竟去。”南唐后主李煜(937 978)为吕洞宾画像,应在965年前后。王荆公就是王安石(1021-1086),居金陵时是在1076年。跨度竟有百年之久。

吕洞宾写了许多好诗,10世纪末社会上流传的吕诗已有100多首,脍炙人口的是岳阳楼所题七绝,《全唐诗》录为:“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人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当时许多笔记都有此记载,首句往往小异,如《杨文公谈薮》:“洞宾诗什,人间多传写,有自咏云:朝辞百越暮三吴,袖有青蛇胆气粗。”南宋叶梦得(10771148)《岩下放言》:“世传神仙吕洞宾,名喦,洞宾其字也;唐吕渭之后。五代从钟离权得。” “自宋以来,与权更出没人间;权不甚多,而洞宾踪迹数见,好者每以为口实。余记童子时,见大父魏公,自湖罢官,还岳州。客有言洞宾事者:近岁尝过城南一居寺,题诗二首壁间而去。”其中之一是“朝游岳鄂暮苍梧,袖有青蛇但气粗”;另一首则是咏老树精。

北宋元符年间(1098_110())进士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上有吕先生留题”;“今不见当时墨迹,但有刻石耳。” “李观守贺州,有人陈某,自云一百三十六岁,因言及吕洞宾曰:‘近在南岳见之、吕云:‘过岳阳日,憩城南古松阴。有人自杪而下来’。” “吕因与丹一粒,赠之以诗。吕举以示陈,陈记其末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神仙过。’”李观(1023-1095)字梦符,为北宋州官。此,治平二年(1065)进士张舜民《画墁集·郴行录》亦记:“辛卯,登岳阳楼。楼有牌极大,乃前知州事李观所记吕洞宾事迹。”

北宋陆元光撰有《回仙录》,因为“吕”字是两口组合,“回”字也是,人多以为是吕洞宾的化名:“吴兴之东林,沈东老善酿八仙白酒。一日,有客自号回人,长揖于门曰:‘知公白酒新熟,远来相访,愿求一醉。”’这时是熙宁元年(1068)八月十九日。东老见其气度非凡,知为异人,拿出酒器十多件来招待。“回公自日中至暮,已饮数斗,了无醉色。”后来回公取席上石榴皮画字,题于庵壁,其色微,而渐加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缘好客,金散尽为收书。”

此诗两联对仗,深有意境,在北宋文化界引为雅谈,苏轼、陈师等均有和诗。《东坡全集》卷六载有三首,前有小序:“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苏轼的和诗是:

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之余。

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公苋素书。

符离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余。

忽见庭丹篆句,犹传青纸小朱书。

凄凉雨露三年后,仿佛尘埃数字余。

至用榴皮缘底事,中书君乞不中书?

陈师《后山集》卷八也有《次韵回山人赠沈东老》二首:

一杯领意不须沽,六字持身已有余。

族子未知天上乐,先生今解世间书。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余。

青彩出指论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近代湖州《东林镇志》有清代吴玉树《宝前两溪志略》,谈到发现诗碑拓本:“吕仙榴皮真迹与苏长公手书和章三首,勒石藏观,元季为兵火所毁。代远世更,拓本流落人间,世罕见之。”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氏登上观中文帝阁,“见有败簏皆贮破帖,启之,得宋拓淳化帖七页,又得硬线双钩榴皮诗十八字;次日复细理阅,又得九字,并得蠹余不全者三字。归而集之,竟成完璧,喜不自胜。”诗的字迹为篆体,署名“回山人”,并非吕洞宾,但南宋人都视吕与“回仙”为一人。

