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炎病人中培养出幽门螺(简称幽螺菌、HP),对胃肠病诊治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现已知HP感染同胃炎和溃疡病发生有关,而且还与胃癌及胃淋巴瘤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HP也是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主要发病因素之一,须早诊早治。
我国一项调查发现,1119位7~14岁健康学生,HP感染率40.93%,其中家住农村者为49.83%,住市区为31.49%,且感染率按年龄递增。国外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感染率低,5岁以下儿童很少HP感染,每年HP感染率平均为0.3%~0.9%,而多数发展中国家10岁以下儿童已有45%~90%感染HP。
儿童HP感染的原因:
1、卫生习惯。
HP可能通过“口——口”
或“粪——口”途径传播,如污染水源,生食,共用餐具等。亲吻等也有关。
2、家庭影响。
HP感染有明显的家庭内聚集现象,从各成员查得的HP菌型,基因图谱相同即可证明。可能与彼此间直接或间接接触以及暴露于同一传染源有关。
3、其他因素。
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等显著相关,有人调查儿童HP阳性与母亲受教育程度成反比。
4、遗传因素。
儿童有下述情况应小心。
腹痛:约半数儿童有反复发作上腹或脐周隐痛,无一定规律,与饮食等无关,国内一组63例患儿疼痛时间为3月~2年之久,而驱虫治疗无效,B超等各项检查阴性,确诊后作HP治疗后腹痛均减轻消失,这是主要症状。其他有厌食、呕吐、贫血、体重减轻、生长迟缓等,均无特异性。有的则合并胃炎、腹泻等。
近年来HP感染治疗方案已很多,防治HP儿童感染,有利于降低人群HP感染,也将有利于胃癌防治。
经常有家长问到,家人查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孩子需不需要也去检查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发生存在相关性,而且可能间接与消化道恶性疾病相关,所以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存在,常常让体检中查出这个菌的家长焦虑不已。
其实人群的幽门螺杆菌率相当高,全球有近50%感染幽门螺杆菌,我国儿童的感染率约在40 50%。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和“粪-口”途径,也就是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家庭中共同居住的成年人或者儿童之间的相互传染而来。
如何减少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 染机会? 1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成人对儿童的“口-口”喂食等。
2.提倡分餐。在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儿童可以使用单独的餐具。
3.家人之间不混用水杯、牙刷、漱口杯等。
4. 坐便器经常消毒,或者设置儿童专用坐便器,减少“粪-口”途径传播。
5. 益生菌。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双岐菌、嗜酸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可以多食用应用益生菌酸奶。有研究显示,长期食用含有这些益生菌酸奶可以使部分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被抑制或清除。
虽然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些防不胜防,但不意味着家人查出幽门螺旋杆菌,就要给宝宝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进行治疗。
哪些儿童需要检查且治疗幽门螺旋杆菌:1. 明确存在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患儿;
2. 无法解释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3. 患儿的一级亲属有胃癌家族史;
4.患有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的患儿
5.以及未经查明的消化不良
而无症状者,以及没有任何危险因素(例如一级家属没有胃癌史,没有消化性溃疡症状,无难治性贫血等)是不需要去检测或者治疗的。
儿童如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对于儿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的选择,消化道内镜和病理无疑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13-C尿素呼气试验和粪便抗原试验在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中有着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关键是无创,所以是儿童诊断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无创性检查。
是会传染的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及预防途径 共餐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这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方式容易把幽门螺杆菌传给孩子。所以建议居家中最好搞好卫生。实行分餐制,患病者餐具、牙具等专人专用,不要和宝宝亲吻、尽量减少接触宝宝的时间。
保持口腔卫生 :幽门螺杆菌还常存在于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换牙刷是预防该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主要症状表现 腹痛: 因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反酸: 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表现为反酸和烧心。
口臭: 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可能导致口气重。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
饱胀感: 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此外须知,幽门螺杆菌不可自愈,发现肠胃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消化科做幽门螺杆菌检测,如不正规治疗会陪伴终身,并能在家庭成员中造成交叉感染。而应在医生指导下。经过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才可以得到彻底根治。
(特约回答:消化内科张医生)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感染Hp会有引发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疾病的风险。甚至研究表明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也有很大的相关性。
现在中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比例50%以上,现在有很多家长比较关心,家中如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幽门螺杆菌会不会传染到家庭其他成员?特别是小孩?
