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致逆行者
长江边吹响了号角,你们从全国各地匆匆赶来,在江城集结,打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亲人、安危、性命……来不及细想,决然而去,留下一个个柔弱而高大的背影。严实的口罩成了你们最美的笑脸,厚重的防护服下裹着一颗天使般的心。被护目镜紧勒留下的道道印痕,
医药诗词
2023-11-11
清平乐三首
战“疫”初捷 春节开战,毒疫传江汉。险重危急无形影,转瞬伤人数万。主席凝聚民心,指挥全党军民,彰显强国实力,赢来华夏回春。英雄凯旋 国家有难,奋勇冲前线。忘死舍生担道义,昼夜连番鏖战。爹娘白发梦萦,夫妻儿女魂牵。扬我国威全胜,欢歌笑语凯旋。
医药诗词
2023-11-11
中药大黄赋
轩辕肇始,娲皇造人。生民屡逢天行之疾,藜藿岂乏寒热之病?岐黄传寿道,九针八十一卷煌煌;神农尝百草,一日七十余毒烈烈。伊尹汤液,合化苦酸辛甘;仲景伤寒,遍论阴阳纵横。立方传后世,“将军”建奇勋。身出青、藏、川、陇,名溯神农本经。泻热通肠凉血,
医药诗词
2023-11-11
八声甘州-赞医中花木兰
庚子大疫,江城倒悬;举国之力,八方驰援。悉闻赴鄂医护人员,女性过半。其中,有初为人母惜别婴孩者,有待字闺中毅然削发者,慷慨逆行。古有花木兰万里赴戎机,今有白衣女妙手纾国难。谨填此调,赞之祝之。望征袍一例裹红妆,逆旅若星驰。舍堂前父母,怀中骨
医药诗词
2023-11-11
薤白:白薤露中肥
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宋?梅尧臣《田家》诗词赏析 本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农夫耕种完田地,带着耕牛悠然自得回家的美好画面。暮色将临,斑驳的树影洒在简陋的柴门前
医药诗词
2023-11-11
赞中医药院士武汉归来诗二首——欢迎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凯旋
其一武汉抗疫阻击战,万众一心救难中;精锐中医挺身起,院士豪杰领群雄;中流砥柱传正气,辨证论治显异功;清肺排毒方独特,再扬奇迹国医风。其二杏林院士真勇士,铠甲白衣逆行中;数月坚守三剑客,丹心妙手四诊工;存真去伪明湿毒,对症下药战疫虫;团结西医
医药诗词
2023-11-11
敬张伯礼院士诗二首——步张院士《弃胆》原韵
敬张伯礼院士诗二首——步张院士《弃胆》原韵其一正邪争斗酣,杏林挺国难。院士忠诚真,药石能决断。其二割胆战新冠,佛心荡疫残。自信中医真,春暖送严寒。(注:张伯礼院士《弃胆》诗:“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陈梦生)
医药诗词
2023-11-11
诗词中的芦苇及其药用价值
诗词中的芦苇及其药用价值 绿净无痕,过晓霁清苕,镜里游人。红柱巧,彩船稳,当筵主、秘馆词臣。吴娃劝饮韩娥唱,竞艳容、左右皆春。学为行雨,傍画桨,从教水溅罗裙。溪烟混月黄昏。渐楼台上下,火影星分。飞槛倚,斗牛近,响箫鼓、远破重云、归轩未至千家
医药诗词
2023-11-11
亦食亦药石榴赋
庭有嘉树,名曰石榴。枝叶沃若,翠盖成荫。娇花似火,硕果其蕡。欣荣兮,形色偕美;丰实兮,福寿并臻。若夫端午时节,青黄交接,敷蜡麦田金浪涌,催镰布谷晓歌勤。夏气清和,南风暖熏。榴花应时吐蕾,替三春之败蕊,尊五月之花神。吉祥兮,灼灼红光耀门庭;明
医药诗词
2023-11-11
陈皮:吴姬三日手犹香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宋·苏轼《浣溪沙·咏橘》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咏橘佳作。“菊暗荷枯”,也是诗人《赠刘景文》一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
医药诗词
2023-11-11
党啊祝您生日快乐
我在歌的海洋里游渡,唱出我心中最美的赞歌;我在花的海洋里采撷,献上我心中诚挚的祝愿;我在诗的海洋里追寻,谱写我心中赞美的诗篇。九十九年披荆斩棘,九十九年无私奉献;九十九年初心毅然,九十九年拼搏实干。九十九年砥砺奋进,九十九年一往无前!感恩党
医药诗词
2023-11-11
经典颂四首
(一)两部医经奠始基,天人合一见真知。阴阳迭运生机发,升降相因变化随。大道珍言求素问,神机秘要问灵枢。从来哲理通医理,华叶递荣根在斯。(二)外感传经析病机,八纲辨证见端倪。众方博采推新意,古训勤求演所知。百十二方皆范例,多家诠释亦良书。阴阳
医药诗词
2023-11-11
诗词中的楷、槐及其药用价值
日初长,正园林换叶,瓜李飘香。帘外雨过,送一霎微凉。萍芜径曲凝珠颗,衬沙汀、细簇蜂房。被晚风轻飐,圆荷翻水,泼觉鸳鸯。此景最难忘。称芳尊泛蚁,筠簟铺湘。兰舟棹稳,倚何处垂杨。岂能文字成狂饮,更红裙、闲也何妨。任醉归明月,虾须帘卷,几线余霜
医药诗词
2023-11-11
李时珍雨中猜谜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中医学是一门蕴藏着丰富文化知识的博大学问,需要有玉磨成器的精神,才能有扎实功底。有扎扎实实的功底作保证,才能遇事有谋、临阵不乱、有的放矢。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猜谜语的故事,就可印证到这一点。据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李
医药典故
2023-11-11
叶天士虚心学医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曾自恃医术高明,瞧不起同行薛雪。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整日卧床不起,他心急如焚,连续治疗几天,无果。他一筹莫展,多亏薛雪能容人之过,不计前嫌出手相救,为其母开三服中药,三服药下肚,其母病好如初。这件事,使恃才傲物、目空
医药典故
2023-11-11
神农夏枯草治愈瘰疬
从前有位名叫茂松的书生,一直不得志,天长日久,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淋巴结核)。这瘰疬犹如蚕豆般大小,形似链珠,有的溃破流脓,众医皆施舒肝解郁之法,无效,茂松的病情越来越重。一年夏天,茂松父亲为了治疗儿子的病,不远千里寻找神农求药。不
医药典故
2023-11-11
王清任地黄医病-得解剖特权
六味地黄丸是大家熟悉的中成药,组方中的地黄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地黄原有生地黄汁、鲜生地、大生地、干生地、熟生地的区别,现今中医界删繁就简,只存下生地黄、熟地黄两种。地黄药用由来已久,早在战国至两汉之间完成的《素女经》中就有“地黄饮子”补益方
医药典故
2023-11-11
酸枣仁名称来历的传说
古时有个至孝的女孩儿名叫酸枣,她为了治好母亲的失眠病,常孤身一人进深山采草药。采药路上酸枣常被树枝草叶划破皮肤,在她撒下汗水和鲜血的地方竟长出了枝条坚硬、有芒刺并结有小红果的树。酸枣砍了两大捆这树的树枝拿回家当柴烧,火中突然发出“噼啪”的声
医药典故
2023-11-11
古时杏林今更茂
中医的别称“杏林”,出自于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的著作《神仙传》: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约公元210-310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10万余株,郁然成林”。杏子成熟时,董奉建了个谷仓,
医药典故
2023-11-11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
医药典故
2023-11-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