南宋洪迈(11231202)《夷坚丁志》卷十八《张珍奴》记吴兴官妓张珍奴,虽流落风尘,而性颇淡素。后来遇见一个客人,劝她修。张珍奴便更衣炷香,拜之为师。既去,数日不至。”她就写了一首词:“逢师许多时,不说些儿个。安得仍前相对坐?懊恨韶光空自过,及至如今,闷损我!”刚写完,那客人却来了,大约一个月后,客人告辞,留下一封函件,里面有一首《步蟾宫》的词,末句是“待他问汝甚人传?但说先生姓吕。”才知那客人原来是吕洞宾。

南宋白玉蟾《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三《平江鹤会升堂·结座》,有其1221年吕仙诞日所作的古风,以总结形式叙述当时世传吕洞宾仙迹,基本上网罗无遗:

我闻唐代吕纯阳,师是钟离字云房。亲传金液还丹块,得之时游荆襄。世人还识纯阳否?鹤劲龟腮身弊垢。或时磨镜市中行,或时卖墨街头走。

或称姓田或姓回,江口京口归去来。曾担两瓮过庐阜。复吹双笛行天台。青帽红袍长滥饮,袖有青蛇威凛凛。洪都度得西山施,书川度得东林沈。

朝游百粤暮三吴,形神聚散俄有无。茶中传授郭上杜,酒里点化何仙姑。或衣白襕或纸袄,一剑横空几番倒。大笑归从投子山,片言勘破龙老。

太平寺里旧题诗,三入岳阳知不知?昏武夷拂衣去,午夜君山玩月归。醉倒狂歌歌则舞,一局暮钱几今古?清风明月鹤楼,白苹红蓼湓江浦。

当年饮罢一刀圭,谁信无中养就儿?空存毕法十八谈,未肯轻轻说与伊。旧曾三举嗟不第,自言父是吕谏议。囊中瑞约无药银,天徜佯乘剑气。

先生剑法无人传,千变万化常忽然。天将间生生灵异,四月纯阳卦属乾。取将坎画归离腹,化作纯乾阳气足。故能御气化飞龙,所至度人留异躅。

三、丹证玄

吕洞宾在教文化方面的大贡献,是根据钟离师传而弘扬,传授了很多弟子,从而开创教南宗、北宗,与陈抟老祖张三丰---元吉一脉的隐仙派并列为家丹两大支柱。

钟吕丹文献纪录,现存于北宋施肩吾所编《钟吕传集》中。这部书以钟离权与吕洞宾师徒问答的形式表述,容分为18篇,完整反映了钟吕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

按,唐代也有一个施肩吾(780861),字希圣,号东斋,号栖真子,是元和十五年(820)进士,长庆年间(821824)隐居洪州西山学仙。《全唐文》收有他的《养生辨疑诀》,《全唐诗》也有其诗作;但他不可能编辑《钟吕传集》。

北宋施肩吾亦字希圣,自号华阳子,是吕洞宾弟子。他少年时博学经史,颇工词章,后转而学,隐居西山,时代约在北宋初中期。南宋白玉蟾践《施华阳文集》云:“李真多以太乙刀圭火符之诀传之钟离权;钟离权传之吕洞宾;吕即施之师也。施有上足李文英。昔施君授李一十六字,世罕知者:‘一灵妙有,法界圆通,离种种边,允执厥中。予偶得之。”这个施肩吾编辑《钟吕传集》,主客观条件皆具。在教史研究中,唐宋两施经常有所混清,但古人则比较清楚。北宋末年曾慥所编《枢》中,凡引唐施肩吾处则称“栖真子”,引北宋施肩吾处则称“华阳子”或华阳真人,径渭分明。

