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我国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认知度偏低

医案日记 2023-06-19 14:25:46

我国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认知度偏低

据中国医药报北京讯 记者徐蕾莹报道11月14日是首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主题为“为糖尿病联合起来”的公益活动上,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不到30%。我国患者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一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检测指标认知度偏低。因此,开展这方面的教育非常关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表示,以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作为达标标准,我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仅占25.9%。血糖控制不达标会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我国已确诊的因糖尿病导致的高血压患者有1200万人、脑卒中患者500万人、冠心病患者600万人、尿毒症患者50万人。这些慢性并发症(主要是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来自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由于许多国家在临床实践中没有很好地使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法,数百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未能控制好自己的病情,并面临长期并发症危及生命的风险。

这项调查由全球血糖控制特别工作组(由15位国际糖尿病学和内分泌学专家和诺德公司共同完成。调查涉及8个国家,包括英国、波兰、土耳其、加拿大、俄罗斯、瑞典、印度及我国,共计1006位患者和1357位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旨在评估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患者对控制2型糖尿病的认识、态度及行为,并找出影响血糖控制的主要障碍,还特别调查了他们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法的认识和使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法是目前用来检测长期血糖水平的惟一方法。

调查中,8个国家的患者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认识有所不同。瑞典患者的认知程度最高,90%的瑞典患者都知道该检测,而认知程度最低的是印度和我国的患者,仅有10%~20%的患者知道这种检测。

Kerstin Berntorp博士是瑞典马尔默大学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及全球血糖控制特别工作组成员。他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降低1%,患者视网膜、肾脏及神经功能损害风险会下降37%,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风险会降低20%。但调查显示,患者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认识和了解有限,卫生保健专业人员也低估了其对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被认为是保证2型糖尿病理想治疗所需的系列检测中的一部分。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现行指南,如果临床医师把患者个人的血糖控制与患1型和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有机地联系起来,就需要每2~6个月做一次这种检测。然而,这种检测做得很少——在我国,大约57%的卫生保健专业人员说他们对患者每年进行了4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但是只有28%的患者说每年测过4次糖化血红蛋白。

Eric Kilpatrick是英国赫尔皇家附属医院教授兼全球血糖控制特别工作组主席。他说:“血糖控制差的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医疗和经济的一大挑战。许多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并未达到6.5%的标准。目前,全球特别工作组正在努力寻找能够促使医生及患者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实用方法。我们认为教育是关键,因此目前正在编写治疗建议。在2008年,我们将通过对临床实践提供全面指导来实施这些治疗建议。”

糖化血红蛋白,体检和糖尿病病人,为啥都要查?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英文简称HbA1c,看名字就知道指的被葡萄糖化的血红蛋白,实际上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血球中后,跟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就形成了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旦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是不容易分开的,直到红血球细胞死亡,而且血液中的葡萄糖越多,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也就越高。而红血球的平均寿命在120天左右,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也就大约能存在2-3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出人体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

这样我们再来看看糖友的情况,他的糖化血红蛋白是7.1%,说明目前他3个月的血糖水平比较高,即使空腹血糖没有超标,也需要重视,否则会增加其患并发症的风险。其实这就说明了另一个跟糖化血红蛋白有关的问题,就是糖化血红蛋白并不能替代日常的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无法取代日常血糖测量虽然糖化血红蛋白代表了人体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但如果只看糖化血红蛋白是看不到糖友们的血糖变化的,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般波动比正常人大,但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其血糖的波动情况,来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是不能取代日常的血糖检测的。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如有两个糖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在6%左右,属于正常值内,但其中一个糖友其餐后血糖比较高,这就说明其血糖的变化波动就比较大。他如果连续进行血糖监测的话,可能就看到一个忽高忽低的血糖波动图,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血糖波动越大,患并发症的风险越大,尤其是急性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完全表现患者的日常血糖情况,日常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一样重要。

尤其是如果糖友想了解自己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生活习惯对血糖的改善情况或者对血糖的影响问题时,就不能只看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还应该加上日常的血糖监测,而且可以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进行比对,如果两者数值接近,说明糖化血红蛋白更有效,也能反映出糖友日常的血糖情况,可以根据这个数值来判断未来的控糖方法或者制定相应的目标。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值是多少,应该控制到什么数值?既然说了糖化血红蛋白是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那么它应该控制到什么数值呢?我们先说说正常人,一般来讲没有糖尿病的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的值一般是在4%-5.6%之间的,超过了5.6%说明患者血糖出现异常,但如果小于6.4%,一般认为是在糖尿病前期的状态,还不能算糖尿病。但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了6.5%就基本可以认为是糖尿病了。当然在国内诊断糖尿病并不使用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但目前越来越重视这个数值,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被誉为糖尿病控制的金指标,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下降,患并发症的几率就会下降。

