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汤有促进胃酸、抗过敏、抗氧化、舒缓胀气、调理肠胃的功效,可抵抗脂质过氧化,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有镇静解热、缓解寒气、促进代谢的作用,同时对于降压、利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柴胡有利胆作用,抗胃溃疡,促进胃酸的分泌,降压作用,减缓心率,增强毛细血管作用,解热作用,镇痛作用,镇静作用,增强蛋白质生物合成,增加肝糖元,促进葡萄糖在总脂质和胆甾醇生物合成中的利用率。
可促进脂肪的生成作用,使血中脂肪量降低,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具有抗过敏作用,抗辐射作用,抗肿瘤作用。
柴胡汤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同大承气汤相比,作用略弱一些,但其泻下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觑。人体的少阳系统是主管人体阳气生发的一面,当邪气郁结少阳系统后,柴胡有向上生发和疏导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说柴胡“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主治“肠胃中结气”和“饮食积聚”,都是“聚结”的意思;“寒热邪气”,发冷发烧,还可“推陈致新”。
柴胡可有效疏通人体“上升”的气机,“打开”少阳系统经过地方产生的郁结。人体的阳明系统主管人体“肃降”的通道,当肠胃有了“实滞凝结”而不能肃降时,大黄可破结瘀滞、荡涤肠胃,“清扫”人体下降道路上的障碍。柴胡和大黄相配合,一升一降,疏通人体上升和下降的道路,涤荡肠胃,作用还是非常强大的。
大柴胡属于发散风热药的一种。性味为苦辛微寒;具有和解退热、疏肝、升阳、清肝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热往来、内脏下垂、肝气郁结、肝热目赤等疾病。一般用 量为3~10克。与黄芪、人参、半夏、灸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配伍组成方剂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主要治疗不思饮食、口干舌燥、呕吐、头晕目眩等疾病。
小柴胡汤是一味常见的清虚热中药,作为一味生活中常用的中草药,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应合理运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柴胡劫肝阴,所以在阴虚病人(舌红少苔、口渴等)在使用时一定要配白芍、花粉之类,不然可能出现头晕脑胀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对小柴胡汤的合理运用,下面就让妈网百科为大家介绍一下小柴胡汤的功效吧。
1、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2、小柴胡汤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具有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3、小柴胡汤不仅为治外感热病之要剂,用以施治内伤杂病,同样功效独特,非同凡响。小柴胡汤亦可治疗风温、瘟疫、溼温等初起证候。
柴胡有解热止痛的作用,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柴胡的功效和作用
舒肝和胃
本品苦辛凉,入肝胆三焦经,《神农本草经》目:“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李杲则说:“柴胡泻肝火。”故有舒肝和胃之功效,常用于心腹结气,饮食积聚,推陈致新,胁痛腹胀。
升阳举陷
本品性轻清,主升散。《本草纲目》曰:“治阳气下陷。”《本草正义》亦曰:“约而言之,柴胡主治;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阳分者,举而升之,返其它而中气自振。”故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用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证,常与黄芪、人参等补气升阳之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舒肝解郁
本品味苦性凉,入肝经。《四声本草》曰:“主痰满,胸胁中痞。”《滇南本草》云:“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痉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 《药品化义》则曰:“味微苦,主疏肝。”故本品能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可用治郁证,经水不调,热入血室等证。
若肝郁气滞胁痛,可与香附、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用治肝郁血虚所致的胁痛、月经不调等症,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
清泄相火
本品苦凉,则能清热泻火,入肝胆三焦经,则能清泄相火。常用于头痛、眩晕、目昏障翳、耳鸣耳聋等证。
祛风除痹
本品为风药,风为百病之长,风去则溼去。《名医别录》载:“除溼痹拘挛。”故有祛风除痹之功效。若症见肢体重著,肌肤顽麻,或肢节疼痛,痛处固定,阴雨则发,此乃风寒溼邪侵袭肢节,经络,而以溼邪为甚的痹证。可选用柴胡,祛风胜溼而除痹。
苦泄辛散,疏散退热
用治感冒发热,可与甘草同用,即柴胡散。本品尤善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的要药,用治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乾,目眩等症,常与黄芩、半夏等配伍应用,如小柴胡汤。
柴胡的禁忌
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柴胡的治病验方
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新;解利伤寒、时疾、中喝、伏暑:柴胡四两洗,去苗,甘草一两炙。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羔,同煎至八分,食后热服。《本事方》柴胡散
治外感风寒,发热憨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一至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治肝气,左胁痛:柴胡、陈皮各-钱二分,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钱,炙草五分。《医医偶录》柴胡疏肝饮
治肝经郁火,内伤胁痛:柴胡、黄芩、山栀、青皮、白芍、枳壳。《症因脉治》柴胡清肝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gongxiao/9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沉香的作用与功效禁忌
下一篇: 茶皂素作用与功效(茯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