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雄章第二十八
知雄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明善行之士,常善救人,其于救物之方,犹自未显,故次此章,略示其耍。就此章中,文开四别:第一明去刚取柔,是行人要迳。第二劝遣明归闇,为学道楷模。第三示守辱忘荣,归根反本。第四显匠成庶品,利物忘功。
第一明去刚取柔,是行人要径。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
蹊,迳也。雄,阳,是刚躁之名。雌,阴,是柔静之义。知雄躁刚猛,适归死灭。雌柔静退,必致长生。故弃雄而守雌,可为天下之要迳。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离,散也。婴儿譬无分别智也。言人常能守静,则其德不散,故能复于本性,归无分别智也。
第二劝遣明归闇,为学道楷模。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白,昭明也。黑,暗味也。式,法也。自显明白,眩曜于人,人必挫之,良非智者。韬光晦迹,退守暗昧,不忤于物,故是德人。能知白黑利害者,可为修学之洪范也。
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忒,差也。无极,道也。常能弃明守暗,其德不差忒,复我清虚,归于至道。
第三示守辱忘荣,归根反本。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荣,宠贵也。辱,卑贱也。处于荣贵,遂超骄奢,而福善祸淫,忽然凋落,此之荣宠,翻为祸基。若知倚伏不常,贵为祸始,应须自戒,勿为放逸,处于荣华,恒如卑贱。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知荣守辱,天下归凑,譬彼川谷,包纳虚容也。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真本也。始自知雄,终乎守辱,三种修学,为道之要。又如虚谷,罄无不容。所以常道上德,于是乃足。故能复于真空,归于妙本也。
第四显匠成庶品,利物忘功。
朴散为器,圣人用为官长。
散,分布也。器,用也。官,君主也。长,师宗也。既能反朴还淳,归于妙本,次须从本降迹,以救苍生。布此淳朴,而为化用。故《西升经》云:道遂散布分,既而为君以驭世,为师以导俗,圣人即用斯朴,散而为驭导之方也。
是以大制不割。
至圣神力不可思议,三界内外无不制伏。主领弘普,故称大制。而亭毒群品,陶铸生灵,推功于物,不为宰主,故云不割。割,宰断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5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二十七
下一篇: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