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显超
陈抟是道教史上一位神奇的人物,他与吕洞宾互为师友,他所传承的隐仙派是与钟吕丹道并列的道家两大丹道主干。陈抟活动于五代宋初。《宋史》说:“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元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可知他是位内丹宗师。
陈抟的著作除《指玄》外,还有他的易学。《东都事略·儒学传》中说,“陈抟读易,以数学授穆修,以象学授种放,放授许坚,坚授范谔昌”,陈抟又是宋代象数易学的创始人。然而,陈抟的易学与他的内丹思想联系密切,是为他的内丹学服务的。据宋元明三代学者的记载,陈抟易学有三类图式流传下来。一是先天太极图,二是龙图,三是无极图。三类图中,直接指导内丹修炼的是《无极图》。在《无极图》中,陈抟第一次系统提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这几大修炼步骤(其中,炼精化气可以细分为“筑基”和“炼精化气”两大部分,合为丹道修炼五大步骤)。据明末黄宗炎考证,陈抟的《无极图》是这样的。(见右图)。
道教易学中,用《周易》卦图阐述内丹原理始于唐朝,到五代日渐盛行,陈抟承继这种道教易学立场,对道教易学作了发展。《无极图》就是陈抟易学兼内丹学的一个杰作。清代朱彝尊考证《太极图》的渊源说,“自汉以来,诸儒言易,莫有及太极图者。惟道家者流,有上方大洞真元妙经,著太极三五之说。唐开元中明皇为制序,而东蜀卫琪注玉清无极洞仙经,衍有无极,太极诸图。”
今本《道藏》706"6载有《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中有“太极先天之图”(见右图),陈抟《无极图》与此图大体上相同。只是细小之处有差异。而引经的前面确有(《唐明皇御制序》,大概是唐时就有。黄氏更认为《无极图》汉代就有,“太极图者始于河上公,传自陈图南,名为无极图”,他认为《无极图》是河上公创造的。
陈抟《无极图》究竟有什么含义呢?黄宗炎认为,这个图式是讲“方士修炼之术,其义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图式的最下圈,名为玄牝之门,黄氏说,玄牝即是谷神,指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人身祖气产生的地方。他认为人身五官百骸的功能运作,都植根于此。
祖气需要提升,于是升到第二圈。第二圈名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黄氏说,这是“炼有形之精,化为微芒之气。炼依希呼吸之气,化为出人有无之神。使微芒之气及出人有无之神上贯于五脏六腑”,这就是中层的五行联络圈,名为五气朝元。
五气朝元修习的结果是“水火交媾而为孕”,故而上层是黑白相间的一圈,取名为“取坎填离”,以结成圣胎。圣胎结成之后,还要“复还于无始”,因而又有最上一圈,名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至此,功满道成,进人神仙境界。
最下一圈和最上一圈都是虚无,中间一段为有,表示从无到有,又反归于虚无,虚无为万有之根本,此即“老氏虚无之道已为有意”,故称“无极图”。
黄氏又认为,其中较重大的内容是水火,“火性炎上,逆之使下,则火不燥烈,唯温养而和燠;水性润下,逆之使上,则水不卑湿,唯滋养而泽,滋养之至,接续不已,温养之至,坚固而不败。”
黄氏的这种解释,似乎并未招来异议。大概是因为他的解说所用的语句都是内丹学中所有的缘故。然而细考《无极图》渊源,黄氏之说,又多疑惑!黄氏的解释说明,他认为《无极图》既有身体部位的意义,又有丹功程序的意义。因而涉及两肾之间(玄牝)、五脏六腑,及“从无到有,返归于无。”然而照此论去,《无极图》又并没有完整的论述丹功的完整路线及程序!例如,对身体部位只提及命门(玄牝)及五脏,对于丹田、泥丸、三关一类的关键性部位又没提及,因而只是丹道程序与原理的集合,而真正下手法诀,依然深隐藏与师徒口授的法诀之中!
照此黄氏解说,是没法炼成内丹的,而且可能还会出现偏差,因为黄氏这种“五气朝元”是种危险的精气升华。丹法理论的“逆以成丹”本是相对于“顺以生人”而言的,实质只是精气神外耗与精气神积累升华两种不同的大道规律而已,而并不存在绝对物理化的神气还原,这从各派丹功程序可以看出。黄氏之说怠非陈抟之意!
