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主要损害之一是长期高血糖造成的微血管病变及其所促发、加重的大血管病变。血管活性物质中的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E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在糖尿病血管病变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武汉市第一医院观察了灯盏花注射液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ET、TXB2和6-K-PGF1α的影响,为该药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选择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3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用灯盏花注射液30毫升加人生理盐水250毫升静滴,日一次,加基础治疗(美吡达5毫克,日两次,口服),14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10例用基础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ET、TXB2、6-K-PGF1α变化。
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ET、TXB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6-K-PGF1α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患者血浆ET、TXB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灯盏花注射液是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花的乙醇提取物水溶液,主要成分是黄酮、灯盏甲素、灯盏乙素。灯盏花注射液中所含的灯盏乙素具有减少血小板计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体内凝血功能及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分泌功能紊乱是较一致的看法。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脂质过氧化物增多,脂代谢和前列腺素代谢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各种蛋白糖化沉积于血管内膜,使血管基底膜增厚。
ET是一种具有强烈缩血管和促进细胞生成增殖作用的多肽,在人体广泛存在。在高糖状态下ET水平明显增高,可导致基底膜增厚;血栓素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的功能,血栓素增多可引起血小板功能亢进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则释放前列腺素(PGI2)减少,而PGI2具有扩张血管和拮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因而会加剧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这些变化将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局部血栓,导致管腔狭窄和栓塞。
微血管病变在中医理论属气滞血淤范畴,而灯盏花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灯盏花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并可以调节血脂,降低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度,促进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还可清除自由基,抑制组胺介质的形成,降低血管阻力,扩张微血管。通过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观察发现,灯盏花注射液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ET、TXB2的含量,同时可明显提高6-K-PGFlα的水平,说明灯盏花具有抑制ET分泌,调节TXA2-PGI2平衡的作用。但灯盏花是如何使ET含量下降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1)灯盏花注射液:用灯盏花单味草药制成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功效,对脑血栓形成及冠心病有一定作用。本药能扩张脑血管、冠状血管、外周血管、使血流增加,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
(2)脉络宁注射液:由牛膝、玄参等组成,具有扩张血管,提高纤溶活性,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用于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据报道上述疾病的总有效率为88%、97%、100%,用法为每日10 ~ 20ml 稀释后静滴,10 ~ 14 天1 疗程。
(3)夏天无注射液:本药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有持久的降压和明显镇痛作用。并有类似“土的宁”样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尤具能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临床报道用于脑血管偏瘫有较好疗效。对于高血压病,头痛,坐骨神经痛也有效。用法每次2 ~ 4ml,肌注,每日1 次,亦可口服片剂每次4 ~ 6 片,1 日3 次。
(4)醒脑再造丸:由黄芪、三七、红花、人参、菖蒲、全蝎、天麻、珍珠等组成。本药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液循环,溶栓作用。临床用于神志不清,半身瘫痪的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报道100 例脑血栓形成,服70 ~ 100 丸后疗效显著,表现头痛、头晕、迷糊症状减轻或消失,肌力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4%。用法,每次1 丸,每日两次,25 日为1 个疗程。
(3)人参再造丸:由人参、乌蛇、肉桂、当归、穿山甲、牛黄、丁香、血竭等组成,功能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偏瘫,手足麻木,对出血性,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均有效,每次8g,每日2 ~ 3 次。
(6)中风回春片:由丹参、忍冬藤、金钱草、红花、地龙、白花蛇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镇惊,舒筋通络功能。用于中风偏瘫,阴虚阳亢者疗效较好。有报道129 例中风患者,总有效率为94%。用法,每次5 ~ 6 片,每日3 次,1 个月为1 个疗程。
(7)其他:脑塞通、清眩治瘫丸(活血降低,化痰息风),通络活血丸(尤适用于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者),化痰通腑饮(适用于偏瘫兼便秘者),脑血栓丸均可应用。
输液【丹红注射液加弥可保注射液】最好
服药灯盏花素加弥可保片【日本株式会社】
还可以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加弥可保【也称甲钴胺】
脑心通加尼莫地平片
