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辩刚柔胜劣,以劝行人,故次此章明刚柔益损,以进脩学。就此章内,义分有三:第一起譬,略示高下。第二正说,广明损益。第三举圣,结成其义。
第一起譬,略示高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犹,喻也,自然之道喻也。自然之道喻若张弓,举下使高,抑高令下,调适方可运箭。
第二正说,广明损益。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傲慢有余者必招损败,谦和不足者与其福善。天道如是,故似张弓也。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福善祸淫,自然之理。仍前生后,重出此文。
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人间世道好行浮伪,趋势竞利,违天背理,割损贫贱之不足,供奉富贵之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孰,谁也。谁能有余财德以施天下苍生乎?唯当怀道之人独能济物。故下文云圣人不积。而言奉者,示谦。
第三举圣,结成其义。是以圣人为而不恃,成功不处,其欲退贤。
体道圣人常善救物,虽复财德两施,而不恃其劳,有大至功,而成功不处者,意在麾谦退己,推功于物,韬光晦迹,不欲示见己之贤能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6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七十六
下一篇: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