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道德经注解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六十九

德玄 2024-12-27 19:29:54

用兵章第六十九

用兵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守持三宝之人能会古之极道,故次此章即明此人双遣空有,不舍大慈。就此一章,义分四别:第一明接物运权,示根尘总幻。第二重辨前义,以显真空。第三明舍慈之人,轻敌失道。第四明涉境运智,无出大慈。

第一明接物运权,示根尘总幻。

用兵有言。

用兵谓用权智摄化苍生,亦是行人用六根涉于尘境。有言者,有用兵之法,主旨在下文也。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主,我身也,客,前敌也。根尘两空,物我俱幻,既无我身之能缘,亦无前尘之可染也。

不敢进寸而退尺。进,取也。退,舍也。寸少以况无,尺多以况有也。既而境智双遣,根尘两幻,体兹中一,离彼二偏,故有无为之可取,亦无有为之可舍。

第二重辩前义,以显真空。

是谓行无行,既遣荡有无,又洞忘境观,故以无行为行也。

1083.jpg

攘无臂。

隳枝(肢)体,故无臂可攘。

执无兵。

离形去智,故无兵可用也。

仍无敌。

物境空幻,无敌可因。

第三明舍慈之人,轻敌失道。

祸莫大于侮敌。

侮,轻陵(凌)也。敌,前境也。轻染诸尘,致三涂之报,故成大祸也。

侮敌则几亡吾卖。

几,尽也。宝则前章三宝也。舍慈而勇,谓之侮敌也。招于巨衅,故尽丧宝也。

第四明涉境运智,无出大慈。

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

若,当也。哀,慈也。抗,举也。言根尘相逼,举眼色等相当也。仍以大慈之心虚察前境,则能所两空,物我清净,故一切诸法,真成胜妙之境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6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