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道家

伏羲文化的基本内涵

荆十三 2024-05-20 15:16:00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伏羲文化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意蕴,对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从伏羲文化精神文化层面包括龙图腾、先天八卦及传说事迹三个方面来探析其基本内涵,旨在弘扬伏羲文化。关于伏羲的记载,先秦时期即出现在《管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典籍之中。上溯渊源,甘肃省天水市所辖的武山、甘谷出土有人面鲵鱼身纹饰彩陶瓶,正当是伏羲“人首蛇身”形象的艺术写照;甲骨文中即有两“虫”相并的字形,有学者认为此即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像的抽象化,都可证明伏羲的传说起源很早。秦汉以降,在人们的精神信仰层面,伏羲三皇之首、开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奠定。不论官方或民间,史家撰著历史都将伏羲奉为历史人物,是和夏禹商汤一样的圣王。

微信图片_20240520151949.png

  自先秦以来,由于伏羲独特的地位和非凡的贡献,伏羲乃至女娲成为中华民族加以推崇、歌颂、祭奠、信仰、寻根的对象和旗帜。于是,历代贤哲学人乃至统治阶层,遂以伏羲、女娲事迹及其文化创造活动为基础,复经演绎加工和增益扩展,加之民间传说的推衍流传,民间信仰崇拜与风俗习尚的浸润习染,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博大、内涵深奥丰富而蔚为大观的伏羲文化。伏羲文化的基本内涵。

伏羲不仅代表个体,也代表群体,更代表一个时代。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创乐器、定姓氏、制历法、理庖厨……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犹如擎天明灯,照亮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三国时期大文豪曹植《太昊宓牺氏赞》云:“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经地象天。庖厨祭祀,罟网鱼畋;瑟以象时,神德道元。”伏羲创制的诸多说法,其实就是原始文明的集中反映,是一个上古时期的文化象征。这些说法使许多长久造福于人民的事功有了物主,以便让人民崇拜,以便引领人民更好地生活。因此伏羲也就成了文化的化身,古往今来被尊称为“人文始祖”,民间称“人宗爷”或“人祖爷”。

伏羲文化的核心是附着于伏羲身上的创制即发明创造。现代意义上的伏羲文化内涵更加广泛,凡和伏羲事迹相关的事或物,诸如祠庙遗迹、民情风俗、轶闻传说、史籍记录等都属于伏羲文化范畴。

第一、伏羲是人文始祖。纵观历代典籍,历史上的“三皇”有多种说法,如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神农、黄帝等等。但不管哪一种“三皇”说,其中都有伏羲;不论哪一种“三皇”说,伏羲都位居第一。追根溯源,以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伏羲非凡的历史功绩决定的。伏羲代表了一个时代,伏羲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肇启时代。伏羲是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民族文化的象征,其人文始祖的历史地位不可动摇。

第二、伏羲代表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伏羲是人祖,伏羲形象始终和龙紧密相联。如战国楚帛书就有“故有龙袍戏,出自雷泽……”的说法。《太平御览》引《帝系谱》说“伏羲人头蛇身……”可见伏羲部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三皇五帝中,只有伏羲是人首蛇(龙)身,伏羲就是中华龙祖。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图腾崇拜,龙是中华文化最伟大的标识,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龙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第三、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伏羲的主要贡献是始创八卦。伏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感悟到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并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阴”与“阳”两个最基本的元素,用“八卦”表达出来,从而打开了人们认识世界的闸门。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经周文王推演,卦卦相通,爻爻相应,包容了宇宙万物的真谛,奠定了天、地、人三才的完整系统,从而构筑了博大精深的《周易》。《周易》及其后来形成的易学,是中国人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所以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秦汉大一统,伏羲及相应的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传播:其一,典籍传承层面,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代不绝书;其二,图像传承层面,伏羲、女娲交尾像被广泛采用,频频出现在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工艺品加工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其三,祭祀传承层面,从官方到民间都是设祠祭祀,绵延不绝。由此,形成了内容博大、绵延不绝的伏羲文化,而对伏羲的钦崇自然而然成了几千年来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微信图片_20240520152042.png

伏羲文化蕴涵龙图腾的精神

  1.1 龙图腾精神之一——福

  伏羲所处的时代是原始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水平非常有限,对刮风、下雨、下雪、洪水等很多的自然现象,包括闪电不能够理解,于是对自然界产生了一种敬畏。人们希望有一种东西或者是精神意念的东西能够帮助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龙图腾代表的最原始的一种寄托与希望。人们对龙的希望是保护自己,能给自己造福,龙最初的作用便是带来雨水润泽万物。所以龙图腾的产生应该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由此体现了龙图腾的精神之一——福。什么是福?福是幸福,造福众生。

  1.2 龙图腾精神之二——生

  伏羲所在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找寻食物的来源是用石头或者棍棒等工具来砸猎物,可想而知,捕获率很低。伏羲的重要贡献之一是结网罟,通过研究蜘蛛结网的道理用树藤编织发明了网,这样就更好地捕捉到了猎物,大大提高了捕获率,一时吃不完的就圈养起来,形成了家畜业,促进了社会生活。人类以前没有房子住在山洞里比较潮湿,于是开始模仿鸟类,想办法到树上去住,最后开始建造房子,改善了居住条件。当到了一定时期,居住的环境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譬如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需要迁徙,人生活离不开水,所以迁徙是沿着水走的,寻找到可以生存的地方。人类的发展就是不断寻找生机的过程。所以龙图腾的精神之二——生。即生存、生育、生机。

