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读懂庄子的人,人生会有什么不同?

荆十三 2024-05-25 09:10:16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的精神自由。《庄子》哲学思想来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微信图片_20240524123207.png

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穿越时空的限制,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转态有相通之处。

《庄子》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zhī)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大意:用自然随意之言来推说,引用前代哲人的话来加强真实性,用寓言来广泛地陈说道理)。

卮言: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寓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地把道理传播开来。

重言: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所接受。

寓言: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庄子》的寓言故事表现出超出寻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一方面,《庄子》的哲学思想,高深玄妙,与其逻辑推理,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来象征暗示;另一方面,从“道”的立场来看待万物,万物为一体,物与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庄子不仅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也站在宇宙的高度去看待世间万物,而想象和虚构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

《庄子》的诡奇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如:

《应帝王》中,南海之帝倏和北海之帝忽为了报答中央之地混沌的款待之情,为其日凿一窍,结果七日而混沌死。这个故事是想说明“有为”之害。

《人世间》“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大意:,两颊贴近肚脐,肩膀高过头顶,发髻直指天空,五官朝上翻着,胯骨权当两肋)的畸形形象,表达了忘形免害、无用即大用的思想。

《庄子》奇幻的想象还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批判,如:

《则阳》中,蜗牛两只角,一为触氏,一为蛮氏,两者争地,伏尸数万,旬有五日而后返,反映的战国时期诸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社会现实。

《胠箧(qū qiè)》中,想象著名大盗跖对孔子进行说教的场面,尤其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这句对现实虚伪的讽刺更是形象生动。

《庄子》的想象也是其深沉情感迂回曲折的流露,如:

《徐无鬼》中,虚构了运斤成风的故事,讲述了匠石用斧头削去朋友鼻子上的一点薄薄的白粉而友人没有受到一点伤害的事件,表现了匠石与友人的默契友情,流露出庄子对知己好友惠子去世的哀伤。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丽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这与其他诸子注重逻辑推理的说理文不同。不过,这不代表庄子不重视逻辑推理,只是被艺术效果所掩盖了而已。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意,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如《齐物论》写大风:

夫大块噫(y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háo)。而独不闻之翏(liu)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hè)者、叱者、吸者、叫者、譹(háo)者、宎(yǎo)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y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微信图片_20240521093459.png

大意:

空间嗝气,人察觉了,说这是风。风,不吹则罢,一吹,大地万物窍孔因灌满而打破沉默,一个个拼命的吼叫起来。山间林木蔽袭,有那些腰身百围的大树,树梢刮得哗啦啦响。你总不至于听而不闻吧。大树身上有各式各样的洞穴,七窍八孔,像鼻子的,像嘴巴的,像耳朵的,像卯眼的,像牲圈的,像碓舂(duì chōng)的,像洼凼(dàng)的,像堰塘的,全被风灌满了,拼命吼叫,使人吃惊。听呀,树上何来瀑水冲激?枝间何来响箭横飞?谁躲在树冠内喝骂?谁藏在树背后吮吸?树东,谁在呼喊?树西,谁在号哭?是谁在树根悄悄悲叹?是谁在树腰嘤嘤哀啼?这一帮隐身的怪魅,仿佛在抬重物,前面唱嗨嗨,后面唱嗬嗬。风小小声应,风大大声和。强风渐渐弱,弱风渐渐止。大树的洞穴,那些七窍八孔,因气虚而暗哑,不再拼命吼叫。洞穴当初吼叫时,树枝刮得摆摆又摇摇,袅袅是轻轻摆,荡荡是狠狠摇。

在古代仕人心中,庄子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这是融化在血液中的沉淀,从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到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庄子的思想无不浸润在每一位学人心中的各个角落。

大学者李泽厚先生说过,“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现在的中学生甚至是要求全文背诵他的《逍遥游》,可见其影响之大。

自古以来,老、庄并列,庄子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是以寓言的形式,将其理论用一个个小故事叙述,让读者来体味其中之奥妙,所以司马迁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庄子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

与老子的人为乏趣,天机自然相比,庄子显得更豁达,他想象力极为丰富,言辞华丽,其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不仅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其文学水平怕后世也无几人能超越之。

故而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赞之曰:“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写作的第二个特点是重言。

即借重古人的话。

庄子借重的古人最多的是孔子,第二个才是老子。

因为孔子在战国时代中叶,已经是天下人皆知的人物,而庄子对于儒家思想的后遗症,也揭示得非常清楚。

另外被庄子借重的人还有皇帝、尧、舜、禹、汤等等。

第三种是卮言,卮言就是随机应变的话。

庄子书中,随处可见假人假名,每一个他都讲得非常生动。

像这样的书你不看,实在是会觉得错过了一些有趣的内容。

但是《庄子》特别难念。

他用字用词用语都是独到的,很多假借的字很多奇怪的字,我们见都没见过,《庄子》书里面就用到了。

在古代仕人心中,庄子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这是融化在血液中的沉淀,从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到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庄子的思想无不浸润在每一位学人心中的各个角落。

大学者李泽厚先生说过,“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现在的中学生甚至是要求全文背诵他的《逍遥游》,可见其影响之大。

自古以来,老、庄并列,庄子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是以寓言的形式,将其理论用一个个小故事叙述,让读者来体味其中之奥妙,所以司马迁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庄子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

与老子的人为乏趣,天机自然相比,庄子显得更豁达,他想象力极为丰富,言辞华丽,其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不仅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其文学水平怕后世也无几人能超越之。

故而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赞之曰:“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读了《庄子》以后,人生会有什么不同?

我简单说明以下四点:

第一,学《庄子》要记得三个“不可能”。

学《庄子》不可能一听就懂;

不可能一懂就做;

更不可能一做就成。

第二,学《庄子》对人的三观会有明确的启发。

它可以调整你的宇宙观;

挑战你的人生观;

颠覆你的价值观。

第三,学《庄子》有各种可能的故事来启发你悟道。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发展。

老子的思想好比公交车后面的八个字,叫做“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但到了庄子的时候,保持距离很难怎么办?

庄子教人与万物一起变化,与它一起进一起退,所以你要设法悟道。

《庄子》里面有各种可能的故事来启发,各种寓言非常精简但是都非常深刻,可以帮助你悟道。

微信图片_20240521110642.png

第四,学《庄子》你会有什么收获呢?

首先,学会深刻思考。慢慢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对任何事情都可以做深入思考。

第二,学会敞开心胸,了解一切、接受一切、欣赏一切。

第三,学会逍遥自得,不管处在任何情况只要活着还能够呼吸,皆有可乐之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579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