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林 施华芳 米竹青 自登云 龚正达
侯宗柳 李兆祥 张云智 张嘉玉 杨兰萍
摘 要 在云南省西南边境9县市捕获伊蚊属雌性成蚊16种19367只,用细胞法和乳鼠法分离病毒。从185批6491只白纹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50批1605只剌扰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23批772只窄翅伊蚊中分离到病毒2株,从4批103只阿萨姆伊蚊中分离到病毒1株。其它12种共10396只伊蚊的病毒分离物为阴性。分离到的7株病毒经免疫荧光、酶免疫、血凝抑制和中和试验鉴定,均为乙型脑炎病毒(JE virus)。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的优势蚊种。分析认为白纹伊蚊在当地乙型脑炎病毒保存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刺扰伊蚊、窄翅伊蚊和阿萨姆伊蚊亦可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Isolatio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from Four Species of
Aedes Mosquito in Yunnan Province
Zhang Hailin Shi Huafang Mi Zhuqing Zi Dengyun Gong Zhengda
(Yun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pidemic Diseases Control and Research,Dali,Yunnan671000)
Abstract A total of19367adult female mosquitoes belonging to16species of Aedes genus were captured from nine countries,south-western part of Yunnan Province,China,and were examined by C6/36cell method and suckling mouse method.Two strain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JE)virus were isolated from6491(185pools)Aedes albopictus,two strains of JE virus were isolated from1605(50pools)Ae.vexans,two strains of JE virus were isolated from772(23pools)Ae.lineatopennis,and a strain of JE virus was isolated from103(4pools)Ae.assamensis.Isolation of JE virus was negative to other12species of Aedes mosquitoes.Ae.albopictus was the superior species of mosquitoes in bamboo forest.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e.albopictus from Yunnan has a potential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and transmission of JE virus in nature.Ae.vexans,Ae.lineatopennis and Ae.assamensis are also considered to be transmitting vector of JE virus in Yunnan.
Key words Mosquito,Aedes,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Vector,Yunnan province
国内外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媒介研究中做了大量工作,明确了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是本病主要传播媒介,一些库蚊属蚊虫在乙脑病毒传播中亦起重要作用。然而,伊蚊在本病传播中的作用研究较少。为了解伊蚊属蚊虫自然感染乙脑病毒情况及媒介意义,我们在云南省西南部热带地区采集蚊虫进行病毒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蚊虫采集 在云南省景洪、勐腊、勐海、河口、孟连、耿马、盈江、潞西和瑞丽9县市的野外竹林和畜圈捕蚊,将蚊虫置低温冻死后分类编号,20~50只一批,放入小瓶内,液氮冻存待检。
1.2病毒分离 蚊虫经常规处理后,制成接种液,接种于C6/36细胞和乳鼠分离病毒。细胞出现规律病变或乳鼠发病即行鉴定。
1.3病毒鉴定
1.3.1抗体 乙脑病毒家兔免疫血清为本室自制;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制品;兔抗鼠荧光抗体和羊抗兔荧光抗体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制品;酶标SpA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的制品。
1.3.2抗原 乙脑病毒抗原为鼠脑蔗糖丙酮法抗原,本室制备。
1.3.3免疫荧光试验(IFAT)采用间接法。感染细胞培养至第5天,将细胞吹下,滴于玻片,常规染色制片,用OLYMPUS荧光显微镜检查。
1.3.4细胞酶免疫(C-EIA)试验 感染细胞培养于聚苯乙烯塑料板,至第5天,常规固定,加各种结合物及样品,用目测法判定结果。方法详见文献[1]。
1.3.5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试验 采用常规微量法。用0.5%鸽血球测定。血清用白陶土和鸽血球常规处理,抗原为4u。以50%的血球凝集被抑制为终点。
1.3.6中和试验 采用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用3~4周龄小白鼠测定,观察14d,按Reed-Muench法计算中和指数。
2结果
2.1病毒分离
在上述9县市共采获伊蚊属雌性成蚊16种19367只作病毒分离,从白纹伊蚊、剌扰伊蚊、窄翅伊蚊和阿萨姆伊蚊中分离出病毒7株(表1)。所获毒株均能引起乳小白鼠或3周龄小白鼠发病和死亡,亦能导致C6/36细胞出现病变,并具有滤过性。
表1从云南省4种伊蚊中分离乙脑病毒
Table1Isolatio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from four species of Aedes mosquitoes collected in Yunnan province
蚊种
Species of mosq.采集地点
Collecting site 蚊虫只数
No.of mosq.批数
Pools of mosq.阳性批数
No.of positive pools 病毒号及阳性蚊采集县
Virus code and collecting counties of positive mosq.
