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道德经注解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三十二

德玄 2024-12-26 19:50:07

道常章第三十二


道常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佳兵不祥,故有道不处,此章明侯王守道,则万物自宾。就此章中,自分为四:第一标无名,将以明道。第二举守道,而能降瑞。第三始制下,广其制用。第四譬道下,将以结成。


第一标无名,将以明道。


道常无名。


虚通之理,常湛然凝然,非声非色,无名无字,寂寥独立,超四句之端,恍惚希夷,离百非之外。岂得以言象求,安可以心智测?故下文云天地始,又云吾不知其名也。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朴,淳素也。小,微妙也。言淳朴之道,其自细微,而能开化阴阳,亭毒群品,百姓日用而不知,亦未敢自臣我有道者也。又云:物无贵贱,道在则尊。故巢父、许由、王倪、啮缺,此之数子,皆以穷为匹夫,而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即其事也。

0585.jpg

王侯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言君王若能修守至道,殊方异域,自来宾伏而归化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夫与天地合其德,阴阳合其序者,故致四时玉烛,七曜无怨,灵瑞嘉祥,芝英甘露,国无虚用,不亦宜乎。


人莫之令而自均。均,平也。莫,无也。德合二仪,明齐三景,百姓无待教令而自太平。道力不可思议,守之致有此益也。


第三始制下,广其制用。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因无名以立有名,寄有名以明无名,方欲引导群迷,令其悟解也。


夫亦将知止。


道无称谓,降迹立名,意在引物向方,归根反本。既知寄言诠理,应须止名求实,不可滞执筌蹄,失于鱼兔。


知止不殆。


筌蹄既忘,妙理斯得。止名会实,故无危殆。


第四譬道下,将以结成。


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与江海。


江海善下,为百川之所共凑。圣道虚容,为众生之所归往。故下文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5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