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伤寒论》寒热并用方证探析

医案日记 2023-06-08 05:29:56

《伤寒论》寒热并用方证探析

摘要: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一大创举,其科学 价值极高,值得继承与发扬。立足《伤寒论》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附子泻心汤、麻黄升麻汤等典型寒热并用方剂,进行病机及方药配伍规律之探析,从中审悟仲景治疗各种寒热杂证,既恪守 和解寒热,调和阴阳 的治法准则,又运筹帷幄,同中求异地把握各自个证特点,而随证施治的治学学范。

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对各种寒热错杂而设置,其散见于《伤寒论》太阳病变中痞证、上热下寒证,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等篇中。涉及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附子泻心汤、麻黄升麻汤等。笔者不揣愚陋,试将各汤证作一病机及用药规律之探析。

1、寒热夹杂 中虚痞满 半夏泻心汤清热散寒扶中以消痞

《伤寒论》154条,用对比法将心下痞满而夹饮的半夏泻心汤证与水热互结所致的大陷胸汤证作了病症与病机方面的鉴别,强调了“心下满而不痛”是半夏泻心汤证特异性指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对此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综观两书,仲景仅以“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来概括半夏泻心汤证,似有失之过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结合以方测证,本汤证 应当同时伴有干呕、肠鸣,下利,苔滑腻或白或黄等见证。朔其病因、病机,大凡源于两途。一为患体胃气素虚,随病势自然演变而来;二为医生误施吐、下,伤正而起。如是最终导致邪热内陷,脾胃升降失司,中虚痞满,寒热错杂的病机格局。由于在胃病性之阴大于阳,占据优势的阴的凝聚性、静性影响了胃气的下降而造成痞满、呕吐。由于在肠病性之阴小于阳占据优势的阳的温动性增强,促进肠道传化过速,而发生肠鸣、下利等症状。在治法治则上,仲景法度严谨,施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寒温并用。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组成。方中重用半夏降逆止吐,配以干姜助半夏温胃和中。二药相伍,增强胃中阳的温动性,且直接降低胃中阴的凝聚性、静性,从而增强开痞散结之力,由于邪

热结于肠中,为引苦寒泄热之品入肠,配芩、连煎煮而不浸渍,以降低肠中阳的温动性而止下利肠鸣; 因其中虚,用参、枣、草养脾胃之正气,促进减弱的阴阳得以平衡。本方实为寒温并用,补泄兼施,集泄热、散寒、扶正于一体的经效良方。

2、上热下寒 腹中痛而表邪不除 黄连汤清上温下

《伤寒论》178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本条用“伤寒”二字冠于文首,以突出本汤证中太阳表证存在,当有营卫不和,亦或轻度发热;在里,因上焦胸中有热,病之阴小于阳,占据优势的阳的温动性增强,故出现烦热证,至于胃中有邪气,因原文中未阐明是寒邪还是热邪,故历代注家各持偏见,莫衷一是。更有人主张将“胃中”改成“胃下”,作肠中有寒邪解,笔者认为,若以方测证,其方中既用清胸中烦热的黄连,又用温中散寒,扶助脾阳的干姜,莫如理解成中焦有寒似乎更为贴切。由于中焦有寒,病性之阴大于阳,占据优势的阴(寒)的凝聚性、静性使胃失和降而上逆引起呕吐,使气机不得宣通而导致腹痛,有的还可出现痞满等症状。综观本条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本组汤证实为外有太阳表邪未除,内因上焦有热见烦躁,中焦有寒见腹痛、呕吐诸证并存。实属一组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表里不和的证候。仲景正是针对此病机立法遣药,所拟黄连汤,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方中用黄连苦寒泄热,降低上焦病性之阳的温动性,以除胸中烦热;干姜、半夏辛温驱寒,减弱中焦阴的凝聚性、静性、以温通气机,和胃降逆,而治腹中痛,呕吐,桂枝通调营卫,除在外之太阳表证,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安中,甘补在里之虚,共成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补泄兼施,调和表里阴阳之功效。