白纹伊蚊
Aedes albopictus 竹林Bamboo forest64911852B88-81景洪Jinghong
D266瑞丽Ruili
剌扰伊蚊
Aedes vexans 竹林Bamboo forest
畜圈Stable1194
41138
122
0B24-5景洪Jinghong
B86-17景洪Jinghong
窄翅伊蚊
Aedes lineatopennis 竹林Bamboo forest
畜圈Stable76
6963
201
1D107盈江Yingjiang
B88-17景洪Jinghong
阿萨姆伊蚊
Aedes assamensis 竹林Bamboo forest10341L99耿马Gengma
其它12种伊蚊(伪白纹伊蚊 Ae.pseudalbopictus、圆斑伊蚊 Ae.annandalei、台湾伊蚊 Ae.formosensis、显著伊蚊 Ae.prominens、股点伊蚊模拟亚种 Ae.gardnerii imitator、白雪伊蚊 Ae.niveus、白盏伊蚊 Ae.alboscutellatus、环胫伊蚊 Ae.desmotes、侧白伊蚊 Ae.albolateralis、白带伊蚊米基尔亚种 Ae.albotaeniatus mikiranus、爱氏伊蚊 Ae.eldridgei和亚白纹伊蚊 Ae.subalbopictus)共10396只蚊虫的病毒分离均为阴性。
2.2病毒鉴定
2.2.1免疫荧光试验 分离到的7株病毒均与乙脑单克隆抗体或乙脑免疫血清出现特异性荧光反应(表2)。
2.2.2细胞酶免疫试验 B88-81、B86-17、B88-21和L99株均与乙脑单克隆抗体或乙脑免疫血清产生特异性酶免疫反应(表2)。
2.2.3血凝特性 在pH6.4条件下,7株病毒的鼠脑蔗糖丙酮抗原均能与鸽血球出现凝集,滴度为1∶160~1∶5120之间(表2)。
2.2.4血凝抑制试验 所有分离株均能与乙脑病毒产生高滴度的抑制作用,抑制效价高达1∶320~1∶2560(表2)。
2.2.5中和试验 B88-81、B24-5、B86-17、B88-21和L99株对乙脑病毒的中和指数达到123~1000(表2)。
试验证实,分离到的7株病毒均为乙脑病毒。
表2分离自伊蚊的7株乙脑病毒的鉴定
Table2Identification of seven strains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solated from Aedes mosquitoes
毒株
Virus
strains C6/36细胞法
C6/36cell method 乳鼠法
Sucking mouse method
细胞病变
CPE 免疫荧光
JE McAb
IFAT 细胞酶免疫
JE McAb
C-EIA 乳鼠发病死亡
Illness and death
of mice tested 血凝
HA 乙脑血抑
JE HI 对乙脑中和指数
Neu.index
to JE virus
B88-81 +320640794
D266 ND +12801280ND
B24-5 ND +640320123
B86-17 +12806401000
B88-21 +6403201000
D107 ND +160640ND
L99 +51202560354
ND:未做(Not done)
2.34种伊蚊的分布特点
白纹伊蚊在本次调查的9县市均有分布,其活动生态环境主要在居民点附近竹林和山坡竹林,畜圈和人房内几乎不能捕到该蚊。白纹伊蚊在野外竹林区的构成比为30.46%(7429只/45种24387只),属优势或较优势种。
剌扰伊蚊仅在景洪、勐腊、耿马和河口捕获,主要分布于野外竹林,在该生境的构成比为12.71%(1194只/17种9394只);在畜圈也有分布,构成比为1.26%(428只/20种33929只)。
窄翅伊蚊在景洪、耿马、瑞丽和盈江的畜圈和野外竹林均有分布,畜圈的构成比为2.89%(696只/19种24060只),野外竹林(耿马)的构成比为2.75%(76只/24种2760只),其数量较少。
阿萨姆伊蚊仅在耿马和潞西的野外竹林捕到,构成比为2.21%(103只/24种4656只),该蚊分布较为局限,且数量较少。
3讨论
白纹伊蚊在云南分布广泛,尤其在本省西南部热带和邻近热带的地区,是居民点附近竹林和山坡竹林区的主要蚊种之一。本次9个县市调查,该蚊为野外竹林区的优势或较优势蚊种。白纹伊蚊分布与人居有一定关系,凡该蚊多的生境,均为靠近村寨的竹林、树林。该蚊嗜血习性较广,并有多次吸血的特性。国外研究表明,白纹伊蚊能感染、传播和经卵传递乙脑病毒[2~5]。本次从云南自然界白纹伊蚊中分离到乙脑病毒,并证明云南该蚊对乙脑病毒有较高的易感性,还能叮咬传播和经卵传递乙脑病毒[6,7]。白纹伊蚊在乙脑流行中可与库蚊协同作用,是乙脑病毒重要媒介之一,在自然界乙脑病毒保存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以往未见从剌扰伊蚊、窄翅伊蚊和阿萨姆伊蚊中分离到乙脑病毒的报道。这次从这3种伊蚊中分得乙脑病毒,表明它们可参与乙脑病毒的传播。尤其是剌扰伊蚊和窄翅伊蚊,不仅分布于农村畜圈,在野外竹林也有分布,与人畜关系较为密切,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鉴于云南乙脑疫区分布较广,加之自然地理条件较特殊,蚊虫种类多,我们认为乙脑媒介亦较为复杂,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 云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作者单位: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云南大理671000
参考文献
[1]张海林,施华芳.C-ELISA与D-ELISA在乙脑和登革病毒快速检测上的应用.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8,4(2):46~47
[2]Rosen L,Tesh R B,Lien J C et al.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by mosquitoes.Science,1978,199(4331):909~911
[3]Rosen L,Roseboom L E,Gubler D J et alparative susceptibility of mosquito species and strains to oral and parenteral infection with dengue an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es.Am J Trop Med Hyg,1985,34(3):603~615
[4]Shroyer D A.Aedes albopictus and arboviruses:a concis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m Mosq Control Assoc,1986,2(3):424~428