甲钴胺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灯盏花素药典标准 3.1品名3.2分子式结构式3.3来源3.4制法3.5性状3.6鉴别3.7检查 3.7.1溶液的颜色3.7.2干燥失重3.7.3炽灼残渣3.7.4有关物质 3.7.4.1树脂 3.7.5相关物质 3.7.5.1检查法 3.7.6丙酮残留物 3.7.6.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3.7.6.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3.7.6.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7.6.4测定法 3.7.7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残留物 3.7.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3.7.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3.7.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7.7.4测定法 3.7.8重金属及有害元素3.7.9热原3.7.10过敏反应3.7.11降压物质3.7.12异常毒性3.7.13溶血与凝聚 3.7.13.1溶液的制备3.7.13.2试验方法3.8含量测定 3.8.1色谱条件与系统性适用性试验3.8.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3.8.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8.4测定法 3.9贮藏3.10制剂3.11版本 4灯盏花素中药部颁标准 4.1拼音名4.2制法4.3性状4.4鉴别4.5检查4.6含量测定4.7贮藏4.8制剂 5灯盏花素说明书 5.1药品名称5.2英文名称5.3灯盏花素的别名5.4分类5.5剂型5.6灯盏花素的药理作用5.7灯盏花素的药代动力学5.8灯盏花素的适应证5.9灯盏花素的禁忌证5.10注意事项5.11灯盏花素的不良反应5.12灯盏花素的用法用量5.13灯盏花素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5.14专家点评 6参考资料 1拼音 dēng zhǎn huā sù
2英文参考 breviscapi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cutellar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灯盏花素药典标准
Dengzhanhuasu
BREVISCAPINE
C21H18O12 462. 37
本品在甲醇、吡啶、稀堿溶液中溶解,在热水、乙醇、乙酸乙酯中略溶,在水、乙醚、三氯甲烷、苯、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几乎不溶。无明显熔点。在284±2nm和335±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7.2干燥失重 取本品约0.5g,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G)。
3.7.3炽灼残渣 不得过0.5%;供注射用不得过0.2%(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J)。
3.7.4有关物质 取本品,加1%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0.02mg的溶液,除“树脂”外,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S)检查,应符合规定(供注射用)。
3.7.4.1树脂 取本品,加1%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0.02mg的溶液,取溶液5ml,加三氯甲烷10ml振摇提取,充分放置,分取三氯甲烷液,置水浴上蒸于,残渣加冰醋酸2ml使溶解,置具塞试管中,加水3ml,混匀,放置30分钟,不得出现沉淀(供注射用)。
3.7.5相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供注射用)。
3.7.5.1检查法 取本品适量(相当于野黄芩苷20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45分钟,放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1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5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5倍。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其他成分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峰面积的2倍。
3.7.6丙酮残留物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P第二法)测定(供注射用)。
3.7.6.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为固定相,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维持16分钟,以每分钟20℃升温至200℃,维持2分钟;检测器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40℃;载气为氮气,流速为每分钟1.0ml。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30分钟。理论板数以丙酮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
3.7.6.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丙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0.5%的碳酸钠溶液制成每1ml含10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5ml,置20ml顶空瓶中,密封瓶口,即得。
3.7.6.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0.5%的碳酸钠溶液5ml,密封瓶口,摇匀,即得。
3.7.6.4测定法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顶空瓶气体1m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品含丙酮不得过0.5%。
3.7.7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残留物 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和1,2二乙基苯照残留溶剂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P第二法)测定(供注射用)。