3、寒热格拒 食入即吐 兼见下利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清上温下

《伤寒论》358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本条用“伤寒”二字冠首,以着重说明该病证始于伤寒表证。继言其变证,原因二,一是病人素有虚寒在里、在下、导致邪热内陷;二是医者误用吐下之法,引邪内陷。尽管原因有别,但病理转归则一,即形成上热被下寒格拒,脾胃升降失调之证。表现为阳邪盛于中,使胃中病性之阴小于阳,阳的温动性占优势而出现呕吐;寒为阴邪盛于下,使脾中之阴大于阳;在下居于优势的阴的凝聚性、静性使弱势的脾阳不升而遏制了脾为胃行其津液的功能,最终导致津液下流而为利。胃气以下降为顺为养,本因阳动骚扰而呕吐,再被在下、且居优势的阴的凝聚性、静性所阻,故发生呕吐频作。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正是张仲景立足患者胃中有热,脾中有寒,寒热错杂,中焦格拒之病机所设。方由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组成。方中干姜辛温散寒,直中脾中,以降低阴(寒)的凝聚性、静性,而使脾阳得升,津液施布;黄芩、黄连苦寒泄热。降低胃中阳热的温动性,使胃气得和而降,如是脾阳得升,胃气以和,升降有序则吐利自止,伍以人参,诚然是顾虑吐利证而施的扶正之法。本方药虽4味,寓有清上热,温下寒,通格拒之多功,体现温清并用,补泄兼施之法度。

4上热下寒 蛔虫内扰 乌梅丸清上温下 安蛔止痛

《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到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原文用分析比较脏厥与蛔厥不同脉证的程式,点击了蛔厥的主证、病因及病机特点,强调了“吐蛔而伴见厥逆”是蛔厥证的特异性指证,同时对吐蛔、心烦、呕恶、肢厥等症状的产生机理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最后叙述了乌梅丸的治疗范围。

厥阴病,寒热错杂,以膈间有热(上热),胃肠有寒(下寒)为主要病机特点。蛔虫寄生于这样的环境,常因避寒就温而上窜,表现为吐蛔,厥阴疏泄不利,气机不畅,阴阳不相顺接可见手足厥冷;由于脏寒(胃肠有寒)不利于蛔虫本能地避寒就温而上下躁动不安,上入其膈,则其人心烦不宁;然而膈上终非蛔虫久留之地,顷刻蛔虫又下行,故其烦复止;进食后,因蛔虫闻食臭而出,故常出现呕恶、吐蛔、心烦并见。仲景针对以上主证及病机特点,施以乌梅丸以分治寒热,和胃安蛔。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川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主中乌梅用醋浸,目的在于通过增其酸度以提高阴药的沉凝性、静性以加强其安蛔缩蛔,和肝安胃,敛阴止渴作用,用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细辛辛热以胜下寒,以升高其阳的温动性,平衡中焦阴阳,蛔虫得辛热则止,故不致避寒而妄动;其中细辛、川椒辛辣性热,且主动性,能通阳破阴,杀伏蛔虫,尤具斩关夺门之功;用黄连、黄柏之苦寒以清泄膈热,降低阳药的升温性、动性,平衡膈间阴阳,并驱蛔下行;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以扶蛔动所致的中虚。诸药配合,使寒热邪去,阴阳协调,蛔安胃和,气血恢复。

5心下热痞 阳虚不固兼恶寒汗出者 附子泻心汤清热痞而扶阳止汗

《伤寒论》160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本条因叙证过简,乃致历代旧著看法各不相同。如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云:恶寒表不解何以用大黄,而不去解表;汗出如胃实则不当用附子,若为亡阳则不当用芩连,其理费解。但后人一般多从《金鉴》之说,谓“心下痞”为无形之热邪聚于胃中,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无异;恶寒汗出,且不发热,非表证未解,乃卫阳虚衰之故。