[5]Moore C G,Mitchell C J.Aedes albopictus in the United States:Ten-year presence and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1997,3(3):329~334
[6]张海林,米竹青,张云智.云南白纹伊蚊感染、传播登革热和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8(1):50~53
[7]张海林,米竹青,张云智.白纹伊蚊垂直传播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病毒学报,1996,12(1):42~47
原作者:张海林 施华芳 米竹青 自登云 龚正达
乳鼠是常用的敏感动物,脑内接种乙脑病毒后3~4天发病,一周左右死亡,脑组织内含大量感染性病毒,是分离病毒、大量制备抗原的可靠方法。
BHK细胞系、C6/36细胞系及鸡胚成纤维细胞是常用的敏感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圆缩、颗粒增多、细胞脱落等CPE。在培养上清中含有传染性病毒,胞浆内胞膜上可检出特异性抗原。细胞培养增殖病毒简便易行,已取代动物培养用物制备疫苗、诊断抗原,以及研究病毒复制机理、筛选抗病毒药物等。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代分离的毒株之间未发现明显的抗原变异。E糖蛋白上有中和抗原表位和血凝抗原表位,可诱发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在感染与免疫中重要作用。用单克隆抗体做交叉血凝抑制试验证实E糖蛋白上有与黄病毒属成员广泛并叉的属特异性抗原,也有仅与圣路易、墨里谷、西尼罗脑炎病毒交叉的亚组物异性抗原,以及仅乙脑病毒具有的种特异性抗原。不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已用于研究乙脑病毒抗原结构与功能以及鉴定新分离的毒株,解决了常规免疫血清特异性低的问题。
乙脑病毒囊膜糖白具有血凝特性,能凝集鹅、鸽、雏鸡红细胞,在pH6.2~6.4条件下凝集滴度高。病毒血凝素与红细胞结合是不可逆的,但这种病毒与红细胞形成的复合物仍有感染性,加入特异性抗体可抑制这种血凝现象。 中国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为三带喙库蚊。蚊感染病毒后,中肠细胞为最初复制部位,经病毒血症侵犯唾液腺和神经组织,并再次复制,终身带毒并可经卵传代,成为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在热带和亚热带,蚊终年存在,蚊和动物宿主之间构成病毒持久循环。在温带,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贮存宿主。病毒每年或通过候鸟的迁栖而传入,或病毒在流行区存活过冬。有关病毒越冬的方式可为:①越冬蚊再感染鸟类,建立新的鸟—蚊—鸟循环;②病毒可在鸟、哺乳动物、节肢动物体潜伏越冬。实验表明,自然界中蚊与蝙蝠息息相关,蚊将乙脑病毒传给蝙蝠,受染蝙蝠在10℃,不产生病毒血症,可持续存在达3个月之外,当蝙蝠返回室温环境3天后,出现病毒血症,构成蚊—蝙蝠—蚊的循环;③冷血脊椎动物为冬季贮存宿主(如蛇、蛙、蜥蜴等),可分离出病毒。家畜和家禽在流行季节感染乙脑病毒,一般为隐性感染,但病毒在其体内可增殖,侵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成为乙脑病毒的暂时贮存宿主,经蚊叮咬反复传播,成为人类的传染源。特别是当年生仔猪最为重要,对乙脑病毒易感,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故在人群流行前检查猪的病毒血症和蚊带毒率,可预测当年人群的流行程度,并通过猪的免疫预防,可控制本病在猪及人群中的流行。
当带毒雌蚊叮咬人时,病毒随蚊虫唾液传入人体皮下。先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结等处的细胞中增殖,随后有少量病毒进入血流成为短暂的第一次病毒血症,此时病毒随血循环散布到肝、脾等处的细胞中继续增殖,一般不出现明显症状或只发生轻微的前驱症状。约经4~7日潜伏期后,在体内增殖的大量病毒,再侵入血流成为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发热、寒战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若不再继续发展者,即成为顿挫感染,数日后可自愈;但少数患者(0.1%)体内的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增殖,引起脑膜及脑组织发炎,造成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血管栓塞、淋巴细胞浸润,甚至出现局灶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临床上表现为高烧、意识障碍、抽搐、颅内压升高以及脑膜刺激症。重症患者可能死于呼吸循环衰竭,部分患者病后遗留失语、强直性痉挛、精神失常等后遗症。 人受乙脑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及部分顿挫感染,仅少数发生脑炎(0.01%),这与病毒的毒力,侵入机体内数量及感染者的免疫力有关。流行区成人大多数都有一定免疫力,多为隐性感染,10岁以下儿童及非流行区成人缺乏免疫力,感染后容易发病。
本病病后4~5天可出现血凝抑制抗体,2~4周达高峰,可维持一年左右。补体给合抗体在发病2~3周后方可检出,约存在半年。中和抗体约在病后1周出现,于5年内维持高水平,甚至维持终生。流行区人群每年不断受到带病毒的蚊叮咬,逐渐增强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常随年龄而增高,例如北京市20岁以上成年人90%血清中含有中和抗体。因此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但近些年来乙脑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值得重视。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疾病名称5英文名称6登革热的别名7ICD号:A90 7.1分类 8ICD号:A91 8.1分类 9流行病学 9.1传染源9.2传播途径9.3易感人群9.4流行特征 9.4.1地理分布9.4.2季节性9.4.3周期性9.4.4突然性9.4.5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10病因11发病机制12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12.1典型(普通型)登革热 12.1.1发热12.1.2皮疹12.1.3出血12.1.4其他 12.2轻型登革热12.3重型登革热 13登革热的并发症 13.1急性血管内溶血13.2精神异常13.3心肌炎13.4肝功能损害13.5尿毒症13.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3.7其他 14实验室检查 14.1常规检查14.2血清学检查14.3病毒分离14.4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15辅助检查16诊断 16.1流行病学资料16.2临床特征16.3实验室检查 17鉴别诊断 17.1流行性感冒17.2麻疹17.3猩红热17.4流行性出血热17.5钩端螺旋体病17.6恙虫病17.7败血症17.8伤寒17.9疟疾17.10流行性乙型脑炎 18登革热的治疗 18.1一般及支持治疗18.2对症治疗 18.2.1降低体温18.2.2补液18.2.3降低颅内压19预后20登革热的预防 20.1控制传染源20.2切断传播途径20.3提高人群抗病力 21相关药品22相关检查附:1登革热相关药物 1拼音 dēng gé rè
