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发展是当代研究的热点,中医发展所经历的曲折之路是中医有识之士为之奋斗的动力。21世纪对中医的发展是个机遇与挑战,更需要广大的中医医务工作者具备清醒的头脑。
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治疗的特异性
提高中医的治疗特色是当前中医发展的主导之路。中医也需要“品牌”效应,需要迫切制订对不同疾病有着固定且独特的治疗模式,并拥有较高治愈率的中医治疗方案。寻求独特的治疗模式,加大中医治疗疾病的广度与深度,能够加强中医治疗疾病的特异性。如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运用甘温益气、升阳举陷、顾护脾胃、调补肺肾原则救治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研究就是对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引入新的方法论
《中国中医药报》曾发表过一篇名为《中医现代化必须选择系统医学》的文章,作者提出未来的医学有两种可能:一是中医继续彷徨于岐黄之路,发展缓慢,被发展更快的西医吸取了中医的合理内涵,发展成为系统医学;二是中医调整好思路,努力吸取西医的一些好东西,发展成为系统医学。因此,系统医学将会成为双方的最终归宿。而系统医学的核心是以系统论为指导。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横向科学理论,具备三个特征:一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二是分为若干基本要素,并以一定结构相联结;三是系统具有确定的功能,而且这是一种不同于各要素本身的总体功能。主要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的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中医学是以原始系统作为方法论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充分体现了系统的方法,中医学的模式属于系统模式的范围,它的理论框架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处方、用药等方面都贯穿了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因此中医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两种:一是继续继承与发展,走好岐黄之路,这点不能丢。二是运用系统论进行指导,进一步突破与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中医特色
中医的人才培养决定了中医能否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当代名老中医日愈减少,中医人才培养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因此,中医人才的合理培养迫不及待。同时,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中医的特色。
师承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点。跟师教育能够让学生迅速掌握中医的诊疗手段,特别是老师经验的传承,学生的抄方与参与实践经验方面,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中医,并能够运用中医。正规院校的教育是必备的,不但要掌握现代医学,而且要增加对不同科目的涉猎,这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同时,中医专业的在校学生还必须熟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是中医教育的重要一环。而中医四大经典是稳定临床疗效的保证,也是中医医家在临床组方运药中最重要的基石,把中医经典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是每位名老中医最关切的话题。中医用药的组方思维是在继承和借鉴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熟读经典为学生以后大大提高中医用药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另外,还要掌握各个名家的用药思维,这点尤其要在师承教育中加以注意。
总之,中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继承发展,熟练运用,思维创新,并立志做个真正的名中医,为将来中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中医科研需要多部门的分工合作
当代中医的研究是个热点,特别是国家在中药与基础理论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但是收效并没有预期大。笔者认为,这与中医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研究机构必须建立多个不同分工且又紧密联系的部门。这些部门主要有:专门整理古籍以及收集不同的中医治疗模式,如民间独特的疗法等等的部门;中医理论研究部门,主要针对中医学的特点,运用系统论等作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现代科技的发展进行综合研究;中药研究部门,紧紧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手段与中医理论研究成果;收集与整理不同中医治疗理念的临床经验总结研究部门,这应作为中医研究的重中之重;针灸推拿等的研究部门。还有包括根据中医的特点相继建立的其他部门。以上这些部门是紧密联系的,不能独立开来,应该互相促进与提高。最后做到:收集与整理不同部门的研究成果——中医理论的修复与创新——指导临床实践——理论的继续完善——指导临床实践。这条主线应该贯穿中医整个发展过程。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中医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至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六个时期。
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发展史是研究中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中医发展史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是中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又是与社会科学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中医学通史、断代史、专科史、疾病史、学术发展史、学术思想史、各家学说、学术流派和中国哲学史、文化史、科学技术史、经济史等基础理论、相关学科及中医临床各个学科。
中医发展史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探讨中医学的起源,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社会背景、人文因素、科学技术与文化、医政、中医教育、流行病、国外医药等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中医各科的特点及突出成就,主要中医学说及学术流派形成的源流、内涵、发展与完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阐明中医学的发展轨迹,中医学的实践和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着重于研究中医学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外部因素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因此学习中医发展史对于认识现实,预见未来,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明确中医学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发展史在吸取《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通史》《中国医药简史》《中医近代史》《中国针灸史》《针灸推拿史》《药学发展简史》《中医骨伤科发展史》《中外医学交流史》《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中医药文化学》《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各家学说》、《中医临床医学流派》等教材及专著优点的基础上,减少交叉重复,突出以史为鉴,着重于研究探讨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发展较快的动力,停滞不前的原因;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哲学、地域环境及外国医学等);主要中医学说形成的源流、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至秦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6个时期。
远古至春秋时期为原始的中医药起源和经验积累阶段,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极其肤浅。战国至秦汉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相继问世,尤其是《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基础。
晋唐时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诸多方书保存并记载了大量的方剂与药物,为金元时期的医学创新奠定了基础。
宋金元时期,战争连绵,尤其是宋金对峙,饥饿惊恐劳役,疫病流行;滥用《局方》,用药多偏温燥,墨守《伤寒论》成规,操古方治疗今病,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加之统治者对人们的思想束缚相对较少,文仕通医,文人从医,使中医学队伍扩大,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为基础理论的创新,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争创新说,提条件。因此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争创新说,提出“六气皆能化火”,“脏腑辨证说”,“归经学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病由邪生,攻邪已病”,“阴证论”,“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出现了“新学肇兴”的大好局面,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诸多流派纷呈,故有“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之说。
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医学依靠“金元医学”之惯性继续向前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渐臻成熟,临床各科诊治水平明显提高,温补之法盛行,经典著作考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温病学说的形成及《本草纲目》的问世,则反映了中医学的新成就。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晚清闭关自守,浓厚的尊经风气,以及西医传入,使中医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0世纪前半叶,社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中医学的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不但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还受到歧视和限制,因此中医学在学术革新和抗争运动相互交织的极其困难条件下缓慢地发展,“改良医学”成为这一时期中医学变迁的总基调。编纂刊行中医学丛书、全书、工具书及医案医话,对保存、传播、普及中医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间中医教育的迅速发展,许多中医药学术团体的成立,大量中医药报刊的出版等,为后半叶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部分医家从事沟通中西医之间的工作,形成中西医汇通思潮和学派。
20世纪后半叶政府极为重视中医学的发展,积极建立中医药和针灸研究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教育,在全国兴办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大规模校勘整理出版中医古籍,出版中医药报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医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并且逐步走向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90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