不过,文中之“复”字值得推敲。于文字言,复者再也。从“复恶寒汗出”可知在“心下痞”之前就有过恶寒汗出之证,因恶寒汗出必然要有一个停止期才能说“复……”,而这个停止期又必然是在“心下痞”之前。也就是说,在恶寒汗出停止之后引起“心下痞”,而出现“心下痞”之后又再度出现恶寒汗出证。只有用这样的症状变化过程来分析,才好解释“心下痞”从何而来的问题,否则就成了无因之果了。根据上述症状的变化过程,可以推定,附子泻心汤证的基本病理当是在表,病性之阴大于阳,处于弱势的阳的温煦性不足故恶寒;阳的外固性减弱故汗出。在胃,病性之阴小于阳,居于优势的阳热之气壅滞气机,使胃气不畅,心下痞满,但此阴因无凝聚之性,故病满之处不硬不痛。至于出现在“心下痞”前后的两次恶寒汗出是非均属卫表阳虚所致,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前次恶寒汗出,以伴有表证解释更符合病理传变规律,即病起于阳虚风寒表证,由于误下致使表邪内陷形成“心下痞”,表阳也因之而再损,故恶寒汗出再现。只有这样,无论是胃中热痞而兼表阳虚衰产生的由来,还是附子泻心汤的方理药法就都容易理解了。

附子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附子组成。方中强调三黄用开水泡饮,意在取其轻宣之气,以达宣泄胃中无形邪热之效,从而降低胃中优势之阳热,使之达到平衡阴阳的作用;附子煎汁服,意在增强在表之卫阳,以升高其温煦性和外固性而除恶寒,止汗出。

6正伤邪陷 上热下寒 阳气内郁 麻黄升麻汤清上温下扶正益阴 发越郁阳

《伤寒论》365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本条汤证,临床极为少见,用药亦较复杂,因此,古代注家如柯韵伯.丹波元坚等均认为此条非仲景撰写之汤证。乃疑为后世粗工所杜撰。有的注家将本条汤证解释为外有寒束,内有阳虚,咽有热毒,肠有虚寒,为寒热错杂,上溃下泄之险证。

笔者十分推崇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老师的解释,他说,麻黄升麻汤证当为伤寒历经六七日,寒邪化热,但犹未成实,而医者未详察虚实,即行攻下,从而导致正气受伤,邪气内陷,形成上热下寒.虚实并见的复杂证候。下后,阳邪内陷,郁而不伸,故寸脉由浮数变为沉迟,而下部脉不至;阴阳气不相顺接,故手足厥逆;下后阴阳两伤,寒热错杂,内陷之阳邪淫于上,则咽喉不利,吐脓血;阳气内虚而不往能主持于下,故见泄利不止。此时,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虚实寒热混淆不清,若治其阴,则心伤其阳;若补其虚,则又碍其实,因此成为难治之证。

所谓“难治”,并非不可治,麻黄升麻汤正是从寒热虚实兼治出发,以宣发阳郁之邪,滋润肺胃之阴。方由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萎蕤.芍药.天冬.桂枝.茯苓.炙甘草.石膏.白术.干姜组成。方中麻黄.升麻剂量最大,用以宣发陷下阳郁之邪;黄芩.石膏清肺胃之邪 热;桂枝.干姜通阳温中以祛寒;当归.芍药养血和阴;知母.天冬.萎蕤滋阳降火以和阳;甘草.茯苓.白术不仅能健脾益气而止泄利,且能安胃和中而交通上下。止方汇寒热补泻而成汤,药味虽多,但繁而不杂,相助而不相悖,立法寓意精当。

