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跳跃预防骨质疏松

医案日记 2023-06-18 00:44:47

跳跃预防骨质疏松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60~75岁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率竟高达50%,在美国每年有约150万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这些数字是惊人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最新的研究发现:跳跃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良好方法。

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新近报告了诺丁汉大学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对绝经前后的妇女进行了观察,发现每天坚持做上下跳跃的女性,一年后便可使骨密度增加;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髋部,其骨密度能增加3%,这是十分可喜的。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在做跳跃运动时,不但加速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地面的冲击力更可激发骨质的形成。专家们告诫,妇女在绝经期前就应该多做跳跃运动,中老年男性也宜尽早多做跳跃运动,并长期坚持下去,如此便可大大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跳跃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最简便,最实用而有效的方法。只要每天坚持做50次跳跃运动,便能收到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的效果。跳跃方法也很简单,找一块较为平坦的地方,双足蹦起,上下跳就行了。倘若觉得这样跳枯燥,可用跳绳的方法,或者两者交替进行。

跳跃预防骨质疏松,不可急功近利,贵在坚持。因为,只有在坚持做跳跃运动一年后,才能使骨密度增加。如果能持之以恒,那么骨折便与你无缘。

中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要补钙!选对方法才能提高骨量、增加骨强度

骨质疏松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男性约为20%,女性60 70岁为1/3,80岁为2/3。全世界患有骨质疏松者约为2亿人,我国估计为9000万。但我国知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者比例低于25%。

骨质疏松除了带来疼痛、驼背、脊柱变形和呼吸功能下降等危害之外,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骨折。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可明显增加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

所以,预防骨质疏松对于每个人都是必修课。而预防骨质疏松最重要的手段就是: 在变老前提高骨量、增加骨强度,必要时需要补钙。

随着年龄增加,人体性激素水平变低、蛋白质合成性代谢刺激减弱以及成骨细胞功能减退、骨质形成减少等,都会导致骨质疏松。

而雌激素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和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及骨质形成作用,并有拮抗皮质醇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减低,故骨吸收加速而逐渐发生骨质疏松。雌激素还有刺激1α-羟化酶产生1,25-二羟维生素D3的作用。绝经后缺乏性激素,1α-羟化酶对甲状旁腺激素(PTH)、低血磷等刺激生成的敏感性减低。以上因素均可使得绝经期女性朋友更容易遭受骨质疏松的“迫害”。

有老年朋友说:我去医院体检的时候显示 血钙正常,不需要补钙吧 ?

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 2.63毫摩尔/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但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甲状旁腺激素长期代偿性增高,引起了“钙搬家”,使血钙增高,这样, 测量结果就不能真实反映体内钙的含量 。此时,就应进行 骨密度测量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年朋友还可以根据这些症状自我判断是否缺钙:

等到缺钙了再补钙有点晚

科学研究证实,一般男性32岁,女性28岁以后,骨钙每年以0.1% 0.5%的速度减少。到60岁时竟会有50%的骨钙减少,此时就易出现骨质疏松症。骨的密度有高有低,因人而异。骨密度高的人,虽同样减少,却因基础好,便可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研究证明,只有在35岁左右这一段时期内补钙,才能使矿物质在骨中含量达到最高值。超过35岁,人整个机体生理功能开始走下坡路。如果在35岁以前至整个青春发育期就注意补钙,才是补钙最佳时期。

要科学理解补钙的“补”字。“补”为补充,补助,目的是辅助:所谓的“主”,就是钙的自然摄入。不能本末倒置,以补钙制品为钙的主要来源。

全国膳食营养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摄入钙仅400毫克左右。

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钙适宜摄入量(AI):成年人每天应摄入800 1200毫克钙,目前的膳食结构很难达到这个指标。

所以,首先应在平时饮食中增加含钙量高食品的摄入,如奶类、豆类、干果、绿叶蔬菜、动物骨骼等。奶及奶制品含钙最高,而且人体吸收利用率也高。250克牛奶中钙含量可达250毫克,每日饮用250克鲜牛奶是补钙的理想办法。