研究显示:每降低1% 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造成的死亡率可以下降21%、小血管并发症下降37%、周边血管引起的截肢或死亡下降43%。把这个值从9降到7%,可以降低50-70%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概率。所以,糖友们应该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当然,如果有人去医院监测发现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在5.7% -6.4 %之间,这时候不用太担心了,说明你还不是糖尿病,属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可以通过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将目前的状态逆转,回归正常,但也不能太大意,因为一旦糖尿病前期不进行相应的控糖处理,3年内有50%的人会进入糖尿病阶段,所以通过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预判。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有什么联系?我们可以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来计算出糖友的平均血糖情况,有一个计算公式:

平均血糖 (mmol/l) = 1.59x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2.59

举个例子那就是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是4%,那么平均血糖就是3.77mmol/L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图片来直接查看平均血糖的情况

通过以上的公式或图片,我们了解糖化血红蛋白7%的时候,平均血糖已经在8.6mmol/L了,已经非常高了。

为什么有时候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不相符?糖化血红蛋白比平均血糖要高

有时候糖友平时量自己的空腹或者餐后血糖,发现血糖基本集中在4-7.8mmol/L之间,但糖化血红蛋白却超过了7%以上,甚至能达到了8%,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糖友测量血糖的方法可能有误,一方面要检查血糖仪是否准确,另一方面要注意监测过餐后血糖很高的情况呢,这样来确定问题出在那里,如果是餐后血糖超高,则应该跟医生讨论如何控制血糖的问题。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糖友,他的血糖就属于这类,通过了解发现其平时主要都测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尤其他的餐后1小时血糖非常高,需要立即调整用药,这样才能变血糖忽高忽低。

糖化血红蛋白比平均血糖要低

如果糖友平常的血糖值都在6.7-10mmol/L之间,但糖化血红蛋白却在6%以下,那么也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有某些疾病的影响,比如血红蛋白的问题,红血球代谢率异常,肾功能异常等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的读数偏低,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糖友曾经出现过较低的血糖,只不过测量时间没有把握住,需要更改测量的时间,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虽然,我们前面说了糖化血红蛋白是控糖的金指标,但并不是说这就是绝对的,因为有很多情况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出现误差,所以糖友除了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平均血糖外,同样不能缺少日常的血糖监测,了解短时间内血糖的波动。

每个糖友需要控制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也不相同虽然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但血糖监测的目标值设定需要依据糖友自身的情况来确定,比如是不是曾经出现过多次的低血糖?有没有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年龄大不大?患者用药如何呢?……诸如此类,所以7%的这个值并不是所有人的目标。

糖友应该跟医生多沟通,让医生更了解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值,也可以参考以下的表格,看看适用于那些糖友,然后进一步在对自己的各种血糖情况进行监测控制。

如何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做好日常血糖管理。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所以想要降低糖友自身的糖化血红蛋白,建议首先应该从日常的饮食入手,然后规律作息,不熬夜,接着要逐步进行规律的运动,运动量可以逐步增加,当然最重要的是别忘了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不能因为发现血糖下去一点就觉得自己没事了,自行减药或者停药,这样的话会增加自己的健康风险,容易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餐前5.84 餐后7.14 糖化血红蛋白6.2是否正常?

您好: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饮食低糖低脂低热量,饭量八成饱,多吃蔬菜,多喝水。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国糖尿病的控制标准是什么?

血糖控制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应该按照年龄段区分。年龄段区分大致上为三个年龄段,60岁以下、60-80岁和80岁以上。

每个年龄段对血糖的控制要求是不一样的。80岁以上的老人,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11mmol/L,都是合理的。只要在不引起糖尿病酮症、糖尿病性非酮症高渗昏迷和急性或危及他们生命的情况下,可以放宽他们的饮食控制。

一来80岁以上的老人年纪大,预期寿命短,不适合严加控制;二来老年人胃肠功能差,这就决定了他们饮食摄入的总量不会太高。比如糖胖病逆转研究所的黄秀兰教授,她今年90岁了,即便放任她随意摄入食物,她食用的总量也不会过高。

一般来说,6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在5-6mmol/L和7-8mmol/L。在患者没有感到低血糖或不舒服的情况下,血糖控制越低越好。

至于60-80岁的糖尿病患者,情况相对特殊,患者合并各种并发症风险可能性大,可能存在无法提前预知的风险,而且这个年龄段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自主神经病变,机体对血糖内源性调节能力差,所以,该类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相对宽松一点,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内,餐后血糖则控制在10mmol/L以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1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