怎么理解《伤寒论》中的表,里,半表半里

  《伤寒论》中疾病所在的病位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表里众医家达成了共识,半表半里则各执一词,众说纷纭,让后学者无可是从。正确的理解《伤寒论》中的表外、里内、半表半里的概念,有助于准确解读《伤寒论》原文,提高临床疗效。
  钱超尘教授的《伤寒论文献通考》考证出,《伤寒论》是张仲景论广《汤液经》的基础上,又收集了几代甚至几十代医家的论文,其中还有张仲景弟子的论文而成。《伤寒论》不是一个人的手笔,文字的表达习惯不同,表和外,里和内在绝大多数条文中是互词,表达同一个意思而已。
  1、表:
  《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此条“表”是指麻黄证
  《伤寒论》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此条表指的桂枝证
  2、外:
  《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上两条的外指桂枝证
  《伤寒论》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此条的外指的太阳病。
  《伤寒论》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硝汤主之。”
  此条的外指小柴胡证,少阳病相对阳明病而言,少阳为外,阳明为里。
  胡老分析《伤寒论》中的条文发现有这样的规律,常把麻黄证称为表证,桂枝证称外证
  3、表里:
  《伤寒论》93条:“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4、内外:
  《伤寒论》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下之以虚其里,复发汗又虚其表,内外俱虚。”
  60条和93条都是“下之后,复发汗”,一个言表里俱虚,一个说内外俱虚,可见这里的表里和内外是互词。
  麻黄证为太阳病的表证,桂枝证为太阳病的外证(为表证之内,半表半里证和里证之外,故称为外证)。
  5、半表半里:
  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率先明确提出了半表半里的概念,《伤寒论》把“半表半里”称作“半在里,半在外”,即第148条原文:“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若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必有表,复有里也”“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汤液经》八纲辨证的病位只有表和里概念,仲景在这里提出半在里半在外即半表半里病位概念,是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的关键。
  《伤寒论》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腠理开,邪气因入”是入于里了吗?阳明病为里证这是达成共识的,“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服完柴胡汤后,渴了,这时才入了阳明里证。“以法治之”,就是用治疗阳明病的方法随证治之,而不能再服柴胡汤了,否则就是误治。“腠理开,邪气因入”邪气出表,又没入于里,那是哪个病位?此处仲景已经暗示在表之里,里之外,还有个半表半里的病位甚明。
  胡希恕先生是近代经方大师、中医临床家,临床用方精简,疗效卓著,其得益于对《伤寒论》的正确理解。胡老对《伤寒论》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疾病的部位有表、里,亦有半表半里。疾病在皮肤、肌肉、筋骨部位的为表;在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部位的为里;在表之内,里之外的胸腹腔间部位的为半表半里。
  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整理总结了胡老的经方研究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明确了:《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论》乃一脉相承,《伤寒论》的六经来自于八纲,考证了《本经》、《汉书·艺文志》、《伤寒论》从中发现了半表半里概念的确切轨迹,半表半里仍是八纲概念,产生于《伤寒论》97条、147条、148条。《本经》和《汤液》中只有表里概念而无半表半里概念。冯老把《伤寒论》各方,按六经类证,明确了《伤寒》方的六经归属,例如:太阳病为表阳证如麻黄汤方证、桂枝汤方证,阳明病为里阳证如白虎汤方证、承气汤方证,少阳病为半表半里阳证如小柴胡汤方证,少阴病为表阴证如麻黄附子汤方证、桂枝加附子汤方证,太阴病为里阴证如理中汤方证、四逆汤方证,厥阴病为半表半里阴证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乌梅丸方证。其中,在半表半里阳证少阳和半表半里阴证厥阴,更是明确了具体方证。可见半表半里的概念并非子虚乌有,临证用之甚验。
  经方精、效、廉,这是经方的优势,经方难学是因王叔和在《伤寒论》的序中加入“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二十三个字,致使后世以《内经》释《伤寒》,多囿于脏腑经络之论,难于反映六经实质。实际《伤寒论》的六经,是由疾病证状所反映的病位和病性来决定的,关键是对病位辨别。正确解读《伤寒论》,是中医人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只有正解仲景之学,才能继承中医,传承中医,发展中医。让中医腾飞,造福苍生!

