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阿司匹林耐受性导致心梗、卒中风险增加

医案日记 2023-06-19 14:45:08

阿司匹林耐受性导致心梗、卒中风险增加

约2000多万美国人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肌梗死和卒中。但近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用药者中至少有约5%的人有阿司匹林耐受性,该结果导致这些人发生主干动脉血栓栓塞性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该研究结果已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发表。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临床基金会的EricJ.Topol博士说,阿司匹林耐受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却一直未被明确重视的问题,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公共卫生意义。

Topol博士的研究小组在前瞻性研究中共征集了326例患有稳定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对阿司匹林耐受性的长期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所有受试对象均服用阿司匹林至少7天,每天325毫克。

采用光学血小板集合度测定方法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发现有17例(5.2%)患者对阿司匹林的治疗无反应;且在将近2年的随访期间,与那些对阿司匹林较为敏感的患者相比,不敏感者出现死亡、心脏病发作或卒中的可能性几乎为后者的3倍。Topol博士强调指出,该项研究首次证实阿司匹林耐受性与长期随访的心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之间具有关联性。

一直在从事阿司匹林耐受性研究工作的W.JohnEikelboom博士说,这项研究使长期以来一些人对阿司匹林并不敏感的怀疑得到确认,因而非常重要。但Eike-lboom博士同时强调指出,尽管人们渴望现在就开始检测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但遗憾的是,医学领域中的很多重要的新进展仅仅是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而并不能立即产出可被直接应用于临床的成果。他指出,不应推荐使用光学血小板集合度测定法对阿司匹林敏感性进行常规筛查。首先,人们尚未弄清这种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究竟如何。其次,如果对测定结果的处理不甚了解,那么进行这种测定就没有任何的临床意义。目前尚无已被确证的治疗方法能够克服阿司匹林的耐受性。

与此同时,Eikelboom博士对澳大利亚皇家佩思医院的“内科医生应该继续为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处方给予阿司匹林”的观点表示赞同。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心梗,但医生提醒:5类人吃了等于“吃毒”!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和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控制血压水平在正常范围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对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还要应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发生风险。但高血压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已经患有冠心病或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应用阿司匹林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获益证据充分,应该应用阿司匹林。

(2)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还未发生心血管疾病),是否应用阿司匹林,需要评估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具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就应该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a年龄:男性≥45 岁或女性≥ 55 岁

b吸烟

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HDL-C<1.04 mmol/L

应用阿司匹林,可以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小剂量应用时,风险较低,年发生率<0.1%。但阿司匹林应用剂量过大(每天超过500mg)或与其他抗凝血联用(如华法林),则风险增加。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前,应将血压控制在150/90 mm Hg以下,才开始应用。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损伤。因此,在应用阿司匹林前,需要筛查患者是否具有发生消化道损伤的高危因素,如消化道疾病史(消化道溃疡或溃疡并发症史);出血倾向;年龄>65 岁;同时服用糖皮质激素、其他抗凝药(华法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如有高危因素应当采取加用保护胃粘膜的抑酸药(如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进行预防。

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有活动性胃溃疡、严重肝病、出血性疾病,禁用阿司匹林;治疗中发生出血的应停用阿司匹林;有出血倾向的应慎用或停用。

氯吡格雷也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但机制和阿司匹林不同。如果不能应用阿司匹林,可每天给予75mg氯吡格雷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患者用药阿司匹林,首先要判断是否有应用指征,其次,应避免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再次,对于不能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考虑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替代。

阿司匹林的错误用法

很多人都听说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脑梗或心梗。脑梗和心梗的发病率高、风险大,让人闻之色变。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脑梗和心梗的药,自然也非常受欢迎。不过,药物毕竟不是食物,需要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就可能对身体带来伤害。

当前物质富足,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摄入充足,食物也更加丰富多样,再加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我们的身体代谢负担加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些疾病都可能进一步破坏我们的血管,形成血栓,引发心梗、脑梗等疾病。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药物,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出现心梗、脑梗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
不过,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这种药对胃粘膜有一些直接作用,会影响胃粘液的分泌,而胃粘液是保护胃的屏障,粘液少了,胃部就更容易受到胃酸或其他物质的刺激,机械损伤的风险会增加,常见的就是导致胃肠道出血。

阿司匹林导致胃出血的比例倒也不是太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服用阿司匹林一年后,每一万人大约有3人-5人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另外,以下情况会使胃肠道出血风险增加。1、服用剂量超出日常的维持剂量,出血风险会增加(且效果基本不会增加);2、有胃肠道疾病基础(例如胃粘膜病变、之前就有过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出血风险会增加;3、老年人的出血风险会增加。
我们看到,阿司匹林有利也有弊,那我们究竟该不该服用?还是要权衡利弊。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或者做过搭桥、支架的人群,再次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会增加,就肯定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对于没有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没有得病的人,但危险因素较多,认为是心梗、脑梗高危人群的,也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提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较小的人群就没有必要服用,服用后不仅没什么用,反而让胃肠道出血成为潜在风险,显然弊大于利。
在临床中,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通常有以下几条:1、年龄大于50岁;2、患有高血压;3、高血脂;4、糖尿病;5、肥胖;6、吸烟;7、遗传或家族病史。以上因素中,如果有4项或以上,就认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大,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小于4项,一般就没有太多必要(除非经过专业检查后还有另外的风险)。

关于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常见的有25mg每片和100mg每片的类型,按照一级预防(高危人群预防)和二级预防(已经患病的患者预防)的平均剂量来看,每天(一次)服用75mg-150mg是比较合适的(特殊情况医生另行规定除外)。按照该剂量区间服用能有效预防血栓,并且胃出血的风险也不会太大。剂量小于75mg时,起不到预防作用,剂量超过150mg时,会增加胃出血的风险,并且效果基本不会增加。一般只在急性血管事件时,首剂用量要在150mg-325mg之间,日常维持时75mg-150mg即可。
阿司匹林大多都是肠溶片的类型,在胃内酸性的环境下不会溶解,在肠道碱性的环境下才会溶解,这样可以减少对胃部的直接刺激,从而降低胃出血的风险。肠溶片型的阿司匹林在饭前服用较好,因为饭后胃酸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和,使药物更加易于在胃内溶解,再加上药物和食物混合后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变长,大幅增加了药物对胃的刺激。
对于患病人群来说,阿司匹林一般需要终生服用,不能中途停止,否则就起不到预防的作用,甚至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这是非常危险的。若发生胃部不适或损伤,可以配合质子泵抑制剂(例如奥美拉唑)等抑酸胃药缓解,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停药时请按照专科医生的建议或办法实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1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