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意”与性命双修之“神”
太极拳所讲之意,是特指在太极理念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通过长期训练而形成的以技击为主要特征的意念。也是习武人在精神面貌、思维变化、意志品格的综合反映。
意念来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对实践具有积极的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同样太极意念对太极拳修炼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此老前辈都有过精辟论述。杨澄甫先生就说:“练太极,全身放松,不使有分毫的拙力。用意不用力,意之所至,气流至焉。如是毛血流注,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又说:“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全不费功夫”。太极拳的拳道、拳理需要在平常修炼中去悟,去品,如同《道德经》所说:“道可道,非常道”那样,只有找出其中奥秘,把握好太极意念生成、发育、变化的规律,才可练成上乘功夫。
现在我们所要探讨的,就是太极意念在不同修炼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及其活动规律。以下分三个阶段探讨。
太极意念以调心、安神、和气为主要特征的初级阶段。
对于初学者来说,刚入太极门,尽管读过一些相关太极理论的书籍,也听过名师的讲课或动作指导等等。但对什么是太极拳,什么是太极意念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认识还是粗浅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大多都处于感性认识时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比如需要学拳理,理解要点;需要练套路、记动作、调身架。无论练功还是练拳,总觉得手脚不协调,呼吸不自然,总不能得心应手。即使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修炼,可以把套路记得很熟,拳架打出来也很漂亮。但真正按照太极拳理来衡量,仍处于初学阶段,其太极意念也还在萌芽之中。
众所周知,修炼太极的第一要务是身体放松,没有松就不能称之为太极。但要身体放松,首先要思想放松。怎样才能使思想放松呢?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认为必须在修炼中用意念来调理心境,安静心神。心静是全身放松的前提条件。
心静就是心境安逸,不浮不躁。心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如道家主论“静修”,儒家提倡“虚静无欲”。心静并非生来具有,它需要长期的培养和修炼。静以修心,静以养性,是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修炼太极拳首先需要心静。只有使心神慢慢安静下来,才能不断地清除各种杂念,排除外界干扰。小静则小清,大静则大清,一切杂念都需要在静中清除。心之所安在于无私,越是无欲无求,越可心静神安,人的心神安静了,精神自然也放松下来,这样在意念的引领下,慢慢使全身进入松静状态。心静则神安,神安则形全;心浮则神躁,神躁则形乱。
心静方可气和。气乃是人的气息,生命之象征。和既是和谐、相和。气和也可以认为是心静的必然产物。心与气在人体内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在这个系统中又以心为主。“心为君来骨肉臣”。心理紧张,呼吸自然急促;心理平和,呼吸自然流畅。太极拳就是把道家的有关呼吸与吐纳的修炼方法植入其训练之中,从而使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相配合、相统一。气在修炼中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呼吸平和、自然深长。与太极拳的以松柔、慢练、沉稳、圆润为特征的训练方式相一致。二是气与意和于丹田,然后运行于周身。以心引气,乃能收敛于骨,以气运身,乃能便利从心。这就是告诉我们练拳时收敛心神,聚气于内,然后潜气内循,为意所用,这是练拳练功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气是一篇大文章,故不多赘述。三丰在《道言浅析说》指出:“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
习练太极拳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在心静,神安,气和的状态下,逐渐使自身进入放松,达到不仅骨节、肌肉、皮肤放松,而且内脏、经络、气血全部放松。这样才为太极拳修炼打下基础,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才是在练太极功、修太极拳。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反复修炼,太极意念便会从之前的那种杂乱的、支离破碎的认知中逐渐清晰起来,并在之后的实践中确立起来。这样从明理,到招熟,一步步把太极修炼引向深入。
以意引拳、以意练功,用意不用力的提升阶段。
随着太极修炼不断深入的需要,其运动内容也会不断丰富,方式方法不断复杂化、实战化。从开始的站桩、练功、盘架,到之后的博手、散打等等。在这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中,人的意念会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积累经验。从而使太极意念的活动特征朝着更加具有沉稳性、技击性、超前性的方向发展和提升。
一、意念的沉稳性:意念的沉稳性是人的胆略、毅力、品格的综合反映。是习武人向高层次迈进的必备精神素质。