在食补做到位的同时,再来考虑药补,双管齐下。

钙制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疗效和安全性都较为肯定的药物之一。其使用的钙源主要是碳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和葡萄糖酸钙等。

钙剂的选择原则:①元素钙含量高。②适量的维生素D。③钙源好,安全可靠。④经临床验证的考核,证明效果确实。⑤服用方便,性价比高。

打钙针补钙,是一种不宜采用的方法。因为静脉注射钙剂,会使血钙浓度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升高,这时人的降钙素会大量分泌,除了部分钙从小便中排出(容易引起泌尿道结石)外,其余会被异常转移:

所以,正确的补钙方法应是通过饮食补钙。

补钙不宜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按照通常的生活习惯,我们一般选择在早晨喝牛奶、豆奶等富钙食品,所以,服用钙剂不必再选择早晨。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按照正常的激素分泌调节作用,人体在晚间12点以后至凌晨这段时间内,血钙最低。这时一些敏感人群,如孕产妇、老年人就会表现为夜间腿部抽筋等缺钙现象。

因此,服用钙剂选择在晚餐后即服,利用率最佳。

日光中的紫外线在维生素D的生理代谢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维生素D3先在肝脏转变为25-羟胆骨化醇,具有微弱的抗佝偻病作用;然后在肾脏进一步转变为1,25-二羟胆骨化醇,生物活性大大增强。

1、每天坚持晒太阳不少于30分。

2、每天晒太阳的时间应该选择在上午10时之前,或者下午16时之后。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尤其是中午12时至下午14时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是B光束和C光束占优势,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还可引起其他疾病。

3、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色服装,因为红色服装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次选白色服装,禁忌黑色服装。

补钙的同时注意与户外运动相结合。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据研究,每天户外运动不少于1小时的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低;每天坚持长跑,可使骨骼年轻20年。美国科学家认为跳跃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好的方法,因为跳跃时地面的冲击力可激发骨质的形成。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少饮酒,饮用咖啡、茶、碳酸饮料等要适量,以 健康 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适量饮茶对 健康 有益。但应当注意的是,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因,可促进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有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所以,骨质疏松患者不要喝浓茶。建议每天饮茶不超过10克(茶叶)。

酗酒可造成胃肠道黏膜的损伤,影响胃肠道对钙、磷及维生素D的吸收,不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

酗酒还可造成骨代谢的紊乱,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也不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另外,酗酒对肾脏也有一定的损害,使肾脏对钙、磷等物质的重吸收功能减低,造成钙、磷等从尿中排出增加,同样不利于骨骼的形成。因此,骨质疏松症者应避免酗酒。

1、戒烟有利于增加骨骼中无机盐的含量,有利于骨组织形成,可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戒烟可以防止烟草中有毒物质对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而肝、肾等脏器是使维生素D发挥生理作用的重要器官,其功能下降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

3、戒烟可使肌肉的兴奋性升高,肌肉力量增强,从而使全身活动量增加,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4、戒烟后人体内心、肺、神经等器官的功能都有所改善,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使身体状况更趋于 健康 ,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戒烟后,人体内酸碱平衡机制得以完善,使机体摆脱轻度酸中毒的状态,有利于钙(呈碱性)的吸收。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需要终生治疗。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总结起来一句话:阳光、运动、营养、治疗

除了补钙,常做哪九个动作也能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的疾病。据统计,在我国至少有7000万人有骨质疏松,有2.1亿人的骨量低于正常的骨量标准,有骨质疏松的风险。

骨质疏松的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反而大多都是在骨头受伤或骨折时才发现,为时已晚,骨质疏松早已对正常的骨骼造成伤害。

骨质疏松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还有六类人也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

1、小骨架,骨量少的人;

2、喜欢饮酒的人,因为酒精会使骨骼中的钙、镁等矿物流失,导致骨骼变脆;

3、雌激素偏低的女性,雌激素偏低不仅会影响女性月经,还直接导致骨质流失;

4、50岁以上的人骨质减少的风险增大;

5、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素类药物的人,因为这些药物会打乱激素水平,造成骨骼中的营养物质流失;

6、有吸烟史的绝经妇女风险更大;

说到骨质疏松,你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有90%的会想到“补钙”,但你的钙剂选对了吗?