陈抟《无极图》究竟有什么含义呢?既然《无极图》明确地标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取坎填离”则无疑是关于道教内丹功法的图式。对于这个图式的各个部分的含义的探索,笔者以为,还应从陈氏《无极图》的来源上着眼。前人考出,《无极图》来自《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中的《太极先天之图》,是对此图的改造,而《太极先天之图》的传承可以追溯到老子年代。
《太极先天之图》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就笔者看,这个《太极先天图》并非独立单一的表示某一含义,而是与此经中其他图式互相配合,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说着内丹原理及程序,也就是说,《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中的五幅图式都是解说内丹原理的,而且互相联系!因而《太极先天图》的含义解释离不开其他图式。而陈抟《无极图》实际是概括了此经中所有图式的含义!
从《太极先天图》看,这个图与陈抟《无极图》极为相似,只是上方第二圆圈是“乾()坎()”卦象,而《无极图》则是“坎()离()”卦象,《太极先天图》的上方第三圈在《无极图》中被改造为连结五行图与坎离图的符号“U”,而《太极先天图》的最下二圈被《无极图》放大,并标示新的含义。
《太极先天之图》的含义究竟怎样呢?从图示上看,这是一个关于宇宙生成的图式,因为图上明确标出“阳动阴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万物化生”三大步骤。依据图下附文,最上一圈是太极,第二圈是两仪,图象应是“乾()坤()”而不是“乾()坎()”,这是误刻。因为根据此经中五幅易图的内在统一性看,《太极先天图》是对《道妙惚恍图》的不同角度的解说,(见右图)。
《道妙惚恍图》中是太极动而分阴阳,阳清阴浊。清轻者上升为天,浊重者下降为地,生出天地二仪,而后再由两仪生四象,生八卦。因而《太极先天图》中的第二圈应是“乾坤”圈,而不是“乾坎”圈,它表示阴阳两仪。图中部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两义也可证明这一点。再往下的五行都用圆圈标出,表明五行是由阴阳生出,统辖于阴阳之下。阴阳又是怎样生出五行的呢?依据“阳动阴静”的法则,阴阳摩荡,配合生物,如果结果是阳性为主导,则是乾道为主,阳性呈主要特征,所谓“成男”,如果阴性为主导,则是坤道为主,阴性成主要特征,所谓“成女”。这实际是对《道妙惚恍图》内中的第三四圈阴阳二仪生出“水火金木”的过程解释。这里,道教易学认为五行的水火金木与《周易》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相通(这个观点在唐代儒家易学中也存在,孔颖达《正义》即持此说!)故而《道妙惚恍图》中有此象,《太极先天图》中的五行置于阴阳之下,并标明“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就是对《道妙惚恍图》中阴阳生四象的五行解说。其下三圈就是代表阴阳五行化生的万物。《老子》有言,“三生万物”,所以图上标出“万物化生”。这里的三圈还有“三才、三仪”的含义。《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中还有一《三仪冥有之图》(见右),附文说明,道教易学又将八卦的六爻再分成三仪,初爻二爻为“坤元之仪”,三爻四爻为“人元之仪”,五爻六爻为“乾元之仪”。
这样,阴阳二仪之外又生出一个人仪,以与“三才”之道相配,旨在说明“人物冥有从乾坤中来”。因而,这个《太极先天图》有宇宙生成论的意义。但图后的附文表明,这个图同样是在讲修道方法,它提出“气极则变,既变则通,通犹道”的路线,认为元气一旦聚积到一定的量,达到极端状态,就会产生“变通”的效应!这样就必然能得道,因为这种变通实际是一种元气的回归,所谓“反者,道之动”。可知,这个《太极先天图》的立意是要论证内丹法则,是讲“反归于道”!