董正华的发表论文

1.钾离子测痛仪在慢性布鲁氏杆菌病中的应用观察
中国地方病杂志 1983,4: 235
2.癌症防治的新进展(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5,3:49
3.促使癌细胞成熟转变的药物(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6,1:54
4.利用与经络有关的癌检查法(CCM)对癌的早期诊断(译文)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6,2:51
5.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布鲁氏杆菌病239例疗效观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7,4:1(执笔)
6. 重温《大医精诚》,继承发扬孙思邈的高尚医德
孙思邈医德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1989,33
7. 麻杏甘石汤应属清热剂 陕西中医函授 1989,5: 15
8. 《伤寒论》34条争论之我见 陕西中医函授 1989, 6: 3
9. 《千金方》在中医眼科的成就 孙思邈研究 1990,创刊号: 39
10. 《伤寒论》厥阴篇 质疑两则 陕西中医函授 1991, 3: 9
11.孙思邈对中医眼科学的贡献 中国中医眼科学杂志 1991,1: 41
12. 论《伤寒例》的学术价值 陕西中医 1992, 1:42
13.《伤寒论》疑难症候辨析方法浅析 陕西中医函授 1992, 1: 19
14. 《伤寒论》397法探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 2: 1
15.《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眼科学的贡献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2, 3:175
16. 对《伤寒论》教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
西北地区首届张仲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2,
17. 《伤寒论》四逆散方证质疑陕西中医 1993,1: 44
18. 《伤寒论》之连轺非连翘辨 医古文知识 1993, 1 :40
19. 《伤寒论》脉阴阳含义浅析 医古文知识 1993, 3 : 22
20.《伤寒论》治病求本观初探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 2: 1
21.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的认识 陕西中医函授1993, 6: 40
22. 《伤寒论》去滓再煎法浅谈 陕西中医函授 1995, 2: 12
23. 《伤寒论》辨证分析方法浅谈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6, 1: 4
24.从经方谈方剂的相反相成配伍法 陕西中医函授 1996,3:10
25.《伤寒论》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6, 增刊:46
26.《伤寒论》寒热对偶方证辨析 陕西中医函授 1996, 6: 5
27.时相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2: 5
28.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陕西中医函授1997;1:8
29.《伤寒论》学习方法浅谈 陕西中医函授 1997,3:43
30.反馈辨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 1: 6
31.伤寒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医药教育研究 1998,2:11 32.从经方 谈汤剂的煎法 陕西中医函授 1998, 3: 68
33.方证辨析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9, 31
34.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辩陕西中医函授 1999, 2: 6 35. 关于我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及学科建设的设想
全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研讨会论文 2000, 1
36. 张锡纯对《伤寒论》的研究特点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0, 6: 7
37. 《伤寒论》教学中应加强能力的培养 全国张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0, 11
38.《伤寒论》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考 中医药教育研究 2001, 1: 5
39.《伤寒论》教学贯彻创新意识的探索中医药教育研究 2001,2: 30
40. 掌握《伤寒论》方剂的技巧陕西中医函授 2001, 3: 5
41.试论《伤寒明理论》的学术成就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2, 3: 1
42.从血不利则为水谈CRF的证与治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3, 3: 1
43.对《伤寒论》阴阳易之探讨《 张仲景学术研究》 学苑出版社 2003, 26~30
44.中药的肾毒性及对策 现代中医药 2004,4:61;5:
45.《伤寒论》特殊辨证方法探析 第十二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1;2004年
46.动态辩证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2: 58
47.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3例 陕西中医 2005, 4: 313
48.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山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1: 24
49.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陕西中医 2005, 6:552
50.《伤寒论》特殊辨证思维方法探析 陕西中医 2005, 6:592
51.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陕西中医 2005, 7: 726
52.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5, 9: 825
53、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5:21
5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伤寒论》的基本诊断模式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5, 6: 7
55.对加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探索》陕西科技出版社2005,12月60-65
56.灌胃灌肠针刺法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陕西中医 2005,11: 1252
57.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三忌”、“四诊”与“五勤” 陕西中医学学院学报 2006, 3: 11
58.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血浆ET影响的实验研究 陕西中医 2006, 6: 757
59.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疗效的实验研究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4: 40
60.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诱导DN大鼠血浆一氧化氮影响的实验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8):1399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615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