下面就简单介绍下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粪-口 ”传播、“ 口-口 ”传播和“ 胃-口 ”传播。
“ 粪-口 ”传播的根据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会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正常人体十二指肠液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一般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不可能通过这一屏障在粪便中存活。但是研究发现从腹泻和胃酸缺乏的病人粪便中可以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说明幽门螺杆菌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在粪便中存活的并通过粪便传播污染。
“ 口-口 ”和“ 胃-口 ”传播的根据是随胃粘膜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家中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其它成员是有可能被传染的。现在的统计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群居特点’。
那么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呢?
幽门螺杆菌主要是“吃出来”的毛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避免感染和传播幽门螺杆菌。例如饭前便后洗手,聚餐吃饭时使用公筷,饭前刷牙、饭后漱口、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对待儿童尽量避免咀嚼喂食,尽量避免亲吻孩子嘴唇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切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最后,是不是检查出幽门螺杆菌都需要治疗?
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一定会引发消化性胃疾病,特别是针对14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检查出感染有幽门螺杆菌,切记不可私下用药,避免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应该到专业医院检查,遵从医嘱,针对需要治疗的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药,切记中途停药。针对不需要治疗的患者,也不必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还是可以在我们体内与我们和平共处的。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很多人知道它和胃炎,以及有可能跟一些消化道的恶性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一听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很多人就很紧张,以为自己成了胃癌的后备军,还总是担心传染到孩子,甚至连跟孩子接触都不敢了。
其实,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或者粪-口传播,如果仅仅是日常跟孩子在一起玩,或者仅仅是接触,把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给孩子的可能性并不高,那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尽量避免孩子感染呢?
既然最主要的传播就是口-口传播,那么为什么我们一直不建议家长给孩子喂饭,尤其是嚼着喂饭,其实这就是原因之一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独自吃饭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把食物分割成容易咀嚼的小块,而不是自己嚼过了再喂给孩子。
除了这一点,还需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仅可以降低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可能性,还可以降低孩子感染其他一些细菌病毒的概率,保护孩子的 健康 。
除了这些,不混用餐具,可以给宝宝使用专门的餐盘,勺子等,不混用刷牙杯,牙刷,同时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专门的坐便器,或者家中的坐便器要经常消毒,这些都是可以保护孩子尽量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
答案不是绝对的肯定,但是,不可否认,家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孩子感染概率通常高于无家庭感染者的同龄人。
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幽门螺杆菌,其是唯一一个存在于胃内的细菌,胃酸的强酸性可杀死一般的致病微生物,但杀不死幽门螺杆菌。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且主要有两大类增长模式:第一类是儿童期易感型,在儿童时期感染较多,10岁以后感染速度减慢,到了50岁感染率趋于平稳,70岁以后感染几率下降,发展中国家多属于这一类,例如我国。第二类为感染的均衡型,其感染随年龄而增长,发达国家多属于这一类。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口-口”(口对口的喂食或共餐)、“粪-口”(可从粪便中培养出HP,但尚缺乏充足证据表明粪口传播的确定性)、“胃-口”(胃内容呕吐或反流入口腔),主要跟密切接触、暴露在共同的传染源下有关,此外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相关性。有了传染源,能不能致病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及致病力和宿主(潜在被感染者)的免疫应答能力。
因此,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是否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必须要有一个传染源,然后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并且细菌有足够的数量及足够的毒力,在人体免疫力降低或不足时趁虚而入。
本期答主:张克慧 执业医师
欢迎关注杏花岛,了解更多有趣的 健康 知识!
因胃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大多数细菌受不了胃内环境,无法存活,但幽门螺旋杆菌却很喜欢,可以寄居在胃内褶皱,随着时间愈久大量繁殖,肆意破坏胃粘膜,引发胃病,并且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就会一直阳性,处于感染状态,传染性也很强!