2英文参考 dengue fever
3概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又名骨痛热症、波尔加热、五天热等,是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登革热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
4疾病名称 登革热
5英文名称 dengue fever
6登革热的别名 classical dengue;波尔加热;古典五天热
7ICD号:A90
8ICD号:A91
9流行病学
人被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对同型登革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并可维持数年,对异型登革病毒也有1年以上的免疫力。对其他黄病毒属成员,如乙型脑炎病毒和圣路易脑炎病毒,亦有一定的交叉免疫力。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在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大流行。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省是登革热流行区,已知的四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均已在我国发现。登革病毒常先流行于市镇,后向农村蔓延。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便利,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登革热远距离传播已逐渐引起重视。
9.4.2(2)季节性 登革热的流行与伊蚊的滋生、繁殖有关,主要发生于气温高、多雨的夏季。在广东省为5~11月,海南省为3~12月。
9.4.3(3)周期性 登革热在地方性流行区有隔数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这与当地居民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升降有关。
9.4.4(4)突然性 登革热流行多突然发生,不少国家在本病消慝十余年之后突然发生流行,我国40年代在东南沿海曾有散发流行,至1978年在广东佛山突然流行。
9.4.5(5)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登革热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蔓延。如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登革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1980年3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波及广东内陆几十个省、市。病死率0.016%~0.13%。本病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
10病因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中的黄病毒属(Flavivirus)。病毒颗粒呈哑铃状(700×2040nm)、棒状或球形(直径为2050nm)。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11kb,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与核蛋白一起装配成二十面对称的病毒颗粒。其外部有一层由脂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具型和群特异性的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
根据抗原性的差异,登革病毒可分为四个血清型,各型之间以及与乙型脑炎病毒之间都有部分交叉免疫反应性。
初次感染者,于病程的第4~5天即可在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2~4周达高峰,可呈低滴度维持数年以上。
登革病毒在伊蚊胸肌细胞、猴肾细胞及新生小鼠脑中生长良好,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可导致细胞病变。目前最常用于分离登革病毒的细胞株是来自白纹伊蚊胸肌的C6/36细胞株。
登革病毒耐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于-20℃可存活5年,-70℃可存活8年以上。然而,登革病毒不耐热,于60℃ 30min或100℃ 2min即可被灭活,对酸、洗涤剂、乙醚、紫外线、甲醛等亦敏感,较易被灭活。
登革病毒感染可使艾滋病患者体内的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复制出现暂时性抑制。
11发病机制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后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定位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的登革病毒继续进行复制,再次释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引起临床症状与体征。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亦可导致血管水肿和破裂。登革病毒的复制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再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病理改变表现为肝、肾、心和脑等器官的退行性变,出现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黏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出血。皮疹活检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斑中有广泛性血管外溢血。脑膜脑炎型患者可见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重型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