3.7.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为固定相,采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0℃,维持16分钟,以每分钟20℃升温至200℃,维持2分钟;检测器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40℃;载气为氮气,流速为每分钟2.5ml。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分钟。理论板数以邻二甲苯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各待测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3.7.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正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和1,2二乙基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二甲亚砜制成每1ml中分别含20μg、2μg、20μg、20μg、20μg、20μg、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上述贮备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入2%碳酸钠的25%二甲亚砜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0ml顶空瓶中,密封瓶日,即得。
3.7.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20ml顶空瓶中,精密加入2%碳酸钠的25%二甲亚砜溶液2ml,密封瓶口,摇匀,即得。
3.7.7.4测定法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瓶气体1m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品含苯不得过0.0002%,含正己烷、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和1,2二乙基苯均不得过0.002%。
3.7.8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B)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供注射用)。
3.7.9热原 取本品,按100mg加1%碳酸氢钠溶液2.3ml的比例加入1%碳酸氢钠无热原溶液,在50℃水浴振摇使溶解,再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III A)检查,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1ml,应符合规定(供注射用)。
3.7.10过敏反应 取本品,按100mg加1%碳酸氢钠溶液2.3ml的比例加入1%碳酸氢钠无菌溶液,在50℃水浴振摇使溶解,再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中含3mg的溶液,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Ⅻ G)检查,应符合规定(供注射用)。
3.7.11降压物质 取本品,按100mg加1%碳酸氢钠溶液2.3ml的比例加入1%碳酸氢钠无菌溶液,在50℃水浴振摇使溶解,再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Ⅻ F)检查,剂量按每1kg注射0.2ml,应符合规定(供注射用)。
3.7.12异常毒性 取本品,按100mg加1%碳酸氢钠溶液2.3ml的比例,加1%碳酸氢钠无菌溶液,在50℃水浴振摇使溶解,再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含12mg的溶液,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Ⅻ E)检查,按静脉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供注射用)。
3.7.13溶血与凝聚 2%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取家兔心脏血,置有玻璃珠的容器内,振摇数分钟,除去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加入0.9%氯化钠溶液约10倍量,摇匀,每分钟1000~1500转离心15分钟,倾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0.9%氯化钠溶液按上述方法洗涤3~4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将所得红细胞用0.9%氯化钠溶液制成2%的混悬液。
3.7.13.1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按每25mg加10%精氨酸溶液0.1ml溶解,加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
3.7.13.2试验方法 取洁净试管5支,1、2、5号管中各加供试品溶液2.5ml,第3管加0.9%氯化钠溶液2.5ml作为阴性对照管,第4管加蒸馏水2.5ml作为阳性对照管,然后1~4号管分别加2%红细胞混悬液2.5ml,第5管加0.9%氯化钠溶液2.5ml作为供试品对照,摇匀,立即置恒温箱内,保持37℃±0.5℃,在3小时内不得有溶血现象和凝聚现象(供注射用)[1]。
试管号
1
2
3
4
5
2%红细胞混悬液(ml)
2.5
2.5
2.5
2.5
氯化钠注射液(ml)
2.5
2.5
蒸馏水(ml)
2.5
供试品溶液(ml)
2.5
2.5
2.5
3.8.1色谱条件与系统性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1.0ml;柱温40℃;检测波长335nm。理论板数按野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3.8.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野黄芩苷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70ml,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45分钟,取出,放置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8.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70ml,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 45分钟,取出,放置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8.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4灯盏花素中药部颁标准
本品为灯盏细辛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
(2)取本品约2mg,用甲醇2ml溶解,加0.1mol/L氯化锶甲醇溶液3滴及10%氨性甲醇溶液1~2滴,立即生成橙红色沉淀。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84±1nm和335± 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灯盏花素注射液
(3)灯盏花素片 注:灯盏细辛 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 )Hand.Mazz,的全草。
云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辽宁省药品检验所
5灯盏花素说明书
2.注射剂:5mg(1ml),5mg(2ml)。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肌内注射:每次5mg,每天2次,10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4个疗程。
3.静脉滴注:每次5~10mg,每天1次,加入5%~10%葡萄糖注射剂500ml中滴注,10天为1个疗程,共需2个疗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3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我国生物医药技术仍需加大创新力度
下一篇: 苯妥英钠外用医治溃疡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