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道德经注解

张其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德玄 2024-12-25 20:00:36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理人民,侍奉上天,没有比“啬”更好的办法了。只有“啬”才是尽早服从天道。尽早服从天道就是在不断积累德性。不断积累德性,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没有什么不能克服,就没人知道它的极点。没有人知道它的极点,就可以统治国家。掌握了统治国家的根本,就可以长久。这就是根深柢固,长生久存的道理。

1934.jpg

 这一章既是讲养生的,也是讲治国的,因为治身和治国是一样的,所以这一章就一个字——“啬”,“啬”是治人事天的一个法宝,“治人”讲管理人民,“事天”讲侍奉上天(也有学者认为“事天”指保养天赋),“莫若啬”,没有比“啬”更重要的!

       “啬”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大家都知道,叫“吝啬”。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知名的吝啬鬼,一个是欧也妮·葛朗台,一个是《儒林外史》里面的严监生。严监生临终的时候老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一直伸着两个手指,家里人都不明白。后来有个人了解他,知道是说灯槽里的灯芯有两根,太浪费了,熄掉一根,严监生这才咽了气。所以“啬”就是“吝啬”,是小气、舍不得的意思,是从顾惜、节俭中引申面来的,与第六十七章的“俭”意义相近。同时,“”还有“爱”的意思。你太爱了,舍不得了,想据为己有,过分爱惜、节俭就是“吝”。所以“啬”本义是节省、节俭、爱惜。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说,齐宣王非常仁慈,他要举行一个“衅钟”的仪式,就是铸造了一口大钟要进行祭奠,要用牛作为牺牲,用牛血来祭这口钟。牛在被从祭台下牵过去的时候觫觫发抖,大王看见了,就说了一句“吾不忍其”,意思是我不忍心看到它觫觫发抖的样子,然后又说“以羊易之”,意思是赶快找只羊来代替它。孟子就问齐宣王有没有这回事,大王说,对,有这回事。孟子就说,你这个行为,老百姓并不认为是仁爱,不会认为你是起了恻隐之心才不杀它,而是“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在这里“爱”是什么意思?就是吝啬啊!说你是舍不得一头牛,而舍得一头羊,因为羊小一些牛大一些,所以你舍不得,而不说你有仁慈之心啊!所以爱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太过分的爱,那就是吝啬;一个就是仁爱,一种舍得的爱。

         “母”可以理解为女性,女性的爱是最伟大的爱,女性的爱是坤卦的爱,最无私,最能奉献。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牺牲,百分之百的奉献,百分之百的责任,这就是母亲。举个例子,女人难产,医生问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女人一定说保孩子。如果要问男人呢?男人肯定说我两个都要,要是只能要一个,那就保大人。母亲的爱,特点是舍不得,这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所以“母”字会和“吝啬”的“啬”字出现在一起。

       治理国家,侍奉上天,“莫若啬”,这个“啬”字的意思介于吝啬和仁爱之间。治理国家要“啬”,要爱惜,不要随意地耗散掉。“爱”对统治者来说就是不要穷兵黩武,要休养生息,要减少政令。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就是要珍惜自己的精气神,不要让其外泄。无论是养生还是治国都要“啬”,就是要爱惜它,不要让它外泄掉。只有这样,个人和国家才能够长久生存下去。我们现在都是耗散得太多了。

       “啬”是老子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治人事天”要“啬”,养生健身要“啬”,为人处世也要“啬”。治国的“啬”,就是要爱惜人民,减少政令;养生的“啬”,就是要爱惜精气,减少欲望;为人的“啬”,就是要爱惜自身,减少交往;谋事的“啬”,就是要爱惜精力,减少事务。“啬”是达到清净虚空之“道”的最佳途径。

       “夫唯啬,是谓早服”“啬”可以说就是“早服”。关于“早服”有两种解释,一是尽早服从天道、顺应自然事理,二是早作准备,我们采用第一种解释。因为“啬”是服从天道的途径和方法,做事“啬”了,就符合自然之道了。只有“啬”才是早早地服从天道,虽然还没说“啬”是什么东西,但掌握了“啬”你就是早早得道,顺从天道!也就是说天道就是“啬”。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早早服从天道,你就是在不断地积累德!不断地积累德,你就无所不克啊!把德行积累得非常丰厚了,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够攻克。“啬”就是“重积德”,“重”是多、不断的意思。老子的“积德”与孔子的“积德”不同,我在第五十四章解读中提到:老子的“德”是自然虚静之德,是人的本性、禀赋,孔子的“德”是仁义礼智之德,是人后天的修养品德。所以老子修德是减损的过程,孔子修德是积累的过程。为什么这里老子说“积德”呢?这里的“积德”实际上并不是积累、增加德性,而是逐渐地去接近德性,这是一个逐步有序地回归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啬”的过程。

         接近了人的德性,其结果是无所不克,无往而不胜,而这种克敌制胜的能力,又不是常人所能认识的。“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没人能知道这种力量的极点在哪里。因为这正是“道”的力量、“德”的力量,是无边无穷的。“莫知其极,可以有国。”只有掌握了这种力量的人,才配去治理国家、保卫国家。“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母”是老子最喜欢用的词之一,是阴柔、虚空、玄妙的本体,也就是后面所说的“根柢”,都是指“道”。“道”就是天下之母,“道”就是“母”,伟大的母亲,你掌握了国家的“母”,指保有国家的根本,你就会天长地久,国家就能永世长存。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根”、“柢”就是树根,它们的区别在于:向四边伸的叫根,向下扎的叫柢。根柢深固,表明“道”的掌握程度十分坚固,这样一来,当然治国就可以使国家永存,修身就可以使人长生。“长生”就是使人长寿,“久视”就是长久地生存下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5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