12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15天,通常为5~8天。
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病毒感染性疾病分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登革出血热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12.1.2(2)皮疹 常于病程的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可呈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及出血性皮疹(瘀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皮疹多先见于躯干,然后逐渐向四肢、头面部蔓延,最后分布于全身皮肤。皮疹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5天后逐渐消退。
12.1.3(3)出血 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25%~50%的典型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皮肤、黏膜下出血等,出血范围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皮肤或黏膜下出血范围的直径不超过2mm者称为出血点,直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直径为5mm以上者称为瘀斑。当出血灶的皮肤明显隆起时称为血肿,可见于严重出血的病例。束臂试验亦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用于疑似本病病例检查。检查方法是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cm处画一直径为5cm的圆圈,仔细观察圆圈皮肤有无出血点,如果发现出血点则用墨水笔标出。然后用血压计的袖带束于该侧上臂,先测定血压,再使其保持于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维持8min后解除压力。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约2min)后,计算圆圈内皮肤出血点的数目,减去原有出血点的数目。若两者之差大于10则为阳性。登革热患者的束臂试验常呈阳性。由于束臂试验有可能使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患者的试验前臂出现瘀斑的可能性。因此,本试验不宜过多施行。
12.1.4(4)其他 约1/4病例有轻度肝大,个别病例可有黄疸,但脾大少见。
13登革热的并发症
14实验室检查
15辅助检查 脑型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
16诊断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7鉴别诊断 登革热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8登革热的治疗 应尽可能做到及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患者。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18.2.2(2)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堿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18.2.3(3)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500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于6~8h后重复应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40mg/d,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饱和度和血液酸堿度监测。
19预后 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本病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约为3/10万。死亡病例多为重型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20登革热的预防
21相关药品 葡萄糖、氧、二氧化碳、泼尼松、甘露醇、地塞米松
22相关检查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细胞比容、脑脊液压力、补体结合试验、抗登革病毒IgG抗体、血氧饱和度、血液酸堿度
登革热相关药物 硫酸卡那霉素滴眼液 泪囊管闭塞的儿童,除用本品滴眼外,可同时辅以局部热敷。3.滴眼时瓶口勿接触眼睛,使用后应将瓶盖拧紧...
硫酸卡那霉素滴眼液 泪囊管闭塞的儿童,除用本品滴眼外,可同时辅以局部热敷。3.滴眼时瓶口勿接触眼睛,使用后应将瓶盖拧紧...
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Coombs反应阳性等,药物热偶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丙...
头孢丙烯干混悬剂 )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药物热等。小儿发生过敏反应较成人多见,多在开始治疗后几...
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23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2003年中药材市场走势分析
下一篇: 三叶合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