如何发现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来控制的,以减少和避免再传染他人,或持续感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最好是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一般是通过C14(碳14)呼气试验来检测,方便快捷,早上空腹检测,10几分钟出结果,阳性/阴性,无创无痛苦,但因为需要口服一片药物,如果有备孕的想法要和医生沟通,酌情选择检测时间。
另外如有胃部不适,口臭,空腔异味,反酸,胃溃疡等症状的也需要多注意,排查是否已感染了。
幽门螺旋杆菌的 传染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通过,唾液,口腔分泌物,传播,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家人被感染需要适当注意,尤其老年人易感人群,避免嘴对嘴亲吻孩子(最多见的感染原因)喂饭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免互相传染。
Hi,我是孩子王首席 育儿 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 育儿 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幽门螺杆菌是唯一可以在胃内强酸环境下生存的细菌,其不但生存繁殖能力强,而且传染性也是极强的。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各种胃病最主要的原因,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可以引起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有时幽门螺杆菌也可以潜伏在孩子胃内,当孩子抵抗力低下或者胃部有感染时,就可以引起胃部的各种疾病。
所以,当家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时,不仅仅大人要做好防范措施,孩子也同样要做好措施。具体如下:
1.做好隔离措施,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该配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餐具、水杯、牙刷等生活就餐用品。家人的餐具应该定期煮沸消毒。
2.指导孩子做好手部卫生清洁,并鼓励孩子用肥皂洗手,饭前洗手,上完厕所洗手等。防止病从口入,引起胃和肠道部的感染。
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该禁止给孩子夹菜,口对口喂食,因为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以存在于胃内,也可以存在于口腔内。当口对口给孩子喂食时,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极容易转移到孩子的口腔和胃内。
4.经常性的补充益生菌,调节胃肠内的菌群环境,像市面上买的酸奶饮品都含有很多的益生菌,可以促进孩子孩子的消化吸收,改善肠胃环境。
5.对孩子的餐具做到定期的消毒,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可以使用高温煮沸的方法对孩子的餐具消毒,指导孩子正确的刷牙方式,保持口腔内的清洁。
幽门螺旋杆菌传染途径:人和人之前的亲密接触,如口对口接吻、口嚼食物喂孩子,和感染者共用盘子、碗,甚至是水杯,吃了被感染者唾液或者排泄物沾到食物,都可能感染上。在孩子免疫力低下的时候,比如胃粘膜抵抗力变弱的时候,是非常容易被感染上的。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家人一定要和孩子分开睡觉,减少其传染的可能性。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高温煮食、餐具消毒。幽门螺杆菌怕热,因此,要喝烧开的水、煮熟的肉、消毒的奶。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家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食用常康乐益生菌杀菌。益生菌可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所以平时给孩子吃一点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胃的消化吸收,提高肠胃免疫力,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只要我们生活中多注意一点,完全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锻炼,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少吃刺激性食物。
家中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家中还有孩子,孩子会不会传染上幽门螺旋杆菌呢?首先,孩子并不是幽门螺旋杆菌的绝缘体,在共居共餐的环境下,当然是有可能将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给孩子的。但如果进行适当的防护措施,这种传染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大可不必太担心。
幽门螺旋杆菌在家庭成员间如何传播? 要想避免幽门螺旋杆菌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幽门螺旋杆菌是如何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的。
在家庭成员之间,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口口”传播,一个是“粪口”传播;比如说嘴对嘴喂食,嘴对嘴亲吻,都有可能通过口口传播这个致病菌,有些人担心共餐的传播,当然也是有一定几率的,但共餐传播的几率相对较小,也与被感染者的易感性,免疫力等方面息息相关;所谓粪口传播,主要是因为人类的粪便中往往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源,而过不注意卫生,比如便后不洗手,就容易将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沾染细菌的手,传染给其他人。
如何避免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给家中儿童 明白了上述传播途径,关于如何避免幽门螺旋杆菌在家庭成员间的交叉感染,给大家几点小建议——
1. 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家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还要正确的洗手,对于家庭中的马桶,洗手台等部位,可以定期的用含碘或含氯,含过氧化氢的消毒剂进行消杀,幽门螺旋杆菌在自然界很脆弱,一般的消毒剂都可以杀灭它。