胆略即人的胆量与才略。胆是人的精神支柱,有胆量才有自信。有自信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中国古训有:“才、学、胆、识”胆为主的说法。天下有才华、有学识的人很多,但真正有胆量的人少之又少。太极拳修炼看似很轻松,但真正修炼到上乘,绝非易事。太极十年不出门真实地道出了其修炼过程更加漫长,道路更加坎坷,需要付出得更多心血。胆量是承受人生一切艰辛、成就一番事业的根基。仅有胆量还不够,还需要有才略。修太极实际也是在修智慧,修涵养,修定力。培育和磨炼自身那种深谋远虑,心胸开阔,临危不惧,遇难不惊的聪明才略。相反胆怯、恐惧、激动、情绪消极等都会使其身心受挫、思维混乱,反映迟滞,不能成就其大事,也不能修成太极。品格,即人的品性与性格。习武人要有高尚的武德。武,止戈为武。德,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品质。习武并非一味地争强斗狠,而是要匡扶正义,主持公道,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德与艺是相互匹配的,德修不好,艺也不会上身。
以上几个方面的修炼,虽都属于人的意志、精神、品格等意识形态的东西,但对于太极理念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习武人只有重视上述方面的素质培养,经历长时间的磨炼,精神面貌必然会大有改善,持重内敛,沉稳淡定,即使在激烈的对抗中,也能镇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不为其动,千锤百炼而不畏其折。凡有所成就的大师,无一不是具备这样沉稳的性格,庄重的气质、威严的神态。骨子里透出那种坚定、自信、威武不可侵的英雄气概。
二、意念的技击性。技击性是指修炼者对太极技击的专业理念的形成与完善。修炼太极拳不论有多少目的性,但技击是它的本质所在,失去技击的特性便失去了灵魂。所以修炼中的一切活动,都要注重培养太极技击的理念。所谓“八法五步”都要符合“随曲就伸、遇刚则柔、遇力则化、遇快则精、遇猛则智”的灵机变化之要求。同时也要熟知并接受其他武术技击的特点,需要有肯、忍、狠、谨、稳、准的理念,培养和强化那种机智多谋不露声色、笑里藏刀暗藏杀机、诡异狡诈出手冷绝、一招致命果敢必胜的技击信念。
三、意念的超前性。意念的超前性即“意在人先”。这一理念,是太极拳于其他外家拳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外家拳多主张以刚、猛、快、直、钻、刁为主要特征的运动方式,以速度来缩短距离,用爆发力实现对目标的打击。而太极拳则强调意在人先,通过探知对方的变化,改变思维方式,把自己所要做的动作提前来做。前者的想法更直接,往往在速度上,时间上下功夫求主动;而后者的想法更曲回更复杂,而是更多地利用空间寻找方式上的变化。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我的,借力打力,见招拆招,从而有效地控制局面。
太极拳常讲后发制人。后发之所以可破先发,就是因为后发者的意在人先、神在手前。手起足落,心要占先,拳要胜人,意先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势要逼人,神要欺人。这样不仅可以后发制人,也可以先发制人,先发制人。正如太极拳论中所说:”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
意在人先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将意念无限向外延展。仿佛整个空间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在对抗中,有接触点,又要忘掉接触点,而是将意念超级向外扩展,欲外无边,欲内无小。有己体无形,无己形无体。
虚灵通透阶及神明阶段
“虚灵”为道家哲学。虚者“空”,灵者“聪明”。恬淡虚无,臻于自然。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种朦胧混沌的原始状态,反映在人身上,指人的返璞归真,是人之天性。
太极意念的虚灵,实质上是指在长期的修炼中,通过意念引领我们的肢体,接受特定的要求,使周身的气息、血脉、经络、筋骨、关节、肌肉等等,进行有规律的积极运行,默识揣摩,精益求精,特别是要日复一日地重复,年复一年的积累,不断刺激人体各个功能的作用,把人的灵性充分挖掘出来,从而使太极技击产生一种自由意识,直至成为人的本能意识。人的意识一旦实现这样的转化,其意识便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想处于无念、无相、无执、无染的虚空状态之中。由于意念没了思维过程,从而使大量闲置的脑细胞被激活,形成更高的有序化、集效化、机体反映自然异常敏捷。
通透则是虚灵在人体运行状态中的内在表现。通者无阻,透者纯净。在这种状态下,任督二脉、大小周天畅通,意念思维纯正干净。于是精神振奋,心胸豁达。存天地之浩然正气,融万物搏击之灵性。开则无外,合则无内,静若山岳,动如江河。
在这样的境界中,一方面意念成为一切活动的总枢纽。而另一方面,由于这时的意念已成为人的本能,归于自然,所以相对来说又没了意念。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我之为身,身之为我,唯意念在流动,真正内外合一,周身一家,缥缈欲仙,神明也。
太极意念在修炼中,经过从产生,发育,成长,直至成熟,似乎走过了从无意到有意,又到无意这样一个圆圈,回到了原点。但这决非是原来的原点,而是有了质的变化的原点。按照哲学原理,恰好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完美过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04/23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一人之下》张之维 道尽丹道性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