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烈日炎炎为心脑血管病友进一言

医案日记 2023-05-19 19:23:59

烈日炎炎为心脑血管病友进一言

上海市颜德馨首席名老中医工作室

夏天到了,心脑血管病莫大意!

夏天到了,不少心脑血管病患者有样一认识误区。他们认为,一年之中夏季血压最低,症情会相对稳定一些。其实不然,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有资料显示,进入5月份后,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所以高温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危害很大。这是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但此时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而含氧量降低,且人体为散热会使血液集于体表,因此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夏天到了,我们给心脑血管病患者提个醒,请注意身体变化,运用中医的一些调养摄生的方法,安然度过炎夏。

天人相应:看一看酷暑对人体的影响

中医学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体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气候、季节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夏季气候炎热,人们食欲减退,摄入营养相对减少,而且白天时间较长,夜晚时间较短,加上气候酷热,睡眠往往不足,这些都会引起正气虚衰,容易造成人体虚弱。中医认为,暑性炎热升散,易耗气伤津,且暑必挟湿,常是暑热与湿象并见。由于炎热逼蒸,腠理开泄则汗出涔涔,大量汗液外泄,故津液耗伤,且气随津泄可致气虚。另外,湿亦伤气,易困阻清阳气机,故患者常感倦怠乏力,气短心悸,肢困头重,口渴唇干。暑热内扰,可炼血为瘀,也可壅阻气机,如吴坤安指出:“热毒蒸灼,气血经络凝塞不通”。在炎热夏季,人们往往容易引动“心火”、“肝火”,出现急躁,心烦、暴怒等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发火”会引起肝风内动,气血痹阻,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会因此颅内出血或心肌梗死,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水乡湿热,慎防疰夏

疰夏是季节性疾病,其发病芒种、夏至、小暑为高峰期,可延续到大暑,立秋后症势渐退,秋风送爽,病旋霍然。疰夏又是一种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的疾患,多见于潮湿多雨的江南水乡,疰夏的发病机制还与人的体质息息相关。临床多见于老弱或气阴不足,脾胃虚弱者。心脑血管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久病体质虚实夹杂,夏季来临务必慎防疰夏。

患者不能正常饮食,缠绵可达数周,体内缺少营养补给,人体日渐消瘦,加之湿热交攻,全身不适,精神委顿,低热缠绵,口淡口甜,黏腻不爽,大使溏薄,小便短赤。根据疰夏的发病特点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多认为疰夏之病机属本虚标实,气阴不足而暑热湿盛。因此,治疗从清暑泄热、化湿宽中立法,对年老体弱者则益其气阴,每多灵验。常用健胃散、苏脾饮。

安然度夏,中医有方

面对夏天诸多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如何安度炎热夏季呢?

首先,要防止“情绪中暑”,做到“心静自然凉”。天一热,人就容易显得烦躁,要防止“情绪中暑”,就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应该让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精神愉悦,对生活充满信心,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切不可“以热为热”,导致心火内生,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在盛夏还应尽量少讲话,不做紧张的脑力思考,以免劳神伤气。这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要做到起居有节,适时运动。中医认为,夏天应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得早,都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l0时,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间,因此锻炼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近年来,使用空调的家庭愈来愈多,居室内外就形成了温差,且如果正午走出户外,温差会大。心脑血管病人对于这种变化很难适应,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直接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后最好能小睡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第三,要注意饮食清淡,保证水分充足摄入。盛夏时节暑湿重,易发生湿热症,故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食物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之物,尤其要避免暴饮暴食,因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暴饮暴食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突发性疾病。高血压者应注意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同时提高摄入含钾丰富的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瓜果及豆类制品。如西瓜性味甘、寒,西瓜汁有“天然白虎汤”之称,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的功效。要注意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即使感到不渴每天也要饮水在1000毫升以上,汗多时还要增加饮水量。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时也可适量进点水,此举可降低血液粘稠度,能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有条件可多喝如绿豆汤、百合汤、莲子粥、、酸梅汤等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及增进食欲。如根据民间验方《菊槐绿茶饮》所载,可将菊花、槐花、绿茶各三克放入茶杯,沸水冲泡,频频饮之,每日数次,不仅解渴,还能降低血液黏度。

第四,在暑期可进行食疗。食疗为我国烹调一大特色,源远流长,既是美的享受,又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我国很多天然药物药食同源,以药性与食性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这里介绍几张夏季常用食疗方,供心脑血管病患者选用。

1、玉米须西瓜皮汤玉米须有良好的降压及利尿健胃功效,用治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稳定。方法取60克玉米须、60克西瓜翠衣,3只去皮香蕉,加4碗清水煎至1碗半,可加适量冰糖饮用,每日3次,可治高血压。

2、凉拌苦瓜丝苦瓜既可食用,又可作药用,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夏日多吃点苦瓜,不仅能解暑清心,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3、洋参百合莲子汤取西洋参3克,百合15克,带芯莲子10粒,白糖适量,加水炖熟,经常服用,起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效,可用于冠心病的防治。

4、莲心饮莲子性味苦寒,善清心火,沟通心肾,主治心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唯便溏者慎用。可取莲子心15个,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第五,夏季亦可适度进补。夏天由于气温高,毛孔扩张,易于出汗,人常感倦怠乏力,胃口不好,睡眠不安,精神不佳,如果不及时扶助正气,增加抵抗力,往往会引起其他病变。因此,只要舌苔不是白腻、厚腻或黄腻,或有发热的话,就可以适当进补,这是增加抵抗力最有效的方法,称之为“伏补”。但有人认为,患了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人,是多因饮食不慎,进食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所致,因此不但不需要补,而且不能再补了。其实不然,中医认为冠心病是“本虚标实”证,在心绞痛发作频繁时,应以治“标”为主,但在平时应以治“本”为主。当然,补要得法,不可滥补,蛮补,而应调补、清补。在夏季,“本虚”方面主要表现为气虚及阴虚。气虚的主要表现是胸部闷痛、心慌气短、精神萎靡不振,易出汗,脉细无力。

第六,夏季是进行中医外治的良好时机。中医外治乃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中药通过皮肤、孔窍、穴位等,作用于气血经络、脏腑病灶,达到内病外治功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夏季三伏为人体经络气血旺盛之时,且此时进行药物敷贴也较冬季更为简便,故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夏季适宜进行外治治疗。

第七,莫要忽视疾病先兆。如果老年人在夏季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胸痛、心悸、或一过性晕厥及语言不利等症状,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来自作解释,应视为疾病先兆,要尽快到医院检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韩天雄

邢斌)

(以上经验仅供医师同道参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2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