现存《钟吕传集》题名为“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述,纯阳真人吕岩洞宾集,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传。”容主要是钟离权讲述,沿用了汉代《参同契》带来的术语,如水、火、铅、汞、龙虎之类;而在言及治病药物时,则明显区别:“所治之药而有二等:一曰,次曰。”“之药材出于心肾,是人皆有也;之药材本在天地,天地常日得见也。”在提到具体修习方法时,又明确指出:“肾气投心气,气极生液。液中有正阳之气,配合真一之水,名曰‘龙虎交媾、每日得之黍米之大,名曰‘金丹大药保送庭之中。且庭者,脾胃之下,膀胱之上,心之北而肾之南,肝之西而肺之东。” “丹,乃丹田也。丹田有三:上田神会、中田气府、下田精区。精中生气,气在中丹;气中生神,神在上丹;真水真气合而成精,精在下丹。奉之士莫不有三丹。然而气主于肾,未朝于中元;神藏于心,未超于上元。所谓精华,不能返合,虽三丹终成无用。”已正式提出精、气、神三品上药。钟离又说“炼形而后炼气,炼气而后炼神,炼神合,方曰成。”吕洞宾则总结为:“炼形成气,炼气成神,炼神合”与隐仙派陈抟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都是丹修炼正规程序,殊途同归。

《西山群仙会真记》是又一部钟吕丹的重要著述,题为“清虚洞天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撰,仙门弟子天下都闲客李竦全美编。”分为五卷,每卷五篇,“发明钟吕太上至言”。卷一篇目有识、识法、识人、识时、识物;卷二有养生、养形、养气、养心、养寿;卷三有补、补气、补精、补益、补损;卷四有真水火、真龙虎、真丹药、真铅未、真阴阳;卷五有炼法入、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炼入圣。此书今存于正统《》洞真部方法类。

这部《会真记》实际上是李竦所作。研究者根据书中不避“玄”字(宋圣祖赵玄朗)之讳,认为当编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以前。李竦《指玄图序》说“仆游江南,于南京应天府遇华阳施真人肩吾希圣者”,大概这时得到了施氏的底本,书中所引《西山记》,应是施肩吾的原著。如卷一《识》中,引《西山记》:“吕先生言: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修天爵而弃人爵,鄙顽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离因缘。”卷四《真龙虎》也引有吕洞宾诗:“吕公曰:因看崔公入药境,令人心地转分明。”卷五各篇标题“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炼道入圣”,都是《钟吕传道集》中所论。

洞宾所传丹道10世纪后半期以来,有许多重要传人。北宋秦观(1049-1100)海集》卷二十五《魏景传》言魏景“遇华山元翁,从授炼丹铸剑长生之术。元翁名碧天,其师曰刘海蟾;海蟾之师曰吕洞宾;洞宾之师曰钟离权。自权至景,凡五世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之友魏景,不会记错师门传承系统,可见刘海蟾应是洞宾弟子。南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二说:海蟾子姓刘名昭远,华山陈抟留他在道院,并与种放往来。

南宋李简易《玉溪子丹经指要》卷首有《混元仙派图》,详细列出钟吕的传承世系,这一材料不失为最早、最系统的传承史料。按此图所列,老子之丹道传到钟离权为少阳派,第一代为钟离权;第二代为钟离权所传弟子,有吕洞宾、王老真人、陈朴、王定国、王思和(丹元子)、南叟、成都真人、王老志、尔朱洞、王鼎、金可记等人。第三代为吕洞宾所传弟子,人数最多,计有刘海蟾、曹国舅、陈七子、景知常、姚道真、赵仙姑、麻衣道者、郭上灶、何昌一、老木仙翁、李铁拐、施肩吾、张侍郎、徐神翁、刘高上、朗然子、沈东老、张和尚、王結、浴室和尚、龙晦机禅师、李简易、张珍奴、胡用琼、张迪功等。第四代为刘海蟾所传弟子,门下有张伯端、马自然、李练、张仲范、蓝元道(养素先生)、董凝阳、张继先、晁迥、甄栖真、王庭扬、刘列、陈仲虚、小郑真人等。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张用成》说张伯端“游蜀,逮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修炼功成,作《悟真篇》行于世”,这表明开创南宗的张伯端(9841082)为刘海蟾弟子。后人尊“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为道教“南宗五祖”。