  1.3 龙图腾精神之三——融

  龙的图腾反映了各部落之间的包容精神,这就是一种融合。伏羲当时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伏羲时代是以他的先进技术、先进文化来征服各部落的,于是伏羲团结了其他八个部落,然后取每一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组成了一个新的图案,这个图案就是龙。龙的形象中,角是梅花鹿的,脸是马的,眼睛是兔子的,耳是牛的,身子是蛇的,鳞片是鲤鱼的,掌是老虎的,鹰爪的,一共是九种。第二个就是团结精神,譬如中华民族传统的节目赛龙舟、舞龙等活动,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最后体现的是和谐。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所以人类要积极与大自然、与社会争取和谐。除此以外,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包容,体谅,“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因此,龙图腾的精神之三——和。和即融合、和谐、凝聚。

 1.4 龙图腾精神之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自然界行的是一种健康的大道,人既可以像龙那样在水中游,也可以在地上行,但最终要腾飞上天,要努力上进,毫不懈怠。开拓创新就是敢为人先,敢于拼搏,敢于超越自我。团体精神的打造,应该就是一种龙的精神,和谐、凝聚,拼搏创新。龙图腾的精神之四——进。进即创新、进取。

  2、 先天八卦是伏羲文化的精髓所在

  伏羲所创八卦为先天八卦,以解释自然规律为主,是伏羲文化的精髓。用“—”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作为伏羲最重要的贡献,八卦包含了很多文化精神因素。下面主要就数学与易学分析一二。

伏羲氏是中华人文始祖。历史上的“三皇”有五种说法,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其中都有伏羲,且位居第一。究其原因,是伏羲非凡的功绩使然,特殊的贡献使然。

伏羲代表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伏羲是人祖,也是龙祖。三皇五帝之中,也只有伏羲是人首蛇(龙)身形象,其实质便是伏羲就是中华祖龙。二十世纪以来,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一些著名古文化遗址如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都出土有龙文化文物。从而可印证,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图腾神,华夏先民在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龙图腾始终是最显亮的旗帜。

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伏羲最重要的文化贡献是“始作八卦”,对此《周易•系辞下传》有完整表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而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伏羲“始作八卦”深信不疑。

伏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伏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总而言之,伏羲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选择和确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在他身上体现着一个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而伏羲独占儒家道统渊源谱系人物之鳌头。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究极经传、品第人物,人分九等,其“上上”一等者即圣人,序次分别为: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从国史层面确立了伏羲开天圣人、人文源头的地位。

伏羲文化是中华大一统政体的重要精神支柱。伏羲在古史系统中圣王地位的奠定和中华大一统政体的形成是相一致的,或者可以说伏羲三皇之首地位的奠定是中华大一统政体的必然产物。伏羲传说同源一体对国家的统一有积极意义。秦汉而下,在京师都设有祭祀伏羲的祠宇。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无一例外都尊崇伏羲。以少数民族政权为例,北魏一朝许多祭祀伏羲的专庙见于史籍;金代诏命在河南陈州、秦州卦台山等地定期祭祀伏羲;元代诏命全国范围通祀三皇,大建三皇庙;清代除在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伏羲之外,国家层面对太昊陵的祭祀一直持续到清朝更替前的宣统二年。民间而言,全国各地有为数众多的伏羲庙,南北均有,分布较集中的黄河流域达50余处。伏羲传说故事成百上千,在多个民族中都有传播。迄今发现西汉以来伏羲、女娲交尾形象画像砖、画像石、绢画300通(幅)之上,分布范围广大,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唐代墓葬、吉林集安高句丽墓葬亦多见。以上列举可证伏羲是历史选择确立的中华民族的共祖,对民族团结有积极意义。

伏羲时代即史籍所言的“羲皇代”“羲皇上人”是安乐和谐、理想生活的代名词。在中国历史上始终认为存在过一个无君无王、无税无法、无饥无寒,至淳至真,集百美于一身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羲皇时代。不论是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小国寡民理想(庄子认定老子所言就是伏羲所在的时代),还是孔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世界,至而陶渊明的桃花源,都是羲皇时代的不同注脚。正如古人解说《桃花源记》主旨——“此即羲皇之想也”。本此,人们对伏羲的尊崇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观念。

微信图片_20240520114116.png

伏羲礼赞

伏羲和伏羲时代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伏羲的精神仍涌动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历朝历代对伏羲的崇拜,其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我们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相一致的,也无疑会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起到积极的作用。

李燕杰先生《伏羲人祖礼赞》言:“伏羲氏作为人祖,是神话?是传说?还是历史?如果是神话,这种神话,显示了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如果是传说,这种传说,留下口头相传中最美好的篇章。如果是历史,这段历史,更记录了我们先祖的光辉业绩。从神话、传说、历史中,我们深深感到伏羲氏是人文之祖,智慧之灵,教化之圣,铸魂之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daojia/1579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