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鹿茸的故事
鹿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汉代时就有“鹿身百宝”的说法,是灵丹妙药的象征。《本草纲目》记载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血、鹿脑、鹿尾、鹿肾、鹿筋、鹿脂、鹿肉、鹿头肉、鹿骨、鹿齿、鹿髓等都可入药,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能够预防和治疗
医药典故
2023-11-11
康熙查问中药异名
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关注医药,兼涉中西,这为世人所熟知。清初六家之一的查慎行(1650~1727年)曾感叹:“上留心医理,熟谙药性。”(《人海记》)中药往往有异名,异名令人困惑多。康熙皇帝在用药时遇到了一个美
医药典故
2023-11-11
武则天钟情萱草花
萱草花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长寿的女皇帝,她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幻,却依然能活到81岁。她不仅天生丽质,而且善于保摄养生,《新唐书·则天顺武皇后妃》中记载其:“虽春秋高泽,然左右不悟其衰。”意思是说武则天虽年事已高,却仍能保持着美丽的容
医药典故
2023-11-11
章太炎的中医情怀
章太炎的中医情怀章太炎(1869~1936年),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县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他思想进步,学识渊博,融通古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鲁迅称其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医药典故
2023-11-11
王献之与《鸭头丸帖》
王献之(公元344~386年),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王献之为王羲之第七子,曾官至中书令。王献之幼时从父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格,与父齐名。他的《鸭头丸帖》《中秋帖》等作品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墨林快事
医药典故
2023-11-11
葛根药名的由来
相传从前有位葛员外,为官清正,蔑视权贵,因看不惯奸臣陷害忠良的恶劣行径,便告老还乡。谁知奸臣还不放过他,诬其“私自招兵,密谋造反”。昏君信以为真,下诏书派兵捉拿葛员外及全家人,押解京城,满门抄斩。葛员外闻知凶信忙把小儿子叫到跟前嘱咐道:“我
医药典故
2023-11-11
杜鹃花的凄婉传说
杜鹃花每于春末杜鹃鸟鸣叫时开花。关于杜鹃花,还有一个凄婉的传说。据说周朝末年,杜宇在蜀国称帝为王,号“望帝”。古代的蜀国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人们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生活。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逐渐使人们变得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
医药典故
2023-11-11
梅兰芳与三位中医大夫的故事
梅兰芳先生是近代在国内外都有着很大影响的京剧大师,生前与多位知名中医大师交往深厚,留下了许多故事。乐镜宇:为梅兰芳治感冒 上世纪20年代,奉系军阀头目之一张宗昌曾任山东督办兼省长,其间有过许多荒唐的故事,但以传统观念来看,张宗昌算得上是个
医药典故
2023-11-11
中药伸筋草的传说
传说宋代有个官员叫李东杰,因秉性刚直、为官清廉,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被贬到一个偏远小县当县令。赴任后他看到衙门破败,衙役们无所事事,闲聊聚赌,而积案卷宗如山,令他十分痛心。于是李东杰下决心整吏治役,连续颁布了一系列严厉的政令,并审理积案、
医药典故
2023-11-11
方法一词与中医诊病
在如今的生活中,大家广泛使用“方法”一词。殊不知“方法”一词与中医诊病还有一段故事。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位皇帝患上了噎膈病,进食即吐,生命危在旦夕。一天,一名太监向皇帝禀报,说有位隐居深山的和尚善治噎膈病,不妨请来一试。皇上抱着一丝希望,派人请
医药典故
2023-11-11
康熙帝曾给曹寅开方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都知药理、识药性、懂配方,这或是出于稳定社会的统治需要,抑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当中有的是自幼接触医药知识,有的则是后天学习,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康熙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医药典故
2023-11-11
慈禧太后用白菜汤治病
1909年初冬,慈禧太后患肺部疾病,高烧不退,口干舌燥,咳嗽多痰,心悸心慌,呼吸困难,经多方治疗无效,诸医束手。在这生命垂危之际,她叮嘱侍从给她时时喂服白菜汤。慈禧知医识药,深谙药食同源,用白菜熬汤内服,能清热解毒,减少痰液分泌,止咳平喘,
医药典故
2023-11-11
皇甫谧四辞御请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晚年自称玄晏先生,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医学家。皇甫谧40岁时身患风痹病,十分痛苦。在抱病期间,他自读医书,对针灸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己的病症,在自己身上摸清了人身的脉络与穴位,并
医药典故
2023-11-11
斯人与斯疾
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有位姓冉名伯牛的,因道德修养较高颇受孔子器重。鲁定公时,孔子代理鲁国宰相,举荐冉伯牛担任中都县宰。伯牛不负众望,清廉为官,未曾料到后来天降厄运,伯牛不幸染病,卧床不起,每况愈下。孔子怀着对弟子的爱怜之心,前去探视病中的伯牛。
医药典故
2023-11-11
石炕曾为扁鹊施术床
从河北省内丘县扁鹊庙风景区往正北800米的翁山脚下有一块方正平坦的天然巨石,当地人称之为“石炕”,又叫手术石。石炕的材质为石英岩,摆放呈南北方向,长3米、宽2米、厚1.2米。30年前这里很少有人涉足,近年来当地不断挖掘扁鹊文化,在这里又建起
医药典故
2023-11-11
才子王勃与中医的故事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自幼聪慧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巻以纠正其误。王勃早年
医药典故
2023-11-11
中药沙棘的故事
中药沙棘的故事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在地球上生存超过两亿年。沙棘享有“世界植物之奇”“维生素宝库”之称,其根、叶、花、果均可入药。沙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用。我国具有悠久的沙棘
医药典故
2023-11-11
葫芦——中医行医的招牌
葫芦——中医行医的招牌古时候,医者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背着个葫芦。葫芦作为行医者的招牌,据传还有个来历——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病人吃了他的药每每药到病除,于是很想拜老翁为师。一天,他见病人散去后老翁跳进一家酒店墙上
医药典故
2023-11-11
黄庭坚与《煮豆帖》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黄庭坚《煮豆帖》,文曰:庭坚顿首,失牛儿来,终日惘然,至今头昏眼痛。虽取所喜者为之,亦不能如意也。以是不能修问,辱手诲,喜承日用轻安。所需诸方,既无人可抄,又意趣不佳,懒动耳。煮黑豆法,碓豆一升挼莎极净,用贯仲一斤
医药典故
2023-11-11
几种中药方名的来历
中药方剂的命名历代多以其药物组成、功能及主治病、脉、证等统括,也有一部分是因历史传说而得名。七宝美髯丹 由何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组成的七宝美髯丹,功能滋补肝肾,填精养血。相传为唐李翱方,后用以进献皇帝,从此广为流传
医药典故
2023-11-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