全真道创始人王嘉(王喆,1112-1170),号重阳子,人称王重阳。他在北方传教过程中吸纳了许多弟子,其中以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7人为翘楚,人称“北七真”或“全真七子”。全真道所奉五位祖师“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世称“北宗五祖”,与南宗的“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张伯端”的传承系统基本一致,于是维护了南北道教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而吕洞宾则为南北共同的祖师。

关于吕洞宾生活时代跨越唐末、五代直至北宋,年寿在200岁以上,这对于精通丹道修炼之高人来说,不足为奇。至于吕洞宾阳神显化,打破时空禁锢“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的事迹是否符合科学?须留待生命科学家进行研究。现将四川开县长寿老人李青云的材料作为实际例证,附录于后,老人在1933年去世,即享寿200岁左右,可见如此长寿的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

附录寿者李青云

在上两个世纪,四川开县出了一位长寿老人李青云。据开县修志时收集的材料,民国十六年(1927),当时军阀杨森曾经邀请李青云前往万县,讲授养生之道。杨森对他敬若上宾,给他特制新衣,还请照相馆为他摄影,而且放大陈设在橱窗里,标明“开县二百五十岁白叟李青云肖相,十六年春三月摄于万州”。那么,他就应该生于1677年了。可是民国二十年(1931)《万州日报》九月十五日报道:“开县二百七十三岁白叟李青云,又于前晚由陈家场到万县,住李家花圃。白叟系应王师长之邀到万县的;在万县期间,白叟谈了长生之道,只一静字。”按照这个说法,他就该生于1658年了。在这一次前往万县返家,两年后(1933)李青云即病逝,葬于开县长沙镇义学村李家湾。

按传说材料,李青云原名陈近昌,籍贯不详,一说是上海人,一说是云南人。约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前只身来到开县陈家场。他身形魁伟,秀顶无发,皮肤滑腻,肌肉健壮,自称八十多岁,以卖草药为生,先借住在陈家乡石龙村(今龙凤村),娶妻向氏。他平时不喝酒,不吃茶,不抽烟,吃饭按时定量,不进荤腥;闲时闭目养神,两手放在膝上,几个小时不动(此即丹道静功)。他左手留着长指甲,经常用小竹管套在指甲上,长到六寸左右,就剪下来放在一个木匣子里,去世时指甲装满了一匣。日常寡言少语,从不谈及无关的话。别人问他高寿,只答两百多岁。他虽娶妻,但总是分居,仅仅帮他洗衣、烧饭而已。他比较擅长眼科和骨伤科。嘉庆二十五年(1820)时,他雇用14岁的少年向此阳挑药担,常年赶场为人治病,对于富裕人家,收取高额药费,来养家糊口。他对人厚道,邻居多愿意与之相处;闲时常到高桥附近的穿心店约人打牌,每次都输一百二十文左右,让牌友赢够当天的饭食钱。

向此阳生于1806年,是开县长沙镇李家湾人黎广松的公,他曾经说过,在给李青云挑药担时,看上去老人只比他大40岁的样子。向此阳1899年去世时,享寿93岁,那时李青云还健在。高县庆符镇人80岁的胡英华,1986年拿出他所保留的李青云照片,讲年轻时听说过李青云入山采药、持刀拒虎的往事,有一回李青云还挖到一个形似人头的灵芝草。李青云在开县生活了大约110多年,有人说,他曾自称生于乾隆元年(1736),名为李庆远,也不知确否。1933年李青云去世后,杨森曾专门派人调査了他的真实年龄和背景,并出版过一份报告。有些四川老人说,在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见到过李青云,而他们衰老时,李青云却好像并没有变老。

李青云

相传他的长寿秘诀有三条:一是长期素食,二是清静乐观,修炼功法,三是常年煮枸杞水当茶饮。强调善养生者必以“慈、检、和、静”四字为根本。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省是非;俭于交游则可寡过;检于酒色则得清心;俭于思虑则免烦恼。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13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