1、有机酸钙适用于65岁以上和胃酸缺乏者;

2、无机钙适用于普通人群;

3、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合并高磷血症,不能选用含磷的钙剂;

4、服用铝剂的患者不应该在服用柠檬酸钙;

5、糖尿病患者不适合服用葡萄糖酸钙;

6、高血压患者和心功能不全者不适合服用醋酸钙。

骨质疏松并不意味着不能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骨骼也是有好处的,可以缓解骨骼疼痛,保护骨骼强度减少骨质流失。

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1、适用于健康或者以为诊断为骨质疏松但没有骨折历史的低风险人群:

身体向前倾,手臂弯曲推墙;

手持重物坐在椅子上,上半身向前倾,手臂放在大腿上,用手腕带动重物,上下弯曲手腕。至于重物的重量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

用双手、双膝来支撑整个身体,不要弓背,双手臂向前爬行。


如果想要有更明显的锻炼效果,可以加大训练强度,建议去医院康复科或者健身房,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尽量不要自己尝试。

2、已经被诊断为骨质疏松,以前有过骨折的高风险人群,可以通过运动,降低未来再次骨折的风险。

手臂推压地板,轻抬后背颈部和头部;

手臂在身体侧方,轻抬后背颈部和头部;

趴在瑜伽垫上,缓慢抬起下肢,左右交替进行。

3、适用于所有人的平衡练习。

左脚的脚跟对着右脚的脚趾站立(左右脚交替站立);

站立大概一分钟后,走一字步;

手扶着墙壁或者椅子,保持站立,双腿交替摆动10次。

太极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骨骼就像我们身体的脚手架,每天都承受着外界的各种重力和肌肉的拉力,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加骨骼对外力的承受能力。当然在做这些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和拉伸准备,注意避免运动风险。

体育活动跳绳好处

体育活动跳绳好处

体育活动跳绳好处,保护好我们的关节才不容易在运动中受伤,这项运动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锻炼身体,有氧运动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保持身体健康是运动的第一要义,以下分享体育活动跳绳好处有什么好处。

体育活动跳绳好处1 1、锻炼心肺功能

跳绳对心肺的耐受力是有一定的锻炼性的效果,因为在跳绳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所以很容易出汗,这本身就是能够增强心肺功能。

2、减肥瘦身

跳绳是可以让形体变得更加的苗条,可以将身体上多余的赘肉去掉,这是非常不错的减肥的项目。

3、锻炼肌肉

跳绳是全身性的运动,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消除臀部和腿部多余的脂肪,能够起到健美塑形的效果。

4、预防骨质疏松

经常跳绳是可以促进骨细胞的代谢,有效的防止骨质软化等疾病,但是运动量过大会伤害到膝盖。

5、增强协调能力

跳绳是可以锻炼人体的`弹跳,速度,平衡力,爆发力等等,这样是能够去培养人体的协调性的。

6、增强免疫力

跳绳的人的免疫力会变得非常强,对外界环境变化并不是非常的敏感,所以也不容易生病。

7、缓解腰椎酸痛

很多上班族每天都需要坐在电脑面前适量的去跳绳,是能够缓解腰酸背痛,也是能够锻炼人体的腰背。

体育活动跳绳好处2 1、简单易行

跳绳花样繁多,可简可繁,随时可做,一学就会,特别适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作为健身运动,而且对女性尤为适宜。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耗时少、耗能大的有氧运动。

2、锻炼多种脏器

跳绳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证实,跳绳可以预防诸如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高血脂、失眠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症病。对哺乳期和绝经期妇女来说,跳绳还兼有放松情绪的积极作用,因而也有利于女性的心理健康。

鉴于跳绳对女性的独特保健作用,法国健身专家莫克专门为女性健身者设计了一种“跳绳渐进计划”。初学时,仅在原地跳1分钟,3天后即可连续跳3分钟,3个月后可连续跳上10分钟,半年后每天可实行“系列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47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