2. 适度分餐:很多人都说,有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分餐!分餐当然是好的,但如果家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较为反感,可以采用适度分餐的方式,比如碗筷每个人专用,吃菜用公筷,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的交叉感染,又避免了彻底分餐导致的不习惯和尴尬。
3. 避免不良习惯: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一定要避免对家中的儿童嘴对嘴喂食,嘴对嘴亲吻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但容易传染幽门螺旋杆菌,其他的病菌也容易随着这样的做法传染给儿童。
会,最近医院消化科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孩太多了,70%的儿童有家族病史,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增多,大家需引起注意。
昨晚刚收了一下,6岁男孩,因为呕吐、腹痛3天入院,在半月前已经因为相同的病史在外院住过一次院了,院外诊断阑尾炎,治疗4天病情好转出院。院外未查HP,来我院后,追问病史,孩子妈妈和奶奶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于是入院后我们常规进行了HP相关检查,今天早晨结果出来了,幽门螺杆菌阳性。
对于确诊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需要给予根治治疗,一般选用: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规律服药半月后复查。
也许是处女座的缘故,小编承认自己是有些洁癖,但在坚持“给孩子专用餐具”这个问题上,小编绝不是吹毛求疵。之前在朋友圈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2岁的孩子突然“吐血”,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患上了幽门螺旋杆菌,追其原因就是孩子奶奶经常用自己的餐具喂孩子吃饭,传染给了孩子。
开始小编也怀疑是不是危言耸听,但直到前两天偶遇表姐,小编才意识到还真是不能不当回事。表姐在单位的体检中查出了幽门螺旋杆菌,于是专门查了资料并且咨询了医生,也是为了弄明白到底会不会危害到孩子。通过和表姐的谈话,小编觉得,还真的有必要和各位爸爸妈妈科普下“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鬼?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它在人体的胃部生存,逐渐侵蚀胃粘膜,呈螺旋形、带有 2-7 条鞭毛。它是人体内不怕胃酸的、唯一能在人体胃内长期存活的细菌。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25%-64.39%,儿童时期是感染的剧增期,多在10岁前感染。小儿胃溃疡,其中约有1/4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儿童胃病研究方面已经证实,引起小儿胃炎、胃溃疡的病原菌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对孩子的危害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HP列为引起胃癌的I级致癌原。相对于成人,儿童更易患HP感染,50%以上成人HP感染在儿童期获得,一旦感染,很少自然根除,严重者可引起组织恶变。
——消化不良;
——缺铁性贫血;
——引起消化道溃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虽然幽门螺旋杆菌的具体传播途径还尚未明确,但目前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口-口”传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幽门螺旋杆菌在家庭之间的传播最为广泛,以下这些行为在日常育儿中经常发生,因此,如果你觉得中枪了,就要马上改正了。
也会感染的,引发小儿胃病因素较多,据观察,引起小儿胃粘膜损伤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种情况:
“现代”食物
现代幼儿生活中喜食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如油炸食品等。殊不知,长期摄入这些食物会伤害孩子的胃粘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主要症状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现已证实,引起小儿急慢性胃炎的病原菌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在正常人群中约有50%的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更是高达70%~80%。
该菌是一种S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在人类的胃粘膜上定居,并持续存在,经过若干年后在易感的个体中可造成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或胃溃疡甚至胃癌。我国是该菌感染的高发区,儿童时期又是感染的剧增期。但是,并非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会得“胃病”。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不尽相同,而且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除了幽门螺杆菌外,还有胃酸、胆汁反流、粘膜屏障等多种因素。
临床发现,反复腹痛、厌食和消瘦是儿童幽门螺杆菌的三大主要症状,过去对儿童厌食一般认为是消化不良、积食所致,事实上并非如此。许多患儿常有上腹部疼痛,位于脐上方或周围,持续时间不长,并可自行缓解的症状,以后反复出现再发性腹痛为本病特征。
药物影响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生病,而疾病的治疗需要使用药物。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激素等。一些药物也会对胃粘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患儿主要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反酸,甚至可诱发胃出血,少数病人可伴有腹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9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让你孩子科学补钙
下一篇: 钙与儿童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