对于“道、炁,太极”三者之间的关系,此经图文有明确的阐示。依据《道妙惚恍图》,太极之先就是炁,这种“炁”就是道!因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中有象焉。恍兮惚兮,中有物焉。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道的特征是“虚而有情,灵而无象。随迎莫测,隐显莫求,不知所以然,亦不知所以不然,通生无匮”,处于“恍有惚无”之间。在这种“无有”之间者就是“炁”,(“炁”字形兼“无”“有)”)。道与万物的关系是,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禀气,始化众有”。这种炁在化生“众有”之后,就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元气”,这种元气显然是一种后天的东西,但它可以返归于“炁”!
《太极先天图》附文又说,“粤有太易之神,太始之气,太初之精,太素之形,太极之道,无古无今’无始无终也。”它提出“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无古无今,无始无终”的法理,“道”属于“太极”。“神、气、精、形”虽放在“太极之道”之先,但它们没有时间起止,因而实际是一体!
在《道妙惚恍图》中,“炁”存在于太极之先,这个“炁”就是“道”;在这里,这个道就是太极!
“太极也者,天地之大本耶!”又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母者,道也!”太极是“天地之大本”,先天地生,可以作为天下万物之母,因而就是“道”!可见,易学中的“太极”在与老子“(道)先天地生”的思想结合后,就有了“道”的内函!
“道、炁、太极”有共同的内容。(但“道”与“太极”仍有差别,《道妙惚恍图》中炁是在太极之先的!对此,下文释《无极图》“炼神还虚”义时有续论。)也正是以此为依据,经文提出“万物皆有太极两仪四象之象,四象八卦具而未动,谓之太极”,而太极就是道,依据“反者道之动”的规律,通过元气的积累,可以返归于道!
陈抟的《无极图》与《太极先天图》相比,实际是去掉了《太极先天图》中的宇宙生成论的含义,而只保留了“反归于道”的内函,因而他不但对“太极先天图”的图式作了修改,而且在各组成部分上特意标明含义,以说明他的《无极图》旨在说明内丹原理。
《无极图》是否只是照搬了《太极先天图》的“反归于道”的思想呢?不是,而是继承中有发展。《无极图》标示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是道教内丹修炼的三步功夫,反映的是精气神的逐步升华,直至回归于道(无极)的过程,它表明,这幅图是一个完整的内丹修炼过程。精、气、神三者之中,气是精生,但精气互相涵养,精盛气旺,气衰精虚。神是精气所生的英华,神足则能通玄,通玄则能入道。
最下一圈的“玄牧之门”是什么意思呢?“玄牝”二字一直是内丹学中的一个神秘称谓。《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元牝。元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个“玄牝之门”既是“天地根”,当与道相关,与太极相关。因为道先天地生,天地又是太极所生的两仪。因而它是元气之始,又是元气回归太极的门户。但这个门户没有明确的位置,因为它“绵绵若存’。
《修真十书》《金丹问答》中有论:
“问曰:何谓玄牝?答曰:在上曰玄,在下曰牝。玄关一窍,左曰玄,右曰牝。问曰:何谓玄牝之门?答曰:鼻通天气,曰玄门;口通地气,曰牝户。口鼻玄牝门户也。”
这似乎是在论说“玄牝”的方位,“上玄下牝”,“左玄右牝”,但毕竟仍没明说。而俞琰在《玄牝之门赋》中主张“上玄下牝”,并说,“以心肾名玄化,空费存想,又口鼻为玄牝,徒劳吹嘘”,对玄牝表“心肾、口鼻”等说法明确作了否定!
黄宗炎说,“玄牝即谷神”,系出《老子》,他又提出,“牝者,窍也,谷者虚也,指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气之所由以生,是为祖气。”这是出自中医命门理论,但人身命门与《老子》所说的“天地根”是否一回事,则很难说,而且《老子》只说“绵绵若存”,并无具体方位论说。可见,“玄牝”是内丹学中的一个关键所在,是道家不传之秘。
陈抟的意见又是如何呢?也把“玄牝之门”标在最下一圈,无疑与“根”的含义暗合,但最上一圈与最下一圈形式要同,陈抟又在最上一圈标明“复归无极”,这表明最上圈是入道前的最后一步,而道“先天地生”,这又说明这最上圈也有“天地根”的意义,因而上下二圈同形。这恰好又与元气的“始终”相统一。道家不可言传的玄妙之术在这个《无极图》中作了不传之传。但这同时又说明,只有修炼到精气神回归太极状态(即进入“还虚”境界)也就是回归无极(道)的前夕时,才能证知什么是“玄牝”,什么是“天地根”,因为不见太极这个天地之母,是不谈“玄牝之门”这个天地之根的!
倒数第二圈题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这是内丹学中的主要功夫,此两步是炼有形之精化为无形之气,是把有形之物回归于无形之气的一个显证,旨在积增元气,元气旺,神明渐生,智慧大增,这是“气极则变”的必要步骤。
究竟如何才能化精为气,化气为神?“反者道之动也!”外绝七情六欲之有为,则精气神自然步步内返,这就是《无极图》中间的五行图与坎离图所要阐示的内容。
依据《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中的《气运之图》可知,道教内丹学在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其中,“人禀阴阳五行之气而生,人身—小天地”的思想又是内丹学的一个指导思想!
所谓“混元未判,总一气而隐两仪,太极既分,显三才而张庶品,人物之体皆备,气数之源咸绍。”“生育无穷,布陈兆汇,动植安危,悉由气运。虽修行人可能违乎?“九窍四肢皆通乎天气,且手足之阴阳各有其三焉,妙法具载黄帝素问正纪大论篇中”。
这个气运学说的基本精神是人与天地统一,人体的阴阳五行受自然的阴阳五行的影响制约,因而人应与天一致。“五运六气”是人所必须遵守的法则,因为“顺道化者存,逆气运者亡。”道家内丹家依据《黄帝内经》确立的五行、五脏、六情与精气神的关系原则建立起内丹的养神保神法则,他们是这样的:
厥阴木,主肝与胆,“肝胆生怒,怒伤三魂。是故高道省浮生之大梦,炼阳神以长存。”
少阴君火,主心与小肠表里,“生喜,喜则伤神。唯上士也,不染著于有相,即观道于无生。”
少阳相火,主命门与三焦,“生畏,畏伤血气。其明达者,觉聚散之自然,离物相以无为。”
太阴土主脾与胃,“生思,思伤身体。有烈仙者,悟见闻以象空华,亡爱欲而增强慧。”
阳明金,主肺与大肠,“生忧,忧伤七魄。有真人者观世事以皆空,可恒时而明炤。”
太阳水,主肾与膀胱,“生恐,恐则伤精。独至人也,积万行于人间,纪千善于天上。”
因而为使神、气、精、血不伤,必须除去“怒、喜、畏、思、忧、恐”诸情,随四时节气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起居,保持体内阴阳平衡,使五行之气不因岁时五行的“太过”或“不及”而失衡。这又有具体的修法相配。目前仍保存的陈抟二十四练功图就是依据《黄帝内经》确立的运气原理发明的气功导引姿式,它与二十四节气相配。
从医学角度看,这个气运法则无疑是合理而科学的,它并非强调单纯的窒欲,而是强调通过人的主观去协调这种可能出现的不平衡,强调通过转化来实现平衡,也就是五行图中的五行连属,相生相泄思想。目的是为“召无间之气,补有涯之形”。在道教看来,这种外在的“无间之气”,就是“玄—之气”,就是道气,它与人体内的元气互相感应,它是形骸之“主”,而形骸是气之“宾”,修生就是要“形气相保翊,善资生。”因而,陈抟的《无极图》中的五行图的含义应是指这个顺气运保翊元神的思想。
然而,依据《太极先天图》所揭示的万物生成程序,又可知,五行之气又是由阴阳生来,依据“返归于道”的路线看,五行之气修炼的结果必然要“返归”于阴阳之气的领域中去,也就是五行精气的积聚,达到一定程度就返变为“阴阳”二气,这就是“离坎”二气,故而五行图上是坎离图,并且二图连接。
但这还不是道炁,因为坎离只是二仪的象征,是太极所生,要回归于太极,回归于道,则必须进一步炼气,陈抟为此标出了“取坎填离”的方法。后世以对“取坎填离”作了种种附会之说,其实陈抟本意是要通过图例“简明”丹理,绝不会那么复杂和妄诞。坎离在这里是“神气”,《太极先天图》中标明“阳动阴静”,而八卦之中,离()卦虽是阳中包阴,但仍是阴卦,而坎()卦虽是阴中包阳,但终是阳卦,离是阳体而阴性,坎是阴体而阳性,依据“阳动阴静”的法则,应当是阳气去接引阴气,阴气只是接纳阳气。离阴中虚,坎阳中满,取满填虚,二者相抽填的结果就是还原成乾坤二象,即《道妙惚恍图》中的两仪之象,这时的乾坤两仪是因坎离配合而得,合而未分,也就是“具而未动”,因而实际就是太极之体!
所谓“(两仪)四象八卦具有未动,谓之太极”。陈抟的《无极图》旨在阐明还丹之法,申明阴阳配合还丹之旨,所以时刻以气的运动为法则,阳气自动,阴气被动,所以他把《太极先天图》中的上面第二圈乾坤图,改为坎离图,因为乾坤是不动之体,《易》所谓“天地定位”,《否》卦所谓“天地不交”,而坎离则有必交之性,所谓“火炎上,水润下”。
生命现象的本质是阴阳二气的运动,就人而言,就是传统的中医理论的心肾相交相济思想,离为心火,坎为肾水。唯其如此,陈抟才可以将《太极先天图》中的“阳动、阴静”二语删去!朱熹不明此理,在他所订的周氏《太极图》中又在坎离图旁标上“阴静、阳动”二语,实属多余!
五行本是阴阳所生,在衍生过程中阳气是占主动地位的,因而《太极先天图》中特别地在乾坤与五行图相接的地方有一圈标明“阳动”,说明五行是阴阳二气相逢,是阳动的结果。而陈抟《无极图》则因坎离有自然配合的性质,故而删去这一题示,将这一圈改为一个有方向性的连接符号“U”,生与被生,一看就明。
因而,五行图和坎离图实际是在阐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思想。当元气积聚到一定程度,运用抽坎填离的方法以炼气化神,坎离配合还原的结果是成乾坤二象,此时的乾坤当然是“具而未动”即“太极之体”,但还不是“道”,不过距离“”只一步之遥了!
太极此时虽已还原成象,但不可动,(即精气神外施),一动则又是变化生物,即刻分出两仪四象八卦来,若要这个太极稳定,不再变动,则必须进一步修炼,超越太极,使元气转化为“○ ”,进入虚灵的道状态,这样另一种运动形式“无为无不为”就能取代有形有象的两仪现象八卦的有为运动。这个修炼过程就是“炼神还虚”,即进入虚灵的道状态。
所以在坎离图上还有一个太极圈,它既是阴阳二气还原的直接结果,又是进入道状态的必要阶段。如何回归于道,从太极进入无极呢?还是依据“反者,道之动”的法则?无极是对太极的超越,不越出太极,仍有动生不返的趋势存在!因而不是真正的入道!所以《道妙惚恍图》中把无极置于太极之先,这也是说明太极还不是真正的道。陈抟的图式取名“无极”,表明他是以“无极”即进入道状态为目标的,他的图是为修道服务的。
陈抟《无极图》的上下都是同形圈,这也是出自《上方大洞真元妙经》、无賺的思想,是对《虚无自然图》的总结。该图附文说“其始无首,其终无尾,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这说明它在阐示道的特征。
“无首无尾”,自然无极,“绳绳兮不可名”,如绳如环,无始无终,无从取名,而且归于“无物”。迎面不见其头,随后不见其尾,可谓始终是一象,(或叫无象)故而陈抟为《无极图》的“首尾”所设,都是界于有无之间的同形圈。
由以上分析可知,陈抟《无极图》旨在为返归于道提出一个理论依据及方法论,这个图式是对《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的内丹原理的归纳总结和发展!这个图式主要包括这样两部分:一是“从无到有,复归于无”的宇宙演化大道背后的“反者道之动”规律,一是具体的内修方法,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内丹三大步骤。这个图式并不含有人身脏器位置的内容。
只有修炼到精气神回归太极状态(即进入“还虚”境界)也就是回归无极(道)的前夕时,才能证知什么是“玄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02/12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闵一得内丹养生思想
下一篇: 陈